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廣東白云山的導游詞范文(精選16篇)
介紹廣東白云山的導游詞范文 篇1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白云山旅游,在沒有去到目的地之前,請聽我對白云山做一些簡要概括。
白云山坐落在廣州北部,總面積為28.98平方公里,由30多座山峰簇集而成,主峰摩星嶺海拔382米,是廣州市的最高鋒。每當雨過天晴,朵朵白云繚繞于群峰之間,景色十分秀麗,“白云山”由此得名。
白云山在戰(zhàn)國時期已有名士出入,晉朝時已風景迷人,唐朝時便以旅游勝地而著稱,宋代以來歷次評選出的“羊城八景”中,白云山就有“景泰歸僧”、“蒲澗濂泉”、“白云晚歸”、“白云松濤”、“云山疊翠”等多處。白云山濃厚的歷史文化積淀最早可追溯到山北黃婆洞新石器時代的“史前文化遺址”。晉代著名道士葛洪曾在山上煉丹,并寫下道家名作《抱樸子》,南梁時景泰禪師來此建有白云山最早的寺廟“景泰寺”,留下羊城舊八景之一的“景泰歸僧”。唐宋以后,這里陸續(xù)有李群玉、蘇軾、韓愈、等著名文人登山吟詩,他們的詩文成為嶺南寶貴的歷史精神財富。老一輩革命家周恩來、朱德、陳毅、董必武、郭沫若等留下了題詞和足跡,為廣州白云山風景區(qū)留下了不少墨跡瑰寶。
白云山對城市生態(tài)環(huán)境的調節(jié)作用及其豐富的自然資源,被譽為“市肺”,被評定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和5A級旅游區(qū)。
各位游客朋友,我悶現在已經到了云臺花園,它建于1995年,全員占地面積12萬平方米,時一處中西方園林建筑風格相結合的新型旅游景區(qū)。請看向我手指指的方向,這就是正門,它是一組疊水式的燈光噴泉,可欣賞到亞熱帶植物風光特色,領略到“人如潮、花如海、春滿園”的人間美景,不少黨和國家領導人及外國友人都曾到這里觀光游覽,并留下了珍貴的墨寶,題詩。
請隨著我的腳步往前走,這里便是玻璃溫室了,它占地1200平方米,外部以蘭花造型設計,是一個袖珍熱帶植物園,內部分為仙人掌,多漿植物區(qū)、棕櫚植物區(qū)和蘭花區(qū)三個觀賞區(qū)。巖花園內巖石造型千奇百怪,就好像抽象派雕塑家所創(chuàng)的藝術品,那里是新西蘭土著部落毛利族的圖騰柱。這里叫“太陽廣場”,中間象征太陽,四周分別是十二生肖,據說游人在自己的生肖前拍照留念可以給自己帶來好運。右邊是“玫瑰園”,那邊小巧玲瓏的山地建筑叫“醉華苑”,內設觀賞花卉展室和茶室。各位游客請移步來“誼園”參觀,它是世界和平與友誼的象征。在這周圍分布有廣州各友好城市贈送的禮物,如德國法蘭克福的蘋果酒酒瓶、美國洛杉磯的路標、加拿大溫哥華的日晷等。
待會我們會乘坐白云索道上山,它于1986年建成營運,全長1800米,運速每秒5米,乘纜車上山,我們即可俯看能仁寺等景點,又可遠眺羊城美麗風光。
我們走出纜車,就是鳴春谷風景區(qū),風景區(qū)由能仁寺、三特極限運動中心、白云晚歸等景點組成,我們先來參觀能仁寺,這是白云山唯一恢復重建的寺廟,它建于清代咸豐、同治年間,毀于抗戰(zhàn)時期,1993年廣州人民政府投資修建,1995年5月對外開放。寺內主要的古跡有虎跑泉、甘露泉、玉虹池等。這里還有當年抗法英雄黑旗軍將領劉永福手寫的一個高2米、寬1米的“虎”字,一氣呵成,比例雄渾遒勁。字面為兩顆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拖著一條長長的尾巴,恰似一只傲立的猛虎,俯視人間。能仁寺是白云山恢復文物古跡中的典范,它以其氣死宏大、古跡眾多、靈驗的風水而吸引眾多“善男信女”和游客到此參觀游覽。
山頂廣場左側是“白云晚歸”。這景點早在元代便是羊城八景之一。每當夕陽西下,天空出現五彩繽紛的晚霞,給人一種“人間最美夕陽紅”的快意與美感。
再看右側,這是“鳴春谷”,它建于1989年,是取唐代詩人韓愈《送孟東野序》文中“以鳥鳴春”之意而命名的,走進明春谷,映入我們眼簾的是天然的大鳥籠,它占地1.1萬平方米,以18根高10.25米的鋼柱支撐,采用懸索式張網結構,頂部是不銹鋼,周圍鍍鋅鋼網將全區(qū)籠罩住。籠子里面是一個自然山谷,谷中放養(yǎng)的鳥類有丹頂鶴、天鵝、孔雀、黃復角雉、藍馬雞等130多個品種,5000多只,構成立體賞鳥的優(yōu)美環(huán)境。置身其中,仿佛深入“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的境界,令人有回歸山林之感。
另外,在珍稀鳥展覽區(qū)里,可以欣賞到各類珍稀保護鳥類,還可以看到我國的一些市的省鳥、市鳥。如廣東的“白鷴”、廣州的“畫眉”等。
我們現在已經來到了摩星嶺游覽區(qū),景區(qū)包括摩星嶺、九龍泉、廣州碑林、白云山賦、南雅堂、雙溪別墅和山莊旅舍等景點。白云山知名度最高的泉為“九龍泉”,相傳秦代的安期生隱居在白云寺,當時有九童子化為九條彩龍形成了泉眼,故名。又稱“安期井”。
廣州碑林的前身是“白云寺”,寺建于宋朝,是廣州歷史最悠久的古寺之一,后毀于戰(zhàn)火,過了碑林就到了“雙溪別墅”。門楣上“雙溪”二字是朱德元帥手書。1965年,周恩來總理在“山莊旅舍”接見了印尼副總理,1978年,鄧小平同志南巡來到山莊旅舍,在這里構思了“春天的故事”。
現在請隨著我的腳步來到白云山的最高峰—摩星嶺,它海拔382米,登臨摩星嶺,可俯視廣州全貌。
我們最后要參觀的是明珠樓游覽區(qū),請看區(qū)內“白云松濤”四個大字,你們知道它是水榭的嗎?其實它是1965年董必武登臨此處是的親筆題詞。明珠樓原是廣東軍閥陳濟棠給其三姨太莫秀英所建的二層別墅,F在樓下為小賣部。樓上是茶樓,有人即可品茗,又游客遠眺湖光山色。
現在是10分鐘自由參觀游覽時間,10分鐘之后我們再見。謝謝大家。
介紹廣東白云山的導游詞范文 篇2
歡迎大家來到這里,下面我來為大家介紹一下!
山坐落在廣州市北部,有“羊城第一秀之稱”總面積為28萬平方米,是著名風景名勝。有沒有人知道為什么叫白云山?那是因為每當雨過天晴的時候,朵朵白云繚繞在青山綠水之間山上景色十分秀麗,所以取這樣的名字。
廣州有2200多年的建城歷史,白云山在建城之前就知名于世。整個風景區(qū)有七個游覽區(qū)組成,分別是:飛鵝嶺,麓湖,鳴春谷,三臺嶺,摩星嶺,明珠樓,以及荷依嶺。
首先我們進入的是麓湖游覽區(qū),大家看我么眼前的這座建筑物就是赫赫有名的廣州藝術博物館,是著名的建筑設計師黃伯冶大使所設計的。這里面由廣州最大的人工湖,廣東省最大的古典式樓宇——鴻鵠樓,有1984年建的——白云仙觀,還有高爾夫球鄉(xiāng)村俱樂部。
朋友們現在我們來到的這個地方是云臺花園,獨特之處在于是一處中西方園林建筑相結合的游區(qū),內有新穎雅致的經典十四處,其中這個爹水式的燈光噴泉是主軸景區(qū),被稱為“飛瀑流彩”。大家跟好了,現在我們所在的這片景區(qū)叫“誼園”非常有象征意義,是象征著世界和平與友誼,來看這個球狀性的石雕,上面刻有什么,和平鴿,橄欖枝,星月圖案,意思就是我們的友誼地久天長。
介紹廣東白云山的導游詞范文 篇3
各位游客: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廣州白云山游玩。白云山位于廣州市白云區(qū),自古以來就是有名的風景勝地,歷史上羊城八景中的“白云晚望”、“菊湖云影”等都在白云山里。
來到白云山腳下,大家首先看到的是芬芳滿園的云臺花園,里面有許多奇花異草。最神奇的是花園的中央有一個巨大的花鐘,這個花鐘是由12種不同時間開放的花組成的,每到一個時刻,就會有一種花開放,告訴你現在是幾點鐘。
沿著林蔭大道,來到白云山腰,眼前看到的是散落在湖光山色和峰巒疊翠間的能仁寺、黃婆洞水庫等景點。關于黃婆洞水庫,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元代女紡織家黃道婆小時候家里貧窮,便到海南學習紡織技術。轉眼間,幾十年過去了,黃道婆由少女變成了白發(fā)蒼蒼的老太婆,特別思念家鄉(xiāng),就踏上回鄉(xiāng)之路。路上經過廣州白云山,看到人們生活貧困落后,就留下來向大家傳授紡織技術。后來,為了紀念黃道婆,人們就將黃道婆住過的地方稱為黃婆洞。
沿著蜿蜒盤旋的山道向上,我們來到了景色迷人的白云山頂。這里比較著名的景點有鳴春谷、摩星嶺、九龍泉等。鳴春谷在山頂中央,是我國目前最大的一座天然鳥籠。它座落在白云山風景區(qū)的天南第一峰與九龍泉之間的滴水巖谷地上,占地約五萬平方米,分天然式大型鳥籠景區(qū)、鳴禽掛廊區(qū)、珍稀鳥區(qū)三部分。這里的鳥兒特別多,不僅數量多,而且品種豐富。它們鳴聲清脆,那婉轉的歌聲在山谷間回蕩,讓人聽了心曠神怡,連滿身的疲倦和煩惱都煙消云散了。在鳴春谷大門入口處一側還可看到極富情趣的“馴鳥表演”,有小鳥騎車、小鳥升旗、小鳥尋寶等等,特別有趣。摩星嶺是白云山的最高峰,海拔382米,登高遠眺,可以看到廣州市的全景。
白云山為南粵名山,自古就有“羊城第一秀”之稱。它聚攏著三十多個山峰,山體相當寬闊,總面積20.98平方公里。每當霏雨綿綿,云霧繚繞于黛山蔥綠間,半壁皆素,故名白云山。
游覽完了白云山的美景,我們的行程就此結束。歡迎大家對我們的工作多提寶貴意見,今后我們將以更以優(yōu)質的服務為大家提供旅游幫助。謝謝!
介紹廣東白云山的導游詞范文 篇4
白云山國家森林公園位于河南省洛陽市嵩縣南部伏牛山腹地原始林區(qū),總面積168平方公里。地處暖溫帶向亞熱帶過渡區(qū),跨長江、黃河、淮河三大流域。夏季最高氣溫不超過26℃,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據調查,有動物204種,植物1991種,森林覆蓋率達95%以上,被專家學者譽為“自然博物館”。境內海拔1500米以上的山峰37座,其中玉皇頂海拔2216米,為中原第一峰,是看日出觀云海的最佳處。這里奇峰俊秀,白云悠悠,瀑布飛跌,林深谷幽。有以白云峰、玉皇頂、小黃山、雞角尖、千尺崖為代表的險峰奇石景觀;以萬畝原始林、唐代銀杏林、野生牡丹園、高山杜鵑園、紅樺林、白樺林、箭竹林為代表的森林景觀;以黑龍?zhí)、黃龍井、珍珠潭、青龍瀑布、白龍瀑布、九龍瀑布為代表的瀑潭景觀;以白云洞、青蛇洞、鑼鼓洞、洞天棧道、仙人橋為代表的洞窟景觀;以烏曼寺、云巖寺、玉皇閣為代表的人文景觀;以云海日出、盛夏避暑、金秋紅葉為代表的物候景觀。整個景區(qū)融山、石、水、洞、林、草、花、鳥、獸為一體,雄、險、奇、幽、美、妙交相生輝,形成各具特色的白云峰、玉皇頂、小黃山、九龍瀑布、原始森林五大觀光區(qū),成為中原地區(qū)集觀光旅游、度假避暑、科研實習、尋古探幽為一體的復合型旅游區(qū),被譽為“人間仙境”、“中原名山”。1992年被林業(yè)部批準為國家級森林公園,1998年升格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1997年被社會推薦為“河南省十佳景區(qū)好去處”第三名。
經過20xx年開發(fā)建設,公園初步形成吃、住、行、游、娛、購配套旅游服務體系,籌建10大賓館,完善道路及服務設施,建成玉皇頂高山滑道和“亞洲第一跳”——白云山云飛蹦極,形成萬人日接待能力。目前已成為中原地區(qū)旅游新熱點和洛陽南線重點旅游區(qū)。
白云峰觀光區(qū)有七個奇峰,常年白云繚繞,頗有仙山靈氣。白云山主峰海拔2050m,峰頂有一白蛇洞,相傳為白蛇修煉之地。山上還有一線天、金兔拜月、望夫石、天橋、白云洞、千年銀杏、烏曼寺塔等景點。
白云山國家森林公園旅游資源豐富。這里春季萬木吐芳,繁花似錦;夏季,青山蒼翠,氣候涼爽;秋季,碩果累累,紅葉滿山;冬季,銀裝素裹,冰雕玉砌。自然景觀,千變萬化,令人陶醉。
介紹廣東白云山的導游詞范文 篇5
大家好,我是陳心林,大家可以叫我“陳導”或“小陳”。好了,閑話不多說,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去游覽白云山景區(qū)。
說起這個白云山,可不是處在廣東、福安,而是處在洛陽市區(qū)北180公里的地方,位于嵩懸境內,早在1992年就被評選為國家級森林公園。白云山景區(qū)總面積45平方公里,被分為5份。不知不覺我們已經來到了公園門口,四根柱子亭亭玉立,大小疏密無間,就連牌匾的做工也十分精美。俗話說:“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而我卻想說:“看了白云山,黃山不想看。”
現在就請大家到白云峰上一覽白云山的秀美!現在我們看見的白云洞,深2米,寬6米,高3米,洞里有一條小溪奔流不息。關于這洞還有一個傳說:《白蛇傳》中的白娘子在沒到四川峨眉山之前,就終日在此修行。再往前走,過了渾然一體的仙人橋后,通過了玉皇門,就到了號稱伏牛山“中原雪峰”的玉皇頂。它海拔2212千米是白云山公園的最高處,也是中原地區(qū)觀賞云海日出的最佳去處,這里還能看到這棵胖3·2米,覆蓋面積達60平方米的中原杜鵑王。如果你們在早一些來,就能將漫山遍野的七彩杜鵑裝盡相機里。
休息片刻之后,我們又重新踏上了旅行。如果前面的一草一木、一潭一溪都讓你陶醉,那么這就該讓你拍案叫絕。仔細側耳傾聽一下,相信你一定聽到了瀑布的聲音。沒錯,你們現在所看到的就是世界風光最罕見的絕妙景觀—“九龍瀑布嬉彩虹”。這瀑布高103米‘在崖壁上還有九條自然形成的巖絞,好像九條巨龍,青光粼粼,活靈活現,每當風和日麗的中午,瀑布還出現道道彩虹,人站在瀑布前面,虛無縹緲,彩虹纏身,人走影移,絕妙無比. 。
祝各位今天的旅途愉快,再見。
介紹廣東白云山的導游詞范文 篇6
白云山國家森林公園位于河南省洛陽市嵩縣南部伏牛山腹地原始林區(qū),總面積168平方公里。地處暖溫帶向亞熱帶過渡區(qū),跨長江、黃河、淮河三大流域。白云山國家森林公園被稱為“中國最美的地方”。豐富的動植物資源,也造就了它“自然博物館”的美稱。
風景名勝洛陽白云山國家森林公園夏季最高氣溫不超過26℃,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據調查,有動物204種,植物1991種,森林覆蓋率達95%以上,被專家學者譽為“自然博物館”。境內海拔1500米以上的山峰37座,其中玉皇頂海拔2216米,為中原第一峰,是看日出觀云海的最佳處。
這里奇峰俊秀,白云悠悠,瀑布飛跌,林深谷幽。有以白云峰、玉皇頂、小黃山、雞角尖、千尺崖為代表的險峰奇石景觀;以萬畝原始林、唐代銀杏林、野生牡丹園、高山杜鵑園、紅樺林、白樺林、箭竹林為代表的森林景觀以;黑龍?zhí)、黃龍井、珍珠潭、青龍瀑布、白龍瀑布、九龍瀑布為代表的瀑潭景觀;以白云洞、青蛇洞、鑼鼓洞、洞天棧道、仙人橋為代表的洞窟景觀;以烏曼寺、云巖寺、玉皇閣為代表的人文景觀;以云海日出、盛夏避暑、金秋紅葉為代表的物候景觀。整個景區(qū)融山、石、水、洞、林、草、花、鳥、獸為一體,雄、險、奇、幽、美、妙交相生輝,形成各具特色的白云峰、玉皇頂、小黃山、九龍瀑布、原始森林五大觀光區(qū),成為中原地區(qū)集觀光旅游、度假避暑、科研實習、尋古探幽為一體的復合型旅游區(qū),被譽為“人間仙境”、“中原名山”。
氣候描述
地處暖溫帶與北亞熱帶過渡地帶,年均降水量1200毫米以上。夏季平均氣溫18℃,最高氣溫不超過26℃。游白云山國家森林公園春夏季節(jié)最佳。可在每年4月1日至5月10日的洛陽牡丹花會期間兼賞牡丹,5、6月去洛陽的話雖然看不到牡丹,但在白云山上還是可以看到。對于不湊牡丹熱鬧的游客,最佳旅游季節(jié)無疑是秋天,秋高氣爽,登山而游,實為快事。
介紹廣東白云山的導游詞范文 篇7
榆林 白云山位于陜北佳縣城南5公里的黃河之濱,因山上建有古跡白云觀,山下黃河峽谷風貌奇異而聞名遐邇。白云觀始建于宋代,主建于明清。明萬歷四十六年,萬歷皇帝朱翊鈞給白云山親頒圣旨一道,親賜御制《道藏》4726卷,從此聲名大震,當 地官民信士大興土木,營造道觀。后經歷代續(xù)建補修,白云觀共占地8.1萬平方米,建成以道為主,兼有佛、儒教廟宇54座,各類古建99處,并存有古建、雕塑、繪畫、書法、音樂等豐富的文化精萃,成為全國著名的道教圣地,西北地區(qū)最大的明代古建筑群,陜北最具影響的道教文化旅游勝地。白云山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風景名勝和宗教活動場所。
白云山古稱雙龍嶺,亦叫嵯峨嶺,后因終年白云繚繞,而稱白云山,廟也因“山門無鎖白云封”而叫白云觀。道家勝地白云觀,自從明萬歷皇帝親賜御制《道藏》4726卷以后就聲名大震,幾百年來香火長盛不衰,遠近香客們至今都絡繹不絕。此外,白云觀還是整個西北地區(qū)最大的明代古建筑群,大小廟宇殿堂鱗次櫛比,大處看雄偉壯觀,小處看精美絕倫。在白云觀上還可以望見不遠處的黃河大峽谷,蒼勁的陜北黃土風光一覽無遺。
據《佳縣志》記載,明萬歷三十三年(1605),終南山道士李玉鳳云游四方,來到白云山,觀其山景秀,便結廬而居,采藥治病,設化教民,普濟眾生,他醫(yī)德高尚,醫(yī)術精湛,一時間名揚四方,被萬姓尊為玉鳳真人。白云觀便是在真人的主持下開始修建的。
白云山屬典型的廟觀文化,它把祖國的傳統(tǒng)文化、宗都文化、黃河文化、黃土文化、民族文化等有機地熔于一爐,其內涵深刻,形式多樣,內容廣泛,不失為一座巨大的文化保庫。
白云山廟是一座存留完整、規(guī)制宏大的古建筑群,包括廟堂、牌坊、亭臺、通道、橋梁等,古建面積8。1萬平方米。這座恢宏的古建群在平面布局上依山勢漸次升高,形成三條軸線,鱗次櫛比,疏密得當。主軸、次軸均采用兩翼對稱這一傳統(tǒng)布局,建筑大都用木結構,并充分利用榫卯結合之木構架,種類多達20余種。建筑屋頂依照廟堂的尊卑、作用、位置等,采用了歇山、懸山、硬山、重檐等眾多形制,同時分別覆以高貴琉璃瓦或布瓦,產生了高低有別、主次分明、色彩繽紛的效應。屋脊獸頭也形式繁多,造型優(yōu)美,是很有價值的工藝珍品。木牌坊在白云山古建中享有特殊身份,它兀然獨立,飛檐出挑,翼角翹起,搏風擊雨數百年不傾不圮。白云山出類拔萃的建筑,和諧地體現了明清營造法式,又融入了鮮明的地方風格,使之更臻完美,相得益彰,顯示了歷代建造師的精湛工藝水平。
白云山道教音樂被譽為白云神韻,圣鏡仙樂。明萬歷三十六年(1620xx年),北京白云觀道士王真壽等,持陜西布政使司貼來白云山教務,首次把北京白云觀的道教音樂傳到白云山,因而白云山道教音樂具有古典音樂和宮廷音樂的雙重成份,即古樸典雅,又莊重肅穆。清康熙年間,白云山道士苗太稔云游江南各地,廣集名山道樂,因而,白云山道教音樂又具有婉轉優(yōu)美、清新秀麗的江南風格。在長期的演出活動中,道士們吸收佛教、晉劇、嗩吶、民歌中的曲調和技巧,形成了以經韻曲調、笙管音樂、打擊樂為主的獨具特色的白云山道教音樂,并成為道教音樂四大流派中最具地方特色的一派。白云山道教音樂曾傳播四方,譽滿省城,至今這一神韻仙樂仍誦唱古觀,經久不衰。
介紹廣東白云山的導游詞范文 篇8
榆林 白云山位于陜北佳縣城南5公里的黃河之濱,因山上建有古跡白云觀,山下黃河峽谷風貌奇異而聞名遐邇。白云觀始建于宋代,主建于明清。明萬歷四十六年,萬歷皇帝朱翊鈞給白云山親頒圣旨一道,親賜御制《道藏》4726卷,從此聲名大震,當 地官民信士大興土木,營造道觀。后經歷代續(xù)建補修,白云觀共占地8.1萬平方米,建成以道為主,兼有佛、儒教廟宇54座,各類古建99處,并存有古建、雕塑、繪畫、書法、音樂等豐富的文化精萃,成為全國著名的道教圣地,西北地區(qū)最大的明代古建筑群,陜北最具影響的道教文化旅游勝地。白云山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風景名勝和宗教活動場所。
白云山古稱雙龍嶺,亦叫嵯峨嶺,后因終年白云繚繞,而稱白云山,廟也因“山門無鎖白云封”而叫白云觀。道家勝地白云觀,自從明萬歷皇帝親賜御制《道藏》4726卷以后就聲名大震,幾百年來香火長盛不衰,遠近香客們至今都絡繹不絕。此外,白云觀還是整個西北地區(qū)最大的明代古建筑群,大小廟宇殿堂鱗次櫛比,大處看雄偉壯觀,小處看精美絕倫。在白云觀上還可以望見不遠處的黃河大峽谷,蒼勁的陜北黃土風光一覽無遺。
據《佳縣志》記載,明萬歷三十三年(1605),終南山道士李玉鳳云游四方,來到白云山,觀其山景秀,便結廬而居,采藥治病,設化教民,普濟眾生,他醫(yī)德高尚,醫(yī)術精湛,一時間名揚四方,被萬姓尊為玉鳳真人。白云觀便是在真人的主持下開始修建的。
白云山屬典型的廟觀文化,它把祖國的傳統(tǒng)文化、宗都文化、黃河文化、黃土文化、民族文化等有機地熔于一爐,其內涵深刻,形式多樣,內容廣泛,不失為一座巨大的文化保庫。
白云山廟是一座存留完整、規(guī)制宏大的古建筑群,包括廟堂、牌坊、亭臺、通道、橋梁等,古建面積8。1萬平方米。這座恢宏的古建群在平面布局上依山勢漸次升高,形成三條軸線,鱗次櫛比,疏密得當。主軸、次軸均采用兩翼對稱這一傳統(tǒng)布局,建筑大都用木結構,并充分利用榫卯結合之木構架,種類多達20余種。建筑屋頂依照廟堂的尊卑、作用、位置等,采用了歇山、懸山、硬山、重檐等眾多形制,同時分別覆以高貴琉璃瓦或布瓦,產生了高低有別、主次分明、色彩繽紛的效應。屋脊獸頭也形式繁多,造型優(yōu)美,是很有價值的工藝珍品。木牌坊在白云山古建中享有特殊身份,它兀然獨立,飛檐出挑,翼角翹起,搏風擊雨數百年不傾不圮。白云山出類拔萃的建筑,和諧地體現了明清營造法式,又融入了鮮明的地方風格,使之更臻完美,相得益彰,顯示了歷代建造師的精湛工藝水平。
白云山道教音樂被譽為白云神韻,圣鏡仙樂。明萬歷三十六年(1620xx年),北京白云觀道士王真壽等,持陜西布政使司貼來白云山總理教務,首次把北京白云觀的道教音樂傳到白云山,因而白云山道教音樂具有古典音樂和宮廷音樂的雙重成份,即古樸典雅,又莊重肅穆。清康熙年間,白云山道士苗太稔云游江南各地,廣集名山道樂,因而,白云山道教音樂又具有婉轉優(yōu)美、清新秀麗的江南風格。在長期的演出活動中,道士們吸收佛教、晉劇、嗩吶、民歌中的曲調和技巧,形成了以經韻曲調、笙管音樂、打擊樂為主的獨具特色的白云山道教音樂,并成為道教音樂四大流派中最具地方特色的一派。白云山道教音樂曾傳播四方,譽滿省城,至今這一神韻仙樂仍誦唱古觀,經久不衰。
介紹廣東白云山的導游詞范文 篇9
各位朋友,歡迎到祖國的南大門廣州來參觀旅游。今天我們?yōu)g覽的地方是廣州白云山。我們知道廣州是一座聞名遐邇的革命城市,那也是一座聞名的山水城市人們也常用“云山珠水”來贊美廣州,珠水就是珠江,云山就指白云山 。
山坐落在廣州市北部,有“羊城第一秀之稱”總面積為28萬平方米,是4A級風景名勝。有沒有人知道為什么叫白云山?那是因為每當雨過天晴的時候,朵朵白云繚繞在青山綠水之間山上景色十分秀麗,所以取這樣的名字。
廣州有2200多年的建城歷史,白云山在建城之前就知名于世。整個風景區(qū)有七個游覽區(qū)組成,分別是:飛鵝嶺,麓湖,鳴春谷,三臺嶺,摩星嶺,明珠樓,以及荷依嶺。
首先我們進入的是麓湖游覽區(qū),大家看我么眼前的這座建筑物就是赫赫有名的廣州藝術博物館,是著名的建筑設計師黃伯冶大使所設計的。這里面由廣州最大的人工湖,廣東省最大的古典式樓宇——鴻鵠樓,有1984年建的——白云仙觀,還有高爾夫球鄉(xiāng)村俱樂部。
朋友們現在我們來到的這個地方是云臺花園,獨特之處在于是一處中西方園林建筑相結合的游區(qū),內有新穎雅致的經典十四處,其中這個爹水式的燈光噴泉是主軸景區(qū),被稱為“飛瀑流彩”。大家跟好了,現在我們所在的這片景區(qū)叫“誼園”非常有象征意義,是象征著世界和平與友誼,來看這個球狀性的石雕,上面刻有什么,和平鴿,橄欖枝,星月圖案,意思就是我們的友誼地久天長。
白云山有個著名的索道,它是我國第一條自行設計,制造,安裝的“單軌循環(huán)雙鉗口抱索器索道,新的索道全長1800米,在20xx~9~27正式開放,每小時可運營1400人次。
走出纜車就是鳴春谷游覽區(qū)了,拿這個就更加有名了,是我國最大,亞洲第二大“天然鳥籠”里面就放養(yǎng)著,丹頂鶴,天鵝,孔雀,藍馬雞等。
接下來我們還要去摩星嶺,飛鵝嶺 和廣州雕塑博物館,它是政府為了紀念建城2210而建造的主要有四個功能區(qū),“羊城史雕區(qū),中華史雕去,大觀園和森林景區(qū)”其中這些作品反映了廣州作為我國海上貿易的最早口岸與東南亞,中東各國頻繁貿易,并且長盛不衰的輝煌歷史。
朋友們,今天帶大家游覽白云山的講解到此結束,下面給大家半小時的休息時間可以合影留念,但是不要走遠,我們最后在門口集合,注意安全,有什么事第一先給我打電話,祝大家玩得愉快。謝謝。
介紹廣東白云山的導游詞范文 篇10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廣州白云山游玩。白云山位于廣州市白云區(qū),自古以來就是有名的風景勝地,歷史上羊城八景中的“白云晚望”、“菊湖云影”等都在白云山里。
來到白云山腳下,大家首先看到的是芬芳滿園的云臺花園,里面有許多奇花異草。最神奇的是花園的中央有一個巨大的花鐘,這個花鐘是由12種不同時間開放的花組成的,每到一個時刻,就會有一種花開放,告訴你現在是幾點鐘。
沿著林蔭大道,來到白云山腰,眼前看到的是散落在湖光山色和峰巒疊翠間的能仁寺、黃婆洞水庫等景點。關于黃婆洞水庫,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元代女紡織家黃道婆小時候家里貧窮,便到海南學習紡織技術。轉眼間,幾十年過去了,黃道婆由少女變成了白發(fā)蒼蒼的老太婆,特別思念家鄉(xiāng),就踏上回鄉(xiāng)之路。路上經過廣州白云山,看到人們生活貧困落后,就留下來向大家傳授紡織技術。后來,為了紀念黃道婆,人們就將黃道婆住過的地方稱為黃婆洞。
沿著蜿蜒盤旋的山道向上,我們來到了景色迷人的白云山頂。這里比較著名的景點有鳴春谷、摩星嶺、九龍泉等。鳴春谷在山頂中央,是我國目前最大的一座天然鳥籠。它座落在白云山風景區(qū)的天南第一峰與九龍泉之間的滴水巖谷地上,占地約五萬平方米,分天然式大型鳥籠景區(qū)、鳴禽掛廊區(qū)、珍稀鳥區(qū)三部分。這里的鳥兒特別多,不僅數量多,而且品種豐富。它們鳴聲清脆,那婉轉的歌聲在山谷間回蕩,讓人聽了心曠神怡,連滿身的疲倦和煩惱都煙消云散了。在鳴春谷大門入口處一側還可看到極富情趣的“馴鳥表演”,有小鳥騎車、小鳥升旗、小鳥尋寶等等,特別有趣。摩星嶺是白云山的最高峰,海拔382米,登高遠眺,可以看到廣州市的全景。
白云山為南粵名山,自古就有“羊城第一秀”之稱。它聚攏著三十多個山峰,山體相當寬闊,總面積20.98平方公里。每當霏雨綿綿,云霧繚繞于黛山蔥綠間,半壁皆素,故名白云山。
游覽完了白云山的美景,我們的行程就此結束。歡迎大家對我們的工作多提寶貴意見,今后我們將以更以優(yōu)質的服務為大家提供旅游幫助。謝謝!
介紹廣東白云山的導游詞范文 篇11
白云山坐落在廣州市北部,共由30多座山峰簇集而成,總面積為28平方公里。主峰摩星嶺海拔382米,是廣州市的最高峰。每當雨過天晴的時候,山上朵朵白云繚繞于群峰之間,景色十分秀麗,“白云山”由此而得名的。
白云山早在廣州建城2220多年之前就聞名于世。戰(zhàn)國時這里已有名士出入,晉朝時已風景宜人,唐時便以旅游勝地而著稱,宋代以來歷次評選出來的“羊城八景”中,白云山就有“景泰歸僧、蒲澗濂泉、白云晚望、白云松濤”、“云山疊翠”等多處。白云山濃厚的文化沉淀,大可追溯到山北黃婆洞新石器時代的“史前文化遺址”。晉代著名道士葛洪曾在這山上煉丹,并寫下了《抱樸子》這部道家名作。南梁時景泰禪師來此建有白云山最早的寺廟“景泰寺”,留下“景泰歸僧”這一羊城的舊八景。唐宋以后,這里陸續(xù)有李群玉、蘇軾、韓愈等著名文人登山吟詩,他們的詩文成為嶺南寶貴的歷史精神財富。老一輩革命家周恩來、朱德、陳毅、董必武、郭沫若等留下了題詞和足跡,為廣州白云山風景區(qū)留下不少墨跡瑰寶。
白云山優(yōu)越的地理區(qū)位、古老的地質狀況、深厚的歷史積淀和適度的環(huán)境規(guī)模,在我國嶺南地區(qū)是十分突出和具有代表性的。并以對城市生態(tài)環(huán)境的調節(jié)作用及其豐富的自然資源,被譽稱為廣州市的“市肺”,被評定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和“5A級旅游區(qū)”。
白云山風景區(qū)由七個游覽區(qū)組成,從南至北依次是:飛鵝嶺游覽區(qū)、麓湖游覽區(qū)、三臺嶺游覽區(qū)、鳴春谷游覽區(qū)、摩星嶺游覽區(qū)、明珠樓游覽區(qū)及荷依嶺游覽區(qū)。因時間關系,我們只游覽其中的一部分。
介紹廣東白云山的導游詞范文 篇12
白云山景區(qū)白云峰是伏牛山系的主要山峰之一,海拔2150米,奇峰突兀,婀娜多姿。主峰常年白云繚繞,如海市蜃樓。大有“薄霧蒙翠峰,碧紗罩玉容”的意境。
白云山觀光區(qū)有七個奇峰,而白云峰作為主峰海拔2085米,從白云山觀光區(qū)路口上行,直線落差有580米,沿途可看到一線天,金兔拜月,望夫石,天橋等景點,其中白云峰就是當年白蛇修煉金身的地方,至今,仙山靈氣猶存,各位能登上白云峰,也算過了一次神仙癮。
另外,在隱跡林秀草茂之處,終年云霧飄緲的山洞,就是白云洞,它深27米,寬6米,頂高3米,洞的里面有一小溪常流,且寬敞平坦,內側有小洞數個。據說白蛇娘子到四川峨嵋之前,就終日在這里修煉,因而人稱此洞為白云洞。
玉皇頂海拔2212米,因峰插天宮、頂如皇冠而得名,有“中原極頂”、“綠色心臟”之譽,是中原地區(qū)觀賞云海日出的最佳去處。登上群峰之冠———玉皇頂,可謂“一覽眾山小”,令人大開眼界,嘆為觀止,其自然景觀神秘莫測而又奇幻多變。與此同時,玉皇閣位于山頂,是全國地處海拔最高的道教勝地,香火旺盛,靈氣十足。
白云山在森林植被的涵蓋下,形成千姿百態(tài)的多級瀑布和深潭,落差123米,氣勢恢宏,“九龍瀑布嬉彩虹”中外聞名。
黑龍?zhí),因水呈黑色,狀如游龍而得名,水流從高不過10米的巖壁上落下,沖撞力竟使潭水深不可測。
珍珠潭,是洛陽白云山中諸多水景中的一個。自上而下的涓涓細流,看起來就像絲綢一樣,卻又以不可抗拒的神奇的力量,將花崗巖石雕琢成九曲六珠,巧奪天工世人罕見所以被稱為“珍珠潭”。據說從前常有猛虎沐浴,所以又取名沐虎池。
白龍幢,又叫千尺崖,把高、陡、險、峻、奇融為一體。在這千尺絕壁上,人工開鑿出一條長500米的洞天棧道。游客過棧道、進巖洞,曲曲折折,不勝迷離。在千尺崖左側高險處,一條白龍凌空而下,名曰白龍瀑布,瀑布落差60多米,甚為壯觀。九龍瀑布高103米,石壁上天然形成九條巖紋,形似九條巨龍,故得名。若逢麗日照射,瀑布現出道道彩虹,人站瀑前,彩虹纏身,人走虹移。
介紹廣東白云山的導游詞范文 篇13
洛陽白云山景區(qū)之五大觀光區(qū)
1、白云峰:
白云山景區(qū)白云峰是伏牛山系的主要山峰之一,海拔2150米,奇峰突兀,婀娜多姿。主峰常年白云繚繞,如海市蜃樓。大有“薄霧蒙翠峰,碧紗罩玉容”的意境。
白云山觀光區(qū)有七個奇峰,而白云峰作為主峰海拔2085米,從白云山觀光區(qū)路口上行,直線落差有580米,沿途可看到一線天,金兔拜月,望夫石,天橋等景點,其中白云峰就是當年白蛇修煉金身的地方,至今,仙山靈氣猶存,各位能登上白云峰,也算過了一次神仙癮。
另外,在隱跡林秀草茂之處,終年云霧飄緲的山洞,就是白云洞,它深27米,寬6米,頂高3米,洞的里面有一小溪常流,且寬敞平坦,內側有小洞數個。據說白蛇娘子到四川峨嵋之前,就終日在這里修煉,因而人稱此洞為白云洞。
2、玉皇頂觀光區(qū):
玉皇頂海拔2212米,因峰插天宮、頂如皇冠而得名,有“中原極頂”、“綠色心臟”之譽,是中原地區(qū)觀賞云海日出的最佳去處。登上群峰之冠———玉皇頂,可謂“一覽眾山小”,令人大開眼界,嘆為觀止,其自然景觀神秘莫測而又奇幻多變。與此同時,玉皇閣位于山頂,是全國地處海拔最高的道教勝地,香火旺盛,靈氣十足。
3、 九龍瀑潭觀光區(qū):
白云山在森林植被的涵蓋下,形成千姿百態(tài)的多級瀑布和深潭,落差123米,氣勢恢宏,“九龍瀑布嬉彩虹”中外聞名。
黑龍?zhí),因水呈黑色,狀如游龍而得名,水流從高不過10米的巖壁上落下,沖撞力竟使潭水深不可測。
珍珠潭,是洛陽白云山中諸多水景中的一個。自上而下的涓涓細流,看起來就像絲綢一樣,卻又以不可抗拒的神奇的力量,將花崗巖石雕琢成九曲六珠,巧奪天工世人罕見所以被稱為“珍珠潭”。據說從前常有猛虎沐浴,所以又取名沐虎池。
白龍幢,又叫千尺崖,把高、陡、險、峻、奇融為一體。在這千尺絕壁上,人工開鑿出一條長500米的洞天棧道。游客過棧道、進巖洞,曲曲折折,不勝迷離。在千尺崖左側高險處,一條白龍凌空而下,名曰白龍瀑布,瀑布落差60多米,甚為壯觀。九龍瀑布高103米,石壁上天然形成九條巖紋,形似九條巨龍,故得名。若逢麗日照射,瀑布現出道道彩虹,人站瀑前,彩虹纏身,人走虹移。
4、雞角曼(小黃山):
雞腳曼位于洛陽白云山景區(qū)東南部,主峰海拔1845米,群山綿延,嶺峰陡峭,在峰頂和光潔的巖壁上,蒼松挺拔。在小黃山一側,有一鑼鼓洞,洞高18米,寬17米,深34米,隱現于古樹密林之中。據傳說,有鑼鼓鏗鏘、琴聲悠揚的仙樂妙曲從洞中傳出,則預示風調雨順的好年景。洞中有一水池,水不盈尺,卻神秘之極,無人飲不溢,眾人飲不干,其因不得其解。
沿途的雞角曼小黃山還有有箭竹林、飛來石、紅樺林、夫妻石、石炮臺、楚長城、玉兔拜月、觀景臺、鳥巢石、貴人弓腰等諸多景點。
箭竹林:密密匝匝的箭竹,面積五百余畝,是熊貓的主要食物,也是做箭桿、竹筷,筆桿的好材料。很久很久以前這里生長著成千上萬畝的箭竹,也有許多熊貓在此繁衍生息。由于中原地區(qū)戰(zhàn)事頻繁,箭竹被砍伐用來做箭,箭竹面積大量減少,憨態(tài)可掬的大熊貓也逐漸從白云山消逝。
紅樺林:那片紅顏色的樹林叫紅樺林,一般生長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高山陰坡、半陰坡或山頂,木材為制作飛機螺旋漿、枕木、槍托等優(yōu)良用材。樹皮橘紅色或紫紅色,有光澤,像薄紙一樣,很容易剝落,也有很多浪漫后生用柔和的樺樹皮寫信傳情。
夫妻石:東北山峰上那兩塊相對而立的石頭,象一對含情脈脈、親昵交談的夫妻,左邊的頭上戴著帽子,右邊的披著長發(fā)。
玉兔拜月:東南方向山峰上的那塊石頭像是翹首東望的兔子。這里邊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有一天,玉兔偷偷離開瞻宮來到人間,被秀美的白云山風光所迷戀,整整玩了一天,不料月亮已從東邊升起,玉兔再也回不去了,于是便葡伏在山峰上天天向東遙拜。
小黃山觀景臺:面前這座峰嶺陡峭的山有著黃山之韻、黃山之美、黃山之奇,許多天然景致堪稱黃山再造,流派一脈相承,因而人們親昵地稱它為“小黃山”。站在這里,向四周觀望,千峰竟秀,峰峰呈奇,壁立千仞,各具特色,主峰海拔1845米。那么多怪石奇峰,千姿百態(tài),引人遐想。
5、原始森林觀光區(qū):
原始森林觀光區(qū)以純自然美的景觀獨特于世,萬畝原始森林樹木參天,枝葉繁茂,遮天蔽日。林相完整,灌草叢生,野花遍地,各種稀有珍貴動植物隨處可見。經調查,原始森林區(qū)共有陸棲脊椎動物4綱、28目、69科、204種,其中屬國家一級保護的有黑鸛、金雕、金錢豹等10種,屬國家二級保護的有娃娃魚、豺、水獺、小靈貓、麝、青羊等28種。而植物用材樹種290種,淀粉植物98種,纖維植物143種,野生水果97種,鞣料植物193種,花卉植物467種,野菜植物155種,芳香植物92種,油料植物208種,藥用植物822種,有毒植物27種,飼料植物285種,堪稱“綠色植物寶庫”。沿途還可看到石庵、石瀑、小華山、佛手古櫟、八仙幽谷關、九曲瀑布、頂天松、折疊瀑、月牙潭、墨龍?zhí)、龍背三景等絕妙景觀。
此外,林中還有一條處在峽谷深澗突兀而出的山脊,被當地人稱為“龍背”,“龍背三景”古木、奇松、映山紅也成為每年四五月份正值映山紅花季時原始森林里秀美的一幕。
介紹廣東白云山的導游詞范文 篇14
游客朋友們,大家好:
大家一路辛苦了,首先我代表中國旅行社歡迎大家來到河南觀光旅游。我是此次行程的導游員小王,坐在我身邊的這位是我們的司機—張師傅,此次河南之旅將由我們?yōu)榇蠹姨峁┤谭⻊。在旅途中,如果你有什么意見或建議,都可以提出來,我們會盡可能滿足您的需求。最后,預祝大家旅途愉快!
接下來我把咱們今天的行程先向大家簡要介紹一下:現在我們從鄭州出發(fā),行駛在了鄭少高速上,途經新密,登封,伊川和嵩縣,大約4小時就到達了我們的目的地白云山。在這段時間里我先給大家簡單地介紹一下白云山的簡介!
白云山 國家森林公園位于洛陽市嵩縣南部的伏牛山腹地,距離鄭州300多公里。20__年8月被評為國家4A級旅游區(qū)。20__年 9月,白云山更是力壓群芳,一舉奪得“中國最美的地方”第一名。被中央政治局委員譽為“中原名山”,被著名書法家啟功先生譽為“人間仙境”。
白云悠悠、林海莽莽、山俊石奇、飛瀑流泉是白云山自然風光的真實寫照;地跨三域、山水大觀、原始林海、避暑勝地是白云山的最大特色。白云山既有北國山水的雄偉之態(tài),又有南方山水的俏麗之容。有以白云山、玉皇頂、雞角尖為代表的山岳奇峰景觀,以唐代銀杏林、原始森林、高山杜鵑林為代表的森林景觀,以九龍瀑布、黃龍井、白云湖為代表的瀑潭水域景觀,以春花夏綠、秋葉雪韻、云海日出為代表的物候氣象景觀。目前已開發(fā)有九龍瀑布、玉皇頂、白云山、原始森林、小黃山五大觀光區(qū)和白云湖、森林氧吧、高山牡丹園、留候祠等景點。
說話間呢,我們已經到達了伊川境內。
我問大家一個問題“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句名言出自誰之口呢?對,是范中淹!按蠹抑恢,范中淹死后葬在何處呢?”看來大家都不知道。大家透過車窗向右看,大家看到一個白色塑像沒有?那就是范中淹墓園所在地~~范園。范中淹既不是伊川人(江蘇蘇州人),生前又沒有在伊川作過官,那么他死后為什么要葬在伊川呢?他看中的是這塊風水寶地:墓園坐北朝南,背靠綿綿萬安山,前臨潺潺曲水河,西可以近望龍門山色,東可遠眺嵩山之雄。這種地勢是:大山勾了頭,不出王位就封侯。范仲淹的兒子后來做了宰相啊。
說到伊川,不得不提到一個人—杜康。三國時期,曹操在《短歌行》中寫道:何以解憂,惟有杜康。自此,杜康被尊為“酒祖”,傳說,杜康就是在伊川境內的伊水河畔釀出了中國第一碗酒,F在在伊川縣城西南有杜園,園中有黑虎,白虎二泉,據說是杜康酒的發(fā)源地。
過了伊川,現在我們已經到達了嵩縣。嵩縣地處豫西山區(qū),屬洛陽市管轄。嵩縣旅游資源豐富,歸納起來可以用一句話概括:三山一水。三山指的是:白云山、天池山和木札嶺,一水指的是陸渾湖,F在大家向左看,這個煙波浩淼的湖,就是陸渾湖。陸渾湖是我省幾大水庫之一。電影《任長霞》中白洋水庫水上抓賭的外景就是在陸渾湖上拍攝完成的,F在在陸渾湖上已經建成了水上樂園,有許多娛樂項目供游客游玩。在陸渾湖旁邊有二程故里等人文景點。二程指的是宋明理學了奠基者程灝、程頤兩兄弟。他們是我們河南嵩縣人,死后卻和范仲淹做了鄰居,葬在了伊川。
好了,朋友們,白云山景區(qū)的停車場已經到了。我們的旅游車是藍白相間的旅游車,車牌號為豫A86505.我們的導游旗是紅色的。請大家緊跟團隊,以防走散。我們在此游覽時間是3個小時,現在是上午9:00,中午12:00準時在車上集合,F在請大家關好車窗,帶好您的隨身物品,隨我下車游覽參觀。
景點講解
我們現在所處的位置是九龍瀑布景區(qū),而我們看到這個潭叫珍珠潭,那自上而下的涓涓細流,看起來若絲綢一般,卻以不可抗拒的神奇之力,將花崗石雕琢成九曲六珠,巧奪天工,世人罕見,故名珍珠潭,水下落后形成一潭池。據說從前常有猛虎沐浴,所以又取名浴虎池。
大家現在看到的這個懸崖峭壁叫千尺崖,也叫白龍撞,它把高、陡、險、峻、奇融為一體。在這千尺崖上,由人工開鑿出一條長500米的洞中棧道,游客過棧道,進巖洞,曲曲折折,撲朔迷離。在千尺崖左側高險處一條白龍凌空飛下,名叫白龍瀑布,瀑布落差60多米,頗為壯觀。民謠唱到“白龍撞,天下絕,鷂鷹飛不過,神仙上不來”?梢娖涓唠U。大家知道,林區(qū)河道流經上游數潭,在此高險處直瀉深澗,形成白色巨龍狂奔咆哮,從天庭躍下人間的壯觀氣勢,面對氣勢磅礴的白龍瀑布,諸位一定會油然想起“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絕妙佳句。
曾經《人民日報》海外版報道的“當今世界自然風光中罕見的絕妙景觀”、“九龍瀑布嬉彩虹”曾轟動中外,使世人驚嘆,更有慕名而來者拍手叫絕,而現在“九龍瀑布嬉彩虹”這道“此景只應天上有”的壯觀景色就展現在諸位面前。
請諸位仔細觀看,這道瀑布高達103米,溪水從上躍下深淵,形成百米懸簾,浪花飛濺,瀑聲如歌,亦水亦霧,蒸騰迷漫,在懸簾的巖壁上,天然形成九條巖紋,形似九條巨龍,青光鱗鱗,搖頭擺尾,活靈活現,若得晴天麗日,陽光照射,在大約上午九點左右,瀑布還可現出道道彩虹,人站瀑前,虛霧沐浴,瀑風拂袖,彩虹纏身,人走影移,奇妙無比,再看瀑布周圍,萬木蔥郁,花草各異,奇石秀山,風景無限,如若陶淵明游跡于此,定會再賦《世外桃源》。
我們游覽完了九龍瀑布景區(qū),現在呢,我們要游覽玉皇頂景區(qū)了。這兒就是白云山森林公園的玉皇頂觀光區(qū),在這里大家可以觀云海日出,還可賞高山杜鵑,看到眾多的自然景觀,游覽玉皇頂。
大家都知道“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含意吧!玉皇頂植物的帶狀分布就是很好的說明。隨著地勢的增高,氣溫逐漸降低,山上的植物也因而垂直分布,從下往上,大家在登山的途中就可依次看到不同的植物帶,有闊葉混交林、紅樺林、箭竹林和高山杜鵑林,帶狀分布十分明顯,被專家學者譽為“天然博物館”。
眼前的層層石階就是通往玉皇頂的天梯,這層層石階從下而上共有198級。前面就是玉皇門了,“若望重登靈宵殿,舉步必過玉皇門”。因為只有通過玉皇門,才能最終登上玉皇頂,觀日出,看云海,賞美景。
介紹廣東白云山的導游詞范文 篇15
云山錦繡,珠水悠悠……各位游客,大家好!人們常用“云山珠水”來贊譽廣州,“云山”指的就是素有“羊城第一秀”之稱的白云山風景區(qū)。俗話也說:“不登白云山,不算到廣州城”,歡迎大家來到白云山風景區(qū)。白云山風景區(qū)是一個圍繞白云山,以山水自然風光為主體的大型旅游景區(qū)。白云山坐落在廣州市東北部,總面積20.98平方公里,由30 多座山峰組成。主峰摩星嶺海拔382米,是廣州市最高峰。每當雨過天晴,朵朵白云繚繞在群峰之間,蔚為壯觀。曾有詩人形容為“名山無處不生云,此處白云獨占春”,“白云山”由此而得名。
白云山景色秀麗,從宋代以來,白云山的景泰僧歸、蒲澗濂泉、白云晚望、白云松濤、云山疊翠等多處景點入選歷代的“羊城八景”。如今的白云山是新羊城八景之首,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國家5A級景區(qū)。更由于它具有豐富的自然資源,綠化覆蓋率達95%以上,調節(jié)著城市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故被譽為廣州市的“市肺”,F白云山每年接待游客20__萬人次以上;白云山風景名勝區(qū)的雕塑公園、麓湖公園、云溪生態(tài)公園等三個景區(qū)已免費向公眾開放。
白云山有著濃厚的文化沉淀,最早可追溯到山北黃婆洞的新石器文化遺址。戰(zhàn)國已有名士出入,秦末隱士鄭安期在白云山采藥濟世,并在這里成仙而去;晉代葛洪曾在白云山講道、煉丹和贈醫(yī)施藥;南朝景泰禪師到白云山興建了最早的寺廟景泰寺,留下羊城舊八景之一的“景泰僧歸”;唐宋以來,文人墨客更是對其鐘愛有加,蘇軾、韓愈等詩人在此留下墨寶。解放后,老一輩革命家周恩來、董必武、郭沫若等也為白云山風景區(qū)留下不少墨跡瑰寶。
白云山風景區(qū)分為七個游覽區(qū),從南到北分別是:麓湖游覽區(qū)、三臺嶺游覽區(qū)、鳴春谷游覽區(qū)、摩星嶺游覽區(qū)、明珠樓游覽區(qū)、飛鵝嶺游覽區(qū)、荷依嶺游覽區(qū)。景區(qū)內有三個全國之最的景點,它們是全國最大的園林式花園——云臺花園,全國最大的天然式鳥籠——鳴春谷,全國最大的主題式雕塑專類公園——雕塑公園。
由于時間關系,今天我們只游覽其中的四個景點。接下來的時間,有興趣的朋友可前往全國最大的藝術主題公園、華南藝術殿堂——廣州雕塑公園,將會有更多的領悟和收獲。白云山的講解到此結束,謝謝大家!祝各位工作順利,身體健康,家庭幸福!再見!
介紹廣東白云山的導游詞范文 篇16
白云山古稱雙龍嶺,亦叫嵯峨嶺,后因終年白云繚繞,而稱白云山,廟也因“山門無鎖白云封”而叫白云觀。道家勝地白云觀,自從明萬歷皇帝親賜御制《道藏》4726卷以后就聲名大震,幾百年來香火長盛不衰,遠近香客們至今都絡繹不絕。此外,白云觀還是整個西北地區(qū)最大的明代古建筑群,大小廟宇殿堂鱗次櫛比,大處看雄偉壯觀,小處看精美絕倫。在白云觀上還可以望見不遠處的黃河大峽谷,蒼勁的陜北黃土風光一覽無遺。
據《佳縣志》記載,明萬歷三十三年(1605),終南山道士李玉鳳云游四方,來到白云山,觀其山景秀,便結廬而居,采藥治病,設化教民,普濟眾生,他醫(yī)德高尚,醫(yī)術精湛,一時間名揚四方,被萬姓尊為玉鳳真人。白云觀便是在真人的主持下開始修建的。
白云山屬典型的廟觀文化,它把祖國的傳統(tǒng)文化、宗都文化、黃河文化、黃土文化、民族文化等有機地熔于一爐,其內涵深刻,形式多樣,內容廣泛,不失為一座巨大的文化保庫。
白云山廟是一座存留完整、規(guī)制宏大的古建筑群,包括廟堂、牌坊、亭臺、通道、橋梁等,古建面積8。1萬平方米。這座恢宏的古建群在平面布局上依山勢漸次升高,形成三條軸線,鱗次櫛比,疏密得當。主軸、次軸均采用兩翼對稱這一傳統(tǒng)布局,建筑大都用木結構,并充分利用榫卯結合之木構架,種類多達20余種。建筑屋頂依照廟堂的尊卑、作用、位置等,采用了歇山、懸山、硬山、重檐等眾多形制,同時分別覆以高貴琉璃瓦或布瓦,產生了高低有別、主次分明、色彩繽紛的效應。屋脊獸頭也形式繁多,造型優(yōu)美,是很有價值的工藝珍品。木牌坊在白云山古建中享有特殊身份,它兀然獨立,飛檐出挑,翼角翹起,搏風擊雨數百年不傾不圮。白云山出類拔萃的建筑,和諧地體現了明清營造法式,又融入了鮮明的地方風格,使之更臻完美,相得益彰,顯示了歷代建造師的精湛工藝水平。
白云山道教音樂被譽為白云神韻,圣鏡仙樂。明萬歷三十六年(1620_年),北京白云觀道士王真壽等,持陜西布政使司貼來白云山總理教務,首次把北京白云觀的道教音樂傳到白云山,因而白云山道教音樂具有古典音樂和宮廷音樂的雙重成份,即古樸典雅,又莊重肅穆。清康熙年間,白云山道士苗太稔云游江南各地,廣集名山道樂,因而,白云山道教音樂又具有婉轉優(yōu)美、清新秀麗的江南風格。在長期的演出活動中,道士們吸收佛教、晉劇、嗩吶、民歌中的曲調和技巧,形成了以經韻曲調、笙管音樂、打擊樂為主的獨具特色的白云山道教音樂,并成為道教音樂四大流派中最具地方特色的一派。白云山道教音樂曾傳播四方,譽滿省城,至今這一神韻仙樂仍誦唱古觀,經久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