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香溪源的導(dǎo)游詞(精選3篇)
介紹香溪源的導(dǎo)游詞 篇1
香溪源頭所在之地是著名的茶葉之鄉(xiāng)。這里的茶地分布在林深綠重、朝日暮雨的海拔700-1200米之間的山包和谷地中。由于經(jīng)年的雨水沖積,這里富含腐殖質(zhì)、偏酸性的土壤深厚肥活;豐沛的雨量、繁茂的植被和較小的風速,又使這里時常云彌霧漫,空氣清新濕潤;這里晨日照數(shù)少,散射和漫射光多,無嚴冬酷署,氣候溫和宜人;高山之云霧、香溪之凈水、萬木之芳香、天地之靈氣、日月之精華,造就了神農(nóng)奇峰茶得天獨厚、無與倫比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優(yōu)勢。據(jù)《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載:“神農(nóng)采藥,為民療疾,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今在神農(nóng)架的莽莽原始森林中,仍可尋得野生茶樹,可見神農(nóng)架產(chǎn)茶歷史之悠久。
在神農(nóng)架清香縷縷的茶鄉(xiāng),流傳著許多優(yōu)美的故事:少女時的王昭君常在香溪河畔的花園里采茶,并向采茶姑娘們學唱采茶歌,昭君還把自己親手焙制的新茶,送給四鄉(xiāng)八鄰的姐妹們品嘗,那些喝過昭君贈茶的姑娘們一個個越長越美麗;唐朝時茶葉專家陸羽曾泛舟長江,經(jīng)過香溪口時,為香溪水的清澈甘甜所吸引,一直尋至香溪源頭,用香溪源之水煮茶品嘗,頓時滿口清香,心曠神怡,稱香溪源為“天下第十四泉”;用香溪水泡春茶,從懷里冒出的熱氣即可形成一只翩躚起舞的白鶴升騰,給品茗者以無限美好的遐想。
介紹香溪源的導(dǎo)游詞 篇2
香溪源景區(qū)北距木魚鎮(zhèn)4公里。香溪源是長江西陵峽北岸的一條重要支流,它是一條地下河,發(fā)源于海拔2800米的風景埡。香溪源東源出于龍口河、長方河,流長45公里,匯入興山縣東河后注入香溪;西源出于木魚河、當陽河、九沖河、流長68.5公里,匯入興山西河后注入香溪。此處香溪源指的是西源,它源于木魚河中上游西岸的跳架溝。跳架溝位于金猴嶺以東,由鄭家包北西500米處暗河泉流形居,泉流在溝腦一深潭中涌出,清亮碧綠,穿林越谷瀉入木魚河,它是香溪的主要源頭。這里水質(zhì)純凈,含人體所需多種微量元素,飲用甘涼。香溪源景區(qū)北距木魚鎮(zhèn)4公里。香溪源是長江西陵峽北岸的一條重要支流,它是一條地下河,發(fā)源于海拔2800米的風景埡。香溪源東源出于龍口河、長方河,流長45公里,匯入興山縣東河后注入香溪;西源出于木魚河、當陽河、九沖河、流長68.5公里,匯入興山西河后注入香溪。此處香溪源指的是西源,它源于木魚河中上游西岸的跳架溝。跳架溝位于金猴嶺以東,由鄭家包北西500米處暗河泉流形居,泉流在溝腦一深潭中涌出,清亮碧綠,穿林越谷瀉入木魚河,它是香溪的主要源頭。這里水質(zhì)純凈,含人體所需多種微量元素,飲用甘涼。
每年三月,當香溪河畔桃花盛開的時候,可以在香溪水中看到一種淡紅色的魚,此魚身分四辨,形似桃花,故名桃花魚。傳說中,昭君在回鄉(xiāng)省親后,臨別時依依不舍地在船頭,昭君手彈琵琶向親人告別,悠揚婉轉(zhuǎn)的琴聲,傾訴著心中的依依眷戀。琴聲中,兩岸桃花紛紛飄落水中,隨著琴聲化作桃花魚。魚群圍著船兒,一直護送昭君遠去。
香溪源頭,奇峰競秀,林海深處,云游霧繞,林間奇花異草競相開放,山中溪溝縱橫,伴隨著草木的芬芳。可見這幽谷清溪,花香遍野的靈秀之地,才是溪水飄香的真正原因。
介紹香溪源的導(dǎo)游詞 篇3
許昌大鴻寨位于禹州西北邊陲,其主峰高1156米,為許昌第一高山,號稱“許昌屋脊”。駐足山巔,俯視四周,可見萬壑縱橫,群山圍拱,峰巒疊翠,氣象萬千,主峰向東不遠,還依次排列著尖峭峻拔的摘墨樓,開闊平坦的坷垃垛,在這三峰的懷抱里,自西向東有水簾洞,金龜出海、雄雞峰、觀音石等30余處景觀,這些景點或高懸于峭壁上,或掩映于森林之間,或盤踞于溝壑之中,或凌翅子高峰之巔.置身于其間,移步換景,變幻莫測,令人游興盎然.大鴻寨山位于禹州西北邊陲,其主峰高1156米,為許昌第一高山,號稱“許昌屋脊”。駐足山巔,俯視四周,可見萬壑縱橫,群山圍拱,峰巒疊翠,氣象萬千,主峰向東不遠,還依次排列著尖峭峻拔的摘墨樓,開闊平坦...
大鴻寨主峰雄偉,駐足山巔,俯視遠眺,萬壑縱橫、群山拱圍,峰巒疊翠、氣象萬千。大鴻寨位于禹州西北邊陲,其主峰高1156米,為許昌第一高山,號稱“許昌屋脊”。駐足山巔,俯視四周,可見萬壑縱橫,群山圍拱,峰巒疊翠,氣象萬千,主峰向東不遠,還依次排列著尖峭峻拔的摘墨樓,開闊平坦的坷垃垛,在這三峰的懷抱里,自西向東有水簾洞、金龜出海、雄雞峰、觀音石等30余處景觀。這些景點或高懸于峭壁上,或掩映于森林之間,或盤踞于溝壑之中,或凌翅高峰之巔。置身其間,移步換景,變幻莫測,令人游興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