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傷肉綻 | |||
拼音 | pí shāng ròu zhàn | 簡拼 | psrz |
近義詞 | 皮開肉綻、皮開肉破 | 反義詞 | 完好無損 |
感情色彩 | 貶義詞 | 成語結(jié)構(gòu) | 聯(lián)合式 |
成語解釋 | 綻:裂開。皮肉都裂開了。形容被打傷勢嚴(yán)重 |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107回:“只一石子飛來,正中面門,皮傷肉綻,鮮血迸流,翻身落馬! | ||
成語用法 | 作謂語、定語;用于嚴(yán)刑拷打 | ||
英文翻譯 | run into bumps and bruises | ||
產(chǎn)生年代 | 古代 | ||
常用程度 | 一般 |
皮傷肉綻 | |||
拼音 | pí shāng ròu zhàn | 簡拼 | psrz |
近義詞 | 皮開肉綻、皮開肉破 | 反義詞 | 完好無損 |
感情色彩 | 貶義詞 | 成語結(jié)構(gòu) | 聯(lián)合式 |
成語解釋 | 綻:裂開。皮肉都裂開了。形容被打傷勢嚴(yán)重 |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107回:“只一石子飛來,正中面門,皮傷肉綻,鮮血迸流,翻身落馬! | ||
成語用法 | 作謂語、定語;用于嚴(yán)刑拷打 | ||
英文翻譯 | run into bumps and bruises | ||
產(chǎn)生年代 | 古代 | ||
常用程度 | 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