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著名的景點導(dǎo)游詞(通用3篇)
海南著名的景點導(dǎo)游詞 篇1
萬泉河是海南島第三大河,發(fā)源于五指山,全長163公里,流域面積3693平方公里。沿河兩岸典型的熱帶雨林景觀和巧奪天工的地貌,令人嘆為觀止。萬泉河是中國未受污染、生態(tài)環(huán)境優(yōu)美的熱帶河流,被譽為中國的“亞馬遜河”。
萬泉河的上游兩岸,山巒起伏,峰連壁立,喬木參天,奇?zhèn)ルU峻。有莽莽蒼蒼的熱帶天然森林保護區(qū),有瓊僑何麟書先生1920_年在原樂會縣崇文鄉(xiāng)合灣創(chuàng)辦的“瓊安橡膠園”和瓊崖龍江革命舊址、石虎山摩崖石刻等自然歷史人文景觀。
一座大型水壩將萬泉河攔腰截斷,上游數(shù)十里狹窄河道變成了一個大湖。整個上游域區(qū),猶如一幅水繞山轉(zhuǎn)、波拍山尖、碧波萬頃的山水畫長軸。
萬泉河的中下游,從石壁至椰子寨一帶,河水溫順平緩。再下文 曲、溫泉、沙美,河面更是段段開闊,漫江碧透,水清見底,沙礁可辨,卵石可數(shù)。兩岸晨昏景色變幻神奇。清晨,晨曦噴灑,椰林村莊拔紗露面,黃昏來臨,殘陽撒金,河面倒影沉璧,薄霧織紗,晚風(fēng)習(xí)習(xí),此情此景,讓人心醉。
萬泉河出海口風(fēng)光更為迷人。那里集三河(萬泉河、龍滾河、九曲江)、三島(東嶼島、沙坡島、鴛鴦島)、兩港(博鰲港、潭門港)、一石(砥柱中流的圣公石)等風(fēng)景精華于一地,既有海水、沙灘、紅礁、林帶,又有明媚陽光、新鮮空氣,清柔流泉,是目前世界河流出?谧匀伙L(fēng)光保護最好的地區(qū)之一。
海南著名的景點導(dǎo)游詞 篇2
各位朋友們,大家好。現(xiàn)在我們來到?谑醒葚S鎮(zhèn)的東寨港紅樹林自然保護區(qū)。有朋友會問,這紅樹林為什么不是紅色的,而是綠色的呢?
因為,這些生長在熱帶、亞熱帶海岸潮間帶的常綠灌木或喬木群落,之所以稱為紅樹林,只是因為在植物學(xué)上它們屬于紅樹科,樹皮內(nèi)部和木材常呈紅褐色。其實它們的枝葉都是深綠的。
站在海岸上遠(yuǎn)遠(yuǎn)眺望,只見一片浩瀚的郁郁蔥蔥的綠色森林,在海水中搖曳。退潮的時候,整片樹林的樹干亭亭玉立,風(fēng)姿綽約,宛如一道永不凋萎的綠色長城,在海中巍然屹立。漲潮時,紅樹林休浴在溫馨的海水之中,只有青翠的樹冠在微風(fēng)中飄蕩,活像浮在海上的綠洲。旅游者可以乘坐游船,順著寬約50米的溝漕行進,觀賞一叢叢紅樹林,十分奇妙!
紅樹林在我國的分布,以浙江南部為最北界線。紅樹林并非單一樹種,而是品種繁多的常綠喬木和灌木組成的大家族。除了海蓮、角果木、紅茄冬、秋茄、紅樹、木欖等喬木外,還有老鼠勒、桐花樹、白骨壤等灌木了解,世界各地共有紅樹林23科81種,而在海南島就有23科41種,其中有8個是海南島獨有的珍貴品種。而我們所看到的東寨港紅樹林就有16科52種。海南全島共有紅樹林面積4772公頃,占全國的33%,是全國紅樹林種類最多、分布和保存面積最大的區(qū)域,具有紅樹物種多樣、古老、瀕危、集中分布、保存完整的特點,在世界紅樹林中占有重要位置,具有極為重要的保護、旅游和科研價值。
東寨港紅樹林保護區(qū),屬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是我國建立的第一個國家級紅樹林保護區(qū),同時也是我國目前面積最大的一片沿海灘涂森林,綿延海岸線總長54公里。面積3337多公頃。由于東寨港地處熱帶北緣,紅樹林一般顯得矮小,樹高可到10米
紅樹林是一種很奇特的植物群落。主要有三奇,請大家注意觀察。
它生長在熱帶海邊沉積灘涂上的紅樹林,漲潮時被淹沒,只有綠色枝葉露出水面,成為海上綠洲。它耐濕、耐高溫、耐強光、耐鹽堿。為什么紅樹林浸漬在鹽分很高的海水里而不枯死呢?這是由于它具有特殊的生理結(jié)構(gòu)與功能。
海南著名的景點導(dǎo)游詞 篇3
五指山市位于海南島中南部腹地,是海南島中部地區(qū)的中心城市和交通樞紐,市區(qū)海拔328.5米,是海南島海拔最高的山城。五指山周圍群山環(huán)抱,森林茂密,是有名的“翡翠山城”。五指山地區(qū)冬暖夏涼,不受寒潮侵襲,也不受臺風(fēng)影響。由于獨特的氣候條件,使五指山生物種類繁多,植被分布為熱帶自然景觀。這里山清水秀,四季如春,有“天然別墅”之稱。
五指山,海拔1867米,坐落瓊中縣境內(nèi),為海南島第1高峰。偏西為黎母嶺,其中鸚哥嶺海拔1812米,為海南島第2高峰。五指山脈呈北東—南西走向,山體蜿蜒長15公里,上覆厚層花崗巖,東北段破碎低矮,西南段完整高聳。主峰在西南端,山峰起伏如鋸齒,多懸崖峭壁。山間盆地、丘陵錯落分布于山脊兩側(cè),呈多級地形。五指山為萬泉河、陵水河和昌化江等河流的分水嶺。山脈東南麓位于迎風(fēng)坡上,又為臺風(fēng)路徑所經(jīng),年降水量2866毫米,是海南著名暴雨中心,也是全島雨量最多地區(qū)。
五指山森林成片,生長茂密,種類繁多,群落層次多而復(fù)雜,垂直地帶性分異明顯:海拔700~800米以下為熱帶季雨林和雨林磚紅壤性土帶;800~1400或1600米為山地常綠闊葉林(或山地雨林)黃壤帶;1400或1600米以上為山頂苔蘚矮林草甸土帶。有坡壘、青梅、花梨、紅欏等珍貴木材,并有可栽種橡膠等熱帶經(jīng)濟作物的大片宜林地和天然牧場,有綠色寶庫之譽。多珍貴動物。已建有五指山自然保護區(qū)。礦藏豐富,鐵和水晶儲量大,質(zhì)量好。著名的石綠鐵礦即位于山區(qū)西部昌江縣內(nèi),此外有銅、鉛、鋅、錫、鎢、汞等熱液脈狀礦床。
五指山區(qū)是黎、苗民族聚居地。20世紀(jì)50年代以前生產(chǎn)落后,F(xiàn)已建有公路,工廠、礦場,并開辟了一批農(nóng)林牧場。五指山是海南島老革0據(jù)地,為瓊崖縱隊長期堅持斗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