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身作則 |
拼音 | yǐ shēn zuò zé | 簡拼 | yszz |
近義詞 | 言傳身教、身先士卒、身體力行 | 反義詞 | 以身試法 |
感情色彩 | 褒義詞 | 成語結(jié)構(gòu) | 偏正式 |
成語解釋 | 則:準(zhǔn)則,榜樣。以自己的行動做出榜樣。 |
成語出處 | 先秦·孔子《論語·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
成語用法 | 偏正式;作謂語、賓語;含褒義 |
例子 | 這其間不顧一切阻礙以身作則做一個開路先鋒的便是許倩如。(巴金《家》二十五) |
英文翻譯 | set an example with one's own conduct |
歇后語 | 裁縫剪衣 |
謎語 | 模特兒;量體裁衣 |
成語故事 | 齊國相國晏嬰歷仕三朝,德高望重,他對自己要求甚嚴(yán),處處以身作則,倡行廉潔,吃糙米飯,穿粗布衣,坐簡易車,住低矮民房。齊景公過意不去,就要送他新車新衣,他堅決不受。齊景公要給他蓋新房,他還是堅持不接受。 |
成語正音 | 則,不能讀作“zhé”。 |
成語辯形 | 作,不能寫作“做”;則,不能寫作“嘖”。 |
成語辯析 | 以身作則和“身先士卒”;都有“親自做出榜樣”的意思;但“身先士卒”偏重于“在關(guān)鍵時刻自己帶頭做;走在群眾的前面”;“以身作則”僅指自己做出榜樣。 |
產(chǎn)生年代 | 古代 |
常用程度 | 常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