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紅樹林導游詞(通用3篇)
深圳紅樹林導游詞 篇1
紅樹林位于深圳灣東北岸深圳河口的紅樹林鳥類自然保護區(qū),面積369公頃,是我國唯一位于市區(qū), 面積最小的自然保護區(qū),也被國外生態(tài)專家稱為“袖珍型的保護區(qū)”。每年有白琵鷺、黑嘴鷗、小青腳鷸等 189種、上10萬只候鳥南遷于此歇腳或過冬。
深圳紅樹林晚霞保護區(qū)內除紅樹林植物群落外,還有其他55種植物,千姿百態(tài)。它是深圳市區(qū)內的一條綠色長廊,背靠美麗 寬廣的濱海大道,與濱海生態(tài)公園連成一體,面向碧波蕩漾的深圳灣,不僅是鳥類棲息嬉戲的天堂、植物的王國,也是人們踏青、賞鳥、觀海、體驗自然風情的好去處!
深圳紅樹林位于深圳灣畔,是我國面積最小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是以紅樹科植物為主組成的海洋木本植物群落,因樹干呈淡紅色而得名。這里自然生長植物有海漆、木欖、秋茄等珍稀樹種。這里也是國家級的鳥類保護區(qū),是東半球候鳥遷徙的棲息地和中途歇腳點。自然保護區(qū)內地勢平坦、開闊、有沼澤、淺水和林木等多種自然景觀,在此可觀賞到落霞與千鳥齊飛、靜水共長天一色的自然美景。紅樹林自然保護區(qū)已被“國際保護自然與自然資源聯盟”列為國際重要保護組成單位之一,同時也是我國“人與生物圈”網絡組成單位之一。
深圳紅樹林導游詞 篇2
深圳市紅樹林海濱生態(tài)公園坐落在濱海大道西海岸邊,與福田紅樹林保護區(qū)相鄰,為了保護紅樹林及其鳥類,1999年初在建設濱海大道時,市政府決定把濱海大道向北移200多米,將這塊原來準備建濱海大道的約21公頃建設用地進行綠化,改造完成后的紅樹林海濱生態(tài)公園,移交給紅樹林自然保護區(qū)管理。公園籌建于1999年,20__年12月正式向公眾開放,20__年3月成立生態(tài)公園管理站。
生態(tài)公園東面是有綠色長城之稱的紅樹林,西面是濱海大道秀麗迷人的植物長廊,南面是蔚藍廣闊的深圳灣,北面是平坦寬闊的濱海大道。公園獨特的地理位置,自然成為人們直接觀賞大海和紅樹林景色的旅游觀光勝地。這里綠草如茵,林蔭夾道,四季鮮花不敗。大海、草坪、樹林、飛鳥、彩蝶相映成趣,構成一幅美麗的畫卷,令你流連忘返,回味無窮。據初步估算,公園日平均客流量可達數千人之多。
生態(tài)公園是用植物為題材來突出“以自然為本”之理念的公園,這里植物種類豐富,數量繁多,其中喬木有100多種,有獨樹成林之稱、四季如春的桑科樹種小葉榕、橡膠榕、黃葛榕、高山榕等;有花繁葉茂的大葉紫薇、鳳凰木、羊蹄甲、刺桐等;有婀娜多姿的棕櫚科樹種海南椰子、魚尾葵、加拿利海棗、散尾葵等。公園植物配置、造型手法多樣,喬木、灌木、地被高低錯落,蔭涼幽靜的密林、寬闊綠茵的草坪、嫣然怒放的花壇各顯其色。
深圳紅樹林導游詞 篇3
紅樹林位于深圳灣東北岸深圳河口的紅樹林鳥類自然保護區(qū),面積369公頃,是我國唯一位于市區(qū), 面積最小的自然保護區(qū),也被國外生態(tài)專家稱為“袖珍型的保護區(qū)”。每年有白琵鷺、黑嘴鷗、小青腳鷸等 189種、上10萬只候鳥南遷于此歇腳或過冬。
深圳紅樹林晚霞保護區(qū)內除紅樹林植物群落外,還有其他55種植物,千姿百態(tài)。它是深圳市區(qū)內的一條綠色長廊,背靠美麗 寬廣的濱海大道,與濱海生態(tài)公園連成一體,面向碧波蕩漾的深圳灣,不僅是鳥類棲息嬉戲的天堂、植物的王國,也是人們踏青、賞鳥、觀海、體驗自然風情的好去處!
深圳紅樹林位于深圳灣畔,是我國面積最小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是以紅樹科植物為主組成的海洋木本植物群落,因樹干呈淡紅色而得名。這里自然生長植物有海漆、木欖、秋茄等珍稀樹種。這里也是國家級的鳥類保護區(qū),是東半球候鳥遷徙的棲息地和中途歇腳點。自然保護區(qū)內地勢平坦、開闊、有沼澤、淺水和林木等多種自然景觀,在此可觀賞到落霞與千鳥齊飛、靜水共長天一色的自然美景。紅樹林自然保護區(qū)已被“國際保護自然與自然資源聯盟”列為國際重要保護組成單位之一,同時也是我國“人與生物圈”網絡組成單位之一。
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