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岡山茨坪導游詞(通用5篇)
井岡山茨坪導游詞 篇1
茨坪位于江西省井岡山主峰北山麓,是一塊面積20平方公里的高山盆地;原是井岡山市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市人民政府所在地,新市址將遷入廈坪。茨坪,古時長滿柿樹,稱為柿坪。因當?shù)厝四?quot;柿"為"茨",后漸改為茨坪。
茨坪
是一座花園城市,非常清新美麗,是旅游和避暑的勝地;海拔841米,四面重巒疊嶂,綠蔭層染;樓臺庭院,依山而建,鱗次櫛比,高低錯落,掩映在湖光山色、綠樹花叢之中;環(huán)城公路,綠樹成蔭;城中丘陵起伏,水曲環(huán)繞,山水和諧。20xx年4月以后,隨著市委、市政府及行政部門遷至新城區(qū)廈坪,大部分辦公大樓改建為接待場所,茨坪景區(qū)內的賓館、旅社、飯店等旅游設施更加充足、齊全,接待能力也大大提高。
茨坪是井岡山風景名勝區(qū)的中心景區(qū),茨坪的中心是挹翠湖公園,綠蔭如蓋、湖面如鏡、亭臺樓閣相映成趣;南端的南山公園,火炬臺氣勢磅礴;北端為雕塑園,有17位最早在井岡山從事革命活動的人物的雕塑,其中有毛澤東、朱德、彭德懷、陳毅、袁文才、王佐、賀子珍、陳正人等人物當年的形象,形態(tài)逼真、栩栩如生;井岡山革命博物館依山臨水,聳立于挹翠湖旁,與茨坪革命舊址群隔湖相望;茨坪毛澤東舊居坐落在茨坪中心的東山腳下,面臨風姿秀麗的挹翠湖。茨坪中心景區(qū)景點多,而且相對集中,是最吸引外地游客的地方;交通四通八達,接待服務可容納萬人。茨坪的環(huán)境質量極佳。山清水秀是她美麗的容貌,除河川、道路、建筑以外,均為綠地、鮮花。綠地覆蓋率為90%。人口密度低,沒有污染環(huán)境的工廠,也未見地方性疾病。區(qū)域內大氣含塵量、噪音都很低,水質也優(yōu)良,據(jù)全國環(huán)境保護監(jiān)測會議現(xiàn)場監(jiān)測結果,環(huán)境質量達國家一級標準。
茨坪古時本屬遂川縣管轄,因永新縣令狡詐,設計焚香叩天地圈套,以香煙吹向何方而定縣界。焚香時,永新縣令又巧用衣角一拂,使香煙倒向永新,因而判為永新縣管,所以茨坪過去是"插花"在遂川縣境內;井岡山邊斗爭時期,這里是紅軍鞏固后方,軍事根據(jù)地中心。紅四軍機關和湘贛邊界特委等黨政軍的機關后期都在茨坪辦公,留下了許多革命遺址。
井岡山茨坪導游詞 篇2
歡迎大家來到這里,下面我來為大家介紹一下!
茨坪是井岡山市政府所在地,海拔820多米,是一座美麗的公園式山城,高樓林立,古木參天,賓館、旅社、飯店等旅游設施齊全 館、旅社、飯店等旅游設施齊全,旅游車可通往各大景點。茨坪中央是挹翠湖公園,綠蔭如蓋、湖面如鏡、亭臺樓閣相映成趣。南端的南山公園,火炬臺氣勢磅礴,北端為雕塑園,有全國著名的雕塑家用青銅、漢白玉、花崗石等雕塑成比真人略大的17位最早在井岡山從事革命活動的人物,其中有毛澤東、朱德、彭德懷、陳毅、袁文才、王佐、賀子珍、陳正人等當年的形象,形態(tài)逼真、栩栩如生。井岡山革命博物館依山臨水,聳立于捐翠湖旁,與茨坪革命舊址群隔湖相望。該館始建于1959年,館名由朱德元帥親筆手書,建筑古樸莊嚴,具有明顯的民族風格。館舍建筑面積達3065平方米,陳列面積20xx余平方米,其中原物860多件。這些文物、圖片再現(xiàn)了井岡山斗爭的光輝歷程,是進行革命傳統(tǒng)教育的好課堂。
茨坪是井岡山革命遺址最為集中的地方,10月下旬,毛澤東同志率領中國工農革命軍到達茨坪,建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jù)地。茨坪就是井岡山軍事根據(jù)地的中心,也是整個革命根據(jù)地黨、政、軍領導機關和后方單位的所在地。湘贛邊界黨的前敵委員會、特委湘贛邊界工農兵政府、防務委員會、中國工農革命軍第四軍軍部、軍官教導隊、軍械處、新遂邊陲特區(qū)工農兵政府、公賣處都先后遷來這里。毛澤東同志就是在這里寫下了《井岡山的斗爭》這篇著作。這里的革命遺址都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并對外開放。
茨坪景區(qū)主要景物景觀有:革命舊居舊址群、革命博物館、北山革命烈士陵園、革命烈士墓革命先烈紀念塔、南山公園、挹翠湖公園、蘭花坪(花果山)、五馬朝天景區(qū)等。
井岡山茨坪導游詞 篇3
歡迎大家來到這里,下面我來為大家介紹一下!
茨坪是井岡山市政府所在地,海拔820多米,是一座美麗的公園式山城,高樓林立,古木參天,賓館、旅社、飯店等旅游設施齊全,旅游車可通往各大景點。
茨坪中央是挹翠湖公園,綠蔭如蓋、湖面如鏡、亭臺樓閣相映成趣。南端的南山公園,火炬臺氣勢磅礴,北端為雕塑園,有全國著名的雕塑家用青銅、漢白玉、花崗石等雕塑成比真人略大的17位最早在井岡山從事革命活動的人物,其中有毛澤東、朱德、彭德懷、陳毅、袁文才、王佐、賀子珍、陳正人等當年的形象,形態(tài)逼真、栩栩如生。井岡山革命博物館依山臨水,聳立于捐翠湖旁,與茨坪革命舊址群隔湖相望。該館始建于1959年,館名由朱德元帥親筆手書,建筑古樸莊嚴,具有明顯的民族風格。
館舍建筑面積達3065平方米,陳列面積20xx余平方米,其中原物860多件。這些文物、圖片再現(xiàn)了井岡山斗爭的光輝歷程,是進行革命傳統(tǒng)教育的好課堂。 茨坪是井岡山風景名勝區(qū)的中心,主要游覽、參觀點有:井岡山革命博物館,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茨坪革命舊居舊址群,主要景點還包括南山公園、挹翠湖、五馬朝天等。
井岡山茨坪導游詞 篇4
井岡山風景名勝區(qū)是以革命人文景觀為主體與秀麗的自然風光相融合獨特類型的風景名勝區(qū)。茨坪是風景區(qū)的中心景區(qū),是一塊四面青山環(huán)繞的山中盆地。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以下稱“陵園”)是中心景區(qū)新辟的主要革命人文景觀。它位于茨坪北面的北巖峰上。
北巖峰,山體猶如一座羅漢大佛像,坐北朝南,端坐神壇。陵園按“佛”型山體因山就勢興建,占地面積400畝。陵園于1987年始建,同年10月建成并開放參觀游覽。1997年10月,由鄧小平題字的“井岡山革命烈士紀念碑”落成剪彩。陵園整體建筑包括陵園門庭、紀念堂、碑林、雕像園、紀念碑五大部分。
井岡山茨坪導游詞 篇5
位距茨坪西北面十七公里,是人文和自然景觀相結合的景區(qū)。黃洋界山頂海拔1343米,這里峰巒疊嶂,地勢險峻,氣象萬千,時常彌漫著茫茫的 云霧,好像汪洋大海一望無際,故又名:汪洋界。黃洋界景區(qū)包括:黃洋界、大井,八面山和上井。
黃洋界地勢雄偉險峻,舉目遠眺,群山起伏,云霧彌漫,白茫茫如同汪洋大海,而黃洋界就像是大海中的一個孤島,因此人們把黃洋界叫作“汪洋界”或“望洋界”。由于地形和山谷環(huán)流等自然條件的影響,黃洋界氣候多變,風大、霧多、云奇。那妖嬈的迷霧和翻滾的密云。一眼望去如同奔騰的大海,呈現(xiàn)出群山奔涌、白云填谷的氣象,蔚為奇觀,讓您不覺是在人間。
黃洋界看日出 黃洋界是井岡山觀日出的極佳地點。這里的日出景象極其壯觀。
黃洋界多次出現(xiàn)過一種神秘的自然現(xiàn)象--佛光。1983年4月10日7時40分前后,氣象工作者在黃洋界氣象觀測場附近發(fā)現(xiàn)一束外紅內紫的彩色光環(huán),穿過濃密的云霧,人影折射在環(huán)中,人走環(huán)也走,人跳影也跳。在這之后又曾發(fā)現(xiàn)過多次,有的一瞬即逝,有的持續(xù)數(shù)十分鐘?茖W家認為,這是因為東南方是一條深邃的大山谷,濕度大,形成濃密的云霧后,在清晨或傍晚遇太陽低度角斜射,光線透過無數(shù)小水滴的衍射而成彩色光環(huán)。而觀測者又恰好面對光環(huán),背向太陽,光從背后將人影投射在云幕上,便呈現(xiàn)出這一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