抱殘守缺 |
拼音 | bào cán shǒu quē | 簡(jiǎn)拼 | bcsq |
近義詞 | 因循守舊、墨守成規(guī)、故步自封 | 反義詞 | 推陳出新、自我作故、標(biāo)新立異 |
感情色彩 | 貶義詞 | 成語結(jié)構(gòu) | 聯(lián)合式 |
成語解釋 | 抱著殘缺陳舊的東西不放。形容思想保守,不求改進(jìn)。 |
成語出處 | 東漢·劉歆《移書讓太常博士》:“猶欲抱殘守缺,挾恐見破之私意,而亡(無)從善服義之公心! |
成語用法 | 聯(lián)合式;作謂語、賓語、狀語;形容人守舊,不肯接受新事物 |
例子 | 這些似乎都是抱殘守缺,匯集眾說而成。(朱自清《經(jīng)典常談·周易第二》) |
英文翻譯 | retain what is old and outworn |
謎語 | 文物管理員 |
成語故事 | 西漢著名文學(xué)家劉向的小兒子劉歆在漢哀帝時(shí)任騎都尉,奉車光祿大夫,他向漢哀帝建議派專人研究《左傳》,同行十分不滿意,他指責(zé)他們因循守舊,抱殘守缺,最后被同行聯(lián)合排擠出京城,只好去做河內(nèi)郡太守。 |
成語正音 | 抱,不能讀作“bāo”。 |
成語辯形 | 抱,不能寫作“報(bào)”。 |
成語辯析 | 抱殘守缺和“故步自封”、“墨守成規(guī)”;都有“因循守舊”的意思。但抱殘守缺偏重在不肯革新;不肯接受新事物;“故步自封”偏重在不肯上進(jìn);不求進(jìn);“墨守成規(guī)”偏重在按老規(guī)矩辦事。 |
產(chǎn)生年代 | 古代 |
常用程度 | 常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