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忘在莒 | |||
拼音 | wù wàng zài jǔ | 簡拼 | wwzj |
近義詞 | 反義詞 | ||
感情色彩 | 褒義詞 | 成語結構 | 動賓式 |
成語解釋 | 比喻不忘本。 | ||
成語出處 | 使公毋忘出奔于莒也! 秴问洗呵·直諫》 | ||
成語用法 | 作謂語;比喻不忘本 | ||
成語故事 | 春秋時期,齊桓公小白曾經(jīng)因為內亂逃到莒國避難,后來在鮑叔牙的幫助下,終于回到齊國執(zhí)政,任命管仲為相國輔佐國政。一次他有些得意忘形,大夫鮑叔牙在旁提醒他:“使公毋忘出奔于莒也。”齊桓公立即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 ||
產生年代 | 古代 | ||
常用程度 | 生僻 |
勿忘在莒 | |||
拼音 | wù wàng zài jǔ | 簡拼 | wwzj |
近義詞 | 反義詞 | ||
感情色彩 | 褒義詞 | 成語結構 | 動賓式 |
成語解釋 | 比喻不忘本。 | ||
成語出處 | 使公毋忘出奔于莒也! 秴问洗呵·直諫》 | ||
成語用法 | 作謂語;比喻不忘本 | ||
成語故事 | 春秋時期,齊桓公小白曾經(jīng)因為內亂逃到莒國避難,后來在鮑叔牙的幫助下,終于回到齊國執(zhí)政,任命管仲為相國輔佐國政。一次他有些得意忘形,大夫鮑叔牙在旁提醒他:“使公毋忘出奔于莒也。”齊桓公立即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 ||
產生年代 | 古代 | ||
常用程度 | 生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