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若觀火 | |||
拼音 | dòng ruò guān huǒ | 簡拼 | drgh |
近義詞 | 洞察一切、明察秋毫、一目了然 | 反義詞 | 霧里看花、隱隱約約、大惑不解 |
感情色彩 | 褒義詞 | 成語結(jié)構(gòu) | 偏正式 |
成語解釋 | 洞:透徹。形容觀察事物非常清楚,好象看火一樣。 | ||
成語出處 | 明·林潞《江陵救時之相論》:“當(dāng)以某辭入告,某策善后,勇怯強(qiáng)弱,進(jìn)退疾徐,洞若觀火! | ||
成語用法 | 偏正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 ||
例子 | 否則怎樣,他卻沒有說。但這是“洞若觀火”的,否則,就不給。(魯迅《華蓋集續(xù)編·記“發(fā)薪”》) | ||
英文翻譯 | clear like looking at a fire | ||
成語辯形 | 觀,不能寫作“關(guān)”。 | ||
成語辯析 | 洞若觀火和“洞察一切”;都表示“看得很清楚、明白”。不同在于:側(cè)重點(diǎn)不同。“洞察一切”著重于對事物觀察得深入而全面;指沒有遺漏;而且只適用于人;洞若觀火著重于觀察事物的透徹程度;指十分明白清楚;可適用于人或物。 | ||
產(chǎn)生年代 | 古代 | ||
常用程度 | 常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