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典湖南導(dǎo)游詞(精選20篇)
經(jīng)典湖南導(dǎo)游詞 篇1
各位游客大家好,歡迎來到岳麓山。我是寶島旅行社的導(dǎo)游王寄卓,今天我將帶著大家游玩岳麓山。
岳麓山位于湖南省,長沙市,湘江西面。我們來到岳麓山腳下,走過拱形的大門,走著腳下的鵝卵石,就來到了美麗的愛晚亭。
愛晚亭頂上是由綠色的琉璃瓦筑成的,紅色的柱子,綠色的欄桿。柱子上還有_寫的對聯(lián)呢!一陣風(fēng)吹過,愛晚亭兩旁翠綠的柳樹被風(fēng)吹的沙沙作響,愛晚亭前的大胡也泛起了層層波紋,這個湖十分美麗,翠綠的湖面像一塊碧綠的玉一樣,清澈見底。愛晚亭中央還有許多座位和棋盤,供游客們休息和下棋。
走過愛晚亭,往一條小山路走去就來到了清風(fēng)泉。
清風(fēng)泉中有一個小井似的洞,接泉水的人們可以把水罐放在小洞里接水,泉水冰冰的,像從冰箱里拿出來似的,水十分清澈,聽說喝下清風(fēng)泉的水可以越活越年輕。
沿著清風(fēng)泉旁的小山路上去,就可以到鳥語林里去游玩。鳥語林里有成百上千只稀有小鳥,比如貓頭鷹,金鋼?dān)楖^,大嘴鳥等等,全是我們平常很難見到的鳥。
經(jīng)過鳥語林再走一段路程就到了岳麓山的最頂峰了,站在岳麓山頂上可以看到整個大河西,到處都是一片繁華的景象。
游客們這次岳麓山之游就結(jié)束了,岳麓山還有很多美麗的景點,沒有去過得朋友們有時間一定要去欣賞哦。
經(jīng)典湖南導(dǎo)游詞 篇2
各位朋友,大家好!很高興能陪伴大家一齊游覽岳麓山風(fēng)景名勝區(qū)。
位于長沙市面上湘江西岸的岳麓山,是南岳衡山七十二峰之尾,自古以來就是著名的勝景.“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痹缆磧噪m然不高,但確是一座文化底蘊濃厚的名山,山上列為省級以上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就有15處。清風(fēng)峽、愛晚亭、麓山寺、白鶴泉、蔡鍔墓、黃興墓、禹王墓、云麓宮、岳麓書院等近百處景點,處處誘人。
此刻,來到的是岳麓山的核心景區(qū)――清風(fēng)峽。那里林森繁茂,綠樹成陰,溪澗繞流,三面倚峰,景色美中夾秀,令人陶醉。從清風(fēng)峽到山頂,保存了超多的原始次森林,共有植物977種,其中555種為野生種子植物,奇花異草,隨處可見。在清風(fēng)峽口,高聳著中國中大名亭之一的愛晚亭。愛晚亭始建于清朝乾隆五十七年,即公元1972年,建立者是當(dāng)時的岳麓書院山長、大學(xué)者、教育家羅典。過去,清風(fēng)峽中遍布楓林,所以羅典定亭名為“紅葉亭”,又叫“愛楓亭”。之后湖廣總督畢沅覺得那里的景色十分切全詩人杜牧的那首詩《山行》,就更名為“愛晚亭”了。的確,到了晚秋時節(jié),岳麓山山頂云霧繚繞,愛晚亭四周楓葉紅如火、艷麗如熾,將詩中的意境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此刻,能夠看到愛晚亭的全貌了。它坐西朝東,四周山巒聳翠、怪石嶙峋,左右溪漳環(huán)繞,山、樹、溪、石各展風(fēng)流。_同志青年時期在湖南第一師范求學(xué)的和工作期間,經(jīng)常同蔡和森、羅學(xué)瓚、張昆弟等摯友一齊登臨愛晚亭,“指點江山,激揚發(fā)字”,有時甚至通宵達旦。1952年重修愛晚亭時,當(dāng)時的湖南大學(xué)樣長李達請_為亭題名,_欣然提筆寫下了“愛晚亭”三個大字,就是此刻亭子門楣上的這塊匾。大家此刻看到亭術(shù)上有副對聯(lián):“山徑晚紅舒,五百夭桃新種得;峽云深翠滴,一雙馴鶴待籠來!边@是愛晚亭的修建者羅典所題,表現(xiàn)的是愛晚亭當(dāng)年的風(fēng)姿。
長沙市與日本鹿兒島市結(jié)為友好城市時,愛晚亭作為古城長沙的象征,仿建到日本,從而成為中日友好的信使。
經(jīng)典湖南導(dǎo)游詞 篇3
十里畫廊位于谷城南河龍灘東溝大峽谷,北起龍灘村,南至萬興村,全長28華里。峽谷蜿蜒曲折,時寬時窄,但谷地平坦。深谷像一條充滿誘惑的畫廊向前逶迤延伸。東溝大峽谷,山勢陡峭,峽谷幽深,奇峰異石突起,秀林修竹滿澗。明清時代民居、石墓碑、石巖洞、古山寨、五龍山天池宮、云霄洞,十里畫廊內(nèi)可謂步步有景,處處如畫。
十里畫廊廊長5公里,峽谷兩岸林木蔥蘢,野花飄香;奇峰異石、千姿百態(tài)、象一幅巨大的山水畫卷,并排懸掛在千韌絕壁之上,使秀美絕倫的自然奇觀溶進仙師畫工的水墨丹青之中,進入十里畫廊沿途有轉(zhuǎn)閣樓、壽星迎賓、采藥老人、夫妻抱子、三姐妹峰等景點。
位于索溪峪景區(qū),是該景區(qū)內(nèi)的旅游精華,在這條長達十余里的山谷兩側(cè),有著豐富的自然景觀,人行其間如在畫中。溝旁黛峰屏列,山上的巖石形成了200來尊似人似物、似鳥似獸的石景造型,其中“孔雀開屏”、“采藥老人”、“壽星迎賓”、“猛虎嘯天”等最為著名。
十里畫廊長約五公里,兩邊林木蔥蘢,野花飄香;奇峰異石,千姿百態(tài),像一幅幅巨大的山水畫卷,并排懸掛在千仞絕壁之上,使秀美絕倫的自然奇觀觀溶進仙師畫工的水墨丹青之中。進入十里畫廊沿途有轉(zhuǎn)閣樓、壽星迎賓、采藥老人、兩面鐘等十個主景點。
從縣城沿桂荔公路南下,至田家河邊,人稱十里畫廊。沿途群峰競秀,百巖爭奇,茂林修竹,綠野煙村,更有抱樸園等景點點綴其間,返樸歸真,展示再現(xiàn)了遠古文明之典型。十里畫廊之終點更有駱駝過江俱樂部奏出一個繞梁三日的尾聲。
桂林十里畫廊特色
抱樸園位于龍角山下,傍依景色優(yōu)美的遇龍河,占地二百余畝,是以中國傳統(tǒng)農(nóng)耕文明和農(nóng)家田園生活為特色的具有豐富文化內(nèi)涵的綜合性旅游景區(qū)。園內(nèi)有水東、磨坊、民居等,同時建有"知青舊居",為老知青的懷舊之地。園后緊靠田家河,風(fēng)光明麗,極具自然樸實之美。在工農(nóng)橋往東望去,一山如駱駝浮江而去,旁一山孤峰獨秀,稱"獺巖"。這一帶河水蜿蜒,田疇如織,是觀賞朝霞的好地方。
抱樸園以自然村寨為依托,可以住農(nóng)家屋,吃農(nóng)家飯,干農(nóng)家活,品味"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恬靜、祥和的田園生活。
進入月亮山旅游風(fēng)景區(qū)至銀子巖,沿路奇峰美景,田園秀色,許多山石形狀獨特,給人遐想,如詩如畫,被稱為十里畫廊。
月亮山景區(qū)有諸多山峰是罕見的攀巖圣地,許多國內(nèi)外攀巖高手都來攀過,并以此為榮。眾多攀巖場中,又以月亮山洞、羊角山峰、穿巖峰、金貓出洞山等_為著名,可謂經(jīng)典線路。月亮山洞為高20多米,跨度30多米的巨大拱形孔,形如月亮,巖壁上有攀巖高手留下的路線12條,在一期(ROCK&ICE》雜志中有一篇文章介紹說此巖共有16條路線,難度系數(shù)不等,各路攀巖高手以攀過此地為榮。
十里畫廊是321國道在陽朔城南的一段景觀帶,路兩側(cè)群山連綿,風(fēng)景如畫。十里畫廊這一段都是柏油馬路,許多人會選擇騎自行車的方式來游覽,輕快地踩著自行車的踏板,迎著清新的空氣看路邊風(fēng)景,感覺極佳。
陽朔縣城到處都可以租自行車,價格一般為20-30元一天,建議選擇車比較新的商家,并且先試騎下,檢查車是否完好,剎車是否好用。出城后沿著抗戰(zhàn)路騎,先經(jīng)過的第一個景點是圖騰古道,圖騰古道展先了原始部落的粗獷,感受率真淳樸的土人。但是實際商業(yè)氣息蠻濃的,不是自然的部落,感覺都是經(jīng)過培訓(xùn)的表演,不是很推薦去。
繼續(xù)往前騎,經(jīng)過的第二個景點是天籟·蝴蝶泉,蝴蝶泉的大門滿有特色的,很大的一只蝴蝶,可以拍下照片留念,不值得花錢進去。里面是個溶洞,還有些表演,也挺商業(yè)氣息的。
然后是工農(nóng)橋,可以在工農(nóng)橋上看遇龍河竹筏,拍下竹筏群的照片。第四個途經(jīng)的景點就是大榕樹了,算這段里面比較值得看的一個景點,《劉三姐》的好多鏡頭在這個景區(qū)拍攝。再騎就可以看到月亮山,月亮山位于十里畫廊景區(qū)末端,山上有一個天然的大石拱,兩面貫通,遠看酷似天上明月高掛。全部騎完原路返回即可,也可以中途返回,很隨意的。
如果時間充裕,也可以把騎車游十里畫廊與遇龍河漂流結(jié)合,先漂流,漂流到工農(nóng)橋,再騎行回去,這樣不用往返經(jīng)過同樣的景點,更加合理且好玩。
經(jīng)典湖南導(dǎo)游詞 篇4
各位旅客朋友們:
大家好!
五月四日,我們?nèi)ビ螌毞搴。一進大門,我就看見一道銀白色的瀑布從對面的高山上直沖下來,轟隆隆的流水聲像打雷一樣。我高興地叫起來:“好漂亮的瀑布啊!”
寶峰湖在高高的半山腰上。我們努力往山上爬,終于來到了寶峰湖邊。寶峰湖周圍群山環(huán)繞,湖水綠得發(fā)藍,湖面非常平靜,就像一面深綠色的大鏡子。有幾艘漂亮的游船在湖上緩緩移動。
我們一家也上了一艘游船。當(dāng)我聽到導(dǎo)游阿姨說湖水最深處有110米,最淺的地方也有65米時,我害怕得手和腳都發(fā)抖了,我緊緊挨著爸爸媽媽,生怕掉到湖里去。船開了,我看著那碧綠的湖水,看著看著,我就忘記害怕了。游船慢慢開過了“天門迎客”,我們看見湖邊停著一條小小的花船,船上有一個穿土家服裝的姐姐,她看到我們就唱起山歌來,我聽不懂她唱的什么,但覺得歌聲很好聽,我都陶醉了。
我們一邊聽山歌,一邊欣賞湖邊的山。我看見有一座山峰像大肚子的彌勒佛,有一座山峰像豬八戒的半張臉,有兩座尖尖的山連在一起,就像一只張著大嘴的癩蛤蟆,聽導(dǎo)游阿姨說,每到農(nóng)歷十五有月亮的夜晚,圓圓的月亮就正好掛在癩蛤蟆張開的嘴中,所以這處景點就叫“金蟾含月”。湖里還有一座獨自挺立的山峰,就像一個石頭雕刻出來的美女,她翹鼻子,小嘴巴,大眼睛,頭上梳著高高的發(fā)髻。你看她好像正在寶峰湖里梳洗打扮呢!
游船在寶峰湖里游了一圈,靠岸了,我們一家只好依依不舍地上了岸。
寶峰湖真美,難怪人們都叫它“人間瑤池”。
經(jīng)典湖南導(dǎo)游詞 篇5
各位游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衡陽旅游,我是你們的導(dǎo)游。
歡迎您們來到“南岳第一峰”——回雁峰景區(qū)參觀游覽。
在我們湖南有兩個著名的八百里:一是“八百里南岳”;一是“八百里洞庭”。南北朝時期有個名叫徐靈期的道士,在他的《南岳記》中首次提出:“周圍八百里,回雁為首,岳麓為足”。回雁峰既是衡陽城市的標(biāo)志景觀,雁城的城徽就立在回雁峰景區(qū)的門前,回雁峰景區(qū)處處表現(xiàn)著雁意象的魅力;又是衡陽城市的底蘊所在。這里是偉大思想家王船山的誕生地,回雁峰壽佛殿是南岳壽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衡山作為“壽岳”“南山”的重要佐證;還是衡陽城市的地理依托---回雁峰不但是凝聚衡陽人想象力和自豪感的精神靠山,而且是結(jié)聚整個湖湘地理靈氣的重要“穴位”。八百里南岳猶如一條“巨龍”,我們現(xiàn)在就是站在“龍頭”的風(fēng)水寶地上。
回雁峰——南岳第一峰,峰高96.8米,面積6.32公頃,位于衡陽市城南。20xx年12月被評為國家“AAA”級旅游區(qū)。走進回雁峰景區(qū),首先我們要介紹的是雁峰廣場。廣場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這座高12米的大雁雕塑,四只銅鋁合金鑄成的大雁形態(tài)各異,昂首云天,象是歡迎各位的到來。大家猜猜,為什么是四只,而不是其它數(shù)字呢?對了,四只大雁就是表示我們“南岳第一峰”一年四季都歡迎四面八方貴賓的到來,同時祝大家四季發(fā)財。“雁雕”的創(chuàng)作者是出生于湖南安仁縣,曾留學(xué)日本、法國的浙江美院已故著名雕塑家周輕鼎教授,F(xiàn)在這座雕像已成為衡陽市的標(biāo)志,我們衡陽也有“雁城”之稱
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回雁峰的北門入口,這座仿古式的門廳采用的是對稱式的建筑,琉璃黃瓦,典雅古樸,門廳上方“南岳第一峰”五個大字的匾額,是已故中國佛教協(xié)會會長,著名書法家、社會活動家趙樸初先生的墨寶。兩邊的對聯(lián)是:
雁陣破長空 展翅騰云 俯仰方知天地闊
峰頭攬勝景 騁懷極目 登臨不盡古今情
此聯(lián)撰文是已故衡陽市政協(xié)秘書長李兆璜,本市書法家陳文質(zhì)書寫。請大家看看這幅用東北松雕刻的南岳群峰圖,綿延七十二峰,氣勢磅礴,引人入勝。兩邊的對聯(lián)也是由李兆璜撰文,本市已故著名書法家鄧磐石書寫。
瞰城廓 霧散云開 四面氛煙皆掃盡
臨福地 神怡心曠 千年名勝又重新
門廳前后兩幅對聯(lián),對仗工整,生動而形象地把回雁峰的特點和登峰攬勝的怡情逸趣淋漓盡致地描繪出來。
現(xiàn)在大家看到的就是回雁峰。峰頭上有出生于湖南安仁、畢業(yè)于黃埔軍校、原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副部長唐天際將軍手書的“回雁峰”三個大字。在回雁峰留下了湖南安仁“一文一武”著名人物的大作:文是大雁雕塑的創(chuàng)作者周輕鼎教授,武就是唐天際將軍。
“回雁峰”之名來源有三,一曰:北雁南來,至此越冬,待來年春暖北歸;二曰:山形似雁,張翼回旋,是以其山勢而得名;三是因為一個美麗的故事。傳說有個叫“雁妹子”的姑娘,曾經(jīng)救過一只受傷的大雁,后來姑娘因生活貧困勞疾而死,葬在回雁峰下,每年秋天那只被救的大雁都要來此憑吊她,鳴叫不止,哀傷回旋。
這里就是衡陽八景之冠的“雁峰煙雨”。傳說天將下雨池中水氣裊裊升騰,如煙似霧,縈繞峰頂。由于歷史的變遷,當(dāng)年的景致已不復(fù)存在,F(xiàn)在我們站在此地可遙想當(dāng)時那種雨霧飛濺,紫氣升騰的景觀,領(lǐng)略“雁峰煙雨實堪夸”的意境。
唐朝詩人王勃在《滕王閣序》中留下了“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的佳句。明朝詩人陳宗契贊譽道“青天七十二芙蓉,回雁南來第一峰”。北宋政治家王安石有詩云“萬里衡陽雁,尋常到此回”。歷史上許多文人墨客贊雁、詠雁,以雁寄情,托物言志,敘發(fā)思鄉(xiāng)之情,“衡陽雁”已成為人們傳情達意,思鄉(xiāng)懷古,情深意長的代名詞了。
回雁峰景色宜人,亭臺樓閣布局合理,建設(shè)精美,成為一道美麗的風(fēng)景,F(xiàn)在我們看到的是“上達”牌坊,是仿明朝圖式重建的。厚重的拱形山門,上面是用漢白玉制作的“麒麟吐書(須)、獅子戲球、二龍戲珠、丹鳳朝陽”的浮雕,古色古香。拱門上“上達”兩字寓意就是上山、登高從此起步,就可以達到人生的頂點;同時也含有一種禪意,佛教認為人性有三毒,就是“貪、嗔、癡”,大家只要過了這個“山(三)門”,就能滅絕這三毒,達到心靈上的快樂自由。上達的兩邊是衡陽的“雁城長聯(lián)”,撰聯(lián)作者衡陽詩人郭龍;書法作者是加籍華人、祖籍衡陽、有“詩魔”之稱的洛夫先生。此聯(lián)氣勢磅礴,用典貼切,170個字把衡陽數(shù)千年的人文地理、風(fēng)土人情都表述出來。
大家再看看背面的這幅“莫作等閑觀”的匾額,它的書法作者是民國初期的蔣銓蘅。蔣先生的書法作品在當(dāng)時很有名氣。“莫作等閑觀”字面直意是莫等閑觀看這小小回雁峰,山雖不高,卻蘊藏著豐富的人文內(nèi)涵和佛教文化。它的喻意是莫等、莫靠,要世人腳踏實地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
你們看這滴泉,日積月累在泉下形成一水池,終年不涸,人們叫它“凈手池”。燒香之前,香客們都習(xí)慣先來此凈手:一來表示對菩薩的虔誠;二來洗去人世間的煩惱,三是表示要清清白白的做人做事。各位游客可以試一下,心誠則靈相信會帶給你更好的財氣、福氣、運氣的!
《回雁峰碑記》座落于望岳臺下,一九八四年重建回雁峰時立的。文字雖不過五百,卻把回雁峰名稱的來歷、傳說故事、重建時的盛況一一記敘出來。石碑撰文李兆璜,書法姚賢坤,石刻黃雪聰。立此石碑時,還有一段趣聞,時任衡陽市市長楊敏之曾對碑文作者提出三點要求:一是文字不過五百;二是雅俗共賞;三是不為個人樹碑立傳。大家可以仔細閱讀一下碑文,是不是達到了這三點要求。
南岳衡山“佛、道教文化”具有悠久的歷史,是中國僅有的“佛”、“道”兩家教派共存的名山。“香火”特別旺盛,天南海北的香客千里迢迢趕到南岳燒香。自古以來就有“南岳菩薩顯遠不顯近”的說法?纱蠹抑绬?雁峰寺菩薩顯遠也顯近。到南岳燒香之前,須先到“南岳第一峰”雁峰寺來燒頭柱香,這樣才會更顯靈驗。
現(xiàn)在我們站在回雁峰的半山腰上,大家看到這個半弧形的建筑就是“望岳臺”。顧名思義,就是站在此臺上,可以眺望南岳諸峰。可惜因建筑物的遮擋,我們只能聯(lián)想南岳峰巒疊秀,湘水北去的美景。在這里我想給大家講一個發(fā)生在我們衡陽的歷史故事:大家知道“沖冠一怒為紅顏”的吳三桂吧。這個歷史上貶褒不一的人物曾在望岳臺原址舉行了“登基”儀式。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擄去了鎮(zhèn)守三海關(guān)的明朝大將吳三桂的愛妾陳圓圓,吳三桂很氣憤,降清并率兵攻打李自成,李自成兵敗。吳三桂為清王朝立下了汗馬功勞,被封為“平西王”鎮(zhèn)守云南?滴趸实蹫榱思訌娭醒爰瘷(quán),下令削藩。吳三桂不服,清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吳三桂聯(lián)合耿精忠、尚可喜等藩王扯起了“反清復(fù)明”的大旗,自云南經(jīng)衡陽北伐。為了實現(xiàn)個人野心,也為了穩(wěn)定軍心、民心,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元)三月初二,吳三桂在這個地方舉行“稱帝登基典禮”,自稱“大周皇帝”,定國號為“周”,加封文武百官。其“大周”王朝只存在5個月就覆沒了,在衡陽留下許多傳說。
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有“南天第一剎”之稱的“雁峰寺”。梁天監(jiān)十二年(公元520xx年),宏宣法師南來,選回雁峰創(chuàng)建寺院。梁武帝親賜“乘云禪”寺,隋朝稱“雁峰寺”,唐朝改為“山門寺”,明清之際建“壽佛殿”,迄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歷史了。門上方掛著的“雁峰寺”匾額是趙樸初先生的手跡,兩側(cè)的楹聯(lián):
縱覽豁中懷 對晴天雁字 月夜鐘聲 好把俗塵滌去
登臨尋勝跡 看檻外江山 池邊煙雨 都從梵宇收來
細讀此聯(lián),您的心靈會沉浸于超凡脫俗的禪境之中。
寺院一共分為前后兩進。一進為觀音殿,殿內(nèi)供奉著“觀音菩薩”。觀音,按照梵文應(yīng)譯為“觀世音”,因唐代回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諱音,略去了“世”字。在觀音菩薩的左邊,侍立著善才童子,右邊侍立著龍女。觀音菩薩一年有三個生日:即農(nóng)歷二月十九(誕辰)、六月十九(成道)、九月十九(出家)。許多香客從四面八方趕來燒香,求賜消災(zāi)化難、兒女平安、家庭幸福。
二進為壽佛殿,殿內(nèi)供奉著壽佛。相傳壽佛俗家姓周,出生于湖南郴州,在衡陽“得道”,成佛在廣西的全州。他十六歲出家,號宗慧,活了130多歲,人們稱其為“無量壽佛”。生前四處云游,傳經(jīng)布道。曾留一件袈裟在“雁峰寺”,圓寂后,常顯靈于湖南一帶。明清之際轉(zhuǎn)為高僧傳經(jīng)布道,傳說他天晴在全州,落雨在衡州,刮風(fēng)在郴州。表達了人們祈壽降福的美好愿望,正如寺前的楹聯(lián)所言。
五百年化身歸來 十方福地斯為美
七二峰從頭數(shù)去 千古名山不在高
大家知道“南岳”被稱為壽岳,而南岳第一峰出現(xiàn)了土生土長的“壽佛”,南岳的壽佛就是無量壽佛。每年農(nóng)歷二月初八是壽佛的生日,善男信女紛紛來此燒香拜佛,自晨至暮絡(luò)繹不絕。
走出雁峰寺,我們來到了碑廊前,這里鐫刻著歷代名人贊詠回雁峰的詩詞佳句。篆、隸、楷、草、行書一一俱全。如唐朝詩人杜甫的《歸雁》:“萬里衡陽雁,今年又北歸,雙雙瞻客上,一一背人飛”。北宋范仲淹《漁家傲》:“塞上秋來風(fēng)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的《湘江留別》:“瀟湘一夜雨,江海十年云”等。它反映了古衡州悠久的歷史和厚重的文化積淀。廓內(nèi)特留有一塊空余的地方,哪位如有雅興,不妨一顯身手,留下您的墨寶,供世人鑒賞,芳名永留!
回雁峰不僅有令人著迷的自然景觀,更有富有魅力的人文景觀。在介紹“觀天池”這個景點之前,先向大家介紹一個人物,他就是我們湖南湘鄉(xiāng)人,中國洋務(wù)運動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曾國藩。曾國藩雖然出生于偏遠山村,但他飽讀儒學(xué)、提倡經(jīng)世致用,志向很高。33歲官至二品,是清朝以文人封武侯的第一人。公元1853年,他奉命從長沙移師古城衡州,與左宗棠、彭玉麟等在衡州創(chuàng)建十營水師。傳說他駐軍衡陽時,很欣賞回雁峰的景色,經(jīng)常帶著他的愛將來此觀看天象,與雁峰寺的主持切磋儒佛之道,卜占福禍吉兇。后人為了紀(jì)念他為民族復(fù)興做出的貢獻(創(chuàng)辦洋務(wù)、提倡西學(xué)),特建觀天池。
回雁峰的“雁”形建筑很多,現(xiàn)在我們穿過雁廊,來到了“雁壁”前。1964年,出生于祁陽縣的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時任中南局第一書記的陶鑄同志視察衡陽,倡導(dǎo)修復(fù)回雁峰。這幅“大雁壁雕”就是陶鑄同志在一次“廣交會上”親自選定的圖案,由廣東佛山陶藝廠工藝師制作的,由于“文革”的原因,原作已被毀,F(xiàn)在這幅壁雕,是當(dāng)年擔(dān)任設(shè)計的工藝大師梅文鼎憑記憶設(shè)計的,由界牌陶瓷廠制作。壁上的十七只大雁栩栩如生,展翅高飛。站在壁雕前,我們仿佛聽到大雁那歡快的鳴叫。大家也許會發(fā)問,大雁只是雙棲禽類,為什么這里只有十七只呢?哦,原來是有一只最小的雁,它很喜歡回雁峰,舍不得這里的山山水水和寬厚的人們,就留了下來。大家待會兒去找找,說不定能碰上呢!
現(xiàn)在大家看到的是回雁亭,它的主亭像一只雁頭,兩邊的次亭尤如兩只翅膀,俯看就更加形象了。不知大家注意沒有,它不是依山勢走向而建的,亭正面朝北方,為什么要這樣呢?原來它表達了大雁北歸,心向北方的思鄉(xiāng)之情。同時,也顯示了雁城人們的寬厚,大雁來之歡迎,去也欣然。亭的中間掛著一塊“回雁”的匾額,書法功力很不一般。傳說這兩個字是明代雁峰寺一個“破門和尚”、又名法智禪師,他曾為明末進士,明朝滅亡后看破紅塵,出家為僧詩、詞、書法皆會,最擅長的是草書。
回雁亭后面這塊“乘云石”,傳說是天上掉下來的“飛來石”。這是雁峰寺瑞云和尚坐禪念經(jīng)的地方,不遠處還有他的墓碑。傳說每當(dāng)夜深人靜,瑞云法師就會顯身在這“乘云石”打坐念經(jīng)。頓時祥云遮頂,佛光閃爍,南岳眾僧聽此傳言,也紛紛來此坐禪禮拜。有宗教的地方就有神話故事,你要是不相信的話,在夜深人靜的時候來此坐坐,或許有所收獲。
下一個大家要觀賞的景點就是為了紀(jì)念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哲學(xué)家、辯證唯物主義集大成者王夫之的出生地——“此君軒”和王船山出生地紀(jì)念館。“此君”在《清泉縣志》里解釋就是“竹子”的意思。古人云:“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人變瘦,無竹人變俗”,竹子是高風(fēng)亮節(jié),剛正不阿的象征。大家看這亭之窗欞、亭之護欄、墻之壁畫均以竹子裝飾。配以“此間應(yīng)號筼筜谷,君輩有吟淇澳詩”的楹聯(lián),中間有王夫之先生提筆凝思的塑像。他是在思索“反清復(fù)明”的大業(yè)未成的原因?還是在懷念“清風(fēng)有意難留我,明月無心自照人”的仕途?王夫之自喻船山,后人也叫他船山先生。他一生發(fā)奮著書立說達四十年之久,對天文、地理、歷法、詩歌、哲學(xué)均有研究,尤精于經(jīng)、史、文學(xué),F(xiàn)有著作七十余種,后人把他的著作編為《船山遺書》,共358卷,800多萬字。軒內(nèi)還鐫刻有王夫之用“摸魚兒”詞牌寫成的瀟湘小八景,也就是衡陽古八景。雁峰煙雨、石鼓江山、東州桃浪、西湖荷花、花藥春溪、岳亭雪嶺、朱陵仙洞、青草漁燈,大家有時間可以細細吟賞,韻味無窮喔。王船山出生地紀(jì)念館是20xx年8月落成的一幢仿明清建筑風(fēng)格的四合院,占地1200平方米,里面陳列了船山先生曾用過的鞋、傘、床和他全部的著作,以及他的生平介紹。
各位朋友,請大家往對面的山頭看看,您發(fā)現(xiàn)什么特別的建筑沒有?在高層建筑旁有一座古樸的磚塔,建于公元1696年,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相傳,當(dāng)時一位叫周燮的縣令在這一帶修建城墻,挖出許多白骨,為了告慰亡靈,也為了驅(qū)災(zāi)避邪修建了此塔。塔高15米,五層,八角,實心,磚石結(jié)構(gòu)。塔竣工之日,該縣令就請了許多文人雅士來題塔名,可一時沒有人想出很適當(dāng)?shù)拿,只留下一個“塔”字在上面。因其座落在接龍山上,所以我們稱之為“接龍塔”,也有人稱它“白骨塔”。1944年,慘烈的衡陽保衛(wèi)戰(zhàn),此地是中日爭奪的制高點之一。“接龍塔”在日軍的炮火攻擊下保存完好,也算是一個奇跡。
我們來到了“南岳第一峰”新區(qū)景點參觀游覽。新區(qū)是20xx年20xx年 9月建成的,面積3.43公頃,由“落雁景區(qū)”、“船山景區(qū)”和“回雁景區(qū)”三個部分組成。這里是“回雁景區(qū)”。大家看到這座宏偉的建筑就是“回雁閣”。它可以和“岳陽樓”相媲美,已成為衡陽的標(biāo)志性建筑。閣由一個主閣和兩個副閣組成。主閣是“回雁閣”,高度為35米,為四層,頂部重檐,呈“金字塔”型。副閣由“聽瀑亭和攬翠亭”組成,四周有木護欄,突出檐口形式,使之如雁張翼,整體造型莊重古樸、典雅大方,既有濃烈的古建筑韻味,又展現(xiàn)現(xiàn)代風(fēng)格;匮汩w有七十二根柱子,象征南岳七十二峰,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數(shù)一數(shù),看是不是七十二根柱子!20xx年9月市政府投資80多萬元,征集名人字畫、楹聯(lián),將閣樓裝飾一新,整個閣樓文化氣氛濃郁,反映了衡陽厚重的歷史和豐富的人文。
沿著這條由無數(shù)鵝卵石鋪成的階梯,我們來到了“落雁景區(qū)”。落雁景區(qū)致力于表現(xiàn)瀟湘八景之一的“平沙落雁”景觀。蒸水、湘水與耒水在衡陽市區(qū)匯合。秋天水落沙平如雪,蘆葦蕭疏,美麗的大雁在此過冬,形成了“平沙落雁”這樣的美景。由于歷史、氣候、環(huán)境的變遷,“秋雁戲沙”的美景已不存在。我們通過人工的意境再創(chuàng)一個“微縮平沙落雁景觀”供大家觀賞。在花壇的東側(cè),有一條條長的石碑廊,每塊石頭上鐫刻著歷代詩人題詠回雁峰的詩詞佳句,大家如果有興趣,可以一首首吟賞。再往前走,我們看到的是“南岳第一峰”牌坊,牌坊上“南岳第一峰”五個大字,是趙樸初先生的手跡。
穿過一條寬敞的游路,我們來到南岳第一峰假山瀑布前。假山再現(xiàn)了南岳諸峰的形、神、韻,有“衡山千仞一峰高”的觀賞效果。山石錯落有致,中間有“水霧”噴出,形成云煙繚繞的效果。山頂有瀑布飛流直下,水擊山石、飛流碎玉。瀑布下有“雁影潭”,山、水、石相得益彰,構(gòu)成了一幅氣勢磅礴的美麗畫卷。
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哲學(xué)家王夫之于公元1619出生于回雁峰下“王衙坪”,老區(qū)有“此君軒”等景觀,但其表現(xiàn)形式略顯簡單,作為湖湘文化學(xué)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應(yīng)該有更豐富的內(nèi)容充分反映他那堅韌不拔、鍥而不舍的精神和高風(fēng)亮節(jié)的情操。這個反映“船山文化”的景區(qū),與雁峰景區(qū)(老景區(qū))“此君軒”結(jié)合起來形成內(nèi)容較完整的紀(jì)念景點。“船山景區(qū)”中的中間立有王船山頭戴斗笠,腳穿木屐的石雕像。源于王船山誓與滿清王朝不共戴天,他頭不頂清朝的天,腳不踩清朝的地,表現(xiàn)了青年王夫之舉義旗、反清復(fù)明的民族氣概。起義失敗后,王夫之隱居在衡陽縣曲蘭鄉(xiāng)石船山下的名曰:“湘西草堂”(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在此著書立說四十年之久。王夫之自喻“船山”,源于其隱居處山上有一塊巨石,形狀如倒扣在水中之大船。那里古木參天,人跡罕至,密林深處有一個隧幽的巖洞,王夫之常來這里,伴著昏暗的油燈苦讀,他在《船山記》里寫到:“船山者,即吾山也……吾志且死,而船山者還其頑石”。以石寓志,表示他不畏強權(quán)的性格,故自喻為“船山先生”。在“雁影潭”邊建有石船,隱含“船山”之意。并利用現(xiàn)有地形建“船山”紀(jì)念墻,高處建有“正氣軒”。軒旁有一塊“三鑒石”,表示船山先生“神會”、“心意為主”、“鑒古酌今”等與眾不同的哲學(xué)思想。山坡上密植竹子,與船山先生酷愛竹子的性格相符合,意喻船山先生忠節(jié)不二的民族氣節(jié)。
在即將結(jié)束今天的游覽之前,我給大家講一段衡陽的抗戰(zhàn)歷史。1944年6月22日,中國抗日戰(zhàn)爭史上最悲壯、最慘烈的一戰(zhàn)就發(fā)生在衡陽。國民第十軍2萬將士在軍長方先覺的率領(lǐng)下,頑強抵抗裝備精良近20萬人日軍的侵略;匮惴宄蔀橹腥帐毓サ闹饕嚨兀曳脚c日軍鏖戰(zhàn)整整四十七個日日夜夜,直到彈盡糧絕,衡陽淪陷,將士們的鮮血流成河,尸骨堆成山,留下了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衡陽也因此成為全國唯一的“抗戰(zhàn)紀(jì)念城”。讓我們永遠銘記著這一段難忘的歷史,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共創(chuàng)美好的未來!
各位游客,這次導(dǎo)游結(jié)束了。但愿我的講解能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南岳第一峰”的游覽給你帶來美的享受,希望各位朋友下次再來回雁峰景區(qū)參觀、游覽!
謝謝大家,再見!
經(jīng)典湖南導(dǎo)游詞 篇6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大家好!歡迎大家的南岳衡山做客。如果您有什么問題和要求,請告訴我,我將盡力給您幫助。祝愿大家軋過愉快的鋒山之行。
各位朋友,如果您曾為工作的重壓而苦悶,如果您曾為身體的疾患而憂慮,那么今天,您可以把種種煩惱不快全部拋開,因為您即將欣賞到的,是以“五岳獨秀”而蜚聲守內(nèi)的南岳衡山風(fēng)景區(qū)了。
衡山位于湖南省中部,縱越衡陽、衡山、衡東、湘鄉(xiāng)、湘潭、長沙等六縣市,地跨八百里,峰立七十二,南起“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的衡陽回雁峰,北抵“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的長沙岳麓山。主峰祝融峰,海拔1290米,在湘中南丘陵中卓爾不群。“一覽眾山小”。衡山就像一幅湘繡,楚天湘水,一覽無余;它又像一卷畫軸,濃渲淡染,舉世無雙;它更像一首詩歌,高嘆低吟,回味無窮。
南岳衡山的來源有很多傳說。一產(chǎn)盤古開天辟地,死后化為山川林木,頭化為東岳泰山,腳化為西岳華山,腹華為中岳嵩山,右臂化為北岳恒山,左臂則化為南岳衡山;另一說是中華始祖之一的炎帝神農(nóng)式追趕仙鳥,用神鞭將朱鳥打落成南岳,所以大家在南岳古鎮(zhèn)入口處所見的牌坊上便繪有失鳥圖案,南岳山徽“朱鳥”也因山而來。古人們往往以天空星象圖來進行占卜,所謂“天則有星宿,地則有州城”。據(jù)《星經(jīng)》記載,南岳地處二十八宿的軫星之翼,號為稱量天地的“衡星”,所以也就命名“衡山”了。軫星旁邊不有一顆主管人間壽命的“長沙”星,衡山古屬長沙,故而又有“壽岳”之稱,人們常說的“壽比南山”就以山而來。
穿過南岳古鎮(zhèn),迎面而來的是一組氣勢恢弘的宮殿式建筑,這便是有著“江南小故宮”之稱的“南岳大廟”。
南岳大廟為湖南省重點保護文物,始建于唐初,距今上千年,以后歷經(jīng)宋、元、清等朝6次大火和16次重建。瑞存建筑為清光緒六年重修,占地76800平方米,沿中軸線依次為欞星門、有奎星閣、川門、御碑亭、嘉應(yīng)門、御書樓、正殿、寢宮和北后門等九進四重院落。
現(xiàn)在大家腳下跨過的是壽澗橋,它前面就是南岳大廟的南正門--欞星門。“欞星”是古星宿之一,主管人興國旺,以“欞星”命名的廟門,自然也是希望咱們國家人才輩出,萬業(yè)昌盛。
穿過欞星門,大家來到的這座建筑叫做“奎星閣”?蔷褪侵鞴芪膶W(xué)藝術(shù)的魁星。奎星閣在古代往往用做戲臺,每逢節(jié)慶祭祀之日,一些戲班都會在臺上演出一些傳統(tǒng)地方戲,如“魁星點狀元”、“五子登科”、“秋胡戲妻”等等,臺下則擠滿了四鄉(xiāng)八里趕來的鄉(xiāng)民們,熱鬧非凡。細心的朋友可能注意到了,奎星閣的基石上有4個銅錢大小的孔洞,這是干什么的呢?對了,它可以產(chǎn)生共鳴,增強音樂效果,可見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是多么聰明呀!穿過川門、御碑亭、嘉應(yīng)門和御書樓,我們就來到了正殿。正殿又叫圣帝殿,供奉圣帝火神祝融氏。圣帝殿高21米,寬54米,深35米,是大廟最高、最大的建筑,也是大廟中心。大家可以看到,它由 72根花崗石柱支撐,寓意南岳七十二峰,其中2根由整塊石鑿成,重28000斤,另外70根由兩截接成。殿內(nèi)正中是由四龍二鳳環(huán)繞的神龕,圣帝的泥塑金身就置于其中,高6.3米,高戴冠冕,持笏端坐,神態(tài)威嚴,金碧輝煌,左右排班站立著金吾二將和六部尚書。 衡山導(dǎo)游詞 ·張家界導(dǎo)游詞 ·南岳大廟導(dǎo)游詞 ·天心閣導(dǎo)游詞
大家看到,圣帝殿東有道教的財神殿,西有佛教的觀音殿,那么南岳到底奉什么教呢?這就是南岳衡山的大特色--佛道共榮。道教于西晉傳入南岳,南北朝佛教流入,山后兩教就一直并存,揚光大。山上既有我國第一個女道士“南岳夫人”魏華存修道的黃庭觀,也有禪宗南宗五大宗派發(fā)源地的福嚴寺和南臺寺,還有先道后佛的上封寺等等,中國的兩種主要宗教文化在這里達到了和諧的統(tǒng)一。
各位游客,再走過寢宮和北后門,離開大廟,我們就來到了南岳衡山主峰登山處,前面這個花崗石門叫做“勝利坊”,是1947年為紀(jì)念抗日戰(zhàn)爭勝利而建。坊上刻有一副楹聯(lián):“七二峰,如避群英,勝算先操,中流砥柱;五大洲,盟聯(lián)友國,狂瀾競挽,世界和平。”從中,我們依稀可以想見那烽火連天的崢嶸歲月。原聯(lián)為國民黨湖南省政府主席王東原所書,毀于“文革”時期,現(xiàn)在聯(lián)是著名書費新我左手書寫。
各位朋友,從現(xiàn)在起,我們就將踏上登頂之路。在這之前,請允許我先提醒您幾個注意事項:衡山作為著名的風(fēng)景區(qū)處自然林區(qū),是嚴禁攀折花木和吸煙點火的,讓我們共同來愛護這一片美好的大自然吧!南岳的氣候素有“三重天”之稱,即“山下一重天,山腰一重天,山頂一重天”,每重天之間約有3度的溫差,請注意帶一些保暖衣物備用!山上雖然修建了行車大道和人行小徑,但仍有部分地段較陡峭,請大家留神一下,互相照應(yīng)點兒!好了,萬事俱備,讓我們向衡山最華麗的樂章--主峰祝融峰進發(fā)吧!
朋友們,南岳衡山在五岳之中以風(fēng)光綺麗著稱,素有“五岳獨秀”的美譽。那么它究竟“秀”在哪里?秀就秀在這滿山的樹,滿坡的草,滿眼的綠!沿途大家已經(jīng)看到,衡山樹木茂密,郁郁蔥蔥。南岳植物資源豐富,有樹種600多,森林面積達30多萬畝,而且還有不少名樹古木:福嚴寺有一棵據(jù)傳受戒于六朝時慧思禪師的銀杏樹,樹齡已達1400多年,樹身需三人合抱;藏經(jīng)殿后的白玉蘭,距今也有500多年的歷史了;允春亭的搖錢樹,無礙林的“同根生”、“連里枝”等,也是比較罕見的。
經(jīng)典湖南導(dǎo)游詞 篇7
호남 역사가 구석기 시대 에는 인간 활동 을 거 는 새싹 명, 수록 인과 楚人 의 생활 지역 이다.西周 시점 은 초나라 남부 이다.탕 광 덕 二年 (764 년) 데뷔 장형 호남 관찰사, 이 로써 중국 행정구역 시작 호남 의 이름 으로.
후 난 성 현행 행정구역 이 周朝 荊州 남 을 넘 어 자진 춘추전국시대 편입 초나라 판 을 짜 야 한 다.친 중국 을 통일 후 시행 郡縣制, 호남 지역 이 설치 돼 있 어 검 에서 군 · 창사 군.
서한 시행 주 · 군 · 현 3 급 과 봉 국 제 를 병행 한 다.호남 경내 에는 무 룡 군, 계 양 군, 제로 릉 군 과 창사 국 이다.신 王莽 양측 폐 창사 국 파마머리 립 창사 군 을 바 꿔 계 양 군 남 평 군, 무 룡 군 개축 평 군, 제로 바 꿔 릉 군 구 嶷 군.동 한 때 회복 원군 명 이 었 으나, 창사 입국 하지 않 는 보류 창사 군.
삼국 시대, 호남 지역 을 촉 동 오 각축 과 잠 잘 곳 을 제로 릉, 무 룡 군 은 ' 촉 ', 창사, 계 양 군 은 이번 이 오.이후 제로 릉, 무 룡 군 포함 시 켜 동 오 판도 를 增置 남 군, 임 賀郡, 衡陽 군, 湘東 군, 힘 든데 군 · 소 릉 군 6 군.
서진 시, 호남 분과 荊州 · 광저우 이다.동 진 강 偏安 왼쪽, 호남, 의상 분과 荊州 주 와 江州 이다.아 만 든 송, 제 와 양 전기, 호남 분과 의상 주, 郢州 과 荊州 이다.陳朝時 호남 분과 荊州 원님 주, 의상, 주.
수 나라 통폐합, 현 주 로 수정 했 다. 주 · 군 · 현 3 급 제 를 현 2 급 제 를 도입 했 다.호남 省境 8 군: 창사 군, 무 릉 군, 沅陵 군, 澧 양 군, 바 릉 군, 5 악 중 하나 군, 계 양 군, 제로 릉 군.
唐初 개 군 을 주 를 4 년 武德 장형 담 주 총괄 부 를 관할 하는 담 주, 衡州, 주, 郴州, 주, 남 양 주, 남 운 주 · 남 주 8 주.7 년 武德 개 총괄 부 를 도독부, 통할하다 담 주, 衡州, 주, 郴州, 주, 邵州 와 도 주.태 종 북 시 설치, 도 산하 거나 주 (군) 을 주 려 는 현.호남 분과 산 둥 성 남도, 강 남 서 도 와 검 중도, 검 중도 검 주 도독부 이다.또 광 덕 二年 장형 호남 관찰사 에 서 명함 으로써 호남 의 명) 를 열 어야 한 다.
5 세대 10 개국 시절 에 따 르 면 마 정성스럽다 는 호남 을 립 초나라 를 도읍 을 창사 부 다.초나라 분 그 관할 지로 는 28 주 1 감 는 호남 에서 국경 13 주 1 감: 담 주, 岳州, 郴州, 롱 주, 하 라 주, 계 주, 邵州, 錦州, 澧 주, 기술하다 주, 衡州, 주 · 도 주 와 계 양 형국 이다.
송 나라 분 전국 단 길이 고, 길이 산하 주, 부 · 군 · 감 을 각 관할하다 얼마 현.호남 분과 가시나무 湖南路 과 가시나무 후 베 이 길 을 막 고 있다.
元代 行省 제도 시행 했 다.호남 은 이번 이 湖廣 行省, 분 14 종로 3 주: 岳州 종로, 창 더 루 에, 澧 주 길, 하 라 주 길, 원님 주 길, 靖州 종로, 일 임 길, 衡州 종로 · 도 주 길, 주 종로, 郴州 종로, 보 경 종로, 武岡 종로, 계 양 길, 차 릉 주, 耒陽 주, 常寧州 이다.원 나라 정부 는 또 금 湘西 소수 민족 취락지 토스트 제도 시행 을 지탱 이 10 여 개 장관 이나 蠻夷 장관 을 각각 소속 사도 주 민 · 군 을 무 마하 사, 새 덧붙이다 갈 난폭하다 달래 사 와 쓰 촨 성 등 에서 행 순 씨 는 민 · 군 을 무 마하 사 관할 하 고 있다.
명 나라 行省 신설 布政使 사 를 뒤 바 꾸 承宣 布政使 사가 있 었 다.나머지 는 부 (주), 부 산하 현 에서 시행 성 · 부 (주), 현 3 급 제 를 도입 했 다.호남 은 이번 이 湖廣 布政使 사, 윈 도 피리어드 에서 금 호남 국경 에 7 부, 2 주, 2 사: 岳州 부 · 창사 부 常德府, 저울 주의 주 도인, 주의 주 도인, 보 경 부, 하 라 다 쓰 노 리 우 올림픽, 郴州, 靖州, 순 씨 는 민 · 군 선 위 키 사, 保靖 주 민 · 군 선 위 키 사가 있 었 다.
청대 지방 정권 은 성 · 도, 부 산하 대성 청 산하 대성 (,), 주 현 (나누어지다 청, 나누어지다 주) 무 난 하 게 제 를 도입 했 다.3 년 湖廣 캉 장형 按察使 사 를 湖廣 오른쪽 布政使, 치우치다 원님 巡撫 균 변동하다 주한 창사 이다.湖廣 行省 남북 분단 을 호남 독립 건 주 에 있다.창사 · 衡州, 주, 보 경, 하 라 주, 常德, 岳州 7 부 에 郴, 명인 2 주 는 치우치다 원님 巡撫 직접 관할 하 고 있다.옹 정 二年 로 갈 원님 巡撫 되게 할 터 등등 호남 巡撫 이다.이 로써 현행 후 난 성 행정구역 으로서 독자적 인 지방 1 급 정 권 조직 에야 기본 확립 에 내 려 앉 았 다.
청대 호남 총 채점 4, 9 부 산하 대성 주 4, 5 산하 대성 청 (하지 않 轄縣) 다.산하 대성 주, 산하 대성 청 이 직접 예속되다 령 도 와 화성 이다. 머릿속 부설 관할 하 고 있다.현 외 에 흩 어 진 청, 나누어지다 주 받 고 있 고, 부 절제 를 상당히 현 단계 다.호남 이 흩 어 진 주 3 개, 벌 크 청 은 1 개 에 이 른 다.행정 단위 를 기본 으로 삼 는 현 과 나누어지다 주, 나누어지다 청 을 포함 하지 않 는 轄縣 산하 대성 청 과 산하 대성 주 는 캠퍼스 에는 77 개다.
중화 민 국 이 설립 되 자 호남 의 행정 설치 겨우 변화 다.대한민국 3 년 (1914), 분 全省 을 湘江, 衡陽, 하 라 다 쓰 노 리 원님, 무 룡 4 도, 그 와 장 보 관할 청대 도, 衡永郴 계 도, 하 라 다 쓰 노 리 원님 永靖 도 자주 와 악 澧 도 기본 같 고, 총 75 현.
민 국 5 년 (1916) 으로 재단하다 常德道 에 轄縣 常德, 면, 平江, 臨湘, 華容, 漢壽, 원님 강, 澧縣, 安鄉(xiāng), 臨澧, 南縣 주민 湘江 도, 도 원, 石門, 慈利, 한 용 하 라 다 쓰 노 리 주민 원님.全省 제쳐놓다 3 문제 에도 불구 하 고, 75 현.
대한민국 11 년 (1922), 철회 도 체제 그나마 성 · 현 2 급 이다.
대한민국 24 년 (1935) 沅陵 설립 湘西 유화 구 을 지정 유화 범위 는 19 현 으로 낙인 찍 는 慈石 용, 원님 이루 하 라 다 쓰 노 리 溆, 보 룡 뽕나무, 芷 검 얼얼하다 휘황하다, 건 봉사 옛 흥 수 5 개 행정 감사 구.대한민국 25 년 (1936) 을 공식 설립 들이 이다.이 澧縣, 臨澧, 명인 현, 회동, 흥 수 녕 과 통로 를 새삼 스 럽 게 6 현 과 19 현 원 구성 4 개 행정 감사 커미셔너 관공서 를 들이 각각 설치, 沅陵 慈利 과 건 타운 과 검 양 으로 내 려 간 다.행정 감사 들이 파견 은 주정부 기구 를 대행 주정부 가능 성도 있다.
대한민국 26 년 (37) 12 월 全省 보편적 설립 행정 감사 커미셔너 관공서 를 겸임 縣長 커미셔너 진군 이다.全省 으로 낙인 찍 는 9 구 = 1 번지 관할하다 했 는 데요, 平江, 臨湘, 면, 醴陵, 湘陰 · 창사 · 湘潭, 녕 향, 益陽 등 10 현 을 불충분 했 는 데요, 주한2 구 비녀 장 常德, 華容, 南縣, 安鄉(xiāng), 沅江, 漢壽, 澧縣, 臨澧, 石門, 慈利, 도 원 등 11 현 에서 커미셔너 주한 常德;3 구 비녀 장 沅陵, 한 용, 桑植, 溆浦, 순, 瀘溪, 하 라 다 쓰 노 리 계 등 7 현 에서 커미셔너 주한 沅陵;4 구 관할하다 재건 타운, 용 산, 保靖, 옛 길 이의 단위, 흥 수, 봉황 · 麻陽 등 7 현 에서 커미셔너 주한 건 성;5 구 비녀 장 衡陽, 常寧, 5 악 중 하나, 耒陽, 攸縣, 차 릉, 안 인, 酃縣 등 8 현 에서 커미셔너 주한 衡陽;6 구 관할하다 소양, 湘鄉(xiāng), 安化, 新化, 武岡, 신 니, 城步 등 7 현 을 전담 일원 으로 주한 소양;7 구 관할하다 검 양, 흥 수 녕, 회동, 芷江, 명인 현, 통로, 휘황하다 현 등 7 현 에서 커미셔너 주한 검 양;8 구역 비녀 장 郴 현, 桂東 · 여 · 흥 에서 성 · 사 흥, 마땅히 장, 계 양, 嘉禾, 임 무, 藍山 등 10 현 을 전담 일원 으로 주한 郴 현;9 구 관할하다 제로 릉, 祁陽, 新田, 중대형 잠수함 · 강화 · 道縣, 책임 연구원, 명 등 8 현 에서 커미셔너 주한 제로 릉 이다.대한민국 29 년 (1940) 4 월 에는 全省 으로 낙인 찍 는 10 개 행정 감사 구.한때 增置 양 현 (양) 으로 바 꾸 特別區(qū) 피 어 나 고, 지 금은 즉 철폐 된 다.선후 도 추가 2 省轄市 (창사 · 衡陽), 2 현 (懷化, 롱 회) 이 차지 했 다.~ 1949 년 8 월 5 일 호남 평화 를 全省 오죽 등 총 2 개 광역시, 10 개 행정 감사 구, 77 개 현.구체적 인 상황 은 다음 과 같다.
민 국: 省轄市 長沙市 (22 년 설, 성 도인) 을 衡陽市 (민 국 32 년 설) 다.1 구 를 치 면 행정 감사, 윈 도 피리어드 8 현 = 岳陽縣, 長沙縣, 湘陰縣, 臨湘 현, 했 는 데요 현, 평 강 현, 湘潭縣, 醴陵縣;2 행정 감사 구 를 지 켜 내 耒陽, 윈 도 피리어드 8 현 = 耒陽 현, 衡陽縣, 衡山縣, 攸縣, 茶陵縣, 常寧縣, 안 인 현, 酃縣;3 행정 감사 구 를 지 켜 내 郴 현 에서 비녀 장 10 현 = 郴 현, 계 양 현, 흥 에서 현, 宜章縣 · 사 興縣, 임 무 현, 여 성 현, 桂東 현, 藍山縣, 嘉禾縣;4 구 를 지 켜 내 常德 행정 감사 를 관할하다 9 현 = 常德 현, 澧縣, 시 도, 石門縣, 華容縣, 南縣, 慈利縣, 안 향 현, 臨澧縣;다섯째 행정 감사 구 를 치 를 益陽 비녀 장 현 = 6 益陽 현, 湘鄉(xiāng) 현, 安化縣, 漢壽縣, 寧鄉(xiāng)縣, 沅江 현;여섯째 행정 감사 구 를 지 켜 내 소양 을 관할하다 6 현: 소양 현, 新化縣, 武岡 현, 新寧縣, 城步縣, 隆回縣;7 행정 감사 구 를 지 켜 내 제로 릉, 윈 도 피리어드 8 현: 0 陵縣, 祁陽縣, 寧遠縣, 道縣, 동안 현, 명 현 · 강화 현, 新田 현;8 행정 감사 구 를 지 켜 내 가 생존 을 비녀 장 현 = 6 永順縣, 龍山縣, 한 용 현, 保靖縣, 桑植縣, 고 이치 현;9 행정 감사 구 를 지 켜 내 沅陵, 윈 도 피리어드 8 현 = 沅陵縣, 溆浦縣, 하 라 다 쓰 노 리 계 현, 鳳凰縣 과 건 성 현, 흥 수 현, 瀘溪 현, 麻陽 현;제 10 행정 감사 구 를 지 켜 내 洪江, 윈 도 피리어드 8 현 = 會同縣, 芷江縣, 綏寧縣, 검 양 현, 휘황하다 현, 명인 현, 通道縣, 懷化 현.
이 밖 에 국내 혁명 전쟁 때 1927 년 8 월 ~ 1937 년 7 월 사이 중국 공산당 도 밑 에 호남 省境 의 平江 했 는 데요,,,,, 醴陵 면 臨湘 湘陰 · 창사 · 酃縣, 차 릉, 攸縣, 郴 현, 마땅히 장, 흥 에서, 耒陽 · 사 흥, 桂東, 여 성, 안 인, 桑植, 생존, 용 산, 한 용, 石門, 慈利, 華容 등 25 현 에 혁명 유적, 또는 이 游擊區(qū) 를 설 치하 고 현 정부 를 수립 소비에트 구 소비에트 정부 170 여 개 에 향 소비에트 정부 나 혁명 위원회 910 여 개 를 기반 으로 호남 이 르 면 민초 들 의 노 정권 이다.성 1 급 蘇區(qū) 정부 에는 1930 년 7 월 30 일 발족 한 후 난 성 소비에트 정부;1930 년 10 월 성 립 湘鄂 서 성 소비에트 정부;1931 년 7 월 출범 湘鄂贛 성 소비에트 정부 (으로 바 꾸 湘鄂贛 성 공 농 병 소비에트 정부);1931 년 10 월 출범 湘贛 성 소비에트 정부;1934 년 11 월 설립 된 의상 오 川黔 성 혁명 위원회, 이상 행사 성 혁명 정권 의 기능 을 중화 인민 공화국 수립 이후 인민 정권 의 스 킨 다.
經(jīng)典湖南導(dǎo)游詞 篇8
湘西土家苗寨蘊含著豐富的民間文化和民間藝術(shù),土家族的擺手舞、起秋節(jié)、吊腳樓、西蘭卡普,苗家的蘆笙、木鼓舞馳名遐邇,久負盛名。土家刺繡、苗家蠟染堪稱一絕。土家苗寨更是歌的海洋。人人會歌,無處不歌,歌山歌海,情溢山寨。有對歌、盤歌、山歌、蓐草鑼鼓等,生動形象,音韻和諧,情真意摯,優(yōu)美悅耳。聞之如品干飴、如沐春風(fēng)。再來看看土家族苗族特有的吊腳樓,吊腳樓屬于木結(jié)構(gòu),四周都有設(shè)計獨特的樓角垂吊,刷桐油,省工省料,美觀大方,成為湘西一景。
苗族服飾,絢麗多彩,富有濃郁的民放特色。古時,男女都是“色彩斑紋布”,上身穿花衣,著百褶裙,頭發(fā),包赫色頭帕,穿船形雙鼻繡花鞋,佩戴銀飾。清代“改土歸流”后,男子逐漸以褲代裙,褲管短而寬,穿土產(chǎn)花格子對襟衣。老年人裹黑布頭巾,打綁腿、束腰帶。婦女服裝,胸前、袖口和褲筒,滾邊繡花,過腰大而長,袖大而短,皆系滿襟,沒有衣領(lǐng)。衣服有琵琶襟、套襟、四角挖云、四叉式之分。但也有兩臂皆白上衣,短馬褂,下不著,長裙青紅相間,自成文彩。亦有繡花卉者,上衣下裙以層數(shù)多者為美。
民國以來,土家男女一年四季都戴頭巾,男人以青、藍、白或條紋布為主,長二三米,一圈圈地纏繞在頭上,包成人字路;女人則多為青絲帕或白印花頭巾,絲帕薄如蟬翼,最長達七、八米,是婦女終生陪伴之物,死后必以帕纏頭入葬。衣服以青、藍、白、印花布為主,男穿對胸衣,雙排七至十一扣,俗稱蜈蚣扣,袖口、領(lǐng)口及褲管末端加花邊;女人則右開襟,袖大而短,飾花邊,拄銀銅佩飾,俗稱“滿襟”,有滿清遺風(fēng);未出閣少女著花衣,講究大紅大綠;小孩喜戴菩薩帽,虎頭帽;男鞋多為青藍布,女人穿繡鞋;姑娘出嫁時必穿“露水衣”,上著鮮艷挑花繡衣,下著八幅羅裙,與土老司八幅羅裙有異曲同工之妙。
吊腳樓為湘西各族人民一種傳統(tǒng)建筑形成,又稱"吊樓子"。吊腳樓為山野式"樓陽臺",單檐懸挑,屋面反翹,名"飛檐",通風(fēng)向陽,干爽清新。有與正屋成一字形,也有成90℃直角形。吊腳樓外設(shè)走廊,二面稱"轉(zhuǎn)角樓",三面稱"走馬樓"。欄桿多花格,縣柱稱"吊瓜"'或為六陵、八棱,或雕成球形、金瓜形。柱、防還雕有龍風(fēng)、喜鵲、花卉等。民間吊腳樓上多為閨房,臥室或織錦、打花之處,底層為谷倉、柴房,也有底層下臨溪流,泉水叮咚,別有情趣。山寨吊腳樓掩映在綠樹翠竹中,富有大自然風(fēng)光美。湘西州部分鎮(zhèn)臨河民居也建有吊腳樓,如吉首峒河街,鳳凰沱江沿岸、王村古鎮(zhèn)、茶洞邊城及龍山洗車河等,歷來都引起中外旅游者極大興趣。
經(jīng)典湖南導(dǎo)游詞 篇9
“德夯”——深藏在武陵山脈的中部,距吉首市24公里,名字是苗語譯音,譯為“美麗的大峽谷”。居住在這里的苗族兒女,以其熱情奔放的個性,把你帶到了一個美麗而又古老的童話世界……
行走在峽谷中,兩旁山戀挺拔,樹木蒼翠逼人。谷內(nèi)涼風(fēng)習(xí)習(xí),彎曲的山路鑲嵌在懸崖絕壁中,大自然的神奇形成了許多自然景觀 。
奔騰的小溪似乎唱著一首歡快的歌,伴隨著清澈見底的溪水,跳躍著不知疲倦的奔向遠方。車子在顛簸的小路上行駛著,我不知疲倦的雙眼貪婪的向窗外張望著。映入我眼簾的是,一塊巨大的石頭鑲嵌在河邊,一群孩子站在河邊上,爭先恐后的向下跳,激起片片晶瑩的水花,陽光照耀下,那純真無暇的笑容,成為著翠綠中的一抹璀璨。
看著這奔騰不息的水,我的腦海里突然浮現(xiàn)起一首很有名的詩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連我自己也被我奇怪的聯(lián)想嚇了一跳,這顯然是兩種截然不同的風(fēng)格。雖說都是南方水鄉(xiāng)的精神產(chǎn)物。但是西湖是像水一樣的靜。而德夯。我在腦海中長時間搜索才找到能夠佩的上她的喻體,那就是——玉石。雖說是石頭,但是卻不失溫潤圓滑。清涼中不失一陣溫暖,粗曠中也不缺一絲細膩;\罩在水面上的薄薄的水氣,如好像童話中的仙境。
這里陡峭的石壁留給我很深的印象,蒼翠的樹木從幾乎是石頭的縫隙中鉆出來,曲折的樹干上布滿了密密麻麻的“傷疤”,似乎述說著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發(fā)生過的可歌可泣的故事,碧綠的葉子蒼翠欲滴,山中泛起層層水汽,頓時變得迷離了。似乎可以依稀望見一戶山上人家的屋子里正冒著炊煙。一圈一圈,飄向蔚藍的天空中……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雕琢了這塊天然的美玉,湘西人民的智慧賦予了他無窮無盡的神秘。而作為可以坐享其成的我們,可以做的就是,保護這上天的賜予——德夯苗寨。
經(jīng)典湖南導(dǎo)游詞 篇10
十里畫廊位于索溪峪景區(qū),是該景區(qū)內(nèi)的旅游精華,在這條長達十余里的山谷兩側(cè),有著豐富的自然景觀,人行其間如在畫中。溝旁黛峰屏列,山上的巖石形成了200來尊似人似物、似鳥似獸的石景造型,其中“孔雀開屏”、“采藥老人”、“壽星迎賓”、“猛虎嘯天”等最為著名。
里畫廊長約五公里,兩邊林木蔥蘢,野花飄香;奇峰異石,千姿百態(tài),像一幅幅巨大的山水畫卷,并排懸掛在千仞絕壁之上,使秀美絕倫的自然奇觀觀溶進仙師畫工的水墨丹青之中。進入十里畫廊沿途有轉(zhuǎn)閣樓、壽星迎賓、采藥老人、兩面鐘等十個主景點。
轉(zhuǎn)閣樓是一座拔地而起的石峰,峰頂空心有“窗”,整個石峰遠看像一座多級寶塔,近看又似一座轉(zhuǎn)盤閣樓。由一條羊腸小道盤旋而上,可直達樓頂。轉(zhuǎn)樓低層巖石成一環(huán)形回廊,人立石廊之中,秀巒依偎。石樓一側(cè)另有石室相附,闊容百人,與閣樓一主一仆,相映成趣。
入十里畫廊約30米,有一石峰恰如一老壽星迎面站立,五官輪廊分明,短頭發(fā)長眉毛,眼睛深邃,笑容可掬。他左手高高揚起,似在招呼遠方游客。壽星形神兼?zhèn)洌胺Q奇觀。
采藥老人又名老人巖,“壽星迎賓”不遠處有一高達百米的石峰側(cè)身而立,活象一位腰身佝樓老人,頭戴方巾,身著長衫,背著滿滿一簍草藥。背籠中斜生一玉捍光潔的雜樹,若藥鋤倒置。兩目炯炯逼視對山,若有所思,亦似含驚喜之狀,好象突然發(fā)現(xiàn)奇藥現(xiàn)世,好一位藥王“孫思邈”。老人巖是十里畫廊著名景觀之一。
自畫廊西向展望,有兩座由高到低、南北走向的山峰。遠望,儼然一只頭高高昂起向天長嘯的猛虎。這就是十里畫廊有名景觀猛虎嘯天。
錦鼠觀天它蟄盤于猛虎嘯天峰斜對面,其峰猶如一只錦鼠。錦者,指一身翡翠。只見那鼠眼圓瞪,雙耳直豎,仰望藍天,久久凝視,乃至億萬年不改。
十里畫廊有兩尊貼身并立巖峰,左側(cè)一峰竣高而雄,右側(cè)一峰纖低而柔,酷似一對久別重逢的夫妻在傾訴衷腸。故名“夫妻巖”。仔細看去,丈夫滿臉笑容,親昵地凝視著妻子,嘴唇微張,笑嫣微露,似在對妻子竊竊溫語。那含笑斂容的妻子,身略前傾秀眉低垂,深情地依偎在丈夫懷里。這一景觀同張家界的夫妻巖確有異曲同工之妙。
在十里畫廊盡頭。這里怪石嶙峋,林木蔥籠,常有三五成群成百上千只猴子在此會集,故稱猴子坡。游人至此,或樹叢之中,或山間古道,常見群猴在懸崖絕壁上攀援嬉戲,有的盲目在藤蔓上攀跳,有的獨坐巖石抓耳搔腮。惹得游人眉開眼笑,興味無窮。
從南天門向?qū)γ嫱ィ梢娙菹魇澹稳缑琅,婷婷玉立,故名“三女峰”。三女峰尤以第三峰奇妙,于石峰胸部有一直徑約1米乳眼, 由孔中可窺山后天光,既像高懸在石壁上的明鏡,又像少女佩帶著一枚晶瑩透明的玉飾。
過南天門繼續(xù)登山約200注,有一岔道口,叫月亮埡, 往右便是天子山石家檐景區(qū),向右斜上則通天臺。天臺海拔1020米,有東西兩個觀景臺。東臺為一懸空巨石,四周雜樹叢生,古松倒掛,是觀日出的理想之所。西臺俯視西海最妙,但見幽深莫測的峽谷中,千峰聳立,戴翠披綠,秀麗的景色盡覽眼底。
經(jīng)典湖南導(dǎo)游詞 篇11
尊敬的各位來賓、各位朋友:----
大家好!
----現(xiàn)在我們準(zhǔn)備要去的游覽區(qū)叫做江埡鎮(zhèn),這是我們張家界東線精品游覽線的核心地帶,主要有江埡溫泉度假村、溇江漂流、龍王洞、江埡電站、溇江平湖游、梅花殿等景區(qū)景點,等待我們?nèi)シ窒,去感受,去體驗。江埡鎮(zhèn)緊緊毗鄰世界自然遺產(chǎn)武陵源風(fēng)景名勝區(qū),距離我們現(xiàn)在所處的位置索溪峪鎮(zhèn)30多公里,需要1個小時的車程。一路上,我們都是沿著公路在青山綠水之間穿行,所以有請我們大家放松心情,盡情地享受這里的滿山青翠,這里的清新空氣。
----【喻家嘴】我們現(xiàn)在所經(jīng)過的這個集鎮(zhèn)便是索溪峪鎮(zhèn)鎮(zhèn)政府所在地,它的老地名叫做喻家嘴。在旅游開發(fā)之前,這個地方歸屬慈利縣管轄,名叫喻家嘴鄉(xiāng),后來隨著張家界旅游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索溪峪自然保護區(qū)的名頭越來越響,喻家嘴鄉(xiāng)便慢慢地演變成了索溪峪鎮(zhèn),歸屬于武陵源區(qū)管轄。
----【武陵源一中】這幾幢漂亮的建筑物是武陵源一中的校舍。武陵源一中的發(fā)展歷程是張家界旅游事業(yè)不斷進步的一個縮影。原來這里只有幾棟破舊的小平房,隨著來武陵源觀光游覽的中外游客不斷地增多,武陵源一中的校舍也在迅速地發(fā)生著變化,校名也由原來的喻家嘴中學(xué)變成索溪峪中學(xué),再變成武陵源民族中學(xué),最后變成了武陵源一中。所以,在這里,我要代表全市158萬父老鄉(xiāng)親向大家表示感謝!如果大家都不來張家界觀光游覽,張家界的經(jīng)濟發(fā)展就絕對沒有這么迅速,大家現(xiàn)在也就看不到這么漂亮的學(xué)校!
----【黃龍洞】過武陵源一中后,行車僅僅幾分鐘,我們的汽車便要經(jīng)過黃龍洞。在我們前進方向的左邊,是正在修建之中的黃龍洞生態(tài)廣場,遠方有樓閣的地方就是黃龍洞的洞口。黃龍洞于1983年由當(dāng)?shù)匕宋幻癖l(fā)現(xiàn)探明并對外開放,1998年1月被北京大通公司托管經(jīng)營,其經(jīng)營業(yè)績因該公司總經(jīng)理葉文智先生的策劃壯舉——’99世界特技飛行大獎賽暨“穿越天門? 飛向二十一世紀(jì)”活動而“一飛沖天”。洞內(nèi)主要景觀有1庫、2河、3潭、4瀑、13個大廳、96條走廊等。響水河的玻璃魚、龍宮的石筍和石鐘乳是該洞的絕世奇觀,高19.2米的標(biāo)志性景點定海神針曾以買下1億元的保險而首開自然景觀買保險的全國先河,名噪海內(nèi)外。
----【江埡概況和歷史沿革】我們今天要到的江埡鎮(zhèn)是慈利縣最大的鄉(xiāng)鎮(zhèn),又叫九溪。江埡,江埡,顧名思義,這個地方是江河相會的埡口,在以船只為主要交通工具的古代,這里是交通便捷、商業(yè)發(fā)達、經(jīng)濟繁榮的重要港口和政治、經(jīng)濟中心。江埡也就是九溪,古時候叫索口市,因索水在這里匯入溇江而得名。后因土家族、苗族的父老鄉(xiāng)親多在此聚居,為了方便管理,當(dāng)?shù)毓俑阋郎桨艦槌,設(shè)立索口寨。
----明洪武二十三年即公元1390年,朝廷在九溪設(shè)衛(wèi)建城,名叫九溪衛(wèi),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了。在當(dāng)時,衛(wèi)是一種行政建制,也是一種軍事建制,并且軍事方面的功能比行政方面的作用大得多,其主要職能有兩種:一是和平時期,戰(zhàn)士們農(nóng)墾種作、操練武藝;二是當(dāng)戰(zhàn)爭發(fā)生以后,戰(zhàn)士們要么防御敵軍的進攻,要么出兵征討。與五十年代國家組建的新疆生產(chǎn)建設(shè)兵團差不多,只是規(guī)模比它小而已。面對大湘西眾多的少數(shù)民族居民的驍勇善戰(zhàn)和山大嶺高帶來的地形復(fù)雜等特點,朝廷只得對當(dāng)?shù)氐耐了緦嵭惺酪u制。土司在當(dāng)時是有可能形成割據(jù)危險、處理不好會起而造反、威脅到朝廷安全的地方武裝勢力頭目。朝廷實行世襲制的用意是承認土司在大湘西那些蠻荒之地的統(tǒng)治地位,并允許這樣的統(tǒng)治地位可以世襲,借以籠絡(luò)和安撫他們,達到以土治土、以蠻制蠻的目的。如果這樣的籠絡(luò)和安撫政策失敗,土司們聯(lián)合起來起兵反抗朝廷,朝廷便利用所設(shè)立的“衛(wèi)”作為第一道屏障,或進行防御,或主動出擊進行征剿。為防止少數(shù)民族武裝力量反抗封建朝廷的斗爭所設(shè)立的九溪衛(wèi),在明朝200多年的時間里確實起到了明朝統(tǒng)治者想起到的威懾和安撫作用。九溪衛(wèi)下轄九個所,它們是左、右、前、后、中五所,外加澧州所、安福所、添平所、麻寮所四所。其中,添平所和麻寮所這兩個所是少數(shù)民族相對集中的地域,其下級單位均以“某某隘”稱之。在這里,“隘”是指轄地100戶的一個建制單位,并不是指一定要有什么險要關(guān)塞,但是既然朝廷選擇“隘”作為轄區(qū)名稱,也與大湘西山高溝深、地勢險要不無關(guān)系。由此可以看出,明、清兩個朝代的統(tǒng)治者對衛(wèi)的重視程度超過了郡縣。
----自從朝廷在江埡設(shè)立九溪衛(wèi)以后,江埡就成了慈利、石門、桑植、大庸(今張家界市永定區(qū))、臨澧、澧縣等縣的軍事樞紐,這個軍事、政治中心的土木建筑也就因之大肆興起,什么衛(wèi)城城墻、壕溝、護城河、衛(wèi)署、游擊衙門等等,修建得豪華而氣派,F(xiàn)在,江埡鎮(zhèn)附近還有“校場坪”、“打靶坪”等地名,據(jù)說就是昔日衛(wèi)城將士射箭、跑馬、練武的地方。除了城池和練武場以外,朝廷還修建了若干府署、廟宇、殿閣,譬如通判署、守備署、文廟、武廟、城隍廟、旗纛廟、興國寺、文昌閣、玉皇閣、軍械局等等,衛(wèi)城西北和東南方向各建有一個炮臺。這眾多的建筑名目,使我們不難看出,江埡鎮(zhèn)昔日的氣象是何等地不同凡響啊!至于九溪衛(wèi)的衛(wèi)所長官的更迭和代謝、文治和武功、稟賦和作為、提拔和貶謫,紛繁復(fù)雜,難以理清,是一部浩繁的歷史長卷。
經(jīng)典湖南導(dǎo)游詞 篇12
大家好,我是導(dǎo)游,今天帶領(lǐng)大家游覽南岳衡山。衡山位于湖南省中部,縱越衡陽、衡山、衡東、湘鄉(xiāng)、湘潭、長沙等六縣市,地跨八百里,峰立七十二,主峰祝融峰,海拔1290米,在湘中南丘陵中卓爾不群。“一覽眾山小”。衡山就像一幅湘繡,楚天湘水,一覽無余;它又像一卷畫軸,濃渲淡染,舉世無雙;它更像一首詩歌,高嘆低吟,回味無窮。
南岳衡山的來源有很多傳說。一產(chǎn)盤古開天辟地,死后化為山川林木,頭化為東岳泰山,腳化為西岳華山,腹華為中岳嵩山,右臂化為北岳恒山,左臂則化為南岳衡山;另一說是中華始祖之一的炎帝神農(nóng)式追趕仙鳥,用神鞭將朱鳥打落成南岳,所以大家在南岳古鎮(zhèn)入口處所見的牌坊上便繪有失鳥圖案,南岳山徽“朱鳥”也因山而來。古人們往往以天空星象圖來進行占卜,所謂“天則有星宿,地則有州城”。據(jù)《星經(jīng)》記載,南岳地處二十八宿的軫星之翼,號為稱量天地的“衡星”,所以也就命名“衡山”了。軫星旁邊不有一顆主管人間壽命的“長沙”星,衡山古屬長沙,故而又有“壽岳”之稱,人們常說的“壽比南山”就以山而來。
穿過南岳古鎮(zhèn),迎面而來的是一組氣勢恢弘的宮殿式建筑,這便是有著“江南小故宮”之稱的“南岳大廟”。
南岳大廟為湖南省重點保護文物,始建于唐初,距今上千年,以后歷經(jīng)宋、元、清等朝6次大火和16次重建。瑞存建筑為清光緒六年重修,占地76800平方米,沿中軸線依次為欞星門、有奎星閣、川門、御碑亭、嘉應(yīng)門、御書樓、正殿、寢宮和北后門等九進四重院落。
現(xiàn)在大家腳下跨過的是壽澗橋,它前面就是南岳大廟的南正門--欞星門。“欞星”是古星宿之一,主管人興國旺,以“欞星”命名的廟門,自然也是希望咱們國家人才輩出,萬業(yè)昌盛。
穿過欞星門,大家來到的這座建筑叫做“奎星閣”?蔷褪侵鞴芪膶W(xué)藝術(shù)的魁星?情w在古代往往用做戲臺,每逢節(jié)慶祭祀之日,一些戲班都會在臺上演出一些傳統(tǒng)地方戲,如“魁星點狀元”、“五子登科”、“秋胡戲妻”等等,臺下則擠滿了四鄉(xiāng)八里趕來的鄉(xiāng)民們,熱鬧非凡。細心的朋友可能注意到了,奎星閣的基石上有4個銅錢大小的孔洞,這是干什么的呢?對了,它可以產(chǎn)生共鳴,增強音樂效果,可見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是多么聰明呀!穿過川門、御碑亭、嘉應(yīng)門和御書樓,我們就來到了正殿。正殿又叫圣帝殿,供奉圣帝火神祝融氏。圣帝殿高21米,寬54米,深35米,是大廟最高、最大的建筑,也是大廟中心。大家可以看到,它由72根花崗石柱支撐,寓意南岳七十二峰,其中2根由整塊石鑿成,重28000斤,另外70根由兩截接成。殿內(nèi)正中是由四龍二鳳環(huán)繞的神龕,圣帝的泥塑金身就置于其中,高6.3米,高戴冠冕,持笏端坐,神態(tài)威嚴,金碧輝煌,左右排班站立著金吾二將和六部尚書。
大家看到,圣帝殿東有道教的財神殿,西有佛教的觀音殿,那么南岳到底奉什么教呢?這就是南岳衡山的大特色--佛道共榮。道教于西晉傳入南岳,南北朝佛教流入,山后兩教就一直并存,揚光大。山上既有我國第一個女道士“南岳夫人”魏華存修道的黃庭觀,也有禪宗
南宗五大宗派發(fā)源地的福嚴寺和南臺寺,還有先道后佛的上封寺等等,中國的兩種主要宗教文化在這里達到了和諧的統(tǒng)一。
各位游客,再走過寢宮和北后門,離開大廟,我們就來到了南岳衡山主峰登山處,前面這個花崗石門叫做“勝利坊”,是1947年為紀(jì)念抗日戰(zhàn)爭勝利而建。
各位朋友,從現(xiàn)在起,我們就將踏上登頂之路。在這之前,請允許我先提醒您幾個注意事項:衡山作為著名的風(fēng)景區(qū)處自然林區(qū),是嚴禁攀折花木和吸煙點火的,讓我們共同來愛護這一片美好的大自然吧!南岳的氣候素有“三重天”之稱,即“山下一重天,山腰一重天,山頂一重天”,每重天之間約有3度的溫差,請注意帶一些保暖衣物備用!山上雖然修建了行車大道和人行小徑,但仍有部分地段較陡峭,請大家留神一下,互相照應(yīng)點兒!好了,萬事俱備,讓我們向衡山最華麗的樂章--主峰祝融峰進發(fā)吧!
朋友們,南岳衡山在五岳之中以風(fēng)光綺麗著稱,素有“五岳獨秀”的美譽。那么它究竟“秀”在哪里?秀就秀在這滿山的樹,滿坡的草,滿眼的綠!沿途大家已經(jīng)看到,衡山樹木茂密,郁郁蔥蔥。南岳植物資源豐富,有樹種600多,森林面積達30多萬畝,而且還有不少名樹古木:福嚴寺有一棵據(jù)傳受戒于六朝時慧思禪師的銀杏樹,樹齡已達1400多年,樹身需三人合抱;藏經(jīng)殿后的白玉蘭,距今也有500多年的歷史了;允春亭的搖錢樹,無礙林的“同根生”、“連里枝”等,也是比較罕見的。
面前大家看到的是我國建筑最早,規(guī)模最大的抗戰(zhàn)紀(jì)念地之一,也是國民政府在大陸惟一保存的大型抗戰(zhàn)紀(jì)念陵園--忠烈祠。忠烈神祠建于1939年,落成于1942年,陵園為仿南京中山陵式格局,坐南朝北,依山而筑,左右對稱,層次分明。沿中軸線共有五進建筑,長達320米,寬約60米,四周還有13座大型烈士陵墓,安葬了抗日陣亡的國民覺第九戰(zhàn)區(qū)和第六戰(zhàn)區(qū)將士。前面這就是忠烈祠正門,它為拱形三門重檐牌樓,正上方鑲嵌著刻有祠名的漢白玉門匾,上面的“南岳忠烈祠”5個鎦金大字是由原國民覺第九戰(zhàn)區(qū)司令長官兼湖南省政府主席薛岳所題。
進入忠烈祠,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這奇特的“七七紀(jì)念碑”。碑為全花崗石結(jié)構(gòu),由一大上小共5顆倒立炮彈組成,象征著漢、滿、蒙、回、藏等各族兒女團結(jié)一心,共御外侮,碑的基麻上刻著醒目的“七七”大字,意在警醒全體中國人永不忘國恥之痛!
前面這是里是半山亭,因為這里恰好是南岳鎮(zhèn)到祝融峰頂?shù)囊话耄识妹?/p>
我們到了南天門,據(jù)傳此地為天人分界之所在,故名“南天門”。這里也是觀賞衡山色的最佳之處,春觀花,夏看云,秋眺日,冬賞雪,賞心悅目,不一而足。這里還是登上頂峰的最后一站,讓我們抖擻精神,一起去欣賞無限風(fēng)光在險峰的祝融絕頂。
祝融峰海拔1290米,在南岳七十二峰中首屈一指,由衡山主神--火神祝融氏而得名,“祝融峰之高”與“方廣寺之深”、“藏經(jīng)殿之秀”、“水簾洞之奇”并稱為衡山四絕。現(xiàn)在大家看到的是祝融蓼,原名老生殿,始建于明朝萬歷年間,現(xiàn)存建筑為清光緒年間重修。祝融殿并不大,一進兩間,建在巨石之上,花崗石砌墻,殿頂鋪以鐵瓦,多為宋朝所鑄,至今仍光潔不銹。
好了,參觀完祝融殿,各位的南岳之行也就即將結(jié)束。希望南岳衡山--這顆南國明珠給您留下美好的回憶
經(jīng)典湖南導(dǎo)游詞 篇13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大家好!歡迎大家的南岳衡山做客。如果您有什么問題和要求,請告訴我,我將盡力給您幫助。祝愿大家軋過愉快的鋒山之行。
各位朋友,如果您曾為工作的重壓而苦悶,如果您曾為身體的疾患而憂慮,那么今天,您可以把種種煩惱不快全部拋開,因為您即將欣賞到的,是以“五岳獨秀”而蜚聲守內(nèi)的南岳衡山風(fēng)景區(qū)了。
衡山位于湖南省中部,縱越衡陽、衡山、衡東、湘鄉(xiāng)、湘潭、長沙等六縣市,地跨八百里,峰立七十二,南起“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的衡陽回雁峰,北抵“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的長沙岳麓山。主峰祝融峰,海拔1290米,在湘中南丘陵中卓爾不群。“一覽眾山小”。衡山就像一幅湘繡,楚天湘水,一覽無余;它又像一卷畫軸,濃渲淡染,舉世無雙;它更像一首詩歌,高嘆低吟,回味無窮。
南岳衡山的來源有很多傳說。一產(chǎn)盤古開天辟地,死后化為山川林木,頭化為東岳泰山,腳化為西岳華山,腹華為中岳嵩山,右臂化為北岳恒山,左臂則化為南岳衡山;另一說是中華始祖之一的炎帝神農(nóng)式追趕仙鳥,用神鞭將朱鳥打落成南岳,所以大家在南岳古鎮(zhèn)入口處所見的牌坊上便繪有失鳥圖案,南岳山徽“朱鳥”也因山而來。古人們往往以天空星象圖來進行占卜,所謂“天則有星宿,地則有州城”。據(jù)《星經(jīng)》記載,南岳地處二十八宿的軫星之翼,號為稱量天地的“衡星”,所以也就命名“衡山”了。軫星旁邊不有一顆主管人間壽命的“長沙”星,衡山古屬長沙,故而又有“壽岳”之稱,人們常說的“壽比南山”就以山而來。
穿過南岳古鎮(zhèn),迎面而來的是一組氣勢恢弘的宮殿式建筑,這便是有著“江南小故宮”之稱的“南岳大廟”。
南岳大廟為湖南省重點保護文物,始建于唐初,距今上千年,以后歷經(jīng)宋、元、清等朝6次大火和16次重建。瑞存建筑為清光緒六年重修,占地76800平方米,沿中軸線依次為欞星門、有奎星閣、川門、御碑亭、嘉應(yīng)門、御書樓、正殿、寢宮和北后門等九進四重院落。
現(xiàn)在大家腳下跨過的是壽澗橋,它前面就是南岳大廟的南正門--欞星門。“欞星”是古星宿之一,主管人興國旺,以“欞星”命名的廟門,自然也是希望咱們國家人才輩出,萬業(yè)昌盛。
穿過欞星門,大家來到的這座建筑叫做“奎星閣”?蔷褪侵鞴芪膶W(xué)藝術(shù)的魁星?情w在古代往往用做戲臺,每逢節(jié)慶祭祀之日,一些戲班都會在臺上演出一些傳統(tǒng)地方戲,如“魁星點狀元”、“五子登科”、“秋胡戲妻”等等,臺下則擠滿了四鄉(xiāng)八里趕來的鄉(xiāng)民們,熱鬧非凡。細心的朋友可能注意到了,奎星閣的基石上有4個銅錢大小的孔洞,這是干什么的呢?對了,它可以產(chǎn)生共鳴,增強音樂效果,可見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是多么聰明呀!穿過川門、御碑亭、嘉應(yīng)門和御書樓,我們就來到了正殿。正殿又叫圣帝殿,供奉圣帝火神祝融氏。圣帝殿高21米,寬54米,深35米,是大廟最高、最大的建筑,也是大廟中心。大家可以看到,它由 72根花崗石柱支撐,寓意南岳七十二峰,其中2根由整塊石鑿成,重28000斤,另外70根由兩截接成。殿內(nèi)正中是由四龍二鳳環(huán)繞的神龕,圣帝的泥塑金身就置于其中,高6.3米,高戴冠冕,持笏端坐,神態(tài)威嚴,金碧輝煌,左右排班站立著金吾二將和六部尚書。
大家看到,圣帝殿東有道教的財神殿,西有佛教的觀音殿,那么南岳到底奉什么教呢?這就是南岳衡山的大特色--佛道共榮。道教于西晉傳入南岳,南北朝佛教流入,山后兩教就一直并存,揚光大。山上既有我國第一個女道士“南岳夫人”魏華存修道的黃庭觀,也有禪宗南宗五大宗派發(fā)源地的福嚴寺和南臺寺,還有先道后佛的上封寺等等,中國的兩種主要宗教文化在這里達到了和諧的統(tǒng)一。
各位游客,再走過寢宮和北后門,離開大廟,我們就來到了南岳衡山主峰登山處,前面這個花崗石門叫做“勝利坊”,是1947年為紀(jì)念抗日戰(zhàn)爭勝利而建。坊上刻有一副楹聯(lián):“七二峰,如避群英,勝算先操,中流砥柱;五大洲,盟聯(lián)友國,狂瀾競挽,世界和平。”從中,我們依稀可以想見那烽火連天的崢嶸歲月。原聯(lián)為國民黨湖南省政府主席王東原所書,毀于“文革”時期,現(xiàn)在聯(lián)是著名書費新我左手書寫。
各位朋友,從現(xiàn)在起,我們就將踏上登頂之路。在這之前,請允許我先提醒您幾個注意事項:衡山作為著名的風(fēng)景區(qū)處自然林區(qū),是嚴禁攀折花木和吸煙點火的,讓我們共同來愛護這一片美好的大自然吧!南岳的氣候素有“三重天”之稱,即“山下一重天,山腰一重天,山頂一重天”,每重天之間約有3度的溫差,請注意帶一些保暖衣物備用!山上雖然修建了行車大道和人行小徑,但仍有部分地段較陡峭,請大家留神一下,互相照應(yīng)點兒!好了,萬事俱備,讓我們向衡山最華麗的樂章--主峰祝融峰進發(fā)吧!
朋友們,南岳衡山在五岳之中以風(fēng)光綺麗著稱,素有“五岳獨秀”的美譽。那么它究竟“秀”在哪里?秀就秀在這滿山的樹,滿坡的草,滿眼的綠!沿途大家已經(jīng)看到,衡山樹木茂密,郁郁蔥蔥。南岳植物資源豐富,有樹種600多,森林面積達30多萬畝,而且還有不少名樹古木:福嚴寺有一棵據(jù)傳受戒于六朝時慧思禪師的銀杏樹,樹齡已達1400多年,樹身需三人合抱;藏經(jīng)殿后的白玉蘭,距今也有500多年的歷史了;允春亭的搖錢樹,無礙林的“同根生”、“連里枝”等,也是比較罕見的。
好了,爬了一段山,可能有點兒累吧?那我們在這里休息一下。面前大家看到的是我國建筑最早,規(guī)模最大的抗戰(zhàn)紀(jì)念地之一,也是國民政府在大陸惟一保存的大型抗戰(zhàn)紀(jì)念陵園--忠烈祠。
忠烈神祠建于1939年,落成于1942年,陵園為仿南京中山陵式格局,坐南朝北,依山而筑,左右對稱,層次分明。沿中軸線共有五進建筑,長達320米,寬約60米,四周還有13座大型烈士陵墓,安葬了抗日陣亡的國民覺第九戰(zhàn)區(qū)和第六戰(zhàn)區(qū)將士。前面這就是忠烈祠正門,它為拱形三門重檐牌樓,正上方鑲嵌著刻有祠名的漢白玉門匾,上面的“南岳忠烈祠”5個鎦金大字是由原國民覺第九戰(zhàn)區(qū)司令長官兼湖南省政府主席薛岳所題。
進入忠烈祠,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這奇特的“七七紀(jì)念碑”。碑為全花崗石結(jié)構(gòu),由一大上小共5顆倒立炮彈組成,象征著漢、滿、蒙、回、藏等各族兒女團結(jié)一心,共御外侮,碑的基麻上刻著醒目的“七七”大字,意在警醒全體中國人永不忘國恥之痛!
穿過紀(jì)念堂,大家看到的這是個綠草如茵的山坡,兩側(cè)有石級,共分為9層。草地上用大理石鑲了“民族忠烈千古”6個大字,襯以鄰近的蒼松翠柏,更顯得十分莊嚴,令人肅然起敬。朋友們,讓我們懷著敬仰、緬懷之情,繼續(xù)向上去吧。
好了,現(xiàn)在我們登上了忠烈祠最高處--禮堂平臺了,不知剛才有沒有人注意數(shù)了腳下的石級沒有?對,一共276級。為什么是個數(shù)目呢?這是為了紀(jì)念第九和第六戰(zhàn)區(qū)陣亡的276位中高級軍官而專門安排的,那么,這些英烈們究竟魂歸何處呢?就在這最后一進建筑--享堂里。
享堂是忠烈最主要的建筑,也是過去祭祀活動的主要場所。正門上是蔣介石親筆書寫的“忠烈祠”匾額。大家仔細看一下,有什么問題嗎?對,“烈”字下面少了一點。為什么會少呢?這里有很多說法:一說是蔣介石希望今后戰(zhàn)爭能少犧牲一點兒;一說是他打算抗戰(zhàn)勝利后再補上;還有一說是書法中的種藝術(shù)處理。見仁見智,眾說不一。享堂內(nèi)呈“十”字形,可容500人,正面供奉有佛壇和“抗日陣亡將士總神位”。它的碑文是薛岳于1942年題寫,妙在無論橫念豎念,左念右念,都可以念通。全文是:“恭立忠烈祠,以懷忠烈神,我懷忠烈魂,誓繼忠烈神。”現(xiàn)在堂內(nèi)陳設(shè)了大量抗戰(zhàn)圖片資料,大家可以自己看一看。
好了,休息過后,我們繼續(xù)向上攀登。前面這是里是半山亭,因為這里恰好是南岳鎮(zhèn)到祝融峰頂?shù)囊话耄识妹。這兒還有唐末農(nóng)民起義領(lǐng)袖黃巢留下的“試劍石”和湖南省道教協(xié)會所在的“十方玄都觀”。您來看看玄都同門口的一副對聯(lián):“遵道而行,但到半途需努力;會心不遠,欲登絕頂莫辭勞”。
我們到了南天門,據(jù)傳此地為天人分界之所在,故名“南天門”。這里也是觀賞衡山色的最佳之處,春觀花,夏看云,秋眺日,冬賞雪,賞心悅目,不一而足。這里還是登上頂峰的最后一站,讓我們抖擻精神,一起去欣賞無限風(fēng)光在險峰的祝融絕頂。
祝融峰海拔1290米,在南岳七十二峰中首屈一指,由衡山主神--火神祝融氏而得名,“祝融峰之高”與“方廣寺之深”、“藏經(jīng)殿之秀”、“水簾洞之奇”并稱為衡山四絕,F(xiàn)在大家看到的是祝融蓼,原名老生殿,始建于明朝萬歷年間,現(xiàn)存建筑為清光緒年間重修。祝融殿并不大,一進兩間,建在巨石之上,花崗石砌墻,殿頂鋪以鐵瓦,多為宋朝所鑄,至今仍光潔不銹。
好了,參觀完祝融殿,各位的南岳之行也就即將結(jié)束。希望南岳衡山--這顆南國明珠給您留下美好的回憶。
經(jīng)典湖南導(dǎo)游詞 篇14
蕭瑟的秋風(fēng),吹動沙沙的樹葉。潺潺的溪水,和著清脆婉轉(zhuǎn)的鳥叫。這絕對不是一句話那么簡單。那“它”是什么呢?它是一首獻給美麗崀山的自然贊歌。
崀山,棲之于靈動秀美的新寧。如空谷幽蘭,飄逸著新寧的些許空靈,浸染著新寧風(fēng)情的詩意,傲然展現(xiàn)于世人眼前。崀山,集千年日月之靈氣,沉淀千年歲月之清幽古雅,風(fēng)貌怡人,給人一種清新脫俗之感,實有“世外桃源”之風(fēng)味。
崀山的魅力在于什么呢?大家肯定都會說是它的怡人之貌,這種說法是片面的。其實,崀山的真正魅力在于它清新脫俗的“靈魂”和壯麗的“外貌”的完美結(jié)合。這兩者相互結(jié)合,使崀山更具吸引力、更加迷人、更加神韻。
辣椒奇峰,一線天壁,又有夷江清流急湍,映帶左右。艾青曾這樣贊譽崀山:“桂林山水甲天下,崀山風(fēng)光賽桂林。”這是世人對靈動崀山的認可,同時,也是對世界自然遺產(chǎn)的肯定。崀山,融靈秀的山水、清新脫俗的“靈魂”,以及世人的肯定于一體,聞名于世。
滄桑歲月如夷水般潺潺而流?展鹊臍q月總是永恒,千年的輪回只在瞬間!夢里依稀,又回崀山。激動的心情無法掩飾,聽著《尋夢崀山》優(yōu)美的旋律,依戀如許,思緒漫浸心頭。崀山,似乎從存在的那天起,就永遠的留在了我的記憶里,似曾相識。我似乎曾在一個煙雨清晨走入崀山,散懷山水,流韻竹木。
崀山,新寧一方的山水佳境,椒峰奇特,天壁窄險,夷水潺潺,清脆片片,薄霧冥冥,煙雨蒙蒙,如詩如畫;江水潺潺,鳥鳴喳喳,樹葉沙沙,風(fēng)聲呼呼,如歌如泣。風(fēng)吹過山林拂動瑟瑟“琴弦”?諝庵卸寄苄岬角逍聺駶櫟撵`氣;ㄏ、水香、樹香交融彌漫,漫步在扶夷江畔,我心悠然,仿佛置身于天外。
纏綿的細雨所織起的飄渺幕幔,從山谷中飄來的霧一樣的煙嵐,使山水、花草在虛無飄渺間靈動。清脆欲滴的崀山在雨中輕奏天籟,恍若仙境。煙雨中的崀山詩意而空靈,在細雨蒙蒙之中我真正體味到了純凈清新的崀山。
夷江如玉帶蜿蜒而下,江畔有卵石疊壘。雨點落在水中濺起的絲絲漣漪。給予人無限遐思。
崀山,輕揚著獨特的清幽純凈,浸染著靈動清新的怡人之采。崀山,你的恬靜淡定,你的灑脫飄逸,你的清純空靈,不正是我一直在尋求的境界嗎?今天的我愿意停下跋涉的“腳步”,讓心靈靜然融入“靈動崀山”。寧靜中讓靈動的崀山在我的心海投下明澈的倒影。靈動崀山,你是我心中永恒的向往!我愿在每一個花之夕、月之夜、雪之晨,可以沐清韻臨風(fēng),看閑云淡淡,賞夷水潺潺,聽細雨霏霏,嗅花香點點……
我愛崀山!愛她的空靈之“魂”1秀美之“貌”。總而言之,它的一切都值得我去愛,值得我去追尋!我愿為它—靈動秀美的崀山付出自己的所有。
此時此刻,我不是在寫一篇普通的作文,而是在寫一首獻給靈動秀美的崀山的壯麗贊歌。
愿崀山永遠空靈秀美,清新怡人;愿祖國更加燦爛輝煌。
經(jīng)典湖南導(dǎo)游詞 篇15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與湖北省、貴州省、重慶市接壤,面積15486平方公里,境內(nèi)居住著土家族、苗族、回族、瑤族、侗族、白族等少數(shù)民族,人口264.58萬人,其中土家族105萬人,苗族86萬人,少數(shù)民族占總?cè)丝诘?2.9%。轄吉首市和龍山、永順、保靖、花垣、古丈、鳳凰、瀘溪七縣。
苗族
苗族是一個十分好客的民族。有稀客、貴客來到苗寨,往往是主人家請客喝酒吃飯以后,主人家的兄弟、房族、友鄰甚至全寨的人家都會接著來請,真可謂“一家客人全寨親”。苗家請客大都有雞、鴨、魚、肉和木耳、香菇、豆腐、豆芽,以及富有民族特色的腌魚、鹽酸菜、香腸、血豆腐等菜肴。不僅要敬酒勸酒,還要唱古歌、飛歌助興。
住房大多為木結(jié)構(gòu)建筑,有平房和樓房兩種,也有長方形的茅草房。多以大米為主食,玉米、小麥、紅薯為輔;一些地方以玉米、蕎麥和土豆為主食。飲酒的嗜好十分普遍。各地婦女服飾差異較大,多數(shù)地區(qū)婦女穿大領(lǐng)對襟短衣和長短不一的百褶裙,有的長及腳面,有的短至膝蓋。部分地區(qū)婦女穿大襟右衽上衣,下著寬腳褲。有的上衣無領(lǐng),衣袖和褲腳緣有寬大花邊,頭纏布頭巾,戴耳環(huán)、項圈、手鐲等飾物。苗族婦女的頭飾式樣繁多,挽髻于頭頂,配上各種式樣的包頭帕,有的包成尖頂、圓頂,有的把頭發(fā)繞在支架上,高豎于頭頂上。她們的盛裝以黔東南的獨具特色,把銀飾釘在衣服上成“銀衣”,頭上戴著形如牛角的銀質(zhì)頭飾,高達尺余。男子服裝差別不大,多著大襟或?qū)蠖桃拢麓╅L褲。部分地區(qū)男子穿麻布短衣或長衫,披編有幾何圖形的披肩或羊毛氈。
婚俗:婚前青年男女自由戀愛,多數(shù)以本人意愿與征求父母意見相結(jié)合。
喪葬:行土葬,葬禮較簡樸,但均以蘆笙奏哀樂。主要節(jié)日有苗年、春節(jié)、四月八、吃新節(jié)、龍船節(jié)、清明節(jié)。
禮節(jié):宴會上,雞頭一定要敬給客人中的長者,雞腿賜于年紀(jì)雖不大但不常來的遠客。吃魚時,主人往往將整條魚敬給客人。有些地方還敬“牛角酒”、“梳子肉”“,客人如一一接受,主人最高興。如有人酒量小,不喜肥肉,可說明情況,主人不勉強,但不吃飽喝足,則被視為看不起主人。
禁忌:“四月八”這天,各家不得役牛;參加送親的人們一路上要小心行走,千萬別把腿腳扭傷,否則會被認為不吉利;人死入葬后一個月內(nèi),家里人不能婚嫁,也不能唱歌或吹蘆笙;有的地方過年節(jié)不許殺狗,更不許吃狗肉;禁止在寨子周圍挖土,禁止砍伐寨子附近的古樹;同輩男女都以兄弟姐妹相稱,最忌“姐夫”、“妹夫”之稱。
經(jīng)典湖南導(dǎo)游詞 篇16
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是1982年國務(wù)院委托國家計委批準(zhǔn)成立的我國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1983年成立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管理處,代管張家界村,袁家界村,公園總面積4810公頃,森林覆蓋率98%,木材蓄積量35萬立方米。公園常駐人口3800人,管理處干部職工1500人。公園以獨特的石英砂峰林地貌著稱,集“雄、奇、幽、野、秀”為一體,是“縮小的仙境,擴大的盆景”。公園已開辟黃石寨、金鞭溪、鷂子寨、袁家界等精品游覽線,130多處精華景點。公園不僅自然景觀奇特,而且動植物資源異常豐富。有木本植物93科517種,觀賞植物720種,鳥類13科41種,獸類28種,有“天然植物園”、“動物王國”之稱。隨著旅游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公園不斷發(fā)生新的變化。由昔日以營林生產(chǎn)為主的單一經(jīng)營發(fā)展到農(nóng)林商與生態(tài)旅游為一體,保護與開發(fā)相協(xié)調(diào)的實體。旅游帶動戰(zhàn)略的實施,迎來了越來越多的海內(nèi)外旅游觀光客人,也帶來了良好的經(jīng)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建園以來,共接待中外游客1600萬人次,實現(xiàn)旅游收入27億元。
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以峰稱奇,以谷顯幽,以林見秀,三千座石峰拔地而坡,形態(tài)各異,峰林間峽谷幽深,溪流潺潺。春天山花爛漫,花香撲鼻;夏天涼風(fēng)習(xí)習(xí),最宜避暑;秋日紅葉遍山,山果掛枝;冬天銀裝素裹,滿山雪白。公園一年四季氣候宜人,景色各異,是人們理想的旅游、度假、休閑目的地。
作為最早建設(shè)的國家森林公園,在不斷探索的道路上,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績,發(fā)揮了森林公園的領(lǐng)頭和表率作用,得到了國家和省市有關(guān)部門的充分肯定和社會的認可。公園先后榮獲“全國民族團結(jié)進步模范單位”、“全國文明森林公園”、“全國森林防火工作先進單位”、“全國五一勞動獎狀”等光榮稱號,公園管理處所屬黃石寨管委會、金鞭溪管委會先后被授予“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三八紅旗集體”稱號。不懈奮斗、永遠向前,是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人的精神,華夏第一園、國際知名園的目標(biāo)正在逐步實現(xiàn)。
經(jīng)典湖南導(dǎo)游詞 篇17
莽山,云霧繚繞,好似人間仙境。
在斷壁峭崖上,有一叢叢、一簇簇的小野花,是的原本讓人望而生畏的峻崖也平緩了不少,山上時不時會有溪水流下,成絲、成條成瀑,時而溫順,時而洶涌。山腰上,白云纏身,好似一條細絲帶系在山腰上,讓人覺得危“山”高百尺。
我們坐著車沿著山路向上前進,懸崖向下一落千丈,看不見底,使人不寒而栗。大樹蒼天,層林疊翠,大樹朝著斷崖生長,似乎是道路守護者。我們越爬越高,漸漸云被我們踩在腳下,我們在高處?望,啊!一片綠海,山巒起伏,好像海上的波瀾。我呼吸著新鮮空氣,不禁感嘆:大自然真?zhèn)ゴ笱?
到了中午,我們來到了小溪邊,坐在溪邊巖石上,聽溪水叮咚,看翠色風(fēng)景,聞芬芳花香,仿佛走入了詩情畫意的天堂一樣。小溪深淺適中,但清澈見底,水中有小魚小蝦游動,溪水打在巖石上,濺起了不少調(diào)皮的浪花,在太陽的照射下,小溪波光粼粼,好似一天巨大的銀蛇向前延伸,望不見邊際。我們向上爬山,一直到了山頂才發(fā)現(xiàn),眼前一片朦朧,云朵把所有景物遮住了,使我有一種身處天上一樣。
莽山,你真秀,你真奇,你真險,你真美,你真高,這五項構(gòu)成了使人流連忘返的莽山
經(jīng)典湖南導(dǎo)游詞 篇18
今天陽光燦爛,秋高氣爽,給我們的參觀旅游風(fēng)景區(qū)增添了幾分爽朗的心情。美麗的石燕湖位于長株潭交匯處,那里群山環(huán)抱,碧水如玉,綠蔭匝地,被譽為都市人的天然大氧吧,和綠藍色的夢幻。作為我省十大水體旅游景區(qū)之一,石燕湖還是國內(nèi)專業(yè)拓展訓(xùn)練基地、學(xué)生素質(zhì)教育基地和國際龍舟賽基地。石燕湖水面近千畝,水深30余米,這里的水有一些突出的特色:湖水清幽純凈,據(jù)專家測定,水中富含人體所需的鐵、鋅、鈣等十多種微量元素,達到國家一級水質(zhì)標(biāo)準(zhǔn)。可直接飲用,被稱為人間瑤池,湖南九寨。
石燕湖還有很多游樂場,游樂場里有卡丁車、水球、溜索。
石燕湖公園門口有許多迎春花,從上到下垂下來,像一群黃蝴蝶飛舞在空中,美麗極了!
石燕湖公園內(nèi),游客在湖上劃著船,他們悠閑地欣賞著美麗動人的景色。湖旁邊還有許多人在垂釣,他們一放一松,熟練地操縱著魚竿。岸邊還有許多垂柳,垂柳像絲絳一樣從樹干上垂下來。
石燕的水真清,清得能看見湖底的細沙和石頭上的苔蘚;石燕湖的真靜,靜得讓你感覺不到船在前進,岸在后移;石燕湖的水真綠,綠得仿佛那是提塊無暇的翡翠。
石燕湖的山真奇,像老人,像駱駝,像母親和兒子;石燕湖的山真峻,一座座連綿起伏,怪石嶙峋;石燕湖的山真險,好像一不小心就會栽到下來。
山上還有許多電線桿,電線上停了許多小鳥,它們飛累了就停在上面休息。從遠處看,電線好像四線譜,小鳥好似一個個美麗的音符,奏成了一曲迎春的歌。
石燕湖公園里還有一個大森林,里面有許多樹,一棵棵樹像一個個士兵,守護在這里。走進森林,聽得見小鳥清脆的歌聲,樹葉還在微風(fēng)中“沙沙沙”地伴奏。來到竹林,看到地上冒出一個個竹筍兒,竹筍上還有一顆顆晶瑩剔透的露珠。草地上花兒應(yīng)有盡有,紅的、綠的、黃的、藍的······五顏六色,五彩繽紛,給森林增添了許多生機。石燕湖公園恰似人間仙界,來到這里,仿佛來到了天堂,讓人流連王返。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三市峰是長、株、潭三市之間的最高峰,這里懸崖峭壁、地勢險峻,解放以前是土匪結(jié)寨藏身的地方,所以原名為寨子嶺。登上山頂,可以北眺長沙、南望株洲、西瞰湘潭,三市盡收眼底。
朱砂島:相傳朱元璋征戰(zhàn)于此,因得重疾而不能行。臨于危難之時,遇山中仙道,給予其朱砂些許,而得痊愈。后人于是取名此島為朱砂島。而金龜島的命名,源于它的形貌,因為其形似一靜臥水中的老龜,若逢晴日,晨曦初露,可見繞龜背而成金光萬道,人疑為金龜。
通天響鼓梯,自下而上,三百余級,腳踏其上“咚咚”直響,猶如戰(zhàn)鼓之音。傳說,關(guān)羽征戰(zhàn)長沙時,山神為他擊鼓助威,從而留下的戰(zhàn)鼓余音?茖W(xué)的解釋是,此山是石山,其中多空隙,空氣振蕩產(chǎn)生共鳴所致。
觀音古廟在金龜島上,廟中香火不斷,善男信女,絡(luò)繹不絕,各位游客進廟叩拜,會有山中高人為您指點迷津,談笑間一語道破天機。
萬福萬壽塔共有七級,高268米,內(nèi)設(shè)螺旋樓梯,共101級,古人說,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登上塔頂,臨風(fēng)遠眺,頓覺風(fēng)起于群山之腳,霧集于湖水之濱,在天氣清朗時,可瞰湖中碎金躍動,天光云影融為一體,令人飄然欲仙。
五子登科樹,有這樣一個傳說:有一對夫妻,非常恩愛,可是他們久婚不孕,特別希望有孩子,于是就在觀音廟前叩拜觀音菩薩,觀音菩薩被他們的虔誠所感動,便賜了一胞五子給他們。后來那五個孩子都非常爭氣,金榜題名,光宗耀祖。讓人驚奇的是夫妻倆跪拜的地方長出一棵樹,分為五枝,人們?nèi)∶麨槲遄拥强茦洹,F(xiàn)在時代變了,人們的觀念大不同于以前,人們賦予五子新的涵義;分別是車子、房子、票子、位子、兒子,大家有什么心愿,先默默許個愿,再摸五子登科樹,便會心想事成,心隨人愿。
綠色廣場,余萬中小學(xué)生,在這里開展了莊嚴的綠色承諾宣誓、卓有成效的環(huán)保教育以及植樹活動。在綠色廣場,晚上有狂野奔放的篝火晚會,熊熊的篝火和激揚的笑語、香噴噴的烤全羊,在夜色中交織成一道美麗的風(fēng)景。
佤民族廣場,有來自中緬邊境的佤民族阿哥阿妹在這里舉行的民族歌舞會。這里有周總理激情參與過竹桿舞、潑水,還有打歌舞、狩獵等極具原始特色和參與性的節(jié)目,我們的一曲曾經(jīng)紅遍大江南北《阿佤人民唱新歌》在長沙市和長沙縣比賽中都獲得第一名。阿哥阿妹黑黝黝的皮膚,健康的體魄,激情互動的歌舞將把您帶進那神奇的異域他鄉(xiāng)。
經(jīng)典湖南導(dǎo)游詞 篇19
各位朋友,大家好!
歡迎大家來莽山國家森林公園旅游觀光!我是莽山國家森林公園景區(qū)的導(dǎo)游,本次旅程由我和師傅(汽車司機)為大家提供服務(wù)。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我們真誠地向各位朋友表示問候和祝福,祝各位到莽山旅途愉快、事事勝意!
首先,向大家簡要介紹一下莽山國家森林公園的風(fēng)貌。莽山,這顆鑲嵌在南嶺山脈的璀璨明珠,地處湖南省宜章縣南端,毗鄰廣東乳源縣、陽山縣和連州市,距郴州市、韶關(guān)市各130公里,距長沙385公里,距廣州320公里,距廣東坪石58公里。森林公園總面積284平方公里,是湖南省面積最大的國家森林公園。現(xiàn)已開辟鬼子寨、天臺山(崖子石)、猛坑石、猴王寨四大景區(qū),景點176個,配有齊全的旅游服務(wù)設(shè)施。
莽山山奇、水秀、林幽、石怪、氣爽,境內(nèi)景色秀麗、奇峰疊翠、溪河縱橫、山深林密,她有華山之險峻、泰山之雄偉、西雙版納之神奇、張家界之俊俏,世人有“莽山壯美驚天下,中國生態(tài)第一山”之嘆。又因有一片世界濕潤亞熱帶面積最大、保護最完好的原生型常綠闊葉林和豐富的動植物資源,享有“地球同緯度帶上的綠色明珠”和“湖南動植物基因庫”之美稱。這里氣候宜人,夏無酷暑、冬有冰雪。7月份平均氣溫22.7℃,1月份平均氣溫5.2℃,年平均氣溫僅17.2℃。園內(nèi)空氣清新,每立方厘米負離子含量高達106900個,是最好的天然氧吧。
很榮幸能陪同大家進入鬼子寨風(fēng)景區(qū)游覽。這個景區(qū)主要有原始森林景觀、飛瀑流泉、奇松怪石。讓我們一起去感受大自然賦予的神奇山水和仙境般的森林美色,共同分享這段美好時光。我們現(xiàn)在從森林賓館出發(fā),這段游程約有4.8公里,歷時2個半小時左右。好,現(xiàn)在我們已進入自然保護區(qū)里,為了保護好環(huán)境和您的安全,請您暫時不要吸煙、廢棄的物品請丟到沿途指定的地方。
莽山,原以林海莽莽、蟒蛇出沒而得名,以山奇、水秀、林幽、石怪而聞名,氣勢磅礴,是南嶺山脈自然風(fēng)光最為奇美的地段。目前尚有保護最完好的原始森林10萬畝,是我國和世界濕潤亞熱帶面積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原始常綠闊葉林區(qū)。1992年就定為國家森林公園,1994年又被國務(wù)院批準(zhǔn)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尚有高等植物2700余種,脊椎動物300余種,其中屬國家重點保護的動、植物達50余種。莽山是湖南省最大的生物基因庫,以“富麗完好的森林博物館”而聞名,被中外譽為“第二西雙版納”。
好,我們已進入原始次森林里,這里是負離子高含區(qū),20xx年請中南林學(xué)院專家鑒定每立方厘米負離子高達106900個,對人體健康極有好處。游客們可要珍惜時機狠狠地多吸些負離子呵,多積累生命的能源。觀景不走路,走路不觀景,請大家駐足一望大森林景色。您看:峰巒起伏有致一望無際,參天古木層層疊疊,這里永遠是陰涼、清爽、舒適,這里的每一片綠葉都純潔無瑕,散發(fā)出碧玉般的光澤,有位專家游過這里后,曾大發(fā)感慨說:這是一片濕潤的、爆發(fā)著原始力量的世界。
請大家往前看,那棵古青岡樹叫“一家三口”,樹干分開三杈,在高空又合在一起,上面又是三株,幾代三口之家,它可早就是獨生子女戶三口之家的楷模呢!我們所見的這種高大而挺拔的蒼天古松,叫莽山松。因其枝葉似五根針,又叫五針?biāo),是國家二級保護樹種,它原來稱做“粵松”,因在原發(fā)現(xiàn)地廣東境內(nèi)已很稀少,而莽山卻成大片長勢旺盛,專家們便新命名它為“莽山松”。
它多生長于千米以上高山地帶,我們將在一路上的峽谷絕壁中,盡情欣賞到莽山松的撼人風(fēng)采。
請看這些名貴樹種:“伯樂樹”、“華南樺”……這些珍稀古樹上都掛有身份牌子,記載各自的高貴出身和漫長歷史。伸在路邊上這些不起眼的小藤枝,您可千萬別小看喲,它已經(jīng)有200多歲了呢!還是重點保護樹種,您看那片藤纏樹,正在斗智斗勇,竟比神韻,誰也不服誰呢!
右邊這幾口依稀可辨的小山塘,就是當(dāng)年李自成余部的造紙湖,已被茂密的黃竹掩藏。前面這塊平地,原是李自成余部的練兵場。透過這片古木下的遺跡,又叫人想象起古樹林中那幕神秘的歷史壯劇。河邊這塊巨石下的縫間里,是蛇類的安樂窩。就在這里發(fā)現(xiàn)第一條巨型的莽山烙鐵頭蛇。莽山烙鐵頭是繼眼鏡王蛇后地球上發(fā)現(xiàn)的第二種特大型劇毒蛇,在莽山瑤族傳說中又被稱為“小青龍”。這種蛇自身粗壯,蛇頭大,似烙鐵,渾身為草綠色,尾巴有一節(jié)是乳白色。大的有4米多長,20多公斤重,此蛇只在莽山的小范圍高山內(nèi),尚存500余條。生物界認為它珍貴如大熊貓,而瀕危程度已超過大熊貓。由于莽山的獨特地理環(huán)境和氣候條件,莽山的蛇種有很多,動、植物資源極其豐富。
請看這片鐵杉樹群,枝干粗壯,筆直挺拔,都有幾百年了。鐵杉是原始樹種,又稱作植物界的活化石,這片鐵杉群保留得這么好,這么多,世間罕見。再看那邊,“鐵杉升天”,一根古鐵杉被雷雨連根拔起后,在高空架在兩棵大樹上,巧成一座壯觀的天橋,直升藍天。那些小鐵杉細如小藤枝,卻也有20多歲了,幾百年后,又是一棵棵參天巨木。“百日青”,樹雖小,也是二級保護樹,樹葉摘下,100天后仍是青色,又叫“永不變色”。
這是棵雷擊木,其貌不揚,只有半邊,但卻是長壽樹,雷公也打不死,可見生命頑強。請大家摸一摸雷擊樹,就可以消災(zāi)、避邪。……恭喜您也能長壽了!
伴隨我們行進的這條溪流,叫青龍溪。您看這溪水是多么的碧綠、明凈,兩岸風(fēng)景是多么優(yōu)美!奇峰林立,古木蔽蔭,麗日林間照,清泉石上流,石灘連飛瀑,魚兒自在游。林莽、溪泉,構(gòu)成一幅幅天然的山水畫廊。河中這種原生自然魚,味道特美,不過很遺憾,您可只能觀賞而不能捕捉喲!
上方溪心間那座巨石,您看象什么?活象和尚念經(jīng)敲著的木魚吧?! 請?zhí)ь^觀賞這是什么?“千年石間柏”,這棵蒼勁的福建柏樹,咬住巖石頑強生長千余年了,仍是葉茂氣盛,可敬佩吧!此樹又叫“絕處逢生”。 請看虎爪石。傳說幾十萬年前,有只猛虎立在這里與恐龍對陣,誰也不甘示弱,一站就是10萬年,在巖石中踩進幾個深深的虎爪印。這爪印非常光滑,上窄下寬。其實這是冰川世紀(jì)遺下的冰臼,是經(jīng)幾百萬年水穿石而形成的。
那塊江心石頭上藏著一個謎。有喜歡探奇的朋友請勇敢跳過去,奇跡變會出現(xiàn)。請用水澆石,發(fā)現(xiàn)了什么?哇,一幅活生生的鱷魚海豚畫!
前面這段幽靜的崖谷,叫情人谷。溪流經(jīng)億萬年的神功,在堅石中穿鑿出這道30米長、6米深的石坑,崖上古木相擁,且有“紅杏出墻”,谷底溪流透澈,谷下有羅漢石。這里是鬼子寨大瀑布的源頭處。有人說,正是這含情脈脈的情人谷,才滋育了谷底下絕處求生豪氣吞天的壯觀瀑布。有不畏艱險敢于追求純潔愛情的朋友,請大膽地進情人谷中去幽會吧,不過,可一定要注意安全!
我們已到了鬼子寨觀景臺。大家先請看對面威武雄壯的將軍石,就像一位活靈活現(xiàn)的古代武士,身上石縫縱橫有致,也似將軍披上的滿身盔甲。將軍左面聳著一塊方形巨石,恰似盾牌,右邊緊挨一棵千年古松,就象將軍臂挽一桿方天戟,又象是根策馬的金鞭。將軍石高約180米,神情威嚴。請大家再仔細看,將軍好象有所思地在仰望著前方的什么東西?哦,原來他在凝視那邊危崖絕頂上的望夫巖。相傳古時莽山有位將軍遠征作戰(zhàn),其夫人天天登上山頂盼夫
歸來。將軍不幸戰(zhàn)死,為情所感,其魂靈從遠方飛回。眼看就要夫妻相會,他卻再無力氣,墜下谷底成了將軍石。其妻悲愴欲絕,就地化成了凌空挺立的望夫巖。兩座巨石形態(tài)逼真,在大山里年年月月相望相守,演繹著感天動地、刻骨銘心的悲壯故事。與將軍石并立的那座豎直的石峰,是鎮(zhèn)山神針,頂上有尊惟妙惟肖的觀音石佛,似在凝神觀賞峽谷中的奇異世界。
讓我們漫步到谷底去觀光。大家注意,路邊這片古木,多是些重點保護的珍稀古樹,有伯樂樹、香果樹、千年紅豆杉……看,那是個奇石嗎?再順上看,哦,原來也是紅豆杉樹。王維有詩為證:“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勸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不過,為了這種國寶樹的健康,我們要改成“勸君愛護好,心中長相思”。
好,我們面對的是鬼子寨瀑布,多有氣勢呵!多涼爽呵!我們現(xiàn)在見到的瀑布高度是80米,上面還有一疊20米,要到對面山腰才能看全,實際上是百米瀑布,洪水季節(jié),飛瀑猶自天上噴涌狂瀉,大有氣吞宇宙之勢,半腰被幾座峭石斬斷,其間有幾道很大的水潭。潭又生瀑,下面望去又不見瀑中有潭,只覺得瀑布云霧齊飛,真可謂“莽山之水天上來……”
游客們早就在納悶了:這里為什么起個“鬼子寨”的名稱呢?多不好聽呵!俗話說:名字不怕丑,只要傳得久,F(xiàn)在我可以解答大家的疑問了。這可是一段真實的歷史故事。當(dāng)年清軍尋溪而上要清剿李自成余部,起義軍在上堵住瀑布源頭。清軍爬到這片寨谷時疲乏不堪,癱倒歇息。起義軍卻突放瀑布,又扮作鬼神在那些峭壁縫隙中伸頭怪叫。驚恐萬狀的清軍,大部被狂流卷走,僥幸生還者均大驚失色地傳說這里有“鬼”弄水。于是,“鬼子寨”就這樣一直叫下來了。
奇峰奇石奇水,如詩如畫如醉。1957年鬼子寨風(fēng)景區(qū)就已被列為全國14個自然景觀區(qū)之一,也是當(dāng)時湖南省的第一個自然景觀區(qū)。有道是:“不到鬼子寨,枉進莽山來”。
順這片大峽谷往下游,是原始森林核心保護區(qū),有許多不為人知的神秘景觀,目前暫不能游進去,F(xiàn)在我們從這條棧道上去探尋新景觀。誰說上天沒有樓梯,這里可稱是通天梯,從山腰望去,對面一組造型奇特的石塔、石人,一邊活似一個文相,稍后又是一個武將,正對著瀑布那面的將軍石拱手致禮。再登上,一組奇石組成的走道,盡頭一道石門,稱仙人道。兩面石頂處,各盤著一組千年奇樹,造型奇異。北面一棵巨松被雷電劈倒后,架在另一棵古木上,樹心已空,粘滿枯木泥土,特如一只小舟,又象一道滑滑板,而樹的枝葉茂盛,如一朵大蓮花,妙趣橫生。順山梁而上,右面是百丈峭壁,谷底的瀑布、將軍石,遠方的大森林,歷歷在目;枝枝葉葉似剛枝鐵杈,風(fēng)也吹不動,伸在高空,壯美絕倫。有位記者說:這些松是世界上最頑強最奇妙的神仙松。眼前這片景觀,稱做“人間仙境”,從這里看山、賞松、觀景,撼人心魄,妙不可言。真是“無限風(fēng)光在險峰”!
到山頂了,這里既是望夫巖,也稱點將臺。站在這里,谷底的將軍石遙相呼應(yīng),遠處群山青翠起伏,令人豪情萬丈,頓覺“胸中自有百萬軍”。
獨領(lǐng)風(fēng)騷的莽山松是莽山森林王國中的王子,“美人松”則集中體現(xiàn)了莽山松所固有的威猛之勢,力量之美,生命之堅。
各位朋友,我們在鬼子寨景觀體驗到了人間仙境的美感。現(xiàn)在,我們又回復(fù)到幽秘的大森林中,到這片綠色的古木世界中再去忘情地欣賞吧。
經(jīng)典湖南導(dǎo)游詞 篇20
大家好!
歡迎來到湖南郴州東江湖風(fēng)景區(qū)旅游!(唱)“清清的東江水,日夜向南流,翻過高山,流過田疇……”
這首歌曲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吧?這是郴州籍著名作曲家王佑貴作曲、湖南籍著名歌手張也演唱的《多情東江水》。這首歌旋律優(yōu)美,內(nèi)容清新,演唱甜潤。聽了真可謂是繞梁三日,不絕于耳!
東江湖位于湖南省郴州市東部資興市境內(nèi),距郴州市區(qū)約40千米,是一處集山、水、島、洞、漂流和水上娛樂于一體的山水觀光度假旅游風(fēng)景區(qū)。1991年,東江湖被確定為湖南省重點風(fēng)景名勝區(qū)和旅游度假區(qū),1996年被評為湖南省最佳旅游度假目的地,1998年被國家旅游局列為全國“清山秀水游”重點景區(qū)。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孔子曾經(jīng)說過:“仁者樂山,智者樂水!睎|江湖正是有山有水,交相輝映,再加上近年開發(fā)建設(shè)的大量水上游樂項目,能夠充分滿足不同旅游者的需求,相信今天各位朋友也一定能夠“乘興而來,盡興而去”的!
整個東江湖風(fēng)景區(qū)面積達200平方千米,由小東江、龍景、兜率島、擁翠峽、黃草、東京寨、白廊和坪石水上體育活動區(qū)等八個景區(qū)組成。
東江屬耒水的上游,因修建東江水電站面蓄水形成了東江湖。由于耒水實施梯級開發(fā),在這里又修了一個小水電站,從這里向上到東江大壩,就是12千米長的小東江。如果是在5月到11月之間的清晨或黃昏來看小東江,只見江面上云蒸霞蔚,如同一條潔白的玉帶輕柔地縈繞在青山綠水之間,令人油然而生置身仙境的感覺,這就是小東江最有名的景觀--“霧漫小東江”。到了旭日東升或月上中天時,萬丈光芒傾瀉而下,小東江波光粼粼,又像一位被撩開面紗的窈窕淑女,顧盼生姿,風(fēng)情萬種。如此美麗的景色,吸引了無數(shù)攝影家慕名趕來,其中一些作品還頻頻在全國大賽中獲獎。
說到這里,可能有的朋友會問:為什么小東江會形成如此美麗的景色呢?其實“霧漫小東江”的成因與我國著名的“吉林霧凇”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由于江水的溫差而造成約。小東江的水是從上游東江大壩100多米深的湖底流出來的,水溫常年保持在8-10攝氏度,而下游的水溫卻在20攝氏度左右。于是,小東江的湖水早晨上熱下冷、傍晚上冷下熱,便在湖面上形成一層水霧,再加上兩岸植被繁茂,空氣潮濕,因而常常在水面上形成云霧。
大家請注意看山巖上,有一道瀑布從天而降,這是猴古山瀑布。猴古山瀑布高39米,終年不停。夏秋季節(jié)水流湍急,瀑布砸在山巖上,化作萬千玉珠跌落湖中,再加上旁邊礦山壁上掛滿瀑簾,有如銀絲翻滾,令人賞心悅目;冬春季節(jié)水流減小,瀑布便分成幾縷從山頂緩緩飄落,分外妖嬈。難怪有人賦詩贊嘆道:“猴古山崖景清幽,碧水懸岸萬古留。疑似龍池噴瑞雪,如同天際掛飛流!
好了,現(xiàn)在已經(jīng)到了東江大壩的觀景臺。大家請看,矗立在大家面前的就是我國自行設(shè)計建造的第一座雙曲薄殼拱壩一一東江大壩。東江大壩高157米,底厚35米,頂厚7米,壩頂中心弧長438米。大壩結(jié)構(gòu)新穎、造型美觀、氣勢雄偉,在國際同類型壩中排名第二,在亞洲高居榜首。東江大壩屬國家“七五”期間重點工程,總投資10.8億元,1978年破土動工,1986年關(guān)閘蓄水,1987年第一臺機組發(fā)電,1990年四臺機組全部投產(chǎn)發(fā)電,前后歷時11年。東江水電站的總裝機容量為50萬千瓦,年發(fā)電量13.2億千瓦,是華中電網(wǎng)最理想的調(diào)峰補償電站,也是全國目前調(diào)節(jié)功能最好的水電站。它的第一臺機組發(fā)電才250天,其經(jīng)濟效益就已經(jīng)相當(dāng)于電站的全部投資。
現(xiàn)在請大家前往東江碼頭,東江碼頭是東江湖水上交通的主要出人口,也是湖南省一流的旅游碼頭。東江水的水質(zhì)上乘,湖水清澈明凈,各項指標(biāo)與國家一級飲用水標(biāo)準(zhǔn)相差無幾,是郴州市和資興市的主要飲用水源。
展現(xiàn)在大家面前的就是東江湖了?吹竭@寬闊的水面、碧綠的群山、湛藍的天空,各位是否有一種心馳神往、魂游天外的感覺呢?美麗的東江湖陶醉了無數(shù)到此旅游的人。著名經(jīng)濟學(xué)家厲以寧教授游覽后,欣然賦七律一首:“湖中倒影覽群山,細雨憑添碧水寒。小島輕舟迎客至,老枝新葉報春還。壩前猶憶漓江秀,峰轉(zhuǎn)頓知天地寬。仙境原來非夢幻,隨風(fēng)飄落在人間!
著名湘籍歌唱家宋祖英也曾用她那甜美的歌喉將《東江之歌》唱遍神州萬里。著名作曲家徐沛東看到東江湖的景色后;觸景生情,一氣呵成地創(chuàng)作出了郴州人家喻戶曉的《來吧,朋友!》:(唱)“這里的風(fēng)柔柔,這里的云悠悠;這里的山峻峭,這里的水含羞;這里的酒綿綿,這里的人風(fēng)流。來吧!來吧!到郴州……”
東江湖是我國中南地區(qū)較大的人工湖泊,湖岸線長達738千米,湖面的總面積為160平方千米,最寬處達4千米,最深處130米,蓄水量為81.2億立方米,俗有湘南洞庭”之稱。修建東江水電站,湖泊淹沒了11個鄉(xiāng)鎮(zhèn)、7個村的耕地7.2萬畝、山林13.7萬畝,共計有5.7萬人移民,資興人民為國家建設(shè)作出了巨大貢獻!
在資興工作過的作家魏東明曾經(jīng)寫過一首描寫郴州林海的詩“曲曲彎彎水,重重疊疊山;無窮無盡樹,不冷不熱天;樹是搖錢樹,山是聚寶盆。”其實這首詩也是東江湖的真實寫照。東江湖周圍植被繁茂,一片青山綠水,是保健療養(yǎng)、修身養(yǎng)性的好去處,也難怪每年都有數(shù)以萬計的游客專程到東江湖來了!
東江湖具有發(fā)電、防洪、航運、供水、養(yǎng)殖、旅游等多種功能。從旅游角度來看,這里的風(fēng)景可以概括為“雄、奇秀、幽、曠”五個字。湖雖人造,景則天成。沿湖四周,山、林、壩、瀑、島、廟、洞、石等比比皆是,形成了山水交錯、異彩紛呈的旖旎景象。漫游東江湖,真可謂是“船在湖中行,人在畫里游。”。不僅如此,東江湖也是人文風(fēng)景薈萃之地,早在遠古時期,炎帝南巡就曾到過東江,漢朝伏波將軍馬援等龍代名將也都在這里留下了不朽的傳奇。土地革命時期、毛爺爺、朱德、陳毅等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也曾經(jīng)在這里打過游擊。
大家請看,在煙波浩淼的湖面上,還星羅棋布地點綴著一些青翠的小島。東江湖里共有大小島嶼30多個,其中最大的就是前面的兜率島。
兜率島蹲踞于湖中心,面積為5.7平方千米,是湖南第一大島,也是江南地區(qū)最大的內(nèi)陸島!岸德省笔堑兰矣谜Z,意思是“知足、妙足”。正所謂“知足者常樂”,待會兒看了兜率島上的美妙景色,相信大家都會永遠快樂的!
據(jù)說在很久以前,東江里有一條惡龍,經(jīng)常興風(fēng)作浪,搞得民不聊生。天上住在兜率宮里的太上老君知道后,掐指一算,原來這是自己當(dāng)年在孫悟空大鬧天宮時丟失的一條龍頭拐杖。于是他把煉丹爐前的.石獅子招來投下凡間,壓在孽龍身上,從此就成了兜率島。
現(xiàn)在來到的是兜率島上的洞口大廳。島上為什么會有一個大洞呢?原來這里與郴州市另一處著名景觀萬華巖一樣,也是由于流水長期侵蝕石灰?guī)r而形成的。這個溶洞總長6千米,總面積達3.4萬平方米,而且洞中有洞、洞洞相連。洞口的這個大廳高約35米,能同時容納數(shù)百人聚會。在這里有-個非常醒目的地方,就是這根漂亮的石筍。據(jù)說這是當(dāng)年孫悟空留下的如意金箍棒,也就是定海神針。
通過大廳向前走,來到了第二個景點--迎賓堂。在這里,有一只孔雀正展開它漂亮的尾羽來歡迎大家。請大家回頭再看,有一位老太太背著小孫子正在急匆匆地趕路,原來他們是要趕著去看對面的鯉魚跳龍門吶!
現(xiàn)在大家已經(jīng)置身于百花園中了,不過這里的花可不是普通的花,而是海底世界的珊瑚花。透過花叢,大家還可以看見太上老君正和八仙里的張果老在喝酒賞花。
這里是兜率靈巖中最狹窄的地方,只有30-40厘鄉(xiāng)寬大家只能扭腰收腹地過去了,所以人們給它取了個有趣的名字:“先生側(cè)身過,女士扭腰行。
這里是太上老君的臥室。請看這兩邊,是不是像用一顆顆珠圓玉潤的珍珠編成的簾幕,這種垂吊的石簾在地質(zhì)性學(xué)上叫做“石!薄(jù)美國洞穴專家評價說,他們在世界上看到過很多石幔,但最漂亮、最壯觀的石簾非這幅莫屬。能夠用得上這樣的簾子可不是凡人,大家看,喝醉酒的太上老君正在里面酣睡著吶!
現(xiàn)在來到的地方有一個凄婉的名字--離恨堂。請看,那邊有一位婦人,懷抱孩子,翹首張望。她在看什么呢?來她的丈夫到東江湖里打魚,不慎淹死了?蓱z的妻子仍然在癡癡地等待,最終化成了這一座望夫石。哎!可憐天下有情人呀!
經(jīng)過了悲悲戚戚的離恨堂,還是來看一些讓人高興的東西吧。這里有一個馬戲團正在表演,有憨態(tài)可掬的大熊貓有聰明伶俐的海豹,有模樣恐怖的眼鏡蛇,還有活潑可愛的哈巴狗……據(jù)說在這家馬戲團里一共有72種動物表演。
現(xiàn)在大家到的地方是洞內(nèi)最大的一個大廳。這個大廳高40多米,寬70米,在全世界都非常罕見。前面燈光映襯下有一根高大的石柱。據(jù)說湖南張家界的黃龍洞里有一根高29米的石柱,號稱世界之最,而我們這根石柱高36米,才是真正的世界之最吶!
接下來要進人的地方是會仙堂,顧名思義,這里也就是與仙人相會的地方。首先大家看到的是長生不老仙,這位老仙人可有112000歲了吶!科學(xué)測算,上面的水每滴100年,下面的石筍就長1厘米,根據(jù)這個原理就可推算出這位老人的年齡。
請大家看左邊,這邊原來有個村莊叫做秀流村,是因為東江在蓄水前的名稱--秀流而得名的。村莊不大,但名氣不小,20世紀(jì)30年代與冰心齊名的我國現(xiàn)代四大女作家之一的才女白薇就出生在這里。在右邊有一座小島,叫做珍珠島(中國書畫函授大學(xué)郴州分院就位于島上。之所以選址在這里,可能也是為了能夠多汲取一些東江的靈氣,好創(chuàng)造出更優(yōu)秀的書畫作品吧!
現(xiàn)在大家行進的水域叫做擁翠峽。擁翠峽全長20千米,是東江湖最具代表性的山水自然景觀。整個峽谷山挾水轉(zhuǎn),水貫山行,一路上有許多懸流飛瀑和奇峰怪石,尤其是湖水如鏡,群山倒影映人水中,一片翠綠。大家看著這滿山蒼翠,遍江擁碧,是不是有人在畫中之感呢?清朝康熙年間,一位資興縣令即興賦詩一首《滁口道中口占》,生動地描繪了這里的景致:“嫩綠新鶯剪剪呼,高峰長澗入云弧。不知驛路行多少,錯認全身在畫圖!毖矍罢宫F(xiàn)的是東江湖上有名的金牛島。整個島有頭有角,酷似一頭金牛。自古以來,資興人民勤勞智慧,就像這金牛一樣勞作不息,終于迎來了今天這殷實富裕的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