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河北蒼巖山的導游詞范文(通用3篇)
介紹河北蒼巖山的導游詞范文 篇1
蒼巖山位于革命圣地西柏坡南70余公里的井陘境內(nèi),距省會石家莊50公里,景區(qū)總面積63平方公里。這里奇峰異石林破,青松翠柏常青,歷史文明長久,是游覽休閑、消夏避暑、健體科研等多功效景致名勝區(qū)跟旅游勝地,宛如一顆殘暴的明珠,鑲嵌在太行山中。
蒼巖山不僅是風景、旅游勝地、而且仍是佛教文化名山;隋煬帝的長女南陽公主曾在此出家為尼。自隋至今,閱歷代修整構(gòu)成現(xiàn)有的福慶寺、臥佛寺、龍巖寺、公主墳、菩薩頂、玉皇頂、鑾臺垴等寺廟園林和休閑場合。經(jīng)佛教協(xié)會同意,長年有僧人留住,并依法發(fā)展各種佛事運動。
蒼巖山景區(qū)觀豐盛多彩,群峰巍峨,危峰兀立,深澗深谷,古樹名木,清泉碧湖,構(gòu)成了奇特、幽雅、奇麗的天然景觀。千年古剎以悠長的歷史和出色的建筑藝術形成了奇怪壯觀的人文之美,自古就有“五岳奇秀攬一山,太行群峰唯蒼巖“的美譽。
蒼巖山,1988年被國務院評定為國度重點風景名勝地;1994年被鑒定為歷史文化名山;1999年被專家評為石家莊十大名景之首;由李安執(zhí)導,曾榮獲73屆奧斯卡四項大獎的影片《臥虎藏龍》的很多鏡頭就在這里拍攝。
蒼巖山風景名勝區(qū)位于河北省井陘縣東南部,距省會石家莊市70公里,景區(qū)面積180平方公里。蒼巖山不僅自然風光幽美,享有“五岳奇秀攬一山,太行群峰唯蒼巖”的盛譽,而且又以宗教文化著稱,相傳早在1320xx年前隋煬帝的長女南陽公主就到此出家修行,山巒中至今還有不少古剎名殿留存,因此1988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二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之一。
蒼巖山海拔1000余米,山上崖險壁,谷幽石奇,清泉潺潺,古木參天,天然景觀獨特而繁多,其中以“碧澗靈檀”、“陰崖石乳”、“峭壁嵌珠”、“爐峰夕照”、“山腰綺柏”、“竅開別面”等“蒼巖十六景”最為有名。迎著山門就是奇景“碧澗靈檀”,只見這里崖壁的巖縫里,蒼柏古檀或兀立、或斜出,或橫生、或倒掛,聽名字,有迎客檀、鹿皮檀、龍手檀、羅漢檀、仙女檀、偉人檀,千姿百態(tài)、萬象崢嶸,煞是壯觀。在景區(qū)的疊翠峰巒之間,建著眾多禪房、古剎、亭臺、碑碣,它們大多屬于山上的古代寺院修建大都是明清遺物,重要建筑有橋樓殿,南陽公主祠等。寺院依山勢而建,進山門上 攀,峰回路轉(zhuǎn),在對立的斷崖之間飛架著一座長15米、寬9米的單孔石拱橋,橋樓殿就坐落在這臨深約70米的橋上。橋樓殿為二層重檐樓閣式建筑,金色琉璃瓦頂和朱紅色殿柱映在藍天綠峰中,各顯光輝。殿內(nèi)有 佛、菩薩、十八羅漢像及壁畫。雄偉的殿堂建于高臨絕壁的石橋上,似海市蜃樓,鬼斧神工,世所常見。古人夸獎這一壯觀氣象:“千丈虹橋望入微,天光云彩共樓飛。”再向北行,就是福慶寺的主體建造南陽公主祠,據(jù)說南陽公主當年就寓居在此。祠寬3間、進深1間,單檐歇山式黃綠琉璃頂。祠內(nèi)正面有3龕,旁邊端坐著南陽公主彩塑,神色重悠然,兩側(cè)各塑4個站立的樂女,情態(tài)各異,栩栩如生;山墻上繪有公主修身得道、濟世救人的彩色壁畫。龕持有個幽邃的石洞,傳說為公主的寢室。福慶寺院內(nèi),還有蒼山書院、萬仙堂、大佛殿、峰回軒、磚塔等修筑及數(shù)座碑碣,雕梁畫棟,小巧典雅。蒼巖山景區(qū)的最高處為玉皇頂。登臨峰頂,放眼眺望,群山圍繞、層巒蒼郁,令人賞心悅目、流連忘返。蒼巖山高達1000多米,這里氣象適中,冬無酷寒,夏無酷暑,是旅行和避暑勝地。
蒼巖山風景名勝區(qū)位于河北省井陘縣東南部,距省會石家莊市70公里,景區(qū)面積180平方公里。蒼巖山不僅做作景色精美,享有“五岳奇秀攬一山,太行群峰唯蒼巖”的盛譽,而且又以宗教文化著稱,相傳早在1320xx年前隋煬帝的長女南陽公主就到此出家修行,山巒中至今還有不少古剎名殿留存,因而1988年被國務院頒布為第二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之一。第 一范文§網(wǎng)收拾該文章……
蒼巖山海拔1000余米,山上崖險壁,谷幽石奇,清泉潺潺,古木參天,自然景觀奇特而繁多,其中以 “碧澗靈檀”、“陰崖石乳”、“峭壁嵌珠”、“爐峰夕照”、“山腰綺柏”、“竅開別面”等“蒼巖十六景”最為著名。迎著山門就是奇景“碧澗靈檀”,只見這里崖壁的巖縫里,蒼柏古檀或兀立、或斜出,或橫生、或倒掛,聽名字,有迎客檀、鹿皮檀、龍手檀、羅漢檀、仙女檀、巨人檀,千姿百態(tài)、萬象崢嶸,煞是壯觀。在景區(qū)的疊翠峰巒之間,建著眾多禪房、古剎、亭臺、碑碣,它們大多屬于山上的古代寺院建筑大都是明清遺物,主要建筑有橋樓殿,南陽公主祠等。寺院依山勢而建,進山門上攀,峰回路轉(zhuǎn),在對峙的斷崖之間飛架著一座長15米、寬9米的單孔石拱橋,橋樓殿就坐落在這臨深約70米的橋上。橋樓殿為二層重檐樓閣式建筑,金色琉璃瓦頂和朱紅色殿柱映在藍天綠峰中,各顯輝煌。殿內(nèi)有佛、菩薩、十八羅漢像及壁畫。宏偉的殿堂建于高臨絕壁的石橋上,似蜃樓海市,巧奪天工,世所難得。古人謳歌這一壯觀景象:“千丈虹橋望入微,天光云彩共樓飛。”再向北行,就是福慶寺的主體建筑南陽公主祠,據(jù)說南陽公主當年就棲身在此。祠寬3間、進深1間,單檐歇山式黃綠琉璃頂。祠內(nèi)正面有3龕,中間端坐著南陽公主彩塑,神情重悠然,兩側(cè)各塑4個站立的樂女,神態(tài)各異,栩栩如生;山墻上繪有公主修身得道、濟世救人的彩色壁畫。龕持有個幽深的石洞,傳說為公主的寢室。福慶寺院內(nèi),還有蒼山書院、萬仙堂、大佛殿、峰回軒、磚塔等建筑及數(shù)座碑碣,雕梁畫棟,玲瓏典雅。蒼巖山景區(qū)的最高處為玉皇頂。登臨峰頂,放眼眺望,群山環(huán)繞、層巒蒼 郁,令人賞心悅目、流連忘返。蒼巖山高達1000多米,這里天氣適中,冬無寒冷,夏無酷暑,是游覽和避暑勝地。
介紹河北蒼巖山的導游詞范文 篇2
香溪源頭所在之地是著名的茶葉之鄉(xiāng)。這里的茶地分布在林深綠重、朝日暮雨的海拔700-1200米之間的山包和谷地中。由于經(jīng)年的雨水沖積,這里富含腐殖質(zhì)、偏酸性的土壤深厚肥活;豐沛的雨量、繁茂的植被和較小的風速,又使這里時常云彌霧漫,空氣清新濕潤;這里晨日照數(shù)少,散射和漫射光多,無嚴冬酷署,氣候溫和宜人;高山之云霧、香溪之凈水、萬木之芳香、天地之靈氣、日月之精華,造就了神農(nóng)奇峰茶得天獨厚、無與倫比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優(yōu)勢。據(jù)《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載:“神農(nóng)采藥,為民療疾,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苯裨谏褶r(nóng)架的莽莽原始森林中,仍可尋得野生茶樹,可見神農(nóng)架產(chǎn)茶歷史之悠久。
在神農(nóng)架清香縷縷的茶鄉(xiāng),流傳著許多優(yōu)美的故事:少女時的王昭君常在香溪河畔的花園里采茶,并向采茶姑娘們學唱采茶歌,昭君還把自己親手焙制的新茶,送給四鄉(xiāng)八鄰的姐妹們品嘗,那些喝過昭君贈茶的姑娘們一個個越長越美麗;唐朝時茶葉專家陸羽曾泛舟長江,經(jīng)過香溪口時,為香溪水的清澈甘甜所吸引,一直尋至香溪源頭,用香溪源之水煮茶品嘗,頓時滿口清香,心曠神怡,稱香溪源為“天下第十四泉”;用香溪水泡春茶,從懷里冒出的熱氣即可形成一只翩躚起舞的白鶴升騰,給品茗者以無限美好的遐想。
介紹河北蒼巖山的導游詞范文 篇3
親愛的朋友們:
大家好!你們見過草原嗎?那一望無際的綠色,平地是綠的,小丘也是綠的。一群群的羊在草原上奔跑著,走在哪里都像給無邊的綠毯繡上了白色的大花,是那么的美!草原的空氣是那么清鮮,天空是那么明朗,使人心曠神怡,在那種境界里即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麗的小詩,就連駿馬和大牛都有時候靜立不動,好像回味著草原無限樂趣。
來到蒙古包,又見我的同胞,主人迎客,群馬領跑,少年套馬,壯士摔跤,武士舞刀;主人舉杯,老翁敬酒,少年獻歌。蒙古族同胞的純樸熱情,也證明了蒙漢情深。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地現(xiàn)牛羊”也只有在這里才可以體會到,來到這里,會使你流連忘返,時時沉浸在草原的無限樂趣,站在草原上,你會覺得天是那么的藍,大地一片綠色,會覺得自己也是這一片綠色的一員,仿佛自己是這片綠色中的一棵小草。否則老舍先生也不會說“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