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遼陽古剎清風寺導游詞
如果感興趣我再說說這用于雕刻獅子的材料"綠松石":綠松石因形似松球而得名,是一種珍貴玉石。綠松石是含銅的地表水與含鋁的的礦物或巖石(如長石、磷灰石等)作用后在裂隙中沉淀而形成的,屬裂隙淋溶填充型礦床。我國湖北省西北部的鄖(yún)縣、鄖西縣、竹山縣出產(chǎn)的綠松石質量最為純正,鄖縣云蓋寺產(chǎn)出的最為著名,素有"東方綠寶石"之稱。據(jù)說東北只有遼南才有。綠松石是古老寶石之一,有著幾千年的燦爛歷史,深受古今中外人士的喜愛。早在古埃及、墨西哥、古波斯,綠松石被視為神秘、辟邪之物,當成護身符和隨葬品,足見其價值所在。
走上六級臺階,這兩側黑漆柱上就是王爾烈的"遵大路以仰瞻高山卓爾,叩禪關而徐步御風冷然"這副楹聯(lián)了,當年王爾列曾在此廟中苦讀數(shù)年,為清風寺留下了難得的墨寶。再看寺廟正門,上方掛有三塊牌匾,分別寫著"首山古剎清風寺東都勝跡",內(nèi)層還有一塊也是寫著"清風寺"的牌匾,這些都是90年代修復清風寺時縣長陳敬東為清風寺所題。
正門門口兩側有兩個石鼓,真名叫椒圖,跟石獅子一樣是保護廟的,傳說椒圖是龍的兒子,像水里的螺螄,有一圈圈的螺紋,他喜好閉合,放在門前跟石獅子一樣是看門的,一般人照著他的外形也叫他石鼓。其作用其實是支撐正門或中門的門框、門檻和門扇的枕石,另一個作用是它具有很強的裝飾性,與門梁上的磚雕、彩繪相應成趣。每一種類型的石鼓上都雕有不同的吉祥圖案,表達人們的美好愿望。其雕刻工藝精湛,惟妙惟肖,堪稱石雕工藝品,為后人留下了寶貴的財富。這里的石鼓上刻有鹿、花、松、鳳。說起磚雕這里也有幾處,正門的北面廊檐下東西各有"福"字和"壽"字兩處,東西廂房的南墻各雕有蓮花和牡丹。都是用青磚雕刻而成。可以看出當時的匠人雕刻技術嫻熟、細致;首宓膶m殿大多是琉璃異彩,富麗堂皇。而這里則青磚青瓦,雖比不上皇宮的豪華氣派,卻有著它自己獨特的古樸、沉靜的特點。
這柱下的圓圓的石頭叫石珠,即柱礎,高略等于柱徑,還有豆子形、花瓣形、蓮瓣形及八角形等等。木造寺廟的柱珠,特別由石塊雕成,可防水滲入木柱,也有美觀的作用。
正門門廳左側這塊石碑記載著清風寺的修繕記錄,這兩邊的小門房里是哼哈二將,形象威武兇猛,一個名叫鄭倫,能鼻哼白氣制敵;一個名叫陳齊,能口哈黃氣擒將。
[ 兩位神將]原先只是[一位]金剛力士,本是佛國護法的[二十諸天]之一的密跡金剛,《封神演義》上說鄭倫原為商紂王的部將,拜昆侖度厄真人為師。真人傳給他竅中二氣,將鼻一哼,響如鐘聲,并噴出兩道白光,吸人魂魄。后來被周文王擒獲改邪歸正,卻又被紂王的部下大升斬死。
陳奇也是商紂王的部將,曾受異人秘傳,養(yǎng)成腹中一道黃氣,張口一哈,黃氣噴出,見之者魂魄自散。后來被哪吒刺死。在姜子牙封神時敕封鄭倫、陳奇鎮(zhèn)守西釋山門,宣布教化、保護法寶,這就是民間所流傳的哼哈二將。
正殿:出了正門進入正院:正前方就是大雄寶殿,兩旁是東西廂房,在大雄寶殿兩側有東西配殿,配殿兩旁與大雄寶殿之間各有小門可通往后殿。院中的香爐終年香火不斷。
大家向上看,在建筑學中,這里的建筑為硬山式屋頂,硬山式即人字形屋頂,屋頂兩坡交界處常用瓦片疊砌或磚砌成屋脊,這就是正脊。還有四條垂脊,垂脊即前后方向的屋脊,又稱規(guī)帶。那么屋頂上的這幾個獸又是怎么回事呢?民間有句俗語叫五脊六獸,說的就是這幾個獸,而且這幾個獸已經(jīng)成為中國古建筑的一個顯著特點。所謂五脊是由一條正脊和四條垂脊組成的,統(tǒng)稱"五脊"。在五脊之上又安放了六種人造的獸,合稱"五脊六獸"。那么,第一至第六獸都叫什么,中國古建筑緣何在五脊之上安放六種人造獸呢?據(jù)中國古書上記載:正脊兩端的獸叫"龍吻",垂脊上的五條獸合稱為"螭吻",分別是狻猊、斗牛、懈豸、鳳、押魚。狻猊是龍之九子之一,對于狻猊,古書解釋說:"形似獸,性好望,今屋上獸頭也"。所以他排在第一位了。
說到狻猊,我們就有必要說一說龍的九個兒子。龍生九子,各有不同。那他們都是干什么,叫什么呢?現(xiàn)在我就來說一說:
好重者:赑屃(音畢喜),最喜歡背負重物,所以背上馱一塊石碑;
好望者:鴟吻(音吃吻),最喜歡四處眺望,常飾于屋檐上;
飸餮:(音滔帖),最貪吃,常飾于鼎的蓋子上;
生性好殺者:睚眥(音牙自),嗜殺喜斗,常飾于兵器刀環(huán),劍柄;
狴犴:(音畢岸),最憎惡犯罪的人,所以常飾于監(jiān)獄的門楣上;
好煙火者:狻猊(音酸泥),性好煙火,常飾于香爐蓋子的蓋鈕上;
好水者:趴蝮(音八夏),最喜歡水,常飾于石橋欄桿頂端;
性情溫順者:椒圖,最反感別人進入它的巢穴,常飾于大門口;
好鳴者:蒲牢,最喜歡音樂和吼叫,常飾于大鐘的鐘紐上。
在其它古建筑上一般最多使用九個走獸。這里有嚴格的等級界限,只有金鑾寶殿(太和殿)才能十樣齊全。中和殿、保和殿都是九個。其它殿上的小獸按級遞減。天安門上也是九個小獸。重脊的頂端為騎鳳仙人,后面依次排列鴟吻(音吃吻,龍的九子之一)、獅子、天馬、海馬、狻猊、狎魚、獬豸、斗牛、行什。中國古代先民稱五脊上的獸為神獸,并頂禮膜拜,說這六獸可以"護脊消災",是鎮(zhèn)脊神獸。正脊上的龍吻也叫"吞獸",它的作用是可以嚴密封固兩坡瓦垅交匯處,提防雨水滲漏。中國古建筑皆為木式結構,中國古代先民相信,在五脊之上安放鎮(zhèn)脊神獸,不僅會帶來吉祥,而且還可以避火消災。正脊上的龍,有的背上還插著把寶劍,民間有這樣的傳說:龍王年邁欲禪讓王位。龍王有二子,為繼承王位爭執(zhí)不下。龍王吩咐,誰先吞下龍宮房脊者可取王位,聞言,龍兄飛身張開巨口吞住屋脊,龍弟見勢已去操劍在手將其兄刺死在屋脊之上。龍弟見闖下大禍,飛身離去,刺在龍兄身上的劍也未得拔去。這便是中國古建筑正脊上有劍柄的來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