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不反顧 | |||
拼音 | yì bù fǎn gù | 簡拼 | ybfg |
近義詞 | 義無反顧、議不反顧 | 反義詞 | |
感情色彩 | 褒義詞 | 成語結(jié)構(gòu) | 緊縮式 |
成語解釋 | 反顧:回頭看。①義:通“議”,考慮,打主意,選擇。決策時連回頭看的功夫都沒有。形容毫不猶豫,極為迅速地作出某項決定。亦作“計不反顧”。②為了正義只能奮勇向前,不猶豫回顧。亦作“義無反顧”。 | ||
成語出處 | 夫邊郡之士,聞烽舉燧燔,皆攝弓而馳,荷兵而走,流汗相屬,唯恐居后,觸白刃,冒流矢,義不反顧,計不旋踵,人懷怒心,如報私讎。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 | ||
成語用法 | 作謂語、定語、狀語;用于人 | ||
成語故事 | 西漢時期,漢武帝派大臣唐蒙去修治“西南夷道”,唐蒙征用大量民工,殺了部落酋長,引發(fā)騷亂。漢武帝讓司馬相如去平息事端。司馬相如寫《諭巴蜀檄》文告,要求巴蜀民眾要“義不反顧,計不旋踵”,經(jīng)溝通應(yīng)酬,化解了矛盾。 | ||
產(chǎn)生年代 | 古代 | ||
常用程度 | 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