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黃山的小學(xué)生導(dǎo)游詞500字(精選3篇)
介紹黃山的小學(xué)生導(dǎo)游詞500字 篇1
各位游客,歡迎來到黃山觀光,我是各位的導(dǎo)游“小金”,屬你們心情舒暢,開心快樂,玩兒的順心如意!
黃山雄居風(fēng)景秀麗的安徽南部,是我國最著名的山岳風(fēng)景區(qū)之一。
黃山山體雄偉獨特,玲瓏巧石,萬姿千態(tài),譽稱“開天圖畫”,以偉奇幻險著稱。風(fēng)景區(qū)內(nèi)重巒疊嶂,爭奇獻秀,有千米以上的高峰七十七座,三十六座大峰,巍峨峻峭,三十六座小峰,崢嶸秀麗,“蓮花”、“光明頂”、“天都”三大主峰均海拔1800米以上,鼎足而立,高聳云外,稱為“三天子都”。
黃山美在奇松、怪石、溫泉、云海四絕,這里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各異,無愧“人間仙境”之美譽,山中林木茂密,古樹繁多。
黃山有泰山之雄、華山之險、衡岳之煙云、匡廬之飛瀑、雁蕩之巧石、峨嵋之清秀。希望大家細細觀看這與長城、故宮齊名的黃山,中午12點到這里集合,謝謝合作。
介紹黃山的小學(xué)生導(dǎo)游詞500字 篇2
說起黃山“四絕”,排在第一的當(dāng)是奇松。黃山松奇在什么地方呢?首先是奇在它無比頑強的生命力,你見了不能不稱奇。一般說,凡有土的方就能出草木和莊稼,而黃松則是從堅硬的黃崗巖石里長出來的。黃山到處都生長著松樹,它們長峰頂,長懸崖峭壁,長在深壑幽谷,郁郁蔥蔥,生機勃勃。千百年來,它們就是這樣從巖石迸裂出來,根兒深深扎進巖石縫里,不怕貧瘠干旱,不怕風(fēng)雷雨雪,瀟瀟灑灑,鐵骨錚錚。你能說不奇嗎?其次是,黃山松還奇在它那特有的天然造型。從總體來說,黃山松的針葉短粗稠密,葉色濃綠,枝干曲生,樹冠扁平,顯出一種樸實、穩(wěn)健、雄渾的氣勢,而每一處松樹,每一株松樹,在長相、姿容、氣韻上,又各各不同,都有一種奇特的美。人們根據(jù)它們的不同的形態(tài)和神韻,分別給它們起了貼切的自然而又典雅有趣的名字,如迎客松、黑虎松、臥龍松、龍爪松、探海松、團結(jié)松等等。它們是黃山奇松的代表。
怪石,是構(gòu)成黃山勝景的又一“絕”。在黃山到處都可以看到奇形怪異的巖石,這些怪石的模樣兒千差萬別,有的像人,有的像物,有的有的反映了某些神話傳說和歷史故事,都活靈活現(xiàn),生動有趣。在121處名石中,知名度更高一些的有“飛來石”、“仙人下棋”、“喜鵲登梅”、“猴子觀!、“仙人曬靴”、“蓬萊三島”、“金雞叫天門”等。這些怪石有的是龐然大物,有的奇巧玲瓏;有的獨立成景,有的是幾個組合或同奇松巧妙結(jié)合成景。還些怪石因為觀賞位置和角度變了,模樣兒也就有了變化,成了一石二景,如“金雞叫天門”又叫“五老上天都”,“喜鵲登梅”又叫“仙人指路”就是移步換景的緣故。也還有些怪廠,在不同條件下看,會產(chǎn)生不能的聯(lián)想,因而也就有了不同的名字,如“猴子觀!庇纸小昂镒油健北闶恰
介紹黃山的小學(xué)生導(dǎo)游詞500字 篇3
各位游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黃山旅游,我是你們的導(dǎo)游__。
黃山奇松是黃山“四絕”之首,黃山“無處不石,無石不松,無松不奇”。黃山奇松,朱宣咸作黃山奇松,以石為母,以云為乳,七十二峰,處處都有青松點染,如一支支神奇的畫筆,把五百里黃山抹上了生命的色彩。且不說那展翅欲飛的鳳凰松,玉麒騰躍的麒麟松;也不說那輕歌低吟的豎琴松,纏綿親昵的連理松。單是那漫山遍野普普通通的無名松,就足以把黃山裝點得妙不可言。正因有了遍布峰林溝壑的黃山松,于是,黃山的景美了,山活了,風(fēng)動了,云涌了,雨多了,泉響了……連山石也有了靈氣。難怪古人說:“黃山之美始于松。徐霞客在游歷黃山后說:“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
黃山奇松針葉短硬,樹冠扁平,頸干粗韌,葉色濃綠,盤根于石,傲然挺拔,生態(tài)適應(yīng)性極強。
黃山松,生長在海拔800米以上的黃山之巔,是植物學(xué)上一個獨立的品種,它盤根于危巖峭壁之中,挺立于峰崖絕壑之上,巨松高數(shù)丈,小松不盈尺,破石而生,蒼勁挺拔,那姿態(tài),美得讓人稱奇,奇得讓人叫絕。
黃山奇松千姿百態(tài),或聳立挺拔,似擎天巨人;或翠枝舒展,如流水行云;或虬根盤結(jié),如蒼龍凌波;或矯健威武如猛虎歸山――迎客松,送客松,陪客松,令人倍感親切;豎琴松、連理松、探海松、令人浮想聯(lián)翩……
黃山奇松的特點是針葉短而稠密,樹冠平整如蓋蒼翠欲滴,惹人喜愛。
且不說那展翅欲飛的鳳凰松,玉麒騰躍的麒麟松;也不說那輕歌低吟的豎琴松,纏綿親妮的連理松。單是那漫山遍野普普通通的無名松,就足以把黃山裝點得美不勝收、妙不可言。
而立于玉屏峰上的迎客松,則是千千萬萬黃山松中的至寶,她雍容端莊,儀態(tài)萬方,讓人魂牽夢繞,流連忘返。迎客松是黃山的代表和象征,更是黃山人的化身和驕傲,她不僅被黃山人視為珍寶,更被中國人視為國寶。于是她的倩影走進了各族人民的心中,走進了人民大會堂,現(xiàn)如今,又伴隨著改革開放,和黃山旅游事業(yè)的真正身為黃山人才惦量得出。發(fā)展而走出國,走向世界。可是,迎客松畢竟已是壽逾千年的古松了。黃山人極為重視迎客松的保護工作。黃山園林局自1983年起,就為迎客松配備了一位專職特護,對她實行全天候科學(xué)守護。十多年來,迎客松未出現(xiàn)過任何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