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收并采 | |||
拼音 | jiān shōu bìng cǎi | 簡拼 | jsbc |
近義詞 | 兼收并蓄、兼收博采 | 反義詞 | |
感情色彩 | 褒義詞 | 成語結(jié)構(gòu) | 聯(lián)合式 |
成語解釋 | 亦作“兼收并采”。廣泛收羅采用。 | ||
成語出處 | 宋·曾鞏《謝章學士書》:“兼收并采,不遺偏材一曲之人者,此所以無棄材也! | ||
成語用法 | 作謂語、定語、賓語;用于學術(shù)等 | ||
例子 | 清·王士禛《分甘余話》上卷:“凡此諸書,皆當兼收并采,不可以其不列學官而偏廢之! | ||
產(chǎn)生年代 | 古代 | ||
常用程度 | 一般 |
兼收并采 | |||
拼音 | jiān shōu bìng cǎi | 簡拼 | jsbc |
近義詞 | 兼收并蓄、兼收博采 | 反義詞 | |
感情色彩 | 褒義詞 | 成語結(jié)構(gòu) | 聯(lián)合式 |
成語解釋 | 亦作“兼收并采”。廣泛收羅采用。 | ||
成語出處 | 宋·曾鞏《謝章學士書》:“兼收并采,不遺偏材一曲之人者,此所以無棄材也! | ||
成語用法 | 作謂語、定語、賓語;用于學術(shù)等 | ||
例子 | 清·王士禛《分甘余話》上卷:“凡此諸書,皆當兼收并采,不可以其不列學官而偏廢之! | ||
產(chǎn)生年代 | 古代 | ||
常用程度 | 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