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軍覆沒 | |||
拼音 | quán jūn fù mò | 簡拼 | qjfm |
近義詞 | 一敗涂地、落花流水 | 反義詞 | 得勝回朝、凱旋而歸 |
感情色彩 | 貶義詞 | 成語結(jié)構(gòu) | 主謂式 |
成語解釋 | 整個軍隊全部被消滅。比喻事情徹底失敗。 | ||
成語出處 | 《舊唐書·李希烈傳》:“官軍皆為其所敗,荊南節(jié)使張伯儀全軍覆沒! | ||
成語用法 | 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 ||
例子 | 太監(jiān)郭敬監(jiān)軍,諸將悉為所制,師無紀(jì)律,而宋濂朱冕全軍覆沒矣。(清·顧炎武《日知錄》卷九) | ||
英文翻譯 | roll up horse and foot <the whole army is destroyed.> | ||
謎語 | 只子不剩 | ||
成語正音 | 沒,不能讀作“méi”。 | ||
成語辯形 | 覆,不能寫作“復(fù)”。 | ||
成語辯析 | 全軍覆沒和“片甲不存”都含有“全部被消滅”的意思。但全軍覆沒比“片甲不存”語義廣;“片甲不存”含有夸張色彩;全軍覆沒沒有。 | ||
產(chǎn)生年代 | 古代 | ||
常用程度 | 常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