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 |||
拼音 | chéng yě xiāo hé,bài yě xiāo hé | 簡拼 | cyxh |
近義詞 | 成也蕭何敗蕭何 | 反義詞 | |
感情色彩 | 褒義詞 | 成語結(jié)構(gòu) | 復(fù)句式 |
成語解釋 | 蕭何:漢高祖劉邦的丞相。成事由于蕭何,敗事也由于蕭何。比喻事情的成功和失敗都是由這一個人造成的。 | ||
成語出處 | 宋·洪邁《容齋續(xù)筆·蕭何紿韓信》:“信之為大將軍,實蕭何所薦,今其死也,又出其謀,故俚語有‘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之語。” | ||
成語用法 | 復(fù)句式;作分句;指成敗都在于一個人 | ||
例子 |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某心上至今不平。(明·馮夢龍《古今小說》第三十一卷) | ||
英文翻譯 | either success or failure boils down to the same person | ||
成語故事 | 西漢的蕭何是漢高祖劉邦的重要謀臣。他曾向劉邦推薦了善于用兵打仗的韓信做大將軍,使之為漢朝的建立立下很大功勞。后來有人向劉邦的妻子呂后告發(fā)韓信謀反。呂后想把韓信召進宮來,又怕他不肯就范,就同蕭何商議。蕭何設(shè)計以慶賀平叛勝利為理由,騙韓信進宮。韓信一進宮,就被呂后以謀反罪名殺于長樂宮鐘室。民間因此有“成也蕭何(韓信成為大將軍是蕭何推薦的),敗也蕭何(韓信被殺是蕭何出的計謀)”的說法。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比喻事情的成敗、好壞都由一個人造成。 | ||
產(chǎn)生年代 | 古代 | ||
常用程度 | 常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