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大學生入黨思想?yún)R報:信仰的力量
我們知道黨的綱領就是黨發(fā)展的旗幟和方向,就是黨的信仰;黨的歷史就是一部黨綱建設的歷程,就是對信仰的不斷充實;黨的未來就是黨建的美好藍圖,就是對信仰的忠貞不懈。回顧歷史,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在黨成立之初就明確提出,以共產主義為奮斗目標,它就是我們黨的最高綱領,之后又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我們黨又修改了黨的最低綱領,提出現(xiàn)階段我們黨的最低綱領是黨在社會初級階段建設中始終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在發(fā)展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我們黨始終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為黨建信仰,始終堅持最高綱領和最低綱領的辯證統(tǒng)一,這既鑒定了我們可以實現(xiàn)共產主義的信念,又結合不同發(fā)展階段的實際情況,實事求是,審時度勢,為我們黨和國家的發(fā)展指定不同的發(fā)展目標和發(fā)展戰(zhàn)略。
正如上所述,在信仰上,我們黨始終堅持以共產主義為自己的奮斗目標和理想信念,積極為黨和國家的建設和發(fā)展做出貢獻,在一路荊棘中,不忘黨的綱領,堅信黨的信仰,總是在最困難的時候能一路眾志成城,讓困難不再是困難,而是腳下的踏板,助我們向著更高更好的方向前行。我們知道共產主義的實現(xiàn)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喊喊口號它就在那里的,它是在生產力高度發(fā)展的基礎之上才能得以實現(xiàn)的。我們也知道這樣一個過程中,需要的不是一代人的努力就可以實現(xiàn)的,也不是幾個領導者批幾個文件就可以越過的坎,而是需要我們幾代甚至幾十代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宏偉目標。當然不能說你的力量很渺小,你就不去付出,你的人生很短暫,就不去實現(xiàn),想想老一輩們每一個艱辛的歷程都是怎樣走過來才換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社會在進步,我們每一個人在各自崗位所作出的成績都是一種貢獻。只要我們始終相信,心中擁有那一份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對信仰的執(zhí)著追求,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會使每一個有信仰的人愿意為之付出持之以恒的努力與拼搏的。
我還想談談生活中,我們要怎樣堅守信仰,信仰究竟意義何在。我想很多與我同齡的大學生現(xiàn)在與我一樣,都面臨著尋找實習單位的問題。在即將踏入崗位的前一站,我們大多數(shù)人對自己的未來還比較模糊。想起智立方集團楊石頭老師說過的一個草根為濃的專有名詞“兩盲一定”,即,未來發(fā)展方向盲目、專業(yè)選擇盲目、對個人價值的認同堅定。我們這一代生于88年后的同齡人來說,確實這也放映了一些多多少少的方面,由于備受寵愛,甚至溺愛,心里較脆弱,很難承受由于挫折與失敗帶來的壓力。更因即將步入職場,失去凡事以我為中心的優(yōu)勢,變得有些無所適從。當我們看到80后85前的那一代已逐步成為職場的中堅力量時,我們羨慕不已,那些都曾經是我們的哥哥姐姐們,都已在他們各自的工作崗位上有所作為,可是我們卻不曾意識到他們?yōu)橹冻龅牟磺火埖呐,他們心中堅守的那一份心靈源泉和精神支柱,那一份對美好未來的信仰,以及對生活的專注與執(zhí)著,是專注、執(zhí)著、努力、不懈奮斗、追求,這一切的一切都可以歸于信仰,有信仰,才能有一種精神追求的至高力量來支配我們的行為,記得有句話這么說來著:每天喚醒你起床的不是鬧鐘,是信仰!是啊,真正的信仰不需要任何解釋,它時刻在你的生活中,習慣中。真正的信仰不是盲目地堆某一種宗教某一確定觀念的狂熱迷信,而是建立在理性基礎上又超越理性的一種至高的精神力量。周國平認為,真正的信仰不至于你是否信教,信什么教;衡量一個人有沒有信仰,主要是看他在精神追求上是否真誠和執(zhí)著。如果有一種精神追求的至高力量支配一個人的行為的話,那么他就是一個有信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