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骨悚然 | |||
拼音 | máo gǔ sǒng rán | 簡拼 | mgsr |
近義詞 | 不寒而栗、膽戰(zhàn)心驚 | 反義詞 | 鎮(zhèn)定自若、面無懼色 |
感情色彩 | 貶義詞 | 成語結(jié)構(gòu) | 主謂式 |
成語解釋 | 悚然:害怕的樣子。汗毛豎起,脊梁骨發(fā)冷。形容十分恐懼。 | ||
成語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22回:“左右將此檄傳進(jìn),操見之,毛骨悚然,出了一身冷汗! | ||
成語用法 | 主謂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形容十分恐懼 | ||
例子 | 黑夜一個(gè)人走在荒涼的原野上,忽而傳來什么動(dòng)物的叫聲,令人毛骨悚然。 | ||
英文翻譯 | absolutely terrified | ||
成語正音 | 悚,不能讀作“sù”。 | ||
成語辯形 | 悚,不能寫作“忄傯”。 | ||
成語辯析 | 毛骨悚然和“膽戰(zhàn)心驚”;都形容害怕、恐懼。但毛骨悚然語氣重;并可用來形容非常冷;“膽戰(zhàn)心驚”不用來形容冷;可表示內(nèi)心的害怕和恐懼。 | ||
產(chǎn)生年代 | 古代 | ||
常用程度 | 常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