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顏敢諫 | |||
拼音 | fàn yán gǎn jiàn | 簡拼 | fygj |
近義詞 | 犯顏極諫、犯顏苦諫、犯顏進(jìn)諫 | 反義詞 | |
感情色彩 | 褒義詞 | 成語結(jié)構(gòu) | 偏正式 |
成語解釋 | 犯顏:冒犯君主或尊長的顏面;諫:以直言規(guī)勸。指敢于冒犯君主或尊長的威嚴(yán)而極力規(guī)勸 | ||
成語出處 | 唐·劉蕡《對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策》:“臣誠不佞,有匡國致君之術(shù),無位而不得行;有犯顏敢諫之心,無路而不得達(dá)! | ||
成語用法 | 作謂語、定語;指敢于說真話 | ||
例子 | 明·李贄《焚書·答耿司寇》:“是以犯顏敢諫之士,恒于君臣之際,而絕不聞之朋友之間。” | ||
產(chǎn)生年代 | 古代 | ||
常用程度 | 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