擇地而蹈 | |||
拼音 | zé dì ér dǎo | 簡拼 | zded |
近義詞 | 反義詞 | ||
感情色彩 | 褒義詞 | 成語結(jié)構(gòu) | 偏正式 |
成語解釋 | 選擇地方行走。形容做事小心謹(jǐn)慎。 | ||
成語出處 | 《史記·伯夷列傳》:“或擇地而蹈之,時然后出言,行不由徑,非公正不發(fā)憤。” | ||
成語用法 | 作謂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 ||
例子 | 學(xué)生定要擇地而蹈,寧可失之嚴(yán),不可失之縱也!★清·李綠園《歧路燈》第五十八回 | ||
產(chǎn)生年代 | 古代 | ||
常用程度 | 生僻 |
擇地而蹈 | |||
拼音 | zé dì ér dǎo | 簡拼 | zded |
近義詞 | 反義詞 | ||
感情色彩 | 褒義詞 | 成語結(jié)構(gòu) | 偏正式 |
成語解釋 | 選擇地方行走。形容做事小心謹(jǐn)慎。 | ||
成語出處 | 《史記·伯夷列傳》:“或擇地而蹈之,時然后出言,行不由徑,非公正不發(fā)憤。” | ||
成語用法 | 作謂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 ||
例子 | 學(xué)生定要擇地而蹈,寧可失之嚴(yán),不可失之縱也!★清·李綠園《歧路燈》第五十八回 | ||
產(chǎn)生年代 | 古代 | ||
常用程度 | 生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