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湖南福壽山的導游詞(精選3篇)
關(guān)于湖南福壽山的導游詞 篇1
各位游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岳陽旅游,我是你們的導游。
岳陽市位于湖南東北部,素稱“湘北門戶”。地處北緯28°25′33〃-29°51′00〃,東經(jīng)112°18′31〃-114°09′06〃之間。東鄰 江西省銅鼓、修水縣和湖北省通城縣;南抵湖南省瀏陽市、長沙市、望城縣;西接湖南省沅江縣、南縣、安鄉(xiāng)縣;北界湖北省赤壁、洪湖、監(jiān)利、石首縣(市)。市 東西橫跨177.84公里,南北縱長157.87公里。 土地總面積15087平方公里,占全省總面積的7.05%。城市規(guī)劃區(qū)面積845平方公里,其中市區(qū)建成區(qū)面積78平方公里。
岳陽古稱巴陵,又名岳州,公元前520xx年建城,距今已有2500多年歷史。岳陽位于北緯29.22,東經(jīng)113.06,東倚幕阜山,西臨洞庭湖,北接萬里長江,南連湘、資、沅、澧四水,區(qū)位優(yōu)越,風景秀麗,土地肥沃,物產(chǎn)豐富,素有“魚米之鄉(xiāng)”的美譽。岳陽市屬北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qū),年平均氣溫17度,年平均降雨量1302毫米,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岳陽礦產(chǎn)資源豐富,礦藏礦點200多處,其中釩礦蓄量居亞洲之冠。
岳陽現(xiàn)轄汨羅市、臨湘市2個縣級市,岳陽縣、華容縣、平江縣、湘陰縣4個縣,岳陽樓區(qū)、云溪區(qū)、君山區(qū)3個區(qū),設(shè)有岳陽經(jīng)濟技術(shù)開發(fā)區(qū)、城陵磯臨港產(chǎn)業(yè)新區(qū)、南湖風景區(qū)和屈原管理區(qū),總面積15019平方公里,總?cè)丝?48.34萬。改革開放以來,岳陽先后被國家批準為沿江對外開放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yōu)秀旅游城市、國家衛(wèi)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創(chuàng)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
岳陽是文化厚重的現(xiàn)代旅游城市。岳陽為江南最早的古城之一,以“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著稱于世。境內(nèi)有岳陽樓、君山島、屈子祠、張谷英古建筑群等風景名勝193處,有平江起義舊址、任弼時紀念館等革命文物紀念地22處。岳陽樓新景區(qū)于20xx年5月建成對外開放,新增了古城門、古城墻、五朝樓觀、汴河街等33個景區(qū),盡顯古城風貌、襯托樓湖風光、再現(xiàn)巴陵勝狀。屈原投江殉國的汨羅江被譽為“藍墨水的上游”,是龍舟文化的發(fā)源地。以愛情文化為主題的君山島名揚中外,被譽為“東方伊甸園”。張谷英村集中國傳統(tǒng)文化、平民意識、建筑藝術(shù)、審美情趣于一體,堪稱“天下第一村”。岳陽還被評為中國楹聯(lián)文化城市、中華詩詞之市、中國魅力城市。正在大力實施“熱游岳陽”工程,初步形成了以“樓、島、湖”為特色的湘楚文化游、生態(tài)觀光游、民俗風情游、休閑渡假游、溫泉康體游、名人故里游、神秘探險游、宗教朝圣游8條黃金旅游線路。
【礦產(chǎn)資源】岳陽市境內(nèi)礦產(chǎn)資源比較豐富,礦藏、礦點近200處,其種類可劃分為四類:一是金屬礦產(chǎn),有黃金、鉛、釩、鐵、錳、銅、鎢、錫、銻等。二是非金屬礦產(chǎn),有白云石、螢石、鉀長石、重晶石、耐火粘土、高嶺土、石英、白云母、磷、草炭、大理石、石膏、花崗巖、石灰石、煙煤等。三是稀有及輕稀土金屬礦產(chǎn),有鈮、鉭、鈹、鋰、銣、銫、獨居石等。四是地下礦泉水與熱水,境內(nèi)礦泉水達到飲料標準的有近30處;達到命名標準的近10處,其中溫泉命名的有2處,分布地點在岳陽、汨羅、華容、平江等地。
【水資源】
岳陽市水系發(fā)達,河湖密布,雨量充沛,過境水量大,水資源豐富。(1)地表水:多年平均降水總量為1373毫米,年徑流總量95.21億立方米。(2)過境水:長江干流、洞庭湖水系過境水量以城陵磯下游的螺山為控制點,多年平均過境水量6370.29億立方米,其中洞庭湖占47%。過境水量為本境水量的70倍,人均約14.7萬立方米。(3)地下水:俗稱“陰河”。據(jù)勘測,地下補給水量年平均為20.05億立方米,為地表水資源數(shù)量的21%。全市多年平均徑流量加地下水年平均水量,水資源年平均儲量為115.27億立方米。主要分布于洞庭湖平原及山丘崗地的溪谷河畔。
地表水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洞庭湖天然水質(zhì)良好,雖然有工業(yè)“三廢”、礦山開采、農(nóng)藥排放等污染,由于稀釋力較強,其污染程度比入湖之前的湘、資、沅、澧四水有所減輕。長江岳陽河段,由于污染源多,排放量大,經(jīng)多次檢驗,江水屬輕污染水體。汨羅江水質(zhì)基本良好,上游屬于國家二級水質(zhì)標準,中、下游屬于三級水質(zhì)標準。新墻河由于桃林鉛鋅礦常年沖洗礦渣,水體的含鋅量為0.02毫克/升。華容河、臨湘長安河等,亦為工業(yè)污染較嚴重的河流,水呈綠色或黑色,有待整治。內(nèi)湖的溝渠港漢、水庫、塘壩,大部分水質(zhì)良好,但有一部分因為污染源多,而其自凈能力又差,其水質(zhì)比外湖、外河還要嚴重。
根據(jù)河流落差及多年平均流量,全市多年平均理論水能蘊藏量為41.5萬千瓦,其中可開發(fā)利用的年均水能資源為14.24萬千瓦,占理論蘊藏量的34.2%,現(xiàn)已開發(fā)5.72萬千瓦。
【土地資源】
據(jù)20世紀80年代農(nóng)業(yè)區(qū)劃測算,土地資源的利用狀況是,耕地552.19萬畝,占土地面積的24.64%,其中水田391.72萬畝,旱地160.47萬畝;林地846.25萬畝,占37.77%;園地51.16萬畝,占2.28%;草地21.37萬畝,占0.95%;水面380.47萬畝,占16.98%;其他用地389.42萬畝,占17.38%。
土壤境內(nèi)共有8個土類、21個亞類、76個土屬、222個土種、400多個變種。(1)水稻土:面積387.31萬畝,占土壤總面積的25.20%。含有豐富的氮元素和較多的鉀元素,適宜于水稻生產(chǎn);以濱湖平原和汨羅江、新墻河流域最為集中。(2)菜園土:耕層疏松,通透性好,有機質(zhì)多,集中分布于城鎮(zhèn)郊區(qū),面積1.02萬畝,占土壤總面積的0.07%。(3)潮土面積159.75萬畝,占土壤總面積的10.39%,分布在東洞庭湖、長江、汨羅江、新墻河沿岸等地。潮土土層深厚、地下水埋藏淺,質(zhì)地適中,養(yǎng)分比較豐富,適宜于棉花、甘蔗、蠶桑生長。(4)紫色土:面積為106.10萬畝,占土壤總面積的6.90%,分布于丘崗地帶,以市境東部長平盆地及新墻河流域面積最大。(5)紅壤:面積801.32萬畝,占土壤總面積的52.13%,主要分布于海拔500米以下的山、丘崗地區(qū)。以中部丘陵地帶與洞庭湖環(huán)湖崗地及汨羅江中下游階地最為集中。適宜茶葉、油茶、油桐、苧麻、桃李等經(jīng)濟作物生長。(6)山地黃壤、黃棕壤、山地草甸土:共計81.53萬畝,占土壤總面積的5.31%,均分布于東部山區(qū)。山地黃壤一般分布于海拔500~800米地段,黃棕壤分布于海拔800米以上地段,草甸土只有500畝,位于幕阜山一峰尖,山地黃壤、黃棕壤均呈酸性,養(yǎng)分含量豐富,自然植被較好。
關(guān)于湖南福壽山的導游詞 篇2
桃花源是東晉大詩人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雖是虛構(gòu),但實有其地,它就位于湖南省桃源縣。桃花源南臨滔滔沅江,北倚武陵群峰,境內(nèi)古樹參天,修竹婷婷,壽滕纏繞,花草芬芳, 有石階曲徑、亭臺牌坊裝點,宛若仙境。這里每年的3月28日舉辦桃花節(jié),推出各種具有文化特色的活動,如果你此時去桃花源,將會留下浪漫的回憶。
桃花源分桃花山、桃源山、桃仙嶺、秦人村4個景區(qū),其中桃花山、秦人村為桃花源的中心,有桃花山牌坊、桃花溪、桃樹林、窮林橋、菊圃、方竹亭、遇仙橋、水源亭、秦人古洞、延至館、集賢祠等70余處景點。
尋訪桃花源,車至桃花山牌坊下車。坊在公路南側(cè),始建于1943年,后傾塌,1973年按原貌修復,坊上石刻,介紹了桃花山的概況。牌坊兩邊的柱上,有“紅樹青山斜陽古道,桃花流水福地洞天”對聯(lián)一副,概括了桃花源的主要景致。過牌坊,上桃花山,迎面有一條小溪,這是桃花溪。溪的右側(cè)是桃林,窮林橋便隱藏在這片桃林的深處。桃花溪一帶的景致,有如《桃花源記》中的描述:“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三月桃花盛開時,這里桃花蓋頭,千樹萬樹,如織就的云錦,令人陶醉。
湖南省常德桃花源旅游區(qū)位于湖南省桃源縣西南15公里的水溪附近,距常德市34公里。前面有滔滔不絕的沅江,后面是綿延起伏的武陵群峰,境內(nèi)古樹參天,修竹婷婷,壽藤纏繞,花草芬芳,有石階曲徑、亭臺碑坊裝點,宛若仙境。 桃花源分桃花山、桃源山、桃仙嶺、秦人村4個景區(qū),其中桃花山、秦人村為桃花源的中心,有桃花山牌坊、桃花溪、桃樹林、窮林橋、菊圃、方竹亭、遇仙橋、水源亭、秦人古洞、延至館、集賢祠等70余處景點。
桃花源這個名勝古跡,神州大地家喻戶曉,東晉大詩人陶淵明在《桃花源詩并序》中描繪的“世外桃源”,環(huán)球之內(nèi)盡人皆知。久負盛名的桃花源究竟在何處?權(quán)威工具書《辭!吩谟嘘P(guān)“桃源山”條目的解釋中明確指出,桃源山“在湖南省桃源縣西南。下有桃源洞,又名秦人洞,白馬洞“,是東晉陶淵明所記桃花源的遺址。”
由于陶淵明《桃花源詩并序》的深遠影響,凡唐之著名詩人,文學家,士宦,道人等,對桃源山,桃源洞,桃源觀幾乎都向往頃心向往。據(jù)史記記載,在桃花源留下詩文的唐代名人多達四。五十名,其中有:孟浩然。張旭。王維。李白。劉長卿,劉禹錫。王昌齡,李群玉等。及至宋朝,桃花源得到了更大的開發(fā)與修復,成為歷史上的鼎盛時期。宋太祖(公元963年),朝廷把有名勝古跡的桃花源的沅江中下游兩岸地域從武陵縣析出,另置一縣,并以“桃源“為縣名。其后不久,朗州改名為鼎州,桃源縣境內(nèi)桃花源遂屬鼎城州。(公元1165年),鼎州改為常德府,桃源縣及所轄桃花源隨之屬常德府,從宋初開始,桃花源大興土木,廣建道觀。淳化元年(公元990年),朗州官奉詔修建五百仙人閣,竣工后命令名為望仙閣。政和元年(公元1120xx年),宋徵宗親賜“桃川萬壽宮“匾額。
新中國成立后,0和人民政府非常重視桃花源的保護。修復和開發(fā)。1959年,湖南省公布桃花源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63年,湖南省文物部門撥款修整窮林橋。玩月亭等建筑,并對桃花源其它古跡進行了修繕和油漆,1973年省文化部門也撥款修復桃花山牌坊,躡風亭。集賢祠等建筑。1975年,桃花源文物管理所恢復。1976年重修桃花觀山門。1977年縣政府撥款建桃源佳致碑。1982年月日983年省文化部門撥款修復水源亭,新建碑廊,并將歷代碑刻17方移至碑廊邁內(nèi)。1983年春,縣委。縣政府組織縣直單位各級干部在桃花源種桃一星期共種4310株。1984年省水電撥款十萬元,建怡然橋。1986年整修游路,再度維修躡風亭。窮林橋籌建秦人宅賓館。1988年湖南省政府公布桃花源為省級風景名勝區(qū),列入省十大風景名勝區(qū)之內(nèi)。省文化部門撥款40萬元,修復高舉閣。1990年竣工。桃花源雖-化大革命期間損毀,到20世紀80年代末,已經(jīng)展現(xiàn)出自明。清以來沒有過的新規(guī)模,新容貌。新活力和新意境。
當時代步伐邁進20世紀90年代,中國改革開放的盛世春風吹綠了桃花源這方神奇的山水田園。從1991年至1997年,這7年成為桃花源歷史上修復開發(fā)的又一鼎盛時期。在0湖南省委,省政府的關(guān)懷下,0常德市,市政府,桃源縣縣委,縣政府直接領(lǐng)導了這次規(guī)模修復開發(fā)工作。1991年,批準成立了湖南省桃花源風景名勝區(qū)管理處,由原來的股級升格為副處級管理機構(gòu)。1991年冬至1992年春,完成了第一期修復開發(fā)工程,修復和新建了桃花源跨國道大牌坊、淵明園、桃花湖、劉禹錫草堂、詠歸亭、花影亭、雙星亭、五柳湖、水府閣、問津亭、黃聞山莊、秦人洞、豁然臺、秦人居、竹廊、公議堂、奉先祠、延至館、自樂橋、奇蹤館、儺壇等景點。1992年冬至1993年春,完成了第二期修復開發(fā)工程,修復和新建了桃川萬壽宮(上宮)。天寧碑院。悠然圓。八仙亭。秦城。秦人古洞。玄亭等景點。此外,還修建一批供食宿的賓館。餐館等旅游設(shè)施及供水供電等基礎(chǔ)設(shè)施。1996年-1997年,展開了以挖掘桃花源文化內(nèi)涵,開發(fā)沅水風光和完善景區(qū)功能配套為重點的第三期修復開發(fā)工程。修復,修整和配套了一部分景點,包括桃林。淵明祠。集賢祠桃花觀。水府閣。觀景臺。天寧碑院。沅水風光線等處。7年時間,三期工程共投入10萬平方米,封山育林300余公頃,植樹50萬株。20xx年在各級政府和上級主管部門對桃花源的修復和開發(fā)給予了極大的關(guān)注。使現(xiàn)的桃花源的總面積擴大到157.55平方公里,其中“世外桃源”主體景區(qū)15.8平方公里,“武陵人捕魚為業(yè)”的沅江風光帶水域44.85平方公里,外圍保護區(qū)96.9平方公里。-
桃花源風景名勝區(qū)服務(wù)功能齊全,現(xiàn)有接待場所三處、賓館5家,大小酒店87家,床位1020個,餐位1800多個。景區(qū)內(nèi),程控電話、移動通訊、郵政網(wǎng)絡(luò)、醫(yī)療服務(wù)齊全。20xx年,桃花源風景名勝區(qū)已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游區(qū)、全國保護旅游消費者合法權(quán)益示范單位。
關(guān)于湖南福壽山的導游詞 篇3
各位游客:
你們好
歡迎你們來到這里旅游。熱忱歡來到“三湘壽佛地,五嶺飛天山”旅游觀光。非常榮幸能陪同大家一起游覽飛天山的秀美風光,希望通過我的講解,大家對飛天山自然、歷史和人文景觀有一個初步的了解。祝大家游得開心,看得盡興,愿我們共同渡過一段美好的時光。飛天山風景區(qū),位于郴州市城郊東北蘇仙區(qū)橋口鎮(zhèn)境內(nèi),距市區(qū)僅25公里,交通極為便捷。飛天山屬典型的丹霞地貌,整個風景區(qū)山異、水美、石奇、洞幽,風情萬種,景色如畫。這里既有霞山碧水,秀峰險寨,草坡峽谷等獨特的自然景觀,又有摩崖石刻,千年懸棺,石佛廟宇等神秘的歷史典跡。飛天山還是古城郴州傳說中半人半仙的傳奇人物“壽佛老爺”修行得道的地方。因此,飛天山自古便有了“壽山佛地”之美譽。好了,現(xiàn)在我們沿著曲折綿長的挑鹽古道,開始今天浪漫的飛天山之旅吧!
(洗心池)
飛天山諸峰海拔并不算高,但視野極為開闊,山頂往往是平坦的草坡,充滿高山草原風情。我們現(xiàn)在穿行的只是飛天山諸多山頂草原的一小塊,洗心池就在草坪的東邊。相傳壽佛在飛天山修行時常常在池水中沐浴凈身,并命名為“洗心池”,即“洗卻塵念,一心向佛”之意。后來壽佛寺里的和尚們也總是用洗心池里的水來洗浴身子,并且洗浴之前必須在池前一心形的草坡前念祈禱。在夏秋月夜之下,靜坐池邊,人在山頂,月朗星疏,感覺飄飄欲仙,“心池夏月”是飛天山一大美景。
(烏龜藏寶)
在連結(jié)“洗心池”和“壽佛寺”兩個山頭之間的“S”形天然石橋中間,大家可看到一個巨大的烏龜一樣的石塊爬在懸崖之上,這就是傳說中的“烏龜藏寶”了。傳說壽佛寺一位老方丈出外化緣得來大批財寶,準備為當?shù)匕傩招迾蛟旄,不想此事被一伙歹徒得積壓,他們想打動財寶。老和尚將財寶藏入洞中,卻想不出辦法堵住洞口。這時,“放生池”里的一只千年靈龜自愿將身體化作石龜堵住了洞口,保住了財寶。傳說只是傳說,難辯其真,不過,后來有人的確信以為真,想盡辦法欲得錢財。大家看,歷經(jīng)動難,萬年石龜只剩下一個烏龜背了。
(賽蓮萊)
下了壽高臺,沿著通幽之曲徑,我們到了另一處蓬萊仙境——蓬萊洞。在蓬萊洞的洞壁上,“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韓愈手書的“賽蓬萊”、“昌黎書”幾個字,蒼勁有力,流傳千古。可見千百年來,飛天山早己不愧為郴州名勝,江南福地,正所謂“江山如些多嬌,引無數(shù)英雄盡折腰”。
各位朋友,飛天山這個藏在深閨的佳麗,正日益露出她那燦爛的笑顏,展示她不凡的姿容。非常高興與各位共同渡過這快樂的飛天山之旅。歡迎您下次再游飛天山,祝各位旅途愉快,一路順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