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堯山導游詞(通用6篇)
桂林堯山導游詞 篇1
堯山位于市區(qū)東北8公里處,海拔909.3米,是桂林市轄區(qū)內(nèi)的最高峰。堯山景區(qū)主峰海拔909.3米,相對高度760米,堯山是桂林市最高的山峰。堯山西坡海拔450米處,秦時建堯廟,堯山之名由此而來。堯山在海拔600---700米處,原建有白鹿庵,為唐白鹿禪師故居,亦稱玉皇閣。海拔200米處,明建祝圣庵,茅坪庵。堯山腳下有全國保存最完整的明代藩王墓群。
由于這里地勢高,站在山頂舉目四望,山前水田如鏡,村舍如在畫中,千峰環(huán)野綠,一水抱城流的桂林美景盡收眼底。每年三月,山中的杜鵑花開得燦爛,也堪稱一絕。
景區(qū)通常只能坐索道上山,游人可自駕到索道站。在山頂向南望去,你可以看到巨大的天然臥佛,猶如釋迦牟尼睡臥于蓮蓬之上,這是迄今發(fā)現(xiàn)最大的天然臥佛。下山時可全程坐索道,也可做索道到半山腰,而后坐一段比較刺激的滑道回到山腳;赖木路大部分設在茂密的森林中,很多地方是游人難以涉足的,不僅可以在滑行途中看到奇松怪石,名花異草,清泉小溪,還要飛越兩座涵洞。讓人穿梭于花海叢林之中,體驗貼地飛行的快感。整個游程約1-2小時。
需要注意的是,在山頂可能會遇到幫你算卦,然后要求捐香火的情況,若無此需求禮貌拒絕即可。
桂林堯山導游詞 篇2
堯山西坡 海拔450米處, 秦時建堯廟, 堯山之名由此而來。后壽佛寺和白云觀建堯廟舊址上, 寺前有旱澇保收的'“天賜田”。在海拔600~700米處,原建有白鹿庵, 為唐白鹿彈師故居, 亦稱玉皇閣。海拔200米處, 明建祝圣庵, 又名茅坪庵。堯山腳下, 有明靖江王墓群300多座。
茅坪庵 又名茅庵、祝圣庵。位于桂林東郊堯山西麓。始建于明代, 一進三開間。請代屢有修茸。是桂林頗具影響的寺庵之一。三百多年前,名僧性因和尚歸缽于此。性因原名舍堡, 號道隱, 浙江錢塘人, 進士出身, 官至明永歷朝兵科給事中, 后以“罪謫”, 至桂林, 削發(fā)為僧。性因棄戎服, 披袈裟,仍心懷故國, 關心抗清大事, 常與文淵閣大學士、抗清名將瞿式耜, 共商抗清復明大計, 很受世人尊敬。學年茅坪庵, 香火頗監(jiān)。今庵已廢, 遺地留存。
壽佛庵 在堯山山腰天賜田旁。始建于明, 清乾隆間重修, 增建石拱門樓。早廢, 石基尚存。原建為三開間, 中為主殿, 側(cè)為次殿,主次間有門相通。供奉壽佛, 誕日特盛。
天賜田 在堯山山腰, 有田數(shù)畝、傳為堯帝所賜, 年年豐收, 人稱“天賜田”。田中之水, 來自玉_泉, 終年不涸。白云觀、壽佛庵世代耕作,以作“香火田”。這里, 清代香火鼎盛, 為宗教勝地。
白鹿禪寺 在堯山山腰, 原為堯廟, 秦時所建, 后白鹿禪師居此, 改白鹿禪寺。白鹿, 桂林人, 原名元康, 唐代高僧,講法京師。相傳外國進貢白鹿給唐玄宗, 元康侍側(cè), 所進白鹿跑元康前, 牽之不去。玄宗賜鹿元康, 并封為白鹿禪師。回桂后住持堯廟, 人稱“白鹿禪師故庵”,后已稱白鹿禪寺或白鹿禪師故庵。庵久廢, 遺址尚存。 天賜泉 在堯山半山深澗中, 距堯山電視塔百余米, 堯山路旁刻有“天賜泉”3個大字。泉水從山頂石穴中涌出,質(zhì)清味甘, 四時不絕。用天賜泉沏堯山茶, 芳香四溢。
堯山杜鵑 暮春三月, 堯山成了一片杜鵑花海。堯山杜鵑品種甚多, 色彩艷麗, 有紫、綠、紅、橙、粉、赭多種。著名詩人柳亞子贊曰: “靖江陵畔遺謨在,祝圣庵前暮靄斜; 好是西南春意蕩, 堯山紅遍杜鵑花!眻蛏蕉霹N, 堪稱一絕。
桂林堯山導游詞 篇3
堯山 在桂林市東北, 距市中心約10公里。桂林市東北與靈川縣接壤即以堯山為分界線。堯山主峰海拔909.3米, 相對高度760米, 是桂林最高的山峰。
乘索道由山下直達堯山之巔,極目遠眺,峰海山濤,云水煙雨的桂林山水風光盡收眼底。堯山西坡海拔450米處有堯廟,秦時所建,堯山之名由此而來。
堯山是一處自然風光和古代陵墓集中的風景名勝區(qū),山勢大致南北延伸, 岡巒起伏,杜鵑遍野。冬季山頂時有積雪, 明嚴震直《堯山冬雪》詩云:“朔風從東來,吹落遙空雪,灑向堯山頂,相看最奇絕。”山上有白石穴中涌出的玉乳泉,水質(zhì)清冽,四季長流。 后壽佛寺和白云觀建堯廟舊址上,寺前有旱澇保收的“天賜田”。在海拔600-700米處,原建有白鹿庵,為唐白鹿彈師故居,亦稱玉皇閣。海拔200米處,明建祝圣庵,又名茅坪庵。
遠在16~8億年前, 堯山原為海底, 約在4億年前的廣西運動抬升為陸地, 其后又降為淺海,經(jīng)億萬年來, 以物理風化為主, 巖體緩慢地破壞, 形成平緩的“土山”, 至今表層的碎屑堆積物仍留存在山坡與山麓。
據(jù)考察, 堯山山體斷層自兩億年前的印支運動、7000萬年前的燕山運動及200萬年前的喜馬拉雅運動中, 不斷地把堯山推向高處, 成為桂林群山的最高峰。
桂林堯山導游詞 篇4
堯山位于桂林市東北,堯山距市區(qū)約8公里。堯山景區(qū)主峰海拔909.3米,相對高度760米,堯山是桂林市最高的山峰。堯山西坡海拔450米處,秦時建堯廟,堯山之名由此而來。堯山在海拔600---700米處,原建有白鹿庵,為唐白鹿禪師故居,亦稱玉皇閣。海拔200米處,明建祝圣庵,茅坪庵。堯山腳下有全國保存最完整的明代藩王墓群。
堯山岡巒起伏,氣勢磅礴,植被豐茂,杜鵑遍野。冬季山頂時有積雪,明亞震直《堯山冬雪》詩云:“朔風從東來,吹落遙空雪,灑向堯山頂,相看最奇絕。”堯山以變幻莫測,絢麗多彩的四時景致而聞名。春天,堯山溫柔山遍野的杜鵑花將一座層巒疊嶂的大山打扮得姹紫嫣紅;夏天,堯山滿山松竹、陣陣碧濤、山川競秀、郁郁蔥蔥;秋天,堯山楓紅柏紫、野菊遍野,金黃碧綠;秋天,堯山雪花紛揚、白雪皚皚、冰花玉樹,別有一番情趣,站在堯山頂極目四望,堯山前水田如鏡,村舍如在畫中,千峰環(huán)野,一水穿城的景色必會使您心中生出“一覽眾山小”的豪情。堯山是全國著名古跡名勝。
堯山索道全套引進奧地得DOPPE LMATYR索道公司先進技術,裝備有自動報警、電視跟蹤等安全防護系統(tǒng)。索道全長1416.18米,高差423.3米,設雙人吊椅和吊廂175個,上站位于山頂電視發(fā)射臺附近,下站位于靖江王陵旁,索道單向運行時間為20分38秒:每小時運送量5072 ,乘索道由山下直達堯山之巔,極目遠眺,峰海山濤,云水煙雨的桂林山水風光盡收眼底。
桂林堯山導游詞 篇5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吾獨愛堯山拔地通天之勢,云山霧罩之美。早就聽說堯山具有華山之險,峨眉之峻,張家界之美,黃山之秀。暑假,我們?nèi)夷矫麃泶擞^光避暑。
為了早些領略堯山之美,天剛蒙蒙亮,我們就徒步開始登山。清晨的霧如煙如塵,好像給大山攏上了一層淡淡的輕紗。一路直上,奇山絕壁,高山深澗,古樹參天,在霧中像一幅幅連綿不斷的畫卷,美得讓人心醉。
經(jīng)過兩個小時的攀登,我們已經(jīng)來到了半山腰。說來奇怪,原本已經(jīng)大亮的天,越往上走卻越來看不清了。遠遠望去,白霧從谷中升起,彌漫了千山萬壑,只有山峰的腦袋飄在了云霧之上,仿佛山峰在水中酣暢淋漓地游泳;又好像是大海中的小島,在云霧時隱時現(xiàn);又猶如夢境中的海市蜃樓,讓人可望而不可及。我興奮地轉(zhuǎn)著圈,身旁的云霧撲面而來;腥婚g,我仿佛變成了一個白衣仙子,在堯山上空穿山越谷,騰云駕霧。
我們順著歡快跳躍、清澈見底的小溪,走走停停。山上的飛瀑和怪石嶙峋都讓我嘖嘖稱贊。我一會兒和爸爸媽媽打水仗,一會兒卷起褲腳摸魚捉蝦,一會兒又趴在這奇峰怪石上,搔首弄姿,擺幾組poss來點兒自拍,好一個不亦樂乎!
不知不覺已臨近中午,我們終于到達了堯山的最高峰——玉皇頂。此時的堯山早已撥云見日,光芒萬丈。山下的景色盡收眼底,一覽無余,果真是“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那一個個山峰,有的像高大威武的將軍,有的像飄灑的仙女,還有的像凌空的雄雞……此刻,我終于有了“手可摘星辰”和“一覽眾山小”的感覺,我激動地張開雙臂,仿佛一伸手就能摸到綿綿白云,真想爬上去呀,蓋著它美美地睡一覺!
再美的風景也不能永久停留,傍晚時分,我依依不舍地下了山,回首那高高的臺階,登天的感覺油然而生……
桂林堯山導游詞 篇6
堯山位于桂林市東郊,距市中心8公里,主峰海拔909.3米,是桂林市內(nèi)最高的山,因周唐時在山上建有堯帝廟而得名。
堯山以變幻莫測、絢麗多彩的四時景致聞名于世,春天,滿山遍野的杜鵑花將一座層巒疊嶂的大山打扮得姹紫嫣紅;夏天,滿山松竹、陣陣碧濤、山川競秀、郁郁蔥蔥;秋天,楓紅柏紫、野菊遍地;冬天,雪花紛揚,白雪皚皚、冰花玉樹,別有一番情趣。乘觀光索道可直達堯山之頂,極目四望,山前水田如鏡.村舍如在畫中,千峰環(huán)野綠,一水抱城流的桂林美景盡收眼底,峰海山濤,云水煙雨的桂林山水就如同一個個盆景展現(xiàn)在您的眼前。因此,堯山被譽為欣賞桂林山水的最佳去處,在山頂向東南方望去。您可以看到巨大的天然臥佛,猶如釋迦牟尼睡臥與蓮蓬之上.這是迄今發(fā)現(xiàn)的最大的天然臥佛。在山頂您還可還是一個風水寶地,這里有全國保存最完整的明代藩王墓群——靖江王陵,規(guī)模宏大輝煌,在此出土的梅瓶名揚四海。只要您登上堯山,帝王見證,臥佛護佑,定會讓您一生平安,好運相隨。
當你游覽到一半的時候,低頭俯瞰,你會看到一條白色的銀練,這是什么呢?這就是堯山滑道,1996年建成,全長共1000米,共有大小彎道18個,落差15米,游客乘坐滑道操控自如,快慢隨心所欲。乘坐滑車飛馳而下,可以獲得如同“旱地雪橇”般貼地飛行的刺激感受。乘滑道順山而下,行駛在茂密的叢林中,沿途奇松怪石,名花異草,清泉小溪等自然景觀,好似迎面撲來,又擦肩而過,使你在驚險刺激的現(xiàn)代享受中飽攬堯山風韻。
桂林雨是中國一絕,桂林雨中以夏雨為最。上堯山觀賞夏雨,云去霧來,峰隱水現(xiàn),天地相連,云霧相結(jié),身置其中,真不知是人間還是仙境。難怪陳毅有詩贊日:“愿做桂林人,不愿做神仙”。此時觀賞堯山頂?shù)木跋,雖然時逢陰天,未能見到日出,令人生出一絲遺憾,但那晨霧退去后的絕景卻是令人驚嘆的。
秋天,漫山遍野的蘆葦隨風起舞,淺唱低吟,好似在說:“歡迎你遠方的客人。” 中秋佳節(jié)在堯山頂觀賞皓月當空的桂林城,聽松濤低唱,望明月星空,山下萬家燈火,天上爍爍繁星,好似一幅天上人間的立體夜景圖,在堯山觀桂林夜景也是一種難得的人生享受,若星月皎潔,天幕上襯著奇峰剪影,那意境猶具特色。真是:“此景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由于山高,堯山氣溫比市區(qū)要低很多,每當冬季寒潮襲來,堯山群峰便呈現(xiàn)出一派銀裝素裹,冰峰雪嶺的景象。“堯山冬雪”是桂林的古八景之一。明代嚴震直和清代王思祥分別有詩贊日:“朔風從東來,吹落遙空雪,灑向堯山頂,相看最奇絕。”“聞說嚴關雪不度.雪遍山顛。”
堯山景區(qū)是國家首批AAA級旅游風景區(qū)和桂林市首批文明風景旅游示范點,是廣西自治區(qū)級青年文明號單位。您在這飽覽桂林美景的同時還能夠得到熱情周到的服務,堯山之旅定會讓您盡興而來,滿意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