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ǐ gǔ fēi jīn
【成語故事】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在咸陽宮中擺酒賀壽。70位博士前來拜壽,丞相李斯當眾宣布:“今后必須把《詩》、《書》及諸子百家的著作統(tǒng)統(tǒng)燒掉,再談論者處死,以古非今也要處死,甚至滿門操斬,秦始皇當眾下詔通告天下。
【典故】有敢偶語《詩》《書》者棄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見知不舉者與同罪! 妒酚·秦始皇本紀》
【釋義】非:非難,否定。用歷史故事抨擊當前的政治。
【用法】作謂語、定語、狀語;指用歷史故事非難當今
【近義詞】以古諷今
【拼音】yǐ gǔ fēi jīn
【成語故事】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在咸陽宮中擺酒賀壽。70位博士前來拜壽,丞相李斯當眾宣布:“今后必須把《詩》、《書》及諸子百家的著作統(tǒng)統(tǒng)燒掉,再談論者處死,以古非今也要處死,甚至滿門操斬,秦始皇當眾下詔通告天下。
【典故】有敢偶語《詩》《書》者棄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見知不舉者與同罪! 妒酚·秦始皇本紀》
【釋義】非:非難,否定。用歷史故事抨擊當前的政治。
【用法】作謂語、定語、狀語;指用歷史故事非難當今
【近義詞】以古諷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