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重陽的燈謎
重陽節(jié)快到了,關于重陽節(jié)的燈謎大家知道多少呢?下面小編帶來了重陽節(jié)的燈謎,快來看看吧!
關于重陽的燈謎
1、九九重陽日,蜻蜓點點心 (猜果實名)
答案:蘋果
2、“不妨風雨到重陽” (猜四字常言)
答案: 有點過節(jié)
3、秋到重陽人重聚 (猜商品 )
答案: 香煙
4、“待到重陽日” (猜古代科舉名詞)
答案: 探花及第
5、“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猜四字禮貌用語)
答案:后會有期
6、九月九,釀新酒 (猜歷法用語二)
答案: 重陽,立春
7、“大臣聞而薦之,天子以為諫議大夫” (猜四字民俗)
答案:重陽登高
8、重陽節(jié)前,門口邂逅 (猜植物)
答案:蘆薈
9、“重陽淚落如珠” (猜2字勸慰詞)
答案:節(jié)哀
10、重陽時節(jié)與君逢 (猜香港導演)
答案:王晶
經(jīng)典的重陽燈謎
佳節(jié)又重陽(猜一字) 倡
明星相逢重陽節(jié)(猜一字) 勝
又逢國慶(猜一字) 圣
時節(jié)近重陽(猜一字) 晶
重陽杜鵑鳴(猜一字) 胃
待到重陽北京見(猜一字) 畝
十月十日成一家(猜一字) 萌
九九話重陽 (猜一字) 課
秋色近重陽(猜一字)鈿
重陽節(jié)的飲食介紹
重陽糕
吃花糕。重陽節(jié)敬老,登高以避災。“糕”與“高”同音,又有“步步高升的含義在里面,比較吉利。
在重陽節(jié)的前兩天,人們紛紛用面粉蒸糕,糕上插著彩色的小旗,點綴著石榴子、栗子黃、銀杏、松子仁等果實;或者做成獅子蠻王之狀,置于糕上,名為“獅蠻栗糕”,這都是南宋時期臨安(今杭州)的風習。這些栗糕,恰是“我輩合登高時攜帶的佳點。”
北方的重陽糕,以發(fā)面花果蒸糕最為著名(又名發(fā)糕)。發(fā)面蒸糕是將面粉發(fā)酵后扣入小碗中,每小碗底放上各種花果,如紅棗、果仁、蜜餞、紅絲、綠絲等,上籠蒸熟后將面糕倒出,正好各種花果均在面糕上面,并呈饅頭狀。發(fā)面的重陽糕,松甜軟糯,十分味美。
在我國有些地方至今還留存著這樣的風俗:到了重陽時節(jié),已出嫁的女兒要回娘家送重陽糕,一般是兩個大的,九個小的,取其“二九”相逢之意。北方農(nóng)村流傳的“中秋剛過了,又為重陽忙,巧巧花花糕,只為女想娘”的民謠,正是反映了這個風俗民情。
磅蟹
重陽佳節(jié)正值九月,秋菊飄香,螃蟹膏黃美味,肉質(zhì)細嫩,正是食蟹的大好季節(jié)。古人有詩云:“不到廬山辜負目,不食螃蟹辜負腹。”宋代詩人梅堯臣有詩贊蟹:“樽前已奪螃蟹味,當日莼羹枉對人。”所以時至今日,陽澄湖的清蒸大閘蟹聞名中外,在港澳臺各家大餐館里,均被列為九月時令佳肴,極享盛譽。難怪著名學者章太炎和其夫人曾卜居吳中,啖蟹之余,夫人湯國梨女士曾吟詩曰:”不
是陽澄湖蟹好,人生何必住蘇州。”古往今來,許多文人墨客啖蟹、品蟹、畫蟹,為后人留下許多軼聞雅事,為人們啖蟹平添幾分韻味。
今天的重陽節(jié)又有了新的含義。1989年,我國把重陽節(jié)定為老人節(jié),取九乃大數(shù),寓意健康長壽,將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結(jié)合,賦于重陽節(jié)敬老愛老的新內(nèi)容。作為傳統(tǒng)佳節(jié),古往今來,人們也都在這一天,開展敬老祝壽和登高望遠的活動。
飲菊花酒
菊花酒
重陽要飲“菊花酒”。九九與“久久”同音,與“酒”也同音,因此派生出九九要喝菊花酒的這一說法。歷史含義是:認為它是延壽,不老的美稱。民間將九月也叫“菊月”或“菊節(jié)”。故賞菊是重陽不可少的活動。
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我國釀制菊花酒,早在漢魏時期就已盛行。據(jù)《西京雜記》載:“菊花舒時,并采莖葉,雜以黍米釀之。至來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飲之,故謂菊花酒。”詩人們對菊花酒情有獨鐘,頗有贊譽。晉代陶淵明有詩曰:“往燕無遺影,來雁有余聲。酒能祛百病,菊解制頹齡。”《荊楚歲時記》亦載稱:“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蓮茸,飲菊花酒,可使人長壽。”
賞菊之余,飲菊花酒自然是首選。
吃糍耙
吃糍耙,是我國西南地區(qū)重陽佳節(jié)的又一食俗。糍耙分為軟甜、硬咸兩種。其做法是將洗凈的糯米下到開水鍋里,一沸即撈,上籠蒸熟,再放臼里搗爛,揉搓成團即可。食用時,把芝麻炒熟,搗成細末,把糍耙團搓成條,揪成小塊,拌上芝麻、白糖等。其味香甜適口,稱為“軟糍耙”(溫食最佳)。硬糍耙又稱“油糍耙”,做法是糯米蒸熟后不搗爛,放在案上搓成團,搟開后放些食鹽和花椒粉做成“餡芯”,再卷條切片,再入油鍋中炸制,成色金黃美觀,咸麻香脆,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