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dé xīn yìng shǒu
【成語故事】春秋時期,齊桓公在堂上讀書,工匠輪扁冒失上前打擾,齊桓公對輪扁的讀書無用論深為不滿。輪扁解釋道:我做木公的技藝得心應手,是不可能用語言傳授給別人的,古代圣人學問的精妙之處也是如此。
【出處】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應于心! 肚f子·天道》
【解釋】得:得到,想到;應:反應,配合。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比喻技藝純熟或做事情非常順利。
【用法】作賓語、定語、狀語;用于各種技藝
【相近詞】心手相應、游刃有余、駕輕就熟
【反義詞】不文不武
【其它使用】
◎ 另外兩盤,津隊的劉欣、賴曉青得心應手,分別戰(zhàn)勝晉隊的韓紅和楊煒,以兩勝一和告捷。
◎ 當然這種數(shù)形互推的問題,除了必須掌握互推規(guī)律之外還必須掌握各種函數(shù)的性質,才能使解題得心應手。
◎ 問題的報道,我們的動作顯得慢了,尤其是開始的時候;客觀報道形式運用得還不夠得心應手。
◎ 業(yè)務上更是常隨左右,成了林巧稚得心應手的助手。
◎ 同時它的可塑性強,表現(xiàn)力豐富,在創(chuàng)作者表達情感、塑造人物時得心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