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衣而去 | |||
拼音 | fú yī ér qù | 簡(jiǎn)拼 | fyeq |
近義詞 | 拂袖而起、拂袖而去 | 反義詞 | |
感情色彩 | 褒義詞 | 成語結(jié)構(gòu) | 偏正式 |
成語解釋 | 形容很生氣,一甩袖子就走了 |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方正》:“子敬瞋目曰:‘遠(yuǎn)慚荀奉倩,近愧劉真長(zhǎng)!旆饕露! | ||
成語用法 | 作謂語;用于發(fā)怒時(shí) | ||
例子 | 《新五代史·漢高祖皇后李氏傳》:“太后深以為不可,帝拂衣而去,曰:‘何必謀于閨門!’” | ||
英文翻譯 | shake off the dust from one's feet | ||
成語故事 | 王子敬少年時(shí),曾經(jīng)看見他父親的門生們?cè)谝黄鹳博,見有勝負(fù)就說“南風(fēng)不競(jìng)”。這些門生看他是小孩子就輕蔑地說:“小孩子管中窺豹,時(shí)見一斑!弊泳词稚鷼獾卣f:“遠(yuǎn)慚荀奉倩,近愧劉真長(zhǎng)!本头饕露。 | ||
產(chǎn)生年代 | 古代 | ||
常用程度 | 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