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情導游詞范文(精選3篇)
聊城市情導游詞范文 篇1
聊城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早在原始社會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從事農業(yè)生產。市境發(fā)現(xiàn)了距今約六、七千年的100座龍山文化城,它們是迄今為止全國發(fā)現(xiàn)的最大的龍山文化城?梢,古濟水西岸是當時一個極其重要的政治文化中心。
夏商周時期,聊城經濟和社會發(fā)展較快,農業(yè)和手工業(yè)比較發(fā)達;春秋時期,聊城為齊國西部重要城邑;戰(zhàn)國時期,聊城為諸侯爭戰(zhàn)之地;秦漢時期,經濟文化得到較快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大有改善,銅、鐵、鋁是主要生產工具,利用水井解決飲水和灌溉問題,豪富之家乘車馬出行,銅鏡、熏爐成為必需品,能制作工藝水平較高的陶器,文化教育事業(yè)發(fā)展較快,培養(yǎng)了不少名士武將;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戰(zhàn)亂頻繁,自然災害較多,其間局部統(tǒng)一的時期,社會相對穩(wěn)定,經濟文化事業(yè)有一定程度的恢復和發(fā)展;隋大業(yè)4年(620xx年),隋煬帝開鑿京杭大運河,使市境交通、水利便利,促進了經濟文化的發(fā)展,當時臨清是重要的交通樞紐。
唐代是市境政治、經濟、文化全面發(fā)展的時期,尤其是教育事業(yè)發(fā)達,造就了許多名人;明清兩代是聊城歷史上的輝煌時期,明朝資政大夫太子少保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東阿文定公于慎行于萬歷七年所寫的《東昌府城重修碑》,有“萬貨輻輳,江北一都會”、“漕挽之咽喉,天都之肘腋”等名句,至今被竟相傳引。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到明永樂九年(1415)間曾數(shù)次興工開復會通河,縱貫中國南北的大運河為聊城的發(fā)展繁榮帶來勃勃生機,臨清、聊城(今之東昌府區(qū))成為沿運九大商埠之一。
聊城“廛市煙火之相望,不下十萬戶”、商賈云集、百業(yè)興隆、帆檣如林、舳艫相接、車馬絡繹、貨積如山。外籍商人會館傍河而立,有崇樓高閣、殿宇名剎,清康熙帝4次來聊,乾隆帝9次駐蹕聊城。市境商貿昌盛,農業(yè)、紡織業(yè)、印刷業(yè)、筆業(yè)、工藝品生產業(yè)、磚窯業(yè)、食品業(yè)、造船業(yè)、漕運業(yè)發(fā)達。民國建立之前,市境有同盟會會員秘密組織民眾進行革新。民國時期,聊城是魯西政治、文化、中心。民國初,有棉業(yè)研究所、講習所、實驗廠,修建了公路,成立了汽車運輸公司、電燈公司、銀行、織布廠、醫(yī)院、官立中學堂、師范學校等。民國中后期,由于軍閥混戰(zhàn)、日軍入侵,農工商各業(yè)遭受極大破壞。
1937年“七七事變”后,聊城成為抗日的前沿?谷瘴溲b6萬余人,與日軍作戰(zhàn)80余次,保衛(wèi)收復了大片國土,聊城人民為抗日戰(zhàn)爭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和犧牲。解放戰(zhàn)爭時期,聊城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后方基地,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強渡黃河之際,市境有3.7萬人參軍入伍;在淮海戰(zhàn)役、渡江南下作戰(zhàn)中,境內民眾組織運輸隊、擔架隊全力支援解放軍作戰(zhàn),為戰(zhàn)爭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聊城人民繼承優(yōu)秀歷史傳統(tǒng),艱苦奮斗、銳意進取,各行各業(yè)都取得了重大成就。
聊城資源豐富、交通便利、通訊發(fā)達、旅游業(yè)成為新興產業(yè)。聊城是中國重要的商品糧、優(yōu)質棉、蔬菜、果品、畜禽生產基地和農副產品深加工和出口基地。其中高蛋白小麥、鴨梨、圓鈴大棗、香瓜、小尾寒羊、魯西黃牛等名優(yōu)稀特產品馳名中外,無公害蔬菜種植面積達到100萬畝,食用菌栽培面積居全國首位,久負盛名的冠縣鴨梨種植面積達60萬畝,為全國之最,肉豬年出欄100多萬頭,肉豬年出欄500多萬只。水利資源充足,境內有徒駭河、馬頰河、京杭大運河縱貫南北,加之位于黃河位山灌區(qū)上游,水利條件十分優(yōu)越。市境可利用地表水資源多年平均總量為454.86億立方米,過境黃河水資源420.3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可利用量9.51億立方米。煤、石油、天然氣、石灰石、石膏、鐵等地下礦藏豐富。地熱資源尚待開發(fā)。生物資源種類繁多,糧食作物品種500多個,經濟作物品種107個,蔬菜品種600多個,藥材品種61個,林木果樹品種225個,花卉品種146個,飼養(yǎng)動物品種95個。聊城是山東省交通最發(fā)達的城市之一,京九鐵路、邯濟鐵路、濟館高速公路在此交匯,是連接東西南北的重要交通樞紐。
聊城鐵路編組站是京九線上的4大編組站之一。從聊城出發(fā),1小時到達濟南空港,4小時到達青島海港,3.5小時即可到達北京。 信息產業(yè)發(fā)展迅速,實現(xiàn)了交換程控化、傳輸數(shù)字化、網絡立體化的現(xiàn)代化電信網絡。聊城還開通了計算機互聯(lián)網和多媒體通訊網絡。“聊城信息港”是中國公眾多媒體信息網的一部分,它與國外信息網相連,實現(xiàn)了與世界資源共享。 聊城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自然資源與人文景觀相互交融形成了豐富的旅游資源。名勝古跡2700多處,有旅游開發(fā)價值的景觀有470多處。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省級重點保護單位15處,特別是聊城城區(qū)獨具“江北水城”特色,素有“中國北方的威尼斯”之稱。 憑借“江北水城,運河古都”的全新城市定位和不懈地努力,一個新興的旅游休閑目的地——聊城,也大踏步走在了休閑城市建設的前沿。 20xx年“中國(國際)休閑發(fā)展論壇”、20xx年“第三屆中國(國際)休閑發(fā)展論壇”,論壇揭曉了“中國十大特色休閑城市”評選結果,聊城兩次次榜上有名。
聊城市情導游詞范文 篇2
揚州是一個文化古城。她美麗而又神秘,她迷人而又可愛,她的文化更是令人折服。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揚州,感受揚州。熟悉揚州的人們都知道,揚州以豐厚的文化底蘊而文明世界。瘦西湖、個園、何園、大明寺等等都為揚州添上了絢麗的一筆。不光瘦西湖、個園、何園、大明寺等等都為揚州添上了絢麗的一筆,而且揚州雙博館已成為國際、國內頗有影響的藏品豐富、功能齊全、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綜合性博物館,收藏地方文物30000余件(套)。
雙博館,顧名思義就是里面記錄了揚州的光輝歷史。那么就讓我們共同去探索揚州雙博館的奧秘吧!揚州雙博館建筑造型獨特,外觀采用荷葉造型,使之融入緊鄰的湖濱地理環(huán)境,實現(xiàn)建筑與自然的交融,反映了“和諧”的建筑理念。自然流暢、沒有棱角的建筑外觀線條抽象地反映了水的屬性,是揚州地方特色文化精神的提煉。雙博館它從春秋時代吳王夫差創(chuàng)建邗城開始;漢代繼以廣陵城;隋唐由于南北大運河的開通,揚州成為經濟發(fā)達的國際都市;明、清兩代,隨著漕運和鹽務的興盛,揚州再度出現(xiàn)令人眩目的繁華。
歷史上的揚州,雖有“池廢木喬”的悲愴,而更多的卻是“歌天沸海”的繁盛。陳列以實物、文獻為依據(jù),再現(xiàn)了當年的歷史場景。整個展覽,猶如澎湃的海潮,波涌潮起,連綿不絕。從分隔巧妙的展廳一路走來,就像在揚州歷史的長河中徜徉,可借以了解揚州城市發(fā)展的脈絡。置身館中不能不使人感到:揚州是一座“中華民族值得驕傲的城市。”看了以上的介紹,我想大家一定都對雙博館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其實在雙博館里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揚州八怪”了。
揚州“八怪”為羅聘、李方膺、李鱓、金農、黃慎、鄭燮、高翔和汪士慎。 揚州八怪是一群富有正義感的知識分子,他們生活在社會的中層,對官場的腐敗,富商的巧取豪奪,均有所了解。面對現(xiàn)實生活,結合自身的遭際,產生了對社會的強烈不滿。在貧富不均面前,他們對遭受苦難的人民,常寄予深切同情,不時代為發(fā)出憤怒之聲。但由于他們接受的是封建文化教育,當時清王朝又正處在所謂“盛世”,其感慨和不滿不可能突破封建思想的藩籬。出仕則期望能有所建樹,使百姓安居樂業(yè),以維護封建秩序。絕意宦途或歸隱,則潔身自好,不茍同流俗,以清高自我標榜。然而,他們又不可能擺脫對地主官商的經濟依附,因而常處在思想矛盾的極端痛苦之中,在憤世疾俗之外,不得不妥協(xié)以求生存。
他們當中鄭燮可為代表,留下了較多的言論,可謂“八怪”的思想家。李鱓表現(xiàn)的矛盾痛苦最激烈,成為受攻擊的主要對象。從揚州“八怪”中我不僅體會到了揚州歷史文化的博大精深,還體會出了揚州“八怪”的正義與不敗的精神。相信揚州人都能像“八怪”那樣正義,那樣的不同流合污,與惡勢力作斗爭。同時也讓我們的美好家園——揚州成為世界文明城市,那就讓我們懷著這美好的心愿一起祝福揚州吧!放飛理想,展望未來!
聊城市情導游詞范文 篇3
白公館位于重慶沙坪壩郊區(qū),原為四川軍閥白駒的郊外別墅。白駒愛好白居易的詩篇,自稱白居易的后代,因此呢白公館又叫香山別墅。在1938年起被國民黨特務機關當作秘密監(jiān)獄。抗日愛國將領黃顯聲,同濟大學校長周均時,愛國人士廖承志,共產黨員宋綺云,徐林俠夫婦及幼子“小羅卜頭”等借是被囚禁于此。著名的小說《紅巖》便再現(xiàn)了監(jiān)獄內部殘酷恐怖的囚禁生涯,及革命黨人矢志不渝的堅定信念。最多時曾有二百多名“政治犯”被關押于此。1939年軍統(tǒng)特務頭子戴笠為審訊,關押的保密起見,將其選中為軍統(tǒng)局本部直屬看守所。原白公館大門終日關閉,從側面一小門進出,原儲藏室改為地牢,原防空洞改為刑訊洞。在院內墻上寫有“進思盡忠,退思補過”,“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等標語。1943年“中美合作所”成立后,白公館曾改為來華美軍人員招待所,到1945年又作為特別看守所重新關人。來重慶旅游的朋友們絕不可錯過。白公館的革命意義 白公館的烈士遺書——紅巖“獄中八條”:
一、防止領導成員腐化;
二、加強黨內教育和實際斗爭的鍛煉;
三、不要理想主義,對上級也不要迷信;
四、注意路線問題,不要從右跳到“左”;
五、切勿輕視敵人;
六、重視黨員特別是領導干部的經濟、戀愛和生活作風問題;
七、嚴格進行整黨整風;
八、懲辦叛徒特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