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靖江王陵導(dǎo)游詞(精選5篇)
桂林靖江王陵導(dǎo)游詞 篇1
靖江王陵是朱明王朝分封在靖江(桂林)歷代諸王的陵園,靖江王陵位于桂林市東郊堯山西麓,靖江王陵距市區(qū)約5公里。公元1368年,朱元璋創(chuàng)建明朝,先后分封24個兒子和一個侄孫到各要塞重地建藩為王。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元璋封其侄孫朱守謙為靖江王。靖江王從冊封到滅亡共存280年,先后承襲王位的有14人,其中有11王葬于堯山,這11王的陵園加上其他藩戚王室墓葬,構(gòu)成一個方圓百里,氣勢磅礴,極富江南特色的墓群。
靖江王陵的建筑布局均呈長方形,中軸線上序列有陵門、中門、享殿和地宮。各陵都有兩道陵墻,通常可分為外圍、內(nèi)宮兩大部份。外圍有廂房、陵門、神道、玉帶橋以及石人、石獸等;內(nèi)宮則有中門、享殿、石人和地宮等。已開放的靖江莊簡王陵享殿內(nèi)陳列展出部份靖江王陵的出土文物,其中造型精美的青花梅瓶,世上罕見,極為珍貴。
靖江王共十三個,有十一個葬于桂林,F(xiàn)在可供游者游覽的是近年修復(fù)的第三王莊簡王朱佐敬與王妃之合葬墓。陵園占地八十七畝,分外園和內(nèi)宮兩大部分。進(jìn)入陵門,有三條磚墁神道,中為王徑,左右為陪徑。神道兩旁對列著既顯示了明代的規(guī)制,又具有較高的藝術(shù)欣賞價(jià)值的石作。由神道進(jìn)入內(nèi)宮可登享殿,此殿高大宏偉,富麗堂皇,是祭祀的主要場地。殿后即“寶城”是死者的“寢宮”。墓的左右是兩條帶狀丘陵,遍植蒼松翠柏,與紅色圍墻,朱漆殿宇交相輝映,歷史古跡與自然景致融為一體。
明朝分封在靖江 ( 桂林) 歷代諸王的陵園,位于堯山西南山麓。承襲王位的 14 位靖江王,其中有 1l 王葬于堯山,這王的陵園加上其他藩戚王室墓葬,構(gòu)成了一個方圓百里、極富江南特色的藩工墓群。整個陵園氣勢磅礴,是我國現(xiàn)存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明代藩王墓群,素有“嶺南第一陵”之稱。 靖江王陵背靠堯山,正前方奇峰對峙,山峰之間形成天然陵口,視野開闊,左右群山拱衛(wèi)。王陵布局呈長方形,中軸線上依序列有陵門、中門、享殿和地宮。各陵都有兩道陵墻,大的占地 270 多畝,小的不到 1 0 畝,通常分為外圍、內(nèi)宮兩部分。外圍有廂房、陵門、神道、玉帶橋以及石人、石獸等內(nèi)宮則有中門、享殿、石人和地宮等。 目前,對游人開放的是經(jīng)整修后的靖江王莊簡王與王妃的合葬陵,在享殿內(nèi),陳列展出了部分靖江王陵的出土文物,其中有造型精美的青花梅瓶,世上罕見,極為珍貴。
桂林靖江王陵導(dǎo)游詞 篇2
靖江王陵是朱明王朝分封在靖江(桂林)歷代諸王的陵園。整個陵園規(guī)模龐大、氣勢磅礴,有“北有十三皇陵,南有靖江皇陵”之稱,其中有11人葬堯山,有“靖江王11陵”之謂。這11王的陵園加上其他藩戚王室墓葬,構(gòu)成一個方圓百里,氣勢磅礴,極富江南特色的墓群。
靖江王陵中11座王墓,襲王位的次妃墓4座,將軍、中尉、宗室、王親藩戚等墓共約320余座。
靖江王墓群依其地面規(guī)制及死者身份可分成六類。
第一類是王妃合葬墓,即通常所說的王陵,共10座,級別最高,墓園面積從300多畝到數(shù)畝不等,布局一般為長方形,兩道圍墻,三券陵門(外圍墻)、三開間中門(內(nèi)圍墻)、五開間享殿與高大的寶城(墓冢)處于同一軸線,以神道相通,神道兩側(cè)序列守陵獅、墓表和狻猊、獬豸、狴(bi)犴(an)、麒麟、武士控馬、大象、秉笏文臣、男侍、女侍等石作儀仗,一般為11對,有些王陵在秉笏文臣后面還立有神道碑,有些在陵門內(nèi)或外建有廂房。
第二類是次妃墓,共4座,級別次于王妃合墓,墓園布局與王妃合墓相仿,但面積及建筑略小,石像生少2對。
第三類是未襲而卒的世子(長子)墓和別子輔國將軍墓,級別低于次妃墓,石像生只有7對或更少。
第四類是奉國將軍墓,墓園面積、石像生少于輔國將軍墓。
第五類是中尉墓,分鎮(zhèn)國中尉墓、輔國中尉墓、奉國中尉墓三級,墓園面積、石像生依次減少,一般只有一道圍墻和墓碑,無享堂和石像生。
第六類是縣君、鄉(xiāng)君等女性宗室墓及靖江王宮媵墓,級別最低,無圍墻和石像生,僅有墓冢和墓碑。
桂林靖江王陵導(dǎo)游詞 篇3
靖江王陵是朱明王朝分封在靖江(桂林)歷代諸王的陵園,位于桂林市東郊堯山西麓, 距市區(qū)約5公里。公元1368年,朱元璋創(chuàng)建明朝,先后分封24個兒子和一個侄孫到各要塞重地建藩為王。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元璋封其侄孫朱守謙為靖江王。靖江王從冊封到滅亡共存280年,先后承襲王位的有14人,其中有11王葬于堯山,這11王的陵園加上其他藩戚王室墓葬,構(gòu)成一個方圓百里,氣勢磅礴,極富江南特色的墓群。
靖江王陵的建筑布局均呈長方形,中軸線上序列有陵門、中門、享殿和地宮。各陵都有兩道陵墻,通?煞譃橥鈬、內(nèi)宮兩大部份。外圍有廂房、陵門、神道、玉帶橋以及石人、石獸等;內(nèi)宮則有中門、享殿、石人和地宮等。已開放的靖江莊簡王陵享殿內(nèi)陳列展出部份靖江王陵的出土文物,其中造型精美的青花梅瓶,世上罕見,極為珍貴。
靖江王共十三個,有十一個葬于桂林,F(xiàn)在可供游者游覽的是近年修復(fù)的第三王莊簡王朱佐敬與王妃之合葬墓。陵園占地八十七畝,分外園和內(nèi)宮兩大部分。進(jìn)入陵門,有三條磚墁神道,中為王徑,左右為陪徑。神道兩旁對列著既顯示了明代的規(guī)制,又具有較高的藝術(shù)欣賞價(jià)值的石作。由神道進(jìn)入內(nèi)宮可登享殿,此殿高大宏偉,富麗堂皇,是祭祀的主要場地。殿后即“寶城”是死者的“寢宮”。墓的左右是兩條帶狀丘陵,遍植蒼松翠柏,與紅色圍墻,朱漆殿宇交相輝映,歷史古跡與自然景致融為一體。
桂林靖江王陵導(dǎo)游詞 篇4
Hello!親愛的旅客朋友們,我是你們這次游覽的導(dǎo)游。首先自我介紹一下,我叫朱紅玉,是桂林旅行社的導(dǎo)游,我將和大家共同度過這段旅程,感謝大家給我了這次機(jī)會,我一定會為大家服務(wù),讓大家在桂林玩得高興愉快,希望大家對我們的工作多多支持。
桂林市著名的旅游勝地,俗話說:“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以她山清,水秀,洞奇,石秀的秀麗風(fēng)光聞名于世,每年吸引著千萬的海內(nèi)外的游客帶桂林來觀光旅游。
桂林這一帶的山,一座座高峭聳立,拔地而起,各不相接。桂林的水蜿蜓彎曲,清澈見底,在日后的行程中我將帶領(lǐng)大家乘著小舟去觀賞桂林最美的一條江——漓江。漓江的水是出奇的靜,靜得我們根本感覺不道它在流動;麗江的水清澈見底,可以看見有許多美麗的魚兒游來游去。
桂林的山還多奇石,著名的有月牙山的劍柄石象鼻山的垂釣石,伏波山的試劍石……桂林的洞更是一絕。下面我請大家跟我一塊兒上岸去欣賞欣賞神秘的七星巖。
七星巖溶洞的面積巨大,可容納一萬多人,請看這兒,洞內(nèi)有著造型奇特的各種景物:有莽莽的原始“森林”,高聳挺拔的“寶塔”,還有潔白鮮嫩的“竹筍”……有“大自然藝術(shù)宮”之稱。大家請看這邊兒,形形色色的鐘乳石,在彩燈的照耀下,是不是更有情趣了呢?這些鐘乳石還有著動聽的名字,什么“獅嶺朝”,“石乳羅帳”,“云臺攬勝”等等。請大家自由欣賞,一定要注意安全!
桂林以山青、水秀、石美、洞奇。這絕世無雙的美麗景色,贏得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贊譽(yù)。構(gòu)成了一幅長達(dá)80余千米的山水畫卷。
桂林靖江王陵導(dǎo)游詞 篇5
親愛的游客朋友們:
大家好,我是你們這次游桂林的導(dǎo)游,感謝大家給了我這次鍛煉的機(jī)會,我會盡自己的所有能力為你們講解的。
好了,我們言歸正傳。俗話說“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這一帶的山有個特點(diǎn),就是在平坦的大地上和江邊,一座座拔地而起,突兀森郁,各不相連。
我們在桂林市的中心,這邊有一座危峰。它叫獨(dú)秀峰,奇峰突起,猶如一支擎天大柱,被稱為“南天一柱”
接下來,我?guī)ьI(lǐng)大家乘著木舟去觀賞桂林最美的一條江——漓江。大家能看出漓江的水有什么特點(diǎn)嗎?對,漓江的水出奇的靜,靜得我們根本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漓江的水清澈見底,可以看見有許多美麗的魚兒在水中游動;漓江的水還特別的綠,綠的簡直可以與無暇的翡翠相媲美。
大家請看,這個景點(diǎn)就是“象山水月”,它由象山和水月洞合成。這個象山又叫象鼻山,因?yàn)樗崴埔恢徽诮咃嬎木尴蟆O蟊巧侥巧钊胨械拈L鼻,與其山體現(xiàn)成了圓圓的洞穴,名“水月洞”。洞面十分光滑。
這是駱駝山,關(guān)于它的美麗傳說下次告訴您吧,
好,今天我?guī)Т蠹揖陀斡[到這,歡迎大家來桂林,我還有很多不足之處,望大家多多指教,我們小次再見。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