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善如流 | |||
拼音 | cóng shàn rú liú | 簡拼 | csrl |
近義詞 | 從諫如流、從善若流 | 反義詞 | 獨斷專行、剛愎自用 |
感情色彩 | 褒義詞 | 成語結(jié)構(gòu) | 偏正式 |
成語解釋 | 從:聽從;善:好的,正確的;如流:好象流水向下,形容迅速。形容能迅速地接受別人的好意見。 | ||
成語出處 | 先秦·左丘明《左傳·成公八年》:“君子曰:‘從善如流,宜哉!’” | ||
成語用法 | 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定語;指聽從別人的意見 | ||
例子 | “八毛!”他也立刻懂得,將五分錢讓去,真是“從善如流”,有正人君子的風(fēng)度。(魯迅《華蓋集續(xù)編·馬上日記》) | ||
英文翻譯 | readily to accept good advice | ||
謎語 | 浪 | ||
成語故事 | 春秋時期,晉國派大將欒武子率軍援鄭國,楚國只好從鄭國收兵,欒武子乘機攻打蔡國,楚王立刻派兵增援蔡國。欒武子采用知莊子、范文子、韓獻(xiàn)子的建議不打而撤軍。后來他又聽取他們?nèi)松埔獾囊?guī)勸,成功地消滅蔡國、楚國及沈國。 | ||
成語辯形 | 流,不能寫作“留”。 | ||
產(chǎn)生年代 | 古代 | ||
常用程度 | 常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