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西柏坡導游詞_西柏坡舊址導游詞(精選3篇)
石家莊西柏坡導游詞_西柏坡舊址導游詞 篇1
西柏坡原本是太行山中一個普通的小山村,自1948年5月至次年3月間,這里成為當時中國革命的領導中心,中國共產黨從這里走向了全國勝利。
西柏坡三面環(huán)山,一面環(huán)水,西扼太行山,東臨冀中平原,易守難攻的地理特征使1947年的中國共產黨選擇它作為中國革命的指揮中心,領導全國人民和人民解放軍與國民黨進行戰(zhàn)略大決戰(zhàn)。如今,西柏坡紀念館已經成為全國著名的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tǒng)教育基地。
西柏坡紀念館于1977年建成,館標為鄧小平1984年題寫。展覽圍繞“新中國從這里走來”這一主題,重點介紹了中共中央和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在西柏坡的偉大革命實踐,設計完善、制作精美,藝術品味高,獨具特色,被國家文物局評為“1998年度全國十大陳列展覽精品”之一。
石家莊西柏坡導游詞_西柏坡舊址導游詞 篇2
小五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位于河北省蔚縣,面積為21883公頃,屬恒山余脈,有東、西、南、北、中5個突出的山峰,為區(qū)別于山西五臺山,稱小五臺山。五臺之中以東臺最高,海拔2882米,是河北省境內高山之最。大家看,小五臺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崖壁陡似削,山石橫如斷,幾乎90度垂直的石梯令人心驚膽戰(zhàn)。
走進小五臺,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五彩石”。在這里,沒有哪兩塊石頭的顏色是相同的。大大小小的石塊形狀各異,顏色對比強烈:白石頭顏色像雪,紅石頭顏色似火,綠石頭顏色如翠……
往里走,會看到 “珍珠泉”三個醒目的大字,
大家看,泉水清澈見底,一串又一串的小泡泡從石頭縫中擠了出來,好像一顆顆玻璃彈珠在此起彼伏的溪流中蹦蹦跳跳。不一會兒,一串串金光閃閃的項鏈又竄出來了,原來是太陽公公為它們染上了顏色。真漂亮啊!你會禁不住去撈它們,可你的手剛碰到它們,它們就變魔術般的消失了。
往前走,這就是傳說中的“一線天”。抬頭望,兩邊的山崖似乎遮住了天空,只留下天的一條縫,就像一根線。穿過“一線天”,向左看,陡峭的飛崖,奔流的瀑布,震耳欲聾的水聲,仿佛走進了壯觀的畫卷,大自然真是鬼斧神工啊!
繼續(xù)前進,大家還會看到詭異莫測的“鎮(zhèn)妖石”,欲靜卻動的“風睡石”,神仙睡過的“睡仙石”,深不見底的“油甕”,高聳入云的塔林……
聽了我的介紹,大家對小五臺山更加喜歡了吧?接下來是自主游覽,兩個小時后在這里集合。請大家注意安全!祝大家游玩愉快!
石家莊西柏坡導游詞_西柏坡舊址導游詞 篇3
各位游客:
大家好!歡迎光臨素有“北方九寨溝”之稱的沕沕水生態(tài)風景區(qū)。我叫,是景區(qū)的導游,非常榮幸能為大家做游覽的講解和向導,接下來的幾個小時,由我來陪同大家完成今天的旅程。并予祝大家旅游愉快。
沕沕水風景區(qū)是國家級3A風景區(qū)、國家風景名勝區(qū)、國家水利風景區(qū)、中國最佳生態(tài)風景區(qū),是紅色旅游與綠色旅游相融合的綜合性游覽勝地。作為紅色旅游,有與革命圣地西柏坡密不可分、曾為全國解放戰(zhàn)爭勝利、新中國誕生作出卓越貢獻、世譽“邊區(qū)創(chuàng)舉”的沕沕水發(fā)電廠舊址。綠色旅游,景觀豐富,特色鮮明,獨具一格。峰巒優(yōu)美,怪石嶙峋,形象奇魅;山泉富饒,飛瀑天降,潭溪遍布,堪稱北方九寨溝、仙境比方壺。整個景區(qū)上百道景觀,道道誘人,處處非凡。多數景觀宜近賞臨覽,有些景觀須遠眺探奇。站在停車場,向西南仰望,一座神龜觀瀑映入眼簾,那墨綠油茸的龜背、昂首翹立的龜頭、悠悠漫步的雄姿,栩栩如生。仔細品味,這只巨龜又由若干幼龜蔟集,成群結隊浩浩蕩蕩向飛瀑方向進發(fā),蔚為壯觀。還有那鳳凰展翅、雄獅盤踞,其神姿、形態(tài),達到以假亂真的地步。
(站在景區(qū)門樓前)
大家看到的這座門樓,是景區(qū)的進出口,門口兩側有兩幅楹聯(lián),短聯(lián)、長聯(lián)各一幅,都是由河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張志平先生撰寫的。是對沕沕水風景區(qū)的簡要寫照。對于大家了解沕沕水,游覽沕沕水有裨益。因此請先觀覽楹聯(lián)。
請先看短聯(lián):
上聯(lián)“飛流直下三千尺”,是引用唐朝著名詩人李白《望廬山瀑布》詩中的第三句,作為沕沕水瀑布的寫照,是非常恰如其分的。沕沕水瀑布早在明清時代就被列為平山“八大勝景”之首。素有“百丈飛瀑”、“沕水瀑布天上降”之美稱。瀑布是沕沕水景區(qū)的核心景觀,也是周圍景區(qū)所不可比擬的獨特景觀。
下聯(lián)“催開太行萬盞燈”,是對沕沕水水電站的贊美。沕沕水水電站是1947年在朱德總司令關懷支持下,利用百丈瀑布作動力修建的,肩負著為黨中央駐地西柏坡和周圍兵工廠供電的神圣使命,為解放戰(zhàn)爭的勝利和新中國的誕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被朱德總司令贊譽為“紅色發(fā)電廠”,被世人稱頌為“點亮新中國黎明的燈光”、“新中國水電之源”。
橫批“邊區(qū)創(chuàng)舉”,是晉察冀邊區(qū)政府給沕沕水水電站贈匾的題詞,是對電站的歷史評價。
請大家再看長聯(lián),上下聯(lián)各有116個字組成。
先看上聯(lián)“八百里太行 橫空出世 若嘯若吟 唱盡天地英雄氣” 寫的是沕沕水景區(qū)巍巍矗立在連綿不斷的太行山脈,古往今來,圍繞扶正祛邪,神話傳說豐富,聞名于世,顯示著頂天立地的英雄氣概。
“沕沕水瀑布 泉涌半山 巖斷千尺 雄居五岳第一川” 是對沕沕水瀑布氣勢磅礴的寫照。泉水由半山泉洞涌出,飛流直下,落差百丈,雄偉壯觀,堪稱五大名山的第一瀑。(五岳指的是東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華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東望中山 群雄比肩 千乘之國誰敵手” 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平山隸屬中山國,沕沕水地處中山國西部。當時,群雄并起,國家林立,割據混戰(zhàn),盡管中山國不大,但雄才大略,驍勇善戰(zhàn),使周圍的一些大國都不敢小瞧。說明平山在遠古時代就有不凡的業(yè)績。
“西眺藏山 千古流傳 公孫救孤義滿天” 沕沕水的西面是藏山,春秋時期叫首陽山,是晉國屬地。古今聞名的公孫杵臼、程嬰見義勇為、舍子救趙孤的歷史故事就發(fā)生在那里。京劇《趙氏孤兒》、《搜孤救孤》演的就是這個故事,頌揚自古形成的舍已為人、大義凜然的傳統(tǒng)美德。
“南接晉陽 金甌無缺 獅腦山上戰(zhàn)虜寇” 山西太原一帶古稱晉陽,是沕沕水的近鄰,是具有光榮革命傳統(tǒng)的英雄之地,那里的父老鄉(xiāng)親為保衛(wèi)中華民族的統(tǒng)一、獨立、完整,曾與倭寇進行過不屈不撓、前仆后繼的殊死斗爭。
“北連圣地 文治武功 銀線一根定乾坤” 沕沕水的北面是革命圣地西柏坡,相距四十五公里,電站發(fā)出的電力通過電線輸送到西柏坡,點亮了西柏坡的燈光,使電波連通了各戰(zhàn)場,為毛主席、黨中央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祖國解放立下了不朽功勞。
“壯哉平山 山河秀麗 奇哉沕水 山高水長” 由上可知,平山不僅山河秀麗,風景如畫,而且開創(chuàng)了翻天覆地的革命歷史,使新中國從這里走來。平山象高山流水一樣,永遠載入中國史冊。
再看下聯(lián)“三千仞天桂 鐘秀造化 蜿蜒南來 高山有情天接水” 天桂山與沕沕水同居太行山脈。如果說天桂山高大雄偉,匯聚了大自然的秀美,那么彎彎曲曲的山脈向南延伸,天地更加鐘情沕沕水,造就了這片青山秀水的奇特景觀。
“五百里洞天 九道靈泉 競相奔涌 飛流一瀉天地驚” 沕沕水道道甘冽的清泉,源自漫長的天洞,沕沕涌流,形成百丈飛瀑,傾瀉而下,激石有聲,十分壯觀,給游客留下驚奇的感受。
“六月飛瀑 八月朝嵐 煙雨起處見彩虹” 飛瀑常年傾瀉,六月最為宏偉壯麗,到八月秋高氣爽的季節(jié),生騰出濃郁的潮霧,如煙氣似細雨,在陽光照耀下,一道彩虹空中舞,五彩繽紛,甚為艷麗。
“半潭玉乳 一泓清水 泉華臺上聽秋風” 飛瀑注入湖中,清澈的象一潭玉乳,經溢水壩、幽幽谷,淌入泉華臺,梯田狀的池池清水,發(fā)出沕沕水聲,象初秋的風聲一樣優(yōu)美動聽。
“孔雀展翅 妙筆生花 鳥鳴蟬啼林木靜” 沕沕水的山由五百多種植物所覆蓋,不但郁郁蔥蔥,而且山勢千姿百態(tài),生成孔雀展翅、妙筆生花等數不勝數的奇特勝景。寂靜的原始森林,夏綠秋紅,百鳥爭鳴,激發(fā)游人的興趣。
“石墻青瓦 裊裊炊煙 柴門半掩人歸來” 這兩句是太行山莊風情的寫照。沕沕水地處晉冀邊界,周邊的山莊風情晉冀并蓄。給城市游客以獨特新奇之感。當您登山鳥瞰沕沕水村時,尤其是您在景區(qū)留宿小憩的時候,您會親切地享受到這一風情。
“美哉山村 濃濃丹青 秀哉飛瀑 人間奇景” 這兩句是下聯(lián)的綜合感受。
沕沕水生態(tài)風景區(qū)是集紅色教育和生態(tài)景觀于一體的綜合性旅游景區(qū)。當您步入景區(qū)、漫游各景點的時候,您會深切地感受到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