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鼎之愿 | |||
拼音 | fù dǐng zhī yuàn | 簡拼 | fdzy |
近義詞 | 反義詞 | ||
感情色彩 | 褒義詞 | 成語結(jié)構(gòu) | 偏正式 |
成語解釋 | 鼎:古代立國的重器。擔負輔佐君王大任的愿望 | ||
成語出處 | 西漢·韓嬰《韓詩外傳》第七卷:“伊尹故有莘氏僮也,負鼎操俎調(diào)五味,而立為相,其遇湯也! | ||
成語用法 | 作賓語;用于人的理想 | ||
例子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馬援傳論》:“及定節(jié)立謀,以干時主,將懷負鼎之愿,蓋為千載之遇焉! | ||
產(chǎn)生年代 | 古代 | ||
常用程度 | 一般 |
負鼎之愿 | |||
拼音 | fù dǐng zhī yuàn | 簡拼 | fdzy |
近義詞 | 反義詞 | ||
感情色彩 | 褒義詞 | 成語結(jié)構(gòu) | 偏正式 |
成語解釋 | 鼎:古代立國的重器。擔負輔佐君王大任的愿望 | ||
成語出處 | 西漢·韓嬰《韓詩外傳》第七卷:“伊尹故有莘氏僮也,負鼎操俎調(diào)五味,而立為相,其遇湯也! | ||
成語用法 | 作賓語;用于人的理想 | ||
例子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馬援傳論》:“及定節(jié)立謀,以干時主,將懷負鼎之愿,蓋為千載之遇焉! | ||
產(chǎn)生年代 | 古代 | ||
常用程度 | 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