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毀櫝中 | |||
拼音 | yù huǐ dú zhōng | 簡拼 | yhdz |
近義詞 | 反義詞 | ||
感情色彩 | 褒義詞 | 成語結(jié)構(gòu) | 主謂式 |
成語解釋 | 比喻因主管人員失職而造成重大損失。 | ||
成語出處 | 先秦·孔子《論語·季氏》:“虎兕出于柙,玉毀櫝中,是誰之過與?” | ||
成語用法 | 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含貶義 | ||
例子 | 明·李東陽《雜記》第九卷:“然玉毀櫝中,責(zé)亦難辭,理應(yīng)罷黜,更復(fù)何言?” | ||
產(chǎn)生年代 | 古代 | ||
常用程度 | 生僻 |
玉毀櫝中 | |||
拼音 | yù huǐ dú zhōng | 簡拼 | yhdz |
近義詞 | 反義詞 | ||
感情色彩 | 褒義詞 | 成語結(jié)構(gòu) | 主謂式 |
成語解釋 | 比喻因主管人員失職而造成重大損失。 | ||
成語出處 | 先秦·孔子《論語·季氏》:“虎兕出于柙,玉毀櫝中,是誰之過與?” | ||
成語用法 | 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含貶義 | ||
例子 | 明·李東陽《雜記》第九卷:“然玉毀櫝中,責(zé)亦難辭,理應(yīng)罷黜,更復(fù)何言?” | ||
產(chǎn)生年代 | 古代 | ||
常用程度 | 生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