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jī quǎn bù liú
【成語故事】春秋時期,孔子在魯國遭到排擠后,帶領(lǐng)弟子們周游列國,先后在衛(wèi)、宋、鄭等地碰壁與受到磨難后,弟子勸阻他不要赴晉,他一意孤行,在中牟城見到陽虎屠城,城內(nèi)雞犬不留的慘象,終于讓孔子放棄去晉國的念頭,一心去陳國推銷“仁政”。
【出處】引軍從泗南攻取慮、睢陵、夏丘諸縣,皆屠之,雞犬亦盡,墟邑無復(fù)行人! 度龂·荀彧傳》
【解釋】形容屠殺殘酷,連雞狗都不能幸免。
【用法】作謂語、賓語、補語;指斬盡殺絕
【相近詞】斬盡殺絕、寸草不留、一干二凈
【反義詞】秋毫無犯、雞犬不驚
【其它使用】
◎ 羅厲戎甩開攙扶他的衛(wèi)士,象頭瘋狗一樣,叫道:"就地宿營!我要把這一帶的村莊燒光、殺光,雞犬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