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湖南黃石寨的導游詞范文(通用3篇)
介紹湖南黃石寨的導游詞范文 篇1
各位朋友大家好,歡迎來到張家界,十分高興能同大家一齊游覽張家界最大的凌空觀景臺——黃石寨。人們常說“不到黃石寨,枉來張家界”,可見黃石寨是整個張家界風景的精華。一位著名詩人以前這樣評價黃石寨“五步稱奇,七步叫絕,十步之外,目瞪口呆”。
流水深切的作用下,一些細小的砂石被沖走了,加上在重力作用下巖石的崩塌,又被雨水、溪流慢慢的沖刷等綜合作用,就使得武陵源地區(qū)在漫長的歲月中逐漸構成了這神奇的石英砂巖峰林地貌。
好了,此刻我要告訴大家,我們已經(jīng)順利的登上了黃石寨的寨頂了。我?guī)Т蠹业秸桥_看看吧,站在這使人油然產(chǎn)生了“一覽眾山小”的感慨了,個性是到了晚上,有一種與星星近在咫尺的感覺,似乎一伸手,就能將天空上的星星摘下來。眼前的這個人工景點就是“六奇閣”,六奇準確的說是指山奇、水奇、石奇、動物奇、植物奇。好了,我們游覽也要結束了,有機會歡迎大家再來黃石寨旅游,謝謝大家。
介紹湖南黃石寨的導游詞范文 篇2
各位朋友:
大家好!
歡迎來到張家界,十分高興能同大家一齊游覽張家界最大的凌空觀景臺——黃石寨。人們常說“不到黃石寨,枉來張家界”,可見黃石寨是整個張家界風景的精華。一位著名詩人以前這樣評價黃石寨:“五步稱奇,七步叫絕,十步之外,目瞪口呆。”
下面就請大家跟隨我一齊沿著這條“杉林幽徑”來欣賞兩旁讓人目不瑕接的風景吧。這是一排排陡峭而又曲折的山路。自古登黃石寨只有后山一條路,這天我們走的這條路,是十多年以前人工開鑿的。
大家請注意聽,前面?zhèn)鱽砹岁囮嚫杪。這是悅耳動聽的土家山歌,前面便是土家姑娘的點歌臺。一個個衣著秀麗的土家姑娘正在載歌載舞地歡迎著各位來賓,她們優(yōu)美的歌聲是否會喚起您對土家民風的無限向往呢?她們的熱情好客、淳樸善良是否帶給您一種從未有過的簡單和快樂?此時此刻,您是否感悟到張家界“山美、水美、人更美”的真諦呢?
大家請看右邊對面的山上,有一個約20米高的圓形石柱,上面有一塊長約3米、寬l.5米的石匣,在石匣上有一個石蓋,這石蓋一半兒凌空,一半兒蓋于匣上,周圍環(huán)繞著五棵翠綠的松柏。傳說張良曾將黃石公的三卷天書藏于匣內(nèi),后因戰(zhàn)事平息,張良又取出天書放置在其他地方,但是他卻忘記合上抽蓋,至今留下一只半掩半開的石匣。由于這石匣內(nèi)曾藏過天書,因而被人譽稱為“天書寶匣”。
大家請看前方,兩山相擠,中間僅有一通道,其形如門,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勢,那里就是“南天門”。
再請大家看這邊。
順著我手指的放向便是“定海神針”。它高大挺拔,巍然屹立,似乎在用強硬的身軀支撐著整座大山。“定海神針”與“金鞭巖”遙遙相對,構成了一幅十分壯觀的“天然壯景”。那前面這座孤立的柱峰又是什么景點呢?它拔地而起,直插云霄,高達300余米,這就是張家界有名的“南天一柱”了,因為它立在南天門下面而得名。“南天一柱”是整個“武陵源”風景的特寫,它拔地而起,上大下小。在它身上有一種歷經(jīng)萬年滄桑卻仍然堅忍不拔的精神,是整個“武陵源”石英砂巖峰林地貌景觀的縮影,也是“張家界國際森林保護節(jié)”的節(jié)徽和標志。
說起石英砂巖峰林地貌,大家可能會奇怪,大自然為何會如此神奇?根據(jù)科學的論證,3億多年以前,那里以前是一片汪洋大海,大約1億年前左右,由于海浪的沖擊,石英砂巖在海底沉積了500多米厚。之后經(jīng)新構造運動強烈抬升,那里成了陸地,地面抬升以后,在流水的深切作用下,一些細小的砂石被沖走,加上在重力的作用下,巖石崩塌,又被雨水,溪流慢慢的沖刷等綜合作用,使得五凌援地區(qū)在漫長的歲月中逐漸構成這中奇特的石英砂巖峰林地貌。
好了,此刻我要告訴大家我門已經(jīng)順利的登上黃石寨的寨頂了,我?guī)Т蠹襾碚桥_來看看。站在臺上,使人油然產(chǎn)生“一覽眾山小”的感慨。個性是到了晚上,有一種與星星近在咫尺的感覺,似乎一伸手,就能將天空上的星星給“摘下來”。
眼前的這個人工景點就是“六奇閣”。“六奇”準確地說是指山奇、水奇、云奇、石奇、動物奇、植物奇。好了,我們的游覽也要結束了。歡迎大家再次光臨黃石寨。
介紹湖南黃石寨的導游詞范文 篇3
南岳忠烈祠坐落在香爐峰下,是我囿建筑時間最早、規(guī)模最大的抗日戰(zhàn)爭紀念地之一,也是圄民政府在大陸惟——處保留下來的紀念坑戰(zhàn)烈士的大型陵園。忠烈祠蒡建于1938年,1940年破土動工,1943年落成,歷時3年,陵園仿茼京中山陵樣式建造,坐南朝北,依山而筑,左右對稱,層次分明。它沿中軸線共分為牌坊、紀念碑、紀念堂、致敬碑和享堂五部分,長320米,寬約60米,占地面積23400平方米,建筑面積約890平方米。在這里,長眠著圍民黨第九戰(zhàn)區(qū)和第六戰(zhàn)區(qū)的部分抗日陣亡將士,是圄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朋友們,眼前的這座二拱單檐牌坊就是忠烈祠的正門。這是由花崗巖石砌成的,正上方的漢白玉石匾上鑲嵌著原圄民黨湖南省政府主席兼第九戰(zhàn)區(qū)司令長官薛岳題寫的“南岳忠烈祠”五個鎦金大字。
步入牌坊,便來到一個平坦而又開闊的廣場上。有的朋友也許會覺得奇怪:中圍如此之大,為什么要選擇在南岳衡山修建忠烈祠呢?要說明這個問題,就不得不談一談當時的時代背景了?谷諔(zhàn)爭爆發(fā)庸,華北、華東和華茼大部分地區(qū)相繼淪陷,國民黨政府遷都重慶,衡山成了抗日前線大本營之一。1938年11月,蔣介石在衡山主持召開了高級軍事會議,中共代表周恩來、葉劍英等也參加了這次會議。在會上,蔣介石聽取了各戰(zhàn)區(qū)指揮官的匯報后,鑒于“陣亡將士,多暴尸戰(zhàn)場”,指示要盡快將烈士遺體設法掩埋。經(jīng)過討論,會議決定由中央下?lián)芫蘅,第九?zhàn)區(qū)、第六戰(zhàn)區(qū)和湖南省政府出資并接受社會各界捐款,在南岳名山修建忠烈祠和烈士公墓,安葬陣亡將士的遺骸,以告慰烈士在天英靈。這便是修建忠烈祠的由來。
來到廣場的中心,大家肯定會被這個造型奇特的雕塑所吸引,,這便是“七·七紀念塔”。它是由五顆倒立的石制炮彈組成,炮彈四大一小,代表著我國的五大民族——漢、滿、蒙、回、藏9雕塑的正面和左右兩側,都嵌有漢白玉砌的“七七”兩個字,象征著從1,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fā)后,中國人民同仇敵愾,共御外侮.掀起的全民抗日的民族怒潮。塔的背面刻寫著薛岳將軍所題寫的《七七紀念碑銘》。這些炮彈倒立在地上、直指藍天、直指太陽就是喻意著“抗日”。
參觀了“七·七紀念塔Ⅱ,便來到了忠烈祠的第三進建筑——紀念堂。正門上的原匾“紀念堂”是由原圄民政府主席林森所書,后被毀,現(xiàn)匾是前民革中央副主席屈武題寫的。紀念堂的正中豎著一塊高達6米的汊白玉石碑,上面刻有薛岳將軍撰寫的《南岳忠烈祠紀念堂碑記》,記述了建祠的歷史背景和經(jīng)過。堂的兩側現(xiàn)在開辟為展覽室.陳列著關于南岳與抗戰(zhàn)的一些圖片文字資料。
從紀念堂的后門走出,大家可以看到兩排石階依山勢而上。石階共有276級,代表著抗戰(zhàn)時期犧牲的276位將官。兩排石階的中間為精心設計的綠地,其中用大理石片鑲嵌著“民族忠烈千古”和“民族、民權、民生”的大字。石階共分九大層,第六層之上有一座“致敬碑亭”。致敬碑亭也稱“安亭戰(zhàn)役紀念碑亭”,是為了紀念在上海淞滬會戰(zhàn)胸最后一戰(zhàn)安亭戰(zhàn)役中犧牲的將士所修建的。在亭內(nèi)樹有記述安亭戰(zhàn)役的石碑,亭左還有一面石碑,上面刻著“游人到此,脫帽致敬”ノ吁個字,就像古代達官貴人府門前的“下馬石”—樣,要求無論官民,到了這里必須肅立低首,脫帽致敬,緬懷英烈們的豐功偉績。
拾級而上,就來到了忠烈祠最后也是最主要的建筑——享堂。在享堂正門上方懸掛著鎦金巨匾“忠烈祠”,這是蔣介石的真跡3請大家仔細觀察一下,有沒有發(fā)現(xiàn)這塊匾一土的字有什么特別之處?
從享堂出來,大家請看兩側的山坡,這是抗日英烈的公墓區(qū)。整個墓區(qū)占地逾200畝,共有37軍60師、70軍19師等集體墓葬7座,胡鶴云、鄭作民等將軍個人墓葬10座。這些公墓冖都掩映在蒼松翠柏之間|有的華表相望,墓闕凌空;有的碑碣成行,塔尖插云。其氣象之肅穆9隱現(xiàn)夷烈之忠魂,令人景仰,讓人欽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