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脈相承 | |||
拼音 | yī mài xiāng chéng | 簡拼 | ymxc |
近義詞 | 一脈相通 | 反義詞 | 中西合璧 |
感情色彩 | 褒義詞 | 成語結(jié)構(gòu) | 主謂式 |
成語解釋 | 一脈:同一血脈。從同一血統(tǒng)、派別世代相承流傳下來。批某種思想、行為或?qū)W說之間有繼承關(guān)系。 | ||
成語出處 | 清·李綠園《歧路燈》:“如今這兩個侄兒,雖分鴻臚、宜賓兩派,畢竟一脈相承,所以一個模樣。” | ||
成語用法 | 主謂式;作謂語、定語、賓語;指文化、思想等 | ||
例子 | 聞一多《四杰》:“我們便更能了然于王、楊與沈、宋所以是一脈相承之故。” | ||
英文翻譯 | be traced to the same origin | ||
謎語 | 獨生子 | ||
成語正音 | 脈,不能讀作“mò”。 | ||
成語辯形 | 承,不能寫作“成”。 | ||
成語辯析 | 一脈相承和“一脈相通”;都含有“出于同血脈或類別”的意思。但一脈相承的“承”指“繼承”;表示“今承古”“后承前”的繼承關(guān)系;“一脈相通”的“通”指“連接、承接”;常表示某種思想、行為的一致性和相互聯(lián)系。 | ||
產(chǎn)生年代 | 近代 | ||
常用程度 | 常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