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正入黨動機
入黨的目的是什么 這是每個要求入黨的同志都無法回避的問題.入黨的目的說到底就是入黨的動機問題.所謂入黨動機,是指一個人要求入黨的內在原因.應當承認,現(xiàn)實生活中,人們要求入黨的動機繁雜不一,但大體可分為正確的入黨動機和不正確的入黨動機.黨組織要根據要求入黨同志多方面的情況,判斷其入黨動機是否是正確的,再確定能否發(fā)展為黨員.因此,每個要求入黨的同志要不斷地端正自己的入黨動機,經受住組織的考驗,成為一名合格的黨員.
一,端正入黨動機是爭取入黨的首要問題
中國共產黨歷來重視和強調要求入黨的同志要端正入黨動機,并以此支配自己的行為,其根本原因在于一個黨員能否做到為共產主義事業(yè)奮斗終身,往往取決其入黨動機.這是因為:
(一)正確的入黨動機是采取正確的爭取入黨行為的前提
入黨動機作為一種理念,它是支配每一個要求入黨的同志采取什么樣的手段和途徑達到加入黨的目的的精神推動力,一種源動力.這是說不同的入黨動機會產生不同的入黨手段和途徑.比如,有些同志的入黨動機是為了實現(xiàn)共產主義,那么他在行動上就會努力學習革命理論,自覺地貫徹黨的基本路線,在現(xiàn)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中積極工作,善于團結人幫助人,積極參加黨組織開展的活動,主動向黨組織匯報真實思想,自覺接受黨組織的長期考驗,等等.有的人則是為了入黨光榮,還有的是為撈取政治資本而要求入黨的,這些不正確的入黨動機必然導致他們采取:"拉關系,走后門",或趨炎附勢,阿諛奉承的手法,在榮譽,利益面前采取"爭,拿,耍"的態(tài)度,在困難,犧牲面前采取"躲,跑,遠"的態(tài)度,當然這種行為有一定的隱蔽性,有時很難察覺.因此,中央組織部頒發(fā)的《中國共產黨發(fā)展黨員工作細則》(試行)中要求黨組織對入黨積極分子要"進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基本理論的教育,黨的基本知識和黨的基本路線的教育,以及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作風的教育,使他們懂得黨的性質,綱領,指導思想,宗旨,任務,組織原則和紀律,懂得黨員的義務和權利,幫助他們端正入黨動機,確立為共產主義事業(yè)奮斗終身的信念."這是說黨只能發(fā)展那些具有正確入黨動機的人入黨.所以,要求入黨的同志首要任務是端正入黨動機.
(二)正確的入黨動機是經受組織考驗的基石
黨組織為了維護自身的純潔性,必須嚴格考察要求入黨同志的入黨動機.這種考察具有多樣性和長期性.就多樣性講,包括是非原則性考察,如在是非面前的立場和態(tài)度;還有工作,勞動態(tài)度的考察;對待群眾和他人態(tài)度的考察;正確處理三者利益的考察;人格品行的考察;當自己要求入黨的行動被曲解,誤會時,能否堅定信念的考察等等.長期性是說,按照工作細則規(guī)定黨組織每半年要對入黨積極分子考察一次,但能否發(fā)展入黨的考驗是長期的.有許多同志,在青年時代就申請加入黨,但由于種種原因直到花甲之年才實現(xiàn)夙愿.黨組織為什么要這樣考察呢 就是要嚴把質量關.
正確的入黨動機是爭當合格黨員的起點和基石.因為有了正確的入黨動機,才能在困難和挫折面前有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勇于克服前進道路上的不利因素,朝著既定目標前進.這是共產黨人所應有的素質.這種素質與正確的入黨動機密切相關,入黨動機是正確的,其素質以此為基礎才能不斷地提高.相反,入黨動機不正確,在困難和挫折面前必然表現(xiàn)為悲觀失望的態(tài)度,甚至放棄要求入黨的志愿.應當承認,端正入黨動機本身也是一個過程,不是一下子就能定位的.但是所有要求入黨的同志應該在組織上入黨前就完成好這一任務.
二,樹立正確的入黨動機
從思想上明確了端正入黨動機,還需要有一個通過一定的內容,方法和途徑不斷地修養(yǎng)和磨煉的過程.根據當今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發(fā)展狀況,尤其是我們黨在領導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中實際情況的需要,樹立正確的入黨動機要從三個基本方面努力.
(一)努力學習鄧小平理論,堅定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
端正入黨動機,必須樹立共產主義的理想,堅定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的信念.理想是一個人奮斗的目標,是世界觀的反映;信念是自己可以確信的看法,表現(xiàn)為為理想而奮斗的熱情,意志和決心,也是人的政治立場的表現(xiàn).所有要求入黨的同志都應當具有為共產主義奮斗的理想信念,這是正確的入黨動機的基本內容.這是說,有了為共產主義奮斗的理想信念,入黨動機才是正確的.
那么,怎樣樹立為共產主義奮斗的理想信念呢 基本方法和途徑就是努力學習,勤于思考,勇于實踐.主要是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目前而言,主要是學習鄧小平理論.為什么學習理論可以堅定理想信念呢 因為,通過學習和思考可以使我們把理論概念內化為內心的信念,確信我們的奮斗目標是建立在科學基礎上的,是一種可以實現(xiàn)的目標.共產主義運動已經實踐了100多年,這種實踐活動每前進一步無不是在理論指導下完成的.
馬克思,恩格斯的理論使社會主義從空想變?yōu)榭茖W,并指導了世界共產主義運動;列寧,毛澤東的理論又使科學社會主義從理論形態(tài)變?yōu)閷嵺`形態(tài),改變了資本主義一統(tǒng)天下的格局;鄧小平的理論初步回答了經濟文化落后的國家如何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使社會主義在困境中又呈現(xiàn)光輝的前程.每個要求入黨的同志都應當明確學習革命理論的重要性,增強學習的自覺性.
怎樣學習鄧小平理論呢 應當做到兩個"結合".
一是要結合中國近代歷史來學,尤其要結合黨和人民奮斗的革命歷史來學.因為歷史可以告訴我們這樣幾個基本問題:第一,中國為什么必須走社會主義發(fā)展道路,而不能走資本主義發(fā)展道路;第二,中國人民為什么選擇中國共產黨作為自身利益的代表;第三,中國革命為什么在共產黨領導下才有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局面,等等.弄清這幾個基本問題,才能懂得中國人民是在兩條道路都走不通的情況下,即在沿著封建專制主義和發(fā)展資本主義均告失敗后,才選擇社會主義發(fā)展道路,那么中國共產黨才有了得以產生的社會基礎.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共產黨人的任務就是要建立社會主義制度,發(fā)展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最終實現(xiàn)共產主義.
因此,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就是建立在救國救民的基礎上,以國家民族的富強昌盛,以消滅一切剝削制度,實現(xiàn)共產主義為己任的奉獻精神.憑著這種精神支柱,共產黨人在中國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
二是要結合鄧小平解決當代中國社會主義的基本問題來學,尤其是學習其在解決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和黨的建設的一些重大問題的立場,觀點和方法.
在社會主義發(fā)展道路問題上,長期困擾共產黨人的一個基本問題就是:經濟文化落后的國家如何建設社會主義.在這個問題上前人的探索是有成績的,但都未能作出科學的回答.而對這樣一個事關社會主義前途命運的歷史性難題,鄧小平是怎樣解決的呢 從他的原著中可以找到其基本思路:
第一,他認為,社會主義是同發(fā)展生產力,改善人民物質文化生活相聯(lián)系的.這就是要通過發(fā)展生產力,擺脫貧窮,逐步改善人民生活.
第二,他認為,對什么是社會主義,也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地進行思考,因而他提出要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第三,他認為,社會主義是與各個時代,國家,地區(qū)的具體情況緊密聯(lián)系的.這里他主張的是要走自己的路.
第四,他認為,社會主義是一種動態(tài)的活躍的制度.他要說明的是,社會主義制度本身就反對其自身的僵化,反對用一種模式來建設它.因為社會主義是一種發(fā)展和實踐的制度.
第五,他認為,社會主義又是有其基本原理和原則的.對此,他總結概括了許多方面的內容,強調這些原理和原則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所必須遵循的.
在鄧小平理論指導下,中國改革獲得偉大成功,已經走出一條光明的大道.實踐證明,共產黨人總是在科學理論指導下,制定出正確的路線,方針和政策,解決中國建設現(xiàn)代化中的實際問題,從而堅定走社會主義道路的理想和信念.
在黨的建設的問題上,頭等重要的問題就是對毛澤東本人的歷史功過和對毛澤東思想的指導地位的評價.對待黨的領袖和黨的指導思想的問題,有許多黨沒有解決好,因而對黨的建設破壞性極大.那么,鄧小平又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呢
首先,他提出,要撥亂反正,完整準確地掌握毛澤東思想.他認為,把列寧主義發(fā)展最完備的是毛澤東同志,形成了毛澤東思想.
這里他首先肯定了毛澤東的歷史地位,其次肯定了毛澤東思想在我們黨的指導地位.那么,怎樣看待毛澤東晚年犯的錯誤,尤其是文化大革命這樣的錯誤呢 這個問題不解決,也很難統(tǒng)一全黨和全國人民的思想,對于堅持社會主義也會產生負面影響.
對此,他提出,要把毛澤東本人晚年的錯誤和毛澤東思想區(qū)別開來.他認為,毛澤東思想是全黨集體智慧的結晶,因而毛澤東晚年的錯誤也不應該由他一人承擔.擺在全黨面前的工作,從許多方面講,我們還是要把毛澤東同志已經提出但沒有做起來的事情做起來,把他反對錯了的改正過來,把他沒有做好的事情做好.這種實事求是,公正又正確的評價得到全黨和全國人民的接受和認可,從而我們黨才迎來了改革開放的新局面.
今天,我們強調學習鄧小平理論關鍵在于聯(lián)系現(xiàn)實問題來學,因為學習的目的在于解決問題,諸如社會主義怎樣與市場經濟相結合;怎樣保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有序地發(fā)展;國有虧損企業(yè)怎樣扭虧為贏;怎樣才能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辦企業(yè);怎樣處理依法治國與加強黨的領導的關系;怎樣防止權力異化;怎樣使創(chuàng)造價值的勞動者獲得最大的利益;怎樣使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作風得到繼承和發(fā)揚,等等.我們只能通過學習理論,思考問題,研究解決問題的辦法,推動黨的事業(yè)的發(fā)展.共產黨人正是在這種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思考問題,不斷地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堅定自己的理想和信念的,除此之外,沒有其他方法.
(二)堅持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解決好為什么人的問題
端正入黨動機,還需要努力解決好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要樹立牢固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黨章規(guī)定:中國共產黨黨員必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惜犧牲個人的一切,為實現(xiàn)共產主義奮斗終身.對于要求入黨的同志來說,只能按照這一要求去做,把它作為端正入黨動機的一面鏡子,經常對照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不斷地改正缺點,成為合格黨員.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的關鍵在于"全心全意".中國共產黨區(qū)別于其他黨的顯著特征是,除了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因而,它是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利益的黨.所以要求入黨的同志要明確我們所奮斗的一切究竟是為什么人.從理論上講,它是人人皆知的道理,但在現(xiàn)實生活中卻又是經常出現(xiàn)偏頗的問題.那么,怎樣解決這一問題,關鍵是要在思想上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意識,才能在行動上自覺地落實.
歷代統(tǒng)治階級,,統(tǒng)治者出于統(tǒng)治地位的需要,無不強調"以民為本"的思想,一些思想家,哲學家也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觀點.但這些思想說到底是為維護極少數(shù)人的利益服務的.在我國幾千年封建社會里,盡管統(tǒng)治者們都聲言要"以民為本","為政清廉",但幾乎一直是貪污受賄成風,敲詐勒索成風.有道是"堂堂衙門八字開,有理無錢莫進來","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千里做官為發(fā)財氣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這些流傳至今的俗語,正是歷代吏治腐敗的真實寫照.大小官吏腰纏萬貫,腸肥腦圓,而百姓大眾卻食不果腹,衣不蔽體.正可謂,"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結果是,一次次"官逼民反",一次次"改朝換代".中國共產黨使國家政權復歸人民,人民成為國家的真正主人,把自己認定為人民完成特定歷史任務的工具.可見,共產黨之所以是先進的,就是因為它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中國共產黨黨員的應有含意也只能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就是共產黨人堅持人民至上,人民為本的真實動機.因此,凡是要求入黨的同志都應自覺地把自己入黨動機與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一致起來,統(tǒng)一起來,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不斷端正入黨動機,有一個正確的思想基礎.
二是要樹立黨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這是黨員必須堅持的最高原則.所謂堅持黨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則,是指當個人利益與黨和人民的利益發(fā)生矛盾時,個人利益必須服從黨和人民的利益.劉少奇在《論共產黨員的修養(yǎng)》一文中指出:"一個共產黨員,在任何時期,任何問題上,都應該首先想到黨的整體利益,都要把黨的利益擺在前面,把個人問題,個人利益擺在服從的地位.黨的利益高于一切,這是我們黨員的思想和行動的最高原則,是考驗一個黨員是否忠于黨,忠于革命和共產主義事業(yè)的標準."這個標準同樣也適用于要求入黨的同志,經常用這一標準衡量,檢驗自己,才能不斷地端正入黨動機.
首先,要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這是黨的性質決定的.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就體現(xiàn)在必須時時刻刻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作一名黨員為什么光榮,光榮就在于其為黨,為人民作出的貢獻比一般人更多,從不討價還價,更不去索取,這才是一個真正共產黨員的真諦所在.黨的好干部孔繁森,之所以能在人民群眾心中豎起撼不倒的豐碑,并非他作出驚天動地的事業(yè),而在于他時時,事事都能把服從黨的需要,西藏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體現(xiàn)了共產黨人無私奉獻,甘愿吃苦的精神.學習孔繁森,就是要學習他的精神,激勵和促使我們自覺地擺正個人利益與黨和人民利益的關系.應當承認,在我們身邊的黨員中,確實存在以個人利益為重的行為,他們不僅怕吃苦,更怕吃虧和犧牲,編造各種謊言粉飾自己,利用一切手段撈取個人好處.這些人如果不能及早改正,必將被淘汰.樹立正確的入黨動機就是要學習優(yōu)秀黨員的模范行為和高尚的精神,特別是那些在自己身邊的黨員對自己的影響作用會更大一些,對于我們明確入黨目的更有感染效果.
其次,要站在黨和人民利益的立場上看待問題和解決問題.要做到時時處處首先想到黨和人民的利益,并非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但又是共產黨員必須做到的事.基本途徑和方法,就是要站在黨和人民的立場上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有了這種立場,我們就能自覺地規(guī)范自己的言論和行動,使之符合廣大群眾的利益,樂于犧牲個人的利益甚至生命.這是因為,立場是人們思考和處理問題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立場不同解決問題的結果大相徑庭.這里,每一個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應該明確的基本觀點是:全黨只有站在人民利益的立場上,為人民利益而奮斗,才能從根本上鞏固黨的執(zhí)政地位.人民群眾的擁護,認可才是黨執(zhí)政的合法性基礎.擁護誰 反對誰 基本準則有兩點,一是看這個黨是否能不斷地滿足他們的物質生活的需要,二是看這個黨在滿足物質需要的基礎上不斷地滿足他們民主權利的要求.站在人民的立場上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我們才能得到人民群眾真心實意的擁護,經受住執(zhí)政的考驗.
作為入黨積極分子也應當從這個高度去理解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含義,才能樹立正確的入黨動機,明確我們的奮斗是為誰奮斗.
(三)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解決好怎么做人的問題
世界觀是人們對世界的根本看法,包括對人類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的看法.共產黨人的世界觀就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是共產黨人對整個世界,包括自然界,人類社會的根本看法.所謂人生觀,是指人對人生意義和目的看法的總和,即對人為什么活著,怎樣活著的根本態(tài)度.它是由世界觀決定的,是一定的世界觀在人生問題上的集中體現(xiàn).共產黨人的人生觀是以工人階級和廣大人民利益為出發(fā)點,把實現(xiàn)共產主義作為人生最終目的,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人生最大意義.所謂價值觀,是指對人對事,做人做事的基本態(tài)度.人的價值觀是由人的世界觀,人生觀決定,有什么樣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就有什么樣的價值觀.
這是說,共產黨人是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指導下,確立自己的理想,信念和終身的奮斗目標,把個人的追求與工人階級和廣大人民的利益乃至人類的整個事業(yè)相聯(lián)系,相一致.這種符合人類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為絕大多數(shù)人謀取利益而不是為自己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是科學的正確的.這種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是通過共產黨人的行動體現(xiàn)出來的.正所謂,不僅要"聽其言"更要"觀其行".因為人的言行往往是人的思想的反映.許多共產黨員面對危險挺身而出,他們并非想要死,而是不怕死;面對富貴而不淫,并非不追求富足幸福的生活,而是取之有道……當然,現(xiàn)實生活中也存在大量的言行不一的現(xiàn)象,說一套,做一套,正所謂"馬列主義在講臺上,英雄主義在舞臺上".這里告訴我們一個基本道理:要成為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必須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面對繁雜的事物和矛盾才會有正確的價值選擇.正是在這個意義上講,樹立了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入黨動機才會是正確的,言行才能一致.那些言行不一的人,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往往是有問題或發(fā)生了什么問題.實踐證明,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必須努力達到"四個相統(tǒng)一":
首先,要把義與利相統(tǒng)一.只講義,不講利,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價值觀,它極大地妨礙了社會經濟的發(fā)展.不講利益,只講精神,其結果遏制了人的創(chuàng)造性,積極性.而只講利,不講義,又是資本主義價值觀.它只講少數(shù)人的利益,否定和侵占多數(shù)人的利益,是與我們共產黨人的價值觀相悖的.因此,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們既不能只講義,不講利,更不能只講利,不講義,惟一的做法就是把兩者統(tǒng)一起來.怎樣實現(xiàn)兩者的統(tǒng)一呢 一方面,要堅定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在利益,榮譽,權力面前首先想到的是人民群眾,在困難,挫折,犧牲面前首先想到自己是一個愿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的人.但是,市場經濟已導致人們的價值取向的多樣化,出現(xiàn)了只講利,不講義的價值選擇.其根本原因是人生觀,價值觀發(fā)生變化所致.另一方面,要有正確的利益觀.鄧小平講過,革命是在物質利益的基礎上產生的,如果只講犧牲精神,不講物質利益,那就是唯心論.這是說,人對物質利益的需求是不能抹殺的.但對于愿為共產主義奮斗的先進分子來說,必須有一個正確的利益觀,這種利益觀要講犧牲精神.共產黨人也不是苦行僧,他們的革命精神也是在物質利益的基礎上產生的,所以共產黨人應該是既講革命精神,又講物質利益的,他們不否定個人利益,又不是單純個人利益者,而是自覺地把個人利益置于黨和人民利益之下,為了整體的利益不怕個人吃虧受損.
其次,要把奉獻與富裕相統(tǒng)一.奉獻是共產黨人本質的體現(xiàn),是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核心.這是說,共產黨人的奉獻精神源于其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正確性.富裕是當前中國共產黨人事業(yè)的目標之一.具體地說,是在共產黨的領導和引導下,通過讓一部分人先富,引導人們致富的政策,最終實現(xiàn)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從理論上說,奉獻與富裕的統(tǒng)一性不應成為問題,但從現(xiàn)實生活上看,它們之間又存在許多矛盾或者說有難以統(tǒng)一起來的方面.如,由于時下盛行實現(xiàn)"自我價值",求利性成為發(fā)展經濟的驅動力等等因素的作用,一些共產黨員只講"自我價值",只講個人富裕,而忘記了奉獻的本色.因此,所有要求入黨的同志非常有必要在入黨前就要解決好奉獻與富裕的關系問題.一是要處理好帶頭富與共同富的關系.黨的富民政策并沒有把黨員排除在外,但對黨員有進一步的要求,這就是要努力學習致富的本領,要懂經營,會管理,要會富,要帶頭致富,但不能只顧自己富,而要以自己的能力,技術,資金,門路帶領和幫助群眾共同富裕.共同富裕不僅是農村黨員要為之奮斗的,其他行業(yè)的黨員也都應當努力去實現(xiàn).因為在"共同富裕"中就包含著奉獻精神,它要求共產黨人,一方面要通過誠實勞動帶頭致富,另一方面,先富以后要想到群眾,扶持和帶領群眾走共同富裕之路,為他人,為社會多作貢獻,絕不做物質富有而精神貧窮的人.二是發(fā)揚奉獻精神與實現(xiàn)自我價值一致起來.共產黨人的先進性不僅體現(xiàn)在有無私奉獻精神,而且體現(xiàn)在對實現(xiàn)"自我價值"正確的把握上.不同階級的人對"自我價值"的理解是不同的.共產黨人的"自我價值"是與社會價值統(tǒng)一的,是對社會的一種義務.兩者的一致表現(xiàn)為:甘愿吃虧,在個人利益方面自覺地吃虧;不怕吃苦,受累辛苦的事跑在前;受得委屈,既能夠任勞,也能夠任怨.共產黨人的價值觀不僅認為人生價值是自我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tǒng)一,而且堅持社會價值高于自我價值,自我價值要服從社會價值.這種價值觀以集體主義為基礎,在社會大目標中尋找自己的小目標,充分發(fā)揮個人的積極作用為社會服務,在為社會服務中實現(xiàn)自我價值.只有這樣,才能使自我價值得到充分的體現(xiàn).這種價值觀以無私奉獻為無上光榮,以人民幸福為個人幸福,"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從而進入有價值的人生境界.
再次,把服務與競爭相統(tǒng)一.黨的宗旨和社會主義國家的性質都決定了共產黨人和我們的社會必須要堅持和提倡服務.但是我們的市場經濟要求我們的社會必須有競爭.列寧曾經對競爭有這樣一種評價:競爭在相當廣闊的范圍內培植進取心,毅力和大膽開創(chuàng)精神.我們過去是不講競爭的,把競爭與私有制相聯(lián)系,與惟利是圖,爾虞我詐相聯(lián)系.現(xiàn)在我們的市場經濟也大力提倡競爭,但競爭很不規(guī)范,加之服務意識淡化,出現(xiàn)了許多不正當競爭的現(xiàn)象.經濟生活中的不正當競爭行為也侵蝕到政治生活中來,有些人為達到個人目的采用各種手法,入黨便成為某些人實現(xiàn)個人目的條件之一.把服務與競爭相統(tǒng)一,就是要克服不正當競爭,規(guī)范競爭行為.
怎樣把服務與競爭統(tǒng)一起來呢 基本做法是:用有情的服務參與無情的競爭.這是說,服務是有"情"的,它反映了社會主義本質的要求,是一個人對社會,對他人的一種態(tài)度.競爭是"無情"的,因為優(yōu)勝劣汰是自然法則,無論是大千世界,還是人類社會都無法逃避它的支配.要想成為一個共產黨人,服務與競爭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條件.用有情的服務參與無情的競爭,至少可以解決兩個問題:一是可以幫助人們正確處理好服務與競爭的關系.這里往往有兩種偏差,一個是只要服務,反對競爭.持這種觀點的人,往往把社會生活,政治生活中出現(xiàn)的一些問題歸結于競爭,否定競爭.另一個是只要競爭,否定服務.認為競爭是市場經濟的主旋律,優(yōu)勝劣汰已經逐漸成為社會關系的準則,再強調服務不合時宜.這兩種觀點都是錯誤的.我們既不能只強調服務而否定競爭,也不能只看到競爭的作用而拋棄服務在我們社會中的作用.既然服務是社會主義本質的要求,黨性的體現(xiàn),是"有情"的,我們就應當在競爭中反映出來,使"無情"變成"有情",更好地服務于社會,服務于人民,在服務中堅持競爭,在競爭中體現(xiàn)服務.二是可以幫助人們克服不正當競爭行為.不正當競爭行為形形色色,我們這里講的不正當競爭行為是指那些違背國家法律,社會道德和黨員標準的競爭行為.具體一點講,是指那些不是靠自己的真才實學和對黨對人民作出的貢獻而贏得信任的行為.克服不正當競爭行為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要在自己的思想當中不斷地灌注服務的意識,通過學習和實踐牢固服務品行.那么,不正確的入黨動機的成分就會逐漸在頭腦中消除,不正當?shù)娜朦h競爭行為也會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必定是正確的入黨動機和競爭行為.
最后,要把自律與自強相統(tǒng)一.自律是人對自己的一種律己品德,即寬待他人,嚴于律己.黨一直強調所有共產黨員都應具備這種高尚的品德.自強是人發(fā)自內心的一種向上要求,"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正是中華民族自強精神的真實寫照.提倡自律與自強的統(tǒng)一,是要求我們共產黨人在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的過程中,在我們參與的社會工作,經濟活動中,一定要克己奉公,遵守社會道德準則和職業(yè)道德準則,為社會和他人作出表率.同時,我們要抓住當今世界正處于和平與發(fā)展為主題的有利的機遇,發(fā)展自己,迎接挑戰(zhàn).尤其是我們前進的道路上布滿了重重困難,每一個共產黨人,包括我們要求入黨的同志,都應當發(fā)揚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團結和帶領廣大群眾戰(zhàn)勝困難,去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的目標.
怎樣實現(xiàn)自律與自強的統(tǒng)一 首要的問題是要具備自律,自強的品德.這是說,樹立正確的入黨動機,其中自律,自強的精神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條件.惟一的辦法,仍然是刻苦學習,勇于實踐,在學習和實踐中培養(yǎng)自律,自強的精神.其次,要把自律與自強結合起來.因為二者的結合是做一個合格黨員的條件.現(xiàn)實生活告訴我們,特別是那些犯了錯誤的黨員所提供的反證說明,真正達到自律與自強相統(tǒng)一,也是相當難的.難在何處 難在自律.因為自律意味著奉獻,吃虧,遵紀守法,而執(zhí)政黨的地位,個人手中的權力,黨員的身份又往往意味和體現(xiàn)著某種利益,在利益和好處面前,自律受到嚴峻挑戰(zhàn).自律意識不強的人很難經受住利益的挑戰(zhàn),而落馬下水,他的自強也就變成"別人有的我要有,別人沒有的我也要有"的一種狹隘自私的要求.所以,共產黨大的自律是前提和基礎,有什么樣的自律就有什么樣的自強.我們要求入黨,首要的是培養(yǎng)堅實的自律品質,以抵御各種誘惑,拒腐防變,保持共產黨人的本色,發(fā)揚和光大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
綜上所述,如果我們不講義,不講奉獻,不講服務,不講自律.不僅違背黨員條件和標準,也失去做人最起碼的道德.這四個統(tǒng)一,可以把共產黨人和工人階級的優(yōu)秀品質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相結合,是樹立正確的入黨動機的行之有效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