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美食導(dǎo)游詞(精選3篇)
廈門美食導(dǎo)游詞 篇1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小導(dǎo)游。今天,我將帶領(lǐng)大家到廈門中山公園美麗的景點去玩。希望我的講解能夠讓大家滿意。廈門中同公園有許多風景名勝,如:東聯(lián)蓼花溪,西抱魁星河,北有荷庵,南臨靖山麓接道署等等。你們想去看看嗎?那就Let’sgo吧!
親愛的叔叔、阿姨、小朋友們,我來為你們介紹中山公園吧!
中山公園位于廈門舊市區(qū)。建于,為紀念孫中山先生而定名“中山公園”, 利用當年的天然形狀,東聯(lián)蓼花溪,西抱魁星河,北有荷庵,南臨靖山麓接道署(現(xiàn)市圖書館),東西寬320米,南北長650米,是不規(guī)則長方形,面積13.8公頃。是一個集展覽、科普、娛樂、休閑于一體的綜合性文化公園。是廈門最早、最重要的公園之一,也屬國家重點公園之一。園內(nèi)各具特色的東、西、南、北四個園門,尤以南門最為壯觀。
我們現(xiàn)在來到的是孫中山先生紀念碑,碑高20米,上書“天下為公”四個大字;看啊!孫中山站立銅像,多么莊嚴肅穆!
再往前直走就可以看到美麗的園內(nèi)魁星山、魁星河、廖花溪和亭臺樓榭、小橋等構(gòu)成一幅江南山水畫,令人心曠神怡;太美了!
叔叔、阿姨、小朋友們你們今天玩得開心嗎?喜不喜歡我再當你們的小導(dǎo)游?
這次就先介紹到這兒吧!當然,我們廈門還有著許多名勝。音樂之島鼓浪嶼,奇林怪狀的“萬石植物園”,好玩刺激的“海濱公園”,美麗如畫的“椰楓寨”,書名學院之稱的“廈門大學”,如詩如畫的“南譜陀”等等!
歡迎你們再來廈門旅游,我再逐一為你介紹!
廈門美食導(dǎo)游詞 篇2
歡迎大家來到成都!我是你們的導(dǎo)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為了便于大家參觀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紹一下成都的小吃。
成都小吃是四川省漢族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成都風味獨特、品類繁多的小吃,與其肴饌一樣膾炙人口。從各色小面到抄手、餃子,從腌鹵到?jīng)霭枥涫常瑥腻伡迕垧T到糕點湯圓,從蒸煮烘烤到油酥油炸,琳瑯滿目,各味俱全,種類不下200種。成都的大街小巷,到處都能看到各種小吃店。成都的特色小吃有雙流兔頭、夫妻肺片、川北涼粉和麻婆豆腐等,F(xiàn)在介紹一些常見的成都小吃。
脆皮火燒
喬東家脆皮火燒,面餅采用精良面粉,表皮酥脆可口,內(nèi)夾各種精品作料,經(jīng)現(xiàn)代工藝烤制而成,她匯集中西餐飲文化精髓,內(nèi)蘊西式經(jīng)典搭配,外具中式飲食特色。少油煙,避免油脂聚集在餅皮表面,營養(yǎng),健康,快捷,符合現(xiàn)代飲食理念。
麻婆豆腐
陳麻婆豆腐是由國家命名的一家《中華老字號》老牌名店。其創(chuàng)業(yè)于清朝同治初(1862年),開業(yè)于成都北郊的萬福橋。原名陳興盛飯鋪,主廚為陳春富之妻。陳氏所烹豆腐色澤紅亮,牛肉粒酥香,麻、辣、香、酥、嫩、燙、形整,極富川味特色,陳氏豆腐很快便名播遐爾,求食者趨之若鶩,文人騷客常會于此。有好事者觀其陳氏臉生麻痕,便戲之為陳麻婆豆腐,此言不脛而走遂為美談。飯鋪因此冠為陳麻婆豆腐店。清朝末年,陳麻婆豆腐就被列為成都的著名食品。
五香鹵排骨
因鹵制工藝要求較高,能達到骨肉相連的效果很難,五香鹵排骨是鹵菜中較少的品種。廖排骨選擇新鮮精排,祖?zhèn)靼倌昝刂汽u汁再采用獨特蒸鹵技術(shù)精心鹵制,使鹵排骨回味悠長、汁香味濃,集口味、食療、營養(yǎng)于一體。至今,五香鹵排骨作為廖排骨的招牌菜榮獲了成都名小吃、中國名菜等多項殊榮。除鹵排骨外,廖排骨的鹵豬腳、鹵肘子等系列鹵菜也聞名全國。
雙流兔頭
雙流兔頭,又叫雙流老媽兔頭。從開店至今已經(jīng)有十年歷史,于20xx年向國家商標總局注冊了老媽兔頭頭像圖案。雙流老媽兔頭以其麻、辣、香的特點,深受蓉城及外地消費者的喜愛,適合大眾消費。
夫妻肺片
成都地區(qū)人人皆知的一款風味名菜。五十多年前,有郭朝華、張?zhí)镎蚱薅,以制售麻辣牛肉肺片為業(yè),兩人從提籃叫賣、擺攤招客到設(shè)店經(jīng)營。他們所售肺片實為牛頭皮、牛心、牛舌、牛肚、牛肉,并不用肺。注重選料,制作精細,調(diào)味考究,深受群眾喜愛。為區(qū)別于其他肺片,便以夫妻肺片稱之。夫妻肺片片大而薄,粑糯入味,麻辣鮮香,細嫩化渣。
二姐兔丁
二姐兔丁在成都很有名氣,它最有名是兔丁肉多骨頭少,不加兔頭,佐料加有二姐特殊的配法,香鮮可口。二姐的兔系列中還有五香鹵兔、紅板兔、麻辣兔丁。另外,二姐兔丁店還經(jīng)營紅油雞塊、蒜泥白肉、涼拌肺片、五香蹄筋等多種涼菜。
傳統(tǒng)鍋魁
老隍城傳統(tǒng)鍋魁總店經(jīng)營的鍋魁品味多樣,風味獨特,雞片鍋魁、牛肉鍋魁、蒸肉鍋魁、肺片鍋魁、素菜鍋魁都是其特色品種,另外,老隍城傳統(tǒng)鍋魁總店的牛尾湯也很有特色。雖然老隍城經(jīng)營的是傳統(tǒng)小吃,但它透明的餐桌、白色的壁紙,清清爽爽,頗為時尚。
擔擔面
擔擔面是著名的成都小吃。用面粉搟制成面條,煮熟,舀上炒制的豬肉末而成。成菜面條細薄,鹵汁酥香,咸鮮微辣,香氣撲鼻,十分入味。此菜在四川廣為流傳,常作為筵席點心。擔擔面中最有名的又要數(shù)陳包包的擔擔面了,它是自貢市一位名叫陳包包的小販始創(chuàng)于1841年。因最初是挑著擔子沿街叫賣而得名。過去,成都走街串巷的擔擔面,用一中銅鍋隔兩格,一格煮面,一格燉雞或燉蹄膀,F(xiàn)在重慶、成都、自貢等地的擔擔面,多數(shù)已改為店鋪經(jīng)營,但依舊保持原有特色,尤以成都的擔擔面特色最濃。
龍抄手
創(chuàng)始于二十世紀40年代,當時春熙路濃花茶社的張光武等幾位伙計商量合資開一個抄手店,取店名時就諧濃字音,也取龍鳳呈祥之意,定名為龍抄手。龍抄手的主要特色是:皮薄、餡嫩、湯鮮。抄手皮用的是特級面粉加少許配料,細搓慢揉,搟制成薄如紙、細如綢的半透明狀。肉餡細嫩滑爽,香醇可口。龍抄手的原湯是用雞、鴨和豬身上幾個部位肉,經(jīng)猛燉慢煨而成。原湯又白、又濃、又香。
鐘水餃
創(chuàng)始人鐘少白,原店名叫協(xié)森茂,1931年開始掛出了荔枝巷鐘水餃的招牌。鐘水餃與北方水餃的主要區(qū)別是全用豬肉餡,不加其它鮮菜,上桌時淋上特制的紅油,微甜帶咸,兼有辛辣,風味獨特。鐘水餃具有皮。10個水餃才50克)、料精(上等面粉、剔筋去皮的精選豬肉)、餡嫩(全靠加工時掌握好溫度、水分,肉餡細嫩化渣)、味鮮(全靠輔料和紅油、原湯)的特色。
韓包子
成都名小吃韓包子從創(chuàng)業(yè)至今已有八十多年的歷史。1914年溫江人韓玉隆在成都南打金街開設(shè)玉隆園面食店,因其包子的味道格外鮮美而在成都站穩(wěn)了腳跟。韓玉隆辭世后,其子韓文華接替經(jīng)營,他在包子的做法上精心探索、實踐,創(chuàng)制出南蝦包子、火腿包子、鮮肉包子等品種在成都飲食行道一炮打響,名聲不脛而走。后來韓文華干脆專營包子,并將其店名更換為韓包子,生意越做越紅火。從解放前至今,韓包子在成都、四川乃至全國,一直享有經(jīng)久不衰的聲譽。
棒棒雞
20世紀90年代初,因懷抱夢想,李良鋒先生拜師學技、潛心苦學得棒棒雞真諦,從一小攤開始艱苦創(chuàng)業(yè),秘制配方調(diào)出膾人美味,其純正的口感,鮮香的特色,安全、便捷、營養(yǎng)、美味的鹵拌熟食產(chǎn)品深受消費者喜愛。
棒棒雞,風味獨特、做工精細、選料考究,是由原汁雞湯加祖?zhèn)髋浞骄贫,與世面上的所謂白斬雞是有本質(zhì)區(qū)別的。棒棒雞根據(jù)傳統(tǒng)制作工序加以現(xiàn)代的餐飲元素,使得做出的產(chǎn)品獨具風格:麻、辣、鮮、香、甜一應(yīng)俱全,口感好,真正色、香、味皆具,看之勾欲,食之回味,久品不厭。
川北涼粉
清朝末年創(chuàng)立于南充。創(chuàng)始人謝天祿在南充渡口搭棚賣涼粉,其涼粉細嫩清爽,佐料香辣味濃,逐漸賣出了遠方。
冷鍋串串香
冷鍋串串香發(fā)源于天府之國,美食之都。其繼承著火鍋的精華,川味的精髓,但更具有新時代的成都小吃特色。不但味道悠長,麻辣可調(diào),味碟多樣,且食用方便,富有休閑情調(diào),物美價廉。壹鼎旺冷鍋串串香充斥在成都旮旮旯旯,放眼望去街頭巷尾,冷鍋串串香店,層出不窮。城市的東西南北,冷鍋串串香比比皆是。而壹鼎旺冷鍋串串香,更是其中的佼佼者。有色有味,香氣濃郁,令人回味悠長;麻辣鮮美,齒頰留香,讓人百吃不厭;推陳出新,品種繁多,使人流連忘返。
膳齋棒雞
侃膳齋棒棒雞,源自四川榮經(jīng),是聞名四方的百年名菜,其味道特色,形式鮮明,以棒棒雞為依托,包融了系列川中熟食經(jīng)典菜式,集鹵、拌、泡等多咱烹調(diào)手法,有麻辣、五香、泡椒、藤椒、香辣、咸鮮、醬香等系列特色口味。產(chǎn)品豐富多彩,味道層次鮮明。而在工藝上,侃膳齋棒棒雞采用傳統(tǒng)手法,完全延用原生態(tài)工藝流程,不使用任何添加劑、防腐劑,摒棄一切人工色素以化學提味劑,主導(dǎo)健康熟食,在味道之上,更注重于食品安全和傳統(tǒng)四川食俗文化的傳承。
廈門美食導(dǎo)游詞 篇3
這次來香港,我不僅品嘗到了香港的美食,也感受到了香港美食的文化。
那天,我和爸爸媽媽座小火車去香港太平山山頂。到了山頂,我的肚子開始叫了:“還沒吃早飯呢!餓死啦!”于是,我和爸爸媽媽來到了香港久負盛名的“萃華餐廳”。我畢竟不是第一次來到香港了,我一入座就點了這里的招牌點心:豬油包和煎蛋;媽媽點了一碗魚旦面;爸爸點了豬油包和奶茶。不一會兒,我們的點心全來了。我的豬油包金黃金黃的,香氣撲鼻。咬上一口,外面脆脆的,里面軟軟的,上面的豬油甜甜的,特別好吃。煎蛋咸咸的,里面的蛋黃很滑,還qq的。媽媽的魚旦面上面有許多魚丸、蝦丸。媽媽讓我也嘗嘗,我嘗了一個魚丸,那魚丸一咬,湯汁全從丸子里面流了出來,鮮鮮的,面條很滑,一不小心就從你的筷子中間溜走,放入口中,面很有嚼勁。爸爸的奶茶雖然有些苦,不過放入糖以后,有一絲絲甜味,苦中帶甜,很好喝!
游覽了香港太平山上的美景,下午我又來到了“海港城”,那里人流如織,在人群中有一家不起眼的店鋪,但圍滿了人,這就是大名鼎鼎的“許留山”。許留山是香港著名的甜品店,其中最著名的莫過“多芒小丸子”。我們?nèi)乙蝗它c了一碗,一共三碗。我還點了“糖不甩”和“烤雞翅”。那多芒小丸子有許多糯米小丸子和鮮芒果、芒果味的冰激凌混合起來。小丸子小小的,咬起來軟軟的,芒果吃上去很甜,冰激凌配上芒果汁真是絕妙的搭配!糖不甩很有彈性,芝麻甜甜的,很好吃。許留山的店鋪在香港有很多家,是香港港式甜品的“代名詞”,店鋪雖小,但客流卻多到經(jīng)常等位子。許多外地人都是沖著這招牌慕名前來品嘗的。
這就是香港最具代表性的小吃和甜品,它們各式各樣,不僅份量足,還質(zhì)量好,讓人流連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