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陽江的導游詞(通用3篇)
關于陽江的導游詞 篇1
各位游客,穿過大嶺埂隧道,就是閘坡鎮(zhèn)了。
關于閘坡名字來歷,有人說是從前男人出海了,家里的婦女常站在高坡上眺望,等待丈夫回來,所以叫“站坡”;陽江淦民發(fā)音“站”、“閘”不分,所以又叫“閘坡”;又有人說,閘坡原來是建立在一個很雜亂的山坡上,所以叫“雜坡”……凡此種.種都是望文生義,其實閘坡名字的來歷,源于馬援廟門的楹聯。
古時候,陽江沿海的島上,漁民樂天知命,過著祥和的日子。
傳說不知什么時候起,海上游來了一條孽龍,經常興風作浪,漁家的日子從此就不太平了。
海嘯一來,家破人亡,滿目瘡痍。
后來東漢的伏波將軍馬援途徑陽江,知道這種情況,就從海上吆喝調來一塊大石頭,把波浪鎮(zhèn)住。
這塊大石頭就是現在閘坡鎮(zhèn)前面的“蝴蝶洲”。
從此,海不揚波,漁民也紛紛遷來,便成了一個新漁港。
為了紀念這位伏波將軍馬援,人們就在海邊山上建了一座馬援廟,廟門口撰寫這樣一副對聯:“叱石默佑舳艫穩(wěn),閘波維持海陵平”意思是:馬援將軍把大石頭移到這里,保佑了漁船的安全;大石把波濤閘住了,從此風平浪靜,維持了海陵島的安寧。
后來,當地漁民感激、懷念馬援將軍“叱石閘坡”之恩,便把這新港命名為“閘坡”。
關于陽江的導游詞 篇2
陽江市閘坡大角灣位于海陵島閘坡鎮(zhèn)東南,三面群峰環(huán)抱,面向浩瀚南海,灘長2.5公里,寬100米,因狀似牛角,故名“大角灣”,是海陵島最知名的景點。
正所謂山無水不秀,峰無云不媚,灣內風和浪軟,峰頂時有云霧繚繞。大角灣陽光明媚燦爛,沙灘均勻松軟,海水清澈純凈,空氣清新多氧是旅游度假的好去處。
經過開發(fā)和建設,大角灣景區(qū)逐步形成三大區(qū)域:景區(qū)東邊成為體育運動區(qū),已建成為國家沙灘排球隊訓練基地,曾主辦國際沙灘排球邀請賽、亞洲沙灘排球錦標賽、全國九運會沙灘排賽、全國翻波板錦標賽、全國帆板冠軍賽等賽事;景區(qū)西邊為休閑區(qū),設置沙灘園林吧、植物園景,游客可在這里聽濤、品茶、垂釣,享受悠閑的自然雅趣;
景區(qū)中部是大眾浴場,有沖浪、海上帆板、摩托艇、動力傘、飛行滑翔、沙灘車、古炮射擊場、野戰(zhàn)場、海上樂園和風情表演等游樂項目。
大角灣景區(qū)已發(fā)展成為集旅游、觀光、休閑、文化、體育競技于一體的南方海濱旅游度假勝地。大角灣位于廣東省陽江市海陵島閘坡鎮(zhèn)東南方向,背倚青山翠嶺,獨得大自然垂青。以陽光、沙灘、海浪、海鮮馳名于世,是海陵島乃至陽江地區(qū)知名度最高的旅游景點。該景點與陽西沙扒月亮灣并稱為“姐妹灣”。
近年隨著大嶺埂隧道的開通,車輛可沿環(huán)島公路長驅直入。望見陽光下熠熠生輝的海螺雕塑時,己到大角灣了。美麗的大角灣灘長2.45公里,寬100米,螺線形灣似巨大的牛角,故名大角灣。
大角灣三面群峰拱護,面向浩瀚南海,兩邊大角山與望寮嶺拱衛(wèi),灣內風和浪軟,峰頂時有云霧繚繞,正所謂山無水不秀,峰無云不媚,景觀層次豐富。
關于陽江的導游詞 篇3
陽江市位于廣東省西南部沿海,轄陽春市、陽東縣、陽西縣、江城區(qū)和海陵島經濟開發(fā)試驗區(qū),海岸(島)線長390.8公里,總面積7813.4平方公里,人口240萬。享有國家賦予的沿海開放區(qū)、經濟開發(fā)試驗區(qū)、工業(yè)衛(wèi)星鎮(zhèn)、山區(qū)和對臺小額貿易等優(yōu)惠政策,是廣東沿海對外開放城市之一。
陽江市海洋產業(yè)資源豐富,有全國著名的閘坡、東平、沙扒、溪頭、河北、對岸等六大漁港,漁場廣闊、灘涂平緩,適宜發(fā)展深海捕撈和海水養(yǎng)殖,盛產優(yōu)質名貴的鮮活水產品。陽江的礦產資源主要有鐵礦、銅礦、硫鐵礦、石英砂、錫礦、金礦、稀土礦等,頗有開采潛力。森林和水電資源蘊藏量豐富,可供綜合利用。工業(yè)現已形成汽車、稀土、機電、建材、冶金、食品、五金、紡織、服裝、森工等十大支柱行業(yè)。馳名中外的陽江小刀、陽江豆豉、陽江漆器及皮塑、成衣、包裝、不銹鋼器皿等名、優(yōu)、特產品也頗受歡迎。
陽江的風景亦具特色,如優(yōu)美奇特的漠陽山海風光,譽稱南國第一名勝的凌霄巖、全國著名的崆峒巖、龍官巖、三洞天;有東方夏威夷之美稱的閘坡大角灣——馬尾島天然海濱浴場的沙抄、河北旅游渡假區(qū)等,令游客流連忘返。改革開放以來,陽江的投資環(huán)境逐步改善,新建了陽江港和興能柴油機發(fā)電廠,完成了漠江水廠日供水20萬噸的第二期擴建工程,三茂鐵路陽春段全線開通營運,325國道一級公路改造完成,站港公路、進島公路、進港公路、尖山大橋壽長大橋建成通車,連接三茂鐵路的陽春火車站至陽江港的陽陽鐵路正在建設。廣東第三核叫站已定址陽江,現已進入可行性研究階段。
全市城鄉(xiāng)電話交換機容量已達22.3萬門,全面開通了移動電話與無線尋呼。1993年2月經國務院批準對外國籍船舶開放的一類口岸陽江港,1996年7月通過國家驗收,正式對外開放,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為投資者前來我市廣泛開展經濟技術合作創(chuàng)造了更為廣闊、堅實的社會經濟基礎。為了通過利用外資、引進技術設備,使我市工農業(yè)生產力水平躍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優(yōu)惠措施,進一步簡化辦事程序和手續(xù),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同時,市政府還專門設立了行政服務中心,為國內外投資者提供“一條龍”服務。幾年來,隨著投資環(huán)境的日趨完善,陽江市利用外資成倍增加,對外經濟技術貿易、協作與交流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初步形成了全方位開放的經濟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