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相徑庭 |
拼音 | dà xiāng jìng tíng | 簡拼 | dxjt |
近義詞 | 迥然不同、涇渭分明、截然不同、天差地別 | 反義詞 | 一模一樣、如出一轍、大同小異、相差無幾 |
感情色彩 | 褒義詞 | 成語結(jié)構(gòu) | 偏正式 |
成語解釋 | 徑:小路;庭:院子;徑庭:懸殊,偏激。比喻相差很遠(yuǎn),大不相同。 |
成語出處 | 莊周《莊子·逍遙游》:“吾驚怖其言,猶河漢而無極也。大有徑庭,不近人情焉?” |
成語用法 | 偏正式;作謂語;形容事物區(qū)別明顯 |
例子 | 雖然結(jié)果一樣,其“因”卻大相徑庭。(魯迅《集外集拾遺·田園思想》) |
英文翻譯 | entirely contrary |
成語故事 | 春秋時期,楚國狂士接輿對肩吾說北海有一座姑射仙山,山上的神仙可以讓世界五谷豐登。肩吾認(rèn)為接輿的話大而無當(dāng)、大有徑庭、不近人情,就對連叔說接輿在吹牛。連叔沉思了一會,對肩吾說接輿的話不一定是沒有道理的。 |
成語正音 | 相,不能讀作“相貌”的xiànɡ;徑庭;不能按舊讀“jìnɡ tìnɡ”。 |
成語辯形 | 徑,不能寫作“經(jīng)”。 |
成語辯析 | 大相徑庭和“天壤之別”;都有“相差很遠(yuǎn)”的意思。但大相徑庭常含有“彼此矛盾”的意思;“天壤之別”僅強(qiáng)調(diào)差別極大。 |
產(chǎn)生年代 | 古代 |
常用程度 | 常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