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廟旅游區(qū)導游詞
二大戰(zhàn)役“十三役之戰(zhàn)”。公元1196年,成吉思汗正致力于統(tǒng)一漠北部落,以扎木合為首的扎答闌部糾集其它部落組成十三支隊伍共三萬余騎在斡難河的桑沽溪、連勒古山山區(qū)(今呼倫貝爾西側蒙古國東方省與俄羅斯赤塔州交界處)與成吉思汗的隊伍進行激烈廝殺。成吉思汗雖然戰(zhàn)敗,卻贏得了更多的支持者,還樹立起他個人威信和號召力,比贏得一次戰(zhàn)役更為珍貴。第三大戰(zhàn)役“闊亦田之戰(zhàn)”。公元1201年,扎木合率扎答闌部聯(lián)合蔑爾乞、塔塔兒部、乃蠻部在赤忽兒忽山、扯克徹兒出和闊亦田地區(qū)(科右前旗索倫與科右中旗巴仁哲里木至蒙古國東方省交界地區(qū))與成吉思汗同克列亦惕部王罕聯(lián)軍展開作戰(zhàn),此役成吉思汗與王罕聯(lián)軍大獲全勝,極大削弱了其它部落的實力,也逐漸顯示出成吉思汗在政治、軍事、外交方面的才能,還收用一員大將者別(箭之意,泰赤烏人,原名只兒豁阿歹)。第四大戰(zhàn)役“折折溫都山之戰(zhàn)”。公元1203年,由扎木合挑起的克列亦惕部王罕之子桑昆發(fā)起了對成吉思汗的戰(zhàn)爭,當時勢力不夠強大的成吉思汗曾一度退到大興安嶺邊緣地帶(即興安盟境內(nèi)索倫河谷一帶)。此次戰(zhàn)役,雙方兩敗俱傷,但戰(zhàn)役最后成吉思汗依靠獨特的軍事指揮才能突襲敵軍大營而扭轉(zhuǎn)戰(zhàn)局,這也是成吉思汗取得的一個重大勝利,是具有決定性的,從而確立了他在蒙古牧民中的霸權。第五大戰(zhàn)役“納忽昏山之戰(zhàn)”。公元1204年,實力日益強大的成吉思汗欲征服另一強大部落乃蠻部,此時乃蠻部是五大部落中僅存的沒有被剿滅的部落,它雄踞草原西側,雙方在蒙古國境內(nèi)的杭愛山納忽崖地區(qū)展開決戰(zhàn),乃蠻部塔陽汗聯(lián)合了篾爾乞惕、克列亦惕、翰亦剌惕、扎答闌、塔塔兒、朵兒邊、撒勒只兀惕等各部殘余與成吉思汗大軍進行了殊死拼殺,作戰(zhàn)區(qū)域涵蓋了新疆東部與甘肅省至蒙古國交界處,戰(zhàn)役結束后,成吉思汗徹底征服了草原上各大部落,為1206年稱蒙古大汗奠定了基礎。第六大戰(zhàn)役“滅西遼之戰(zhàn)”。作戰(zhàn)地點:新疆北部、烏茲別克斯坦交界至甘肅省內(nèi)。作戰(zhàn)時間:1218年秋。成吉思汗為徹底鞏固黃河以北的統(tǒng)治,率大軍在天山以西伊犁河上游固爾扎附近與西遼軍隊進行了殊死戰(zhàn)斗,最終以斬殺西遼國王屈出律,令西遼政權垮臺而告終。至此通過這著名的六大戰(zhàn)役成吉思汗統(tǒng)一了蒙古草原部落,推翻了北方諸多政權,不僅為其子孫日后統(tǒng)一中國,也為接下來的征服歐亞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但不幸的是,1227年在進攻西夏戰(zhàn)役中,成吉思汗病逝于甘肅省東部六盤山南麓渭水北面的清水縣,享年66歲,在位22年。壁畫《暢通東西方》:這幅壁畫在繪畫中屬于三聯(lián)繪畫結構,中間是主題畫,展現(xiàn)了民族英雄成吉思汗在13世紀初遠征西方各國,使東西方各國的使臣能夠在和平的環(huán)境里進行文化、科技、商業(yè)、交通、建筑等方面的交流,增進了東西方各國人民之間的友誼,推動了社會歷史的進步和經(jīng)濟的發(fā)展。西邊這幅壁畫是以西方的“天使”、“基督”、“伊斯蘭教”為引線,象征西方的文化藝術,而與它相對的東方的“仙女”、“飛天”、“佛教”及其“喇嘛教”等,在背景的襯托上,作者采取的是以有代表性的建筑物表現(xiàn)主題內(nèi)容的手法。請看這是象征中國的萬里長城和唐三彩形式的寶塔。兩邊景物的對稱呼應,烘托了中間壁畫的主題,歌頌了成吉思汗為暢通東西方全方位的交流所做出的歷史貢獻。 西長廊壁畫:這幅壁畫講述的是成吉思汗誕生成長的故事。成吉思汗原名鐵木真(蒙古語“鐵匠”之意,取自于其父也速該在其誕生時抓獲的一名塔塔兒頭領鐵木真兀格的名字),他是乞顏部孛兒只斤氏人,1162年出生在蒙古斡難河畔(今蒙古國境內(nèi))的一個叫做迭里溫勃勒達合的地方。關于鐵木真的出生,當時有一段美麗神奇的傳說。傳說鐵木真出生時,右手掌心中握有一個亮如紅玉、硬似瑪瑙的血塊,當時蒙古族信仰的薩滿教認為這是個大權在握的象征,預示著鐵木真以后必成大業(yè)、做大汗。鐵木真的少年時代是在磨難和動亂中度過的,9歲那年,他的父親也速該帶著他到娘舅部落弘吉剌部去求婚,訂婚之后按照當?shù)亓曀,把鐵木真留在親家德薛禪家中,也速該獨自回部落,在回家途中,正逢“塔塔兒部”舉行宴會,他感到口渴,下馬參加了宴會,塔塔兒人認出了也速該,想起了從前的仇恨,在他的酒中下了毒藥,在回家途中毒性發(fā)作,到家后便離開了人世。鐵木真的父親去逝以后,他的母親訶額侖夫人帶著鐵木真兄妹過著悲苦的生活,他們靠打獵和采集野果為生。在鐵木真15歲那年,家中僅有的八匹黃驃馬被人偷走,鐵木真便順著蹄印去尋找,傍晚結識13歲牧童“孛斡兒出”,在他的幫助下,終于將八匹馬追了回來?墒逻^不久,鐵木真又被他的親族泰赤烏人抓去當了囚徒,他們給鐵木真戴上了重刑枷鎖,沿著草原示眾。一天傍晚,鐵木真趁泰赤烏人舉行宴會之際,用木枷打昏看守,逃到了斡難河畔躲在淺水中。這時,在林中搜捕的鎖爾罕失剌發(fā)現(xiàn)了他,并對他說:“因為你有才能,他們嫉恨你,你就這樣躲著,我不告發(fā)你。”泰赤烏人沒有發(fā)現(xiàn)他的蹤影,認為戴著木枷的鐵木真不會逃得太遠,明早接著搜捕也不遲。就在這天夜晚,走投無路的鐵木真來到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