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蓬萊閣導游詞(通用18篇)
青島蓬萊閣導游詞 篇1
素有“人間仙境”之稱的蓬萊閣,與滕王閣、黃鶴樓、岳陽樓并稱為我國古代四大名樓。蓬萊閣自古就充滿了神秘色彩,是傳說中道教的神仙居住地;而蓬萊、瀛洲、方丈三座海中之山,也被稱為“三座神山”。據(jù)說秦始皇嬴政曾派人到此求仙問藥,想要找到“長生不老”的仙丹;家喻戶曉的傳說“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也是起源于此。
蓬萊閣是全國首批AAAAA級旅游景區(qū)、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國家重點名勝風景區(qū)。蓬萊閣景區(qū)位于蓬萊市北部海邊丹崖山上,總占地面積約32800平方米。整個景區(qū)由蓬萊閣、天后宮、龍五宮、呂祖殿、三清殿、彌陀寺,六處主要景觀及其附屬建筑組成,是集樓、殿、亭、臺為一體的大規(guī)模古代建筑群。
蓬萊閣最著名的景觀要屬“海市蜃樓”,每年都有絡(luò)繹不絕的游客來此欣賞這一海上奇觀。海市蜃樓的美輪美奐,又為原本就具有神仙色彩的蓬萊閣又添加了一股“仙氣”。
除了海市蜃樓,蓬萊閣還有兩處景觀非常值得一看,它們就是仙閣凌空和漁梁歌釣。所謂仙閣凌空,正是因蓬萊閣在山崖頂,而下面就是懸崖峭壁和碧波海霧,這種景觀就像蓬萊閣倒掛于海面之上,意欲乘風歸去一般。
蓬萊閣除了有仙境般的美景,蓬萊閣內(nèi)也是充滿了書香氣,這里的楹聯(lián)石刻、文人墨寶多不勝數(shù)。夏季正是蓬萊閣旅游的好時節(jié),快快行動吧!
青島蓬萊閣導游詞 篇2
蓬萊閣是中國四大名樓之一,素以“人間仙境”之稱聞名于世,其“八仙過海”傳說和“海市蜃樓”奇觀巷譽海內(nèi)外。自1980年開放以來,歷經(jīng)20多年的蓬勃發(fā)展,如今蓬萊閣已發(fā)展成為占地 5.8平方公里,以蓬萊閣古建筑群為中軸,蓬萊水城和田橫山為兩翼,以四種文化(神仙文化、精武文化、港口文化、海洋民俗文化)為底蘊,山(丹崖山)、海(黃渤二海)、城(蓬萊水城)、閣(蓬萊閣)為格局,戚繼光故里、登州博物館、古船博物館、田橫棧道、合海亭、全周影院、水師府、中國船舶發(fā)展陳列館、海濱和平廣場及黃渤海分界坐標等20余處景點為點綴,融自然風光、歷史名勝、人文景觀、休閑娛樂于一體的風景名勝區(qū)、休閑度假勝地。
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國家首批5A級景區(qū),并且在山東省旅游行業(yè)中率先通過了ISO9001國際質(zhì)量管理體系和ISO14001國際環(huán)境管理體系的雙認證,取得了國際旅游市場的通行證。蓬萊閣管理處先后榮膺“全國創(chuàng)建文明行業(yè)先進單位”、“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旅游行業(yè)最佳誠信單位”、“山東省質(zhì)量管理工作先進單位”等稱號,導游科獲得“全國青年文明號”和“全國巾幗文明示范崗”等殊榮。
丹崖瓊閣步履逍遙,碧海仙槎心神飛躍。走進蓬萊閣,就走進了逍遙夢幻的神仙文化的絢麗長空。蓬萊閣與滕王閣、岳陽樓、黃鶴樓并稱為中國古代四大名樓。據(jù)史料記載,其北海面上,常出現(xiàn)“海市蜃樓”奇觀,“或如蓋,如旗,如浮屠,如人偶語,春樹萬家,參差遐邇,時分時合,乍隱乍現(xiàn)”,溟晦異態(tài),神鬼莫測。一代名賢蘇東坡,以如椽之筆,為之提倡曰“東方云?諒(fù)空,群仙出沒空明中”,令人拍案稱奇。蓬萊閣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氣象條件成為世界上海市奇觀出現(xiàn)最頻繁的地區(qū)之一。
宋朝嘉佑六年(公元1061年),登州郡手守朱處約抱著“將為州人瀏覽之所”的目的,在丹崖山上建造了此座巍峨的蓬萊閣,也就是后來神話傳說中的“蓬萊村”。秦始皇、漢武帝曾于此望海中仙山,求長生不老藥。傳說,八仙就是在這仙閣之上酒酣耳熱之后,才“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蓬萊閣是一個廟宇與園林交錯的建筑群體,在這里佛寺、道殿、神廟同居于此,和諧統(tǒng)一,這在中國是絕無僅有的。閣底絕壁下怪礁林立,造型奇特,人稱“海上花園”。
蓬萊閣是歷史文人薈萃之地,他們留下的碑刻匾額琳瑯滿目。有宋代大文學家蘇軾臥碑真跡《題吳道子畫后》,明代書法家董其昌手書《海市》詩碑,這些古代文化瑰寶,堪稱一絕,為海山增色不少。歷屆黨和國家領(lǐng)導人也多次蒞臨蓬萊閣。
撥云手指天心月,撥劍光寒倭寇膽。走進戚繼光故里就翻開了以中華民族報家衛(wèi)國賓服四夷為代表的精武文化的厚重史詩。戚繼光17歲因祖先軍功世襲登州衛(wèi)指揮僉事后,一生轉(zhuǎn)戰(zhàn)南北,南平倭匪、北鎮(zhèn)胡虜、功勛卓著。其對中國古代軍事理論的研究和著述,也卓有建樹,在中國古代十大兵書中唯其兵書獨占兩部,為《紀效新書》、《練兵實紀》,堪稱軍事典章中的瑰寶。他也是一位充滿激情、才華橫溢的詩人,留有《止止堂集》詩文集五卷,其“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胸臆詠嘆為世人敬仰贊嘆。
戚繼光故里坐落在原登州府中心地帶,是戚氏家族世代居住之所,已歷經(jīng)420xx年滄桑,系三進式明代民居建筑,莊重肅穆,文化底蘊厚重。戚繼光故里有石坊兩座,系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朝廷為旌表戚氏家族而建,東為“母子節(jié)孝”坊、西為“父子總督”坊,均為四柱三間五樓云檐多脊花崗石雕坊,氣勢雄偉,構(gòu)圖豐滿,雕鏤精細,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shù)價值,是迄今保存最好的明代大型石雕珍品。兩座牌坊均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門通戰(zhàn)艦連千浪,船泊遼東鎖萬程。走進蓬萊水城就駛?cè)肓艘郧旯鸥郯l(fā)展變遷為旗幟的港口文化的浩瀚典冊。蓬萊水城與蓬萊閣相鄰而居,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是中國古代海防建筑科學的杰出代表。水城由水中城墻環(huán)繞而成,周長約3公里,面積2萬平方米。它原是古代的海防堡壘,依山傍海。出入海上的地方,建有一座水門,設(shè)閘蓄水。平時,閘門高懸,船只隨意進出;一旦發(fā)現(xiàn)敵情,閘門放下,海上交通便被切斷。水門兩側(cè)又各設(shè)有炮臺一座,駐兵守衛(wèi),形成了一個進可攻、退可守的防御體系。這是一處極具特色的海防要塞,也是中國目前唯一完整保留下來的古代海軍要塞建!
青島蓬萊閣導游詞 篇3
蓬萊閣坐落在蓬萊城北面的丹崖山上,與黃鶴樓、岳陽樓、滕王閣并稱全國四大名樓。蓬萊閣古建筑群占地32800平方米,由彌陀寺、龍王宮、天后宮、蓬萊閣、三清殿、呂祖殿六部分組成,面積1.89萬平方公里。這里是觀賞“蓬萊十大景”中“仙閣凌空”、“漁梁歌釣”二景的最佳觀景處。整個古建筑群亭臺樓閣分布得宜,寺廟園林交相輝映,因勢布景,協(xié)調(diào)壯觀。蓬萊閣下方有結(jié)構(gòu)精美、造型奇特的仙人橋,那是神話中八仙過海的地方;東側(cè)有上清宮、呂祖殿、普照樓和觀瀾亭等;西廂為避風亭、天后宮(俗稱娘娘殿)、戲樓和龍王宮。這些樓閣高低錯落有致,與蓬萊閣渾然一體,統(tǒng)稱“蓬萊閣”。
蓬萊閣下,有一座蓬萊水城。水城沿著丹崖絕壁向南筑起,為我國現(xiàn)存古代海軍基地之一,又名備倭城,原為宋代邊防水寨“刁魚寨”舊址。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依山勢構(gòu)筑城墻,引海水入內(nèi),以停泊船艦,操練水師。
青島蓬萊閣導游詞 篇4
蓬萊閣有著許多的動人傳說。《山海經(jīng)》和《封禪書》中,都把蓬萊、方丈、瀛洲三座神山描繪得活靈活現(xiàn),于是便引得齊威王、燕昭王派出探險家到海中尋求神山,秦始皇東巡求藥、漢武帝御駕訪仙。據(jù)史籍記載,蓬萊城北海面常出現(xiàn)海市,散而成氣,聚而成形,虛無縹緲,變幻莫測。后來人們又流傳著八仙的故事,以蓬萊為八仙過海處,使人感到蓬萊閣的奇幻與奧妙。
一進門,便看見一道大門,上面題著“人間蓬萊”四個大字,兩旁是書畫名家劉海粟題的“神奇壯觀蓬萊閣,氣勢雄峻丹崖山”和費新我題寫的“丹崖瓊閣步履逍遙,碧海仙槎心神飛躍” 楹聯(lián)。聽人們說,只要進入了這個大門,就是神仙之旅了。一條條用石頭鋪成的林蔭小道,兩旁是一棵棵枝繁葉茂的古木,給人一種古樸氣息。
我首先進入了彌陀寺,彌陀,是號稱西方三圣之一的阿彌陀佛的簡稱(西方三圣指的是阿彌陀佛、觀世音、大勢至)。彌陀寺,是供奉阿彌陀佛的寺廟。參觀過了彌陀寺,又到了龍王廟,在龍王正殿,一尊龍王像端端正正的擺在大殿上面,十分威嚴。龍王兩旁是雷公電母、巡海夜叉、千里眼、順風耳、趕魚郎和風婆雨神,他們一是保護龍王的安全,二是幫助龍王施雨。
蓬萊閣主閣高踞赭紅色的丹崖山頂端,以大海藍天為襯托,以田橫峻嶺為屏障,北望長山列島,南臨刀魚水寨,別具一格,生動傳神。登上高閣,確有超凡脫俗之感。閣上原有一幅楹聯(lián):“九千仞天,登梯得路;三萬里海,破浪乘風”,道盡了高閣之氣勢。閣四周環(huán)以明廊,是觀海賞景、俯瞰古城的最佳場所。在這里舉目遠望,可謂海闊天空,一片蒼茫。人們常說江海的寬廣,可以滌俗慮,洗肺腸,在這里你才會深信不疑。這蓬萊閣二樓長度為13.75米,進深8.55米,四面繞以回廊,木柵格扶欄,東、西、北三面木屏風,北側(cè)開窗,供游人憑欄觀海。南門外額書“碧海春融”,內(nèi)額書“神州勝境”。閣內(nèi)北側(cè)正中懸清代書法名家鐵保手書“蓬萊閣”匾額,字體雄健渾厚。室內(nèi)木質(zhì)梁柱彩繪“蓬萊十大景”、“風竹圖”等圖案。四周擺放八仙桌、八仙椅,渲染了神仙文化的氛圍,使游人感受神仙文化的意韻。1984年,越南友人黃文歡游覽蓬萊閣,題聯(lián)于閣上,“八仙過海,傳聞如此多奇;萬事由人,風景這邊獨好。”
青島蓬萊閣導游詞 篇5
蓬萊閣在山東煙臺蓬萊市區(qū)西北的丹崖山上,1982年與水城同被國務(wù)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風景名勝蓬萊閣同武漢黃鶴樓、湖南岳陽岳陽樓、江西南昌滕王閣齊名,被譽為我國古代四大名樓。蓬萊閣虎踞丹崖山巔,它由蓬萊閣、天后宮、龍五宮、呂祖殿、三清殿、彌陀寺六大單體及其附屬建筑組成規(guī)模宏大的古建筑群,面積1.89萬平方公里。這里是觀賞“蓬萊十大景”中“仙閣凌空”、“漁梁歌釣”二景的最佳觀景處。最佳旅游時間蓬萊閣地處山東煙臺,在夏季天氣更加干爽涼快,冬季空氣更加溫潤。
全年平均氣溫12℃左右,四季皆宜旅游。歷史文化蓬萊閣的主體建筑建于宋朝嘉祐六年(公元1061年)坐落于丹崖極頂,閣樓高15米,坐北面南,系雙層木結(jié)構(gòu)建筑,閣上四周環(huán)以明廊,可供游人登臨遠眺,是觀賞“海市蜃樓”奇異景觀的最佳處所。閣中高懸一塊金字模匾,上有清代書法家鐵保手書的“蓬萊閣”三個蒼勁大字,東西兩壁掛有名人學者的題詩。位于蓬萊閣下的仙人橋,結(jié)構(gòu)精美,造型奇特,傳說為“八仙”過海的地方。
青島蓬萊閣導游詞 篇6
聞名天下的蓬萊閣自建成雛形后,歷代文人騷客慕名而來者甚多,置此佳景勝地,他們往往雅興大發(fā),揮書潑墨。
在天后宮前院的戲樓兩側(cè)各有紅褐色巨石三尊,兩兩相對,像三臺星座。為此清代大學者阮元命名此石為三臺石,刻石嵌于天后宮前殿外壁上。阮元在清代官至湖廣、云南總督,精于書法,善于雕刻金石,墨跡傳世不多,此隸書刻石極為珍貴。
天后宮前院彎處,有一塊草書體“壽”字碑特別引人注目,這個“壽”字是五代時道人陳摶老祖寫的,看起來遒勁有力,瀟灑飄逸。它的另外特別處在于草寫的“壽”字竟是由“富、費、林”三字組成。據(jù)說含有“植好林木,富足長壽”的意思。
在蓬萊閣主閣的閣底正門懸掛的橫匾“蓬萊閣”,是清代書法家鐵保的手跡。字寫得雄渾有力,剛健俊朗。主閣后面間隔不遠避風亭和臥碑亭內(nèi),也各有珍貴的書法刻石。避風亭內(nèi)有刻石25方,其中9方是曾任登州軍事首腦袁可力的《觀海市》詩,字是明朝書法家董其昌寫的,一代石刻高手為其刻石。因此,這九方石刻確為珠聯(lián)璧合之作,堪稱三絕。臥碑亭里的橫臥石碑則因留有宋代大文豪蘇東坡的手跡而彌足珍貴,臥碑正面刻的行草《題吳道子畫》,背面刻的是蘇東坡的正楷《登州海市》。
眾多名人的墨寶中,有兩處別有典故。一處是蓬萊閣主閣后壁上的“海不揚波”,細看這氣勢雄偉的字體,你會察知那“不”字明顯是后來補上的。這是怎么回事?據(jù)介紹,1840年戰(zhàn)爭爆發(fā)后,山東巡撫托渾布兼辦海防。當有一天他登上蓬萊閣時,望著廣闊無際的大海,觸景生情,揮筆寫下了“海不揚波”四個字,表達了他希望萬里海疆平安無事的心情。
哪知道,1894年,甲午戰(zhàn)爭爆發(fā)了,戰(zhàn)火蔓延至蓬萊。1895年1月18日,日艦炮擊蓬萊,一發(fā)炮彈(碰巧是啞彈)擊中了“不”字,于是“海不揚波”成了“海揚波”。這啟發(fā)人們沒有富強的國家和強大的海防,海不揚波的愿望始終是個幻想。
另一處是蓬萊閣東側(cè)的“碧海丹心”石刻,這是著名愛國將領(lǐng)馮玉祥的手跡。馮將軍當年為何要寫這幾個字呢?據(jù)說,1939年5月,正值抗日戰(zhàn)爭最為艱苦的時候,馮玉祥將軍與元老李烈鈞等人同游蓬萊。憂于時局的李先生對馮將軍說:“挽救民族危亡的重任寄希望于你們身上了!瘪T將軍對當局明抗日、暗賣國的做法不滿,但又不能明說,只得苦笑。
之后,李烈鈞先生揮毫寫下對聯(lián):“攻挫若石,同具丹心扶社稷;江山如畫,全憑赤手挽乾坤。”并讓馮玉祥將軍題橫幅。馮玉祥略一思索,提筆寫下了遒勁有力的“碧海丹心”四個大字,抒發(fā)了他忠心報國的情懷。后人感念他的愛國豪情,便把“碧海丹心”單獨刻石存留。
東坡先生于1805年曾到登州(今蓬萊)任知府,只不過時間非常短,10月15日到任,10月20日便被調(diào)回京城,總共只干了5天登州知府。但就是在這短短的5天時間里,他深入民間,體察民情,發(fā)現(xiàn)當時因新法中的鹽法禁止百姓賣鹽,所以導致不少原靠賣鹽為生的百姓生活困苦。為此,蘇東坡寫了《訖罷登萊榷鹽狀》,列舉了許多事實,陳述了得失利弊,終使皇帝允許百姓隨便買賣食鹽,就市論價,官府只收取一定的稅金。
為了紀念他為民請命的功德,當?shù)匕傩占Y興建了蘇公祠。后人有感而發(fā),留下了“五日知州府,千年蘇公祠”的詩句。這啟迪世上的當權(quán)者,只有為民辦好事、辦實事,才能流芳百世。
青島蓬萊閣導游詞 篇7
龍王宮的占地面積為2117平方米。這里是龍王宮的前殿,里邊供奉的是龍王的兩位守門大將,東為定海將軍,西為靖海將軍。
傳說龍王能潛入海底,騰于天空,興云布雨,印證了古人屈服于驚濤駭浪、風雨雷電等自然現(xiàn)象,因此造出一個能夠降服自然力的神物。古人希望有神龍存在,更希望神龍能體恤人間的苦衷,給世人以救援。因此,最先尊崇龍王的正是那些出沒風浪里的漁民和漂洋過海的船家。蓬萊沿海民俗,農(nóng)歷正月十三為漁燈節(jié),至今每年的這一天漁民們都敲鑼打鼓、鳴放鞭炮、載歌載舞,到海邊為龍王送燈。
這里是龍王宮的正殿。請看這副楹聯(lián):“龍酬丹崖所期和風甘雨,王應(yīng)東坡之禱翠阜重樓。”上聯(lián)是說漁民們在丹崖山上供奉龍王,期望能得到它的保佑,海無颶風、漁民平安、風調(diào)雨順。下聯(lián)是說蘇東坡曾到登州任過五日知州,以看不到海市蜃樓而感到十分遺憾,于是向東海龍王做了祈禱,龍王體念蘇東坡的心情,終于顯靈,第二天蘇東坡果然見到了海市。此對聯(lián)又給龍王增添了幾分神秘的色彩。
唐天寶十年正月(公元751年),玄宗皇帝給四海龍王加了封號,東海廣德王、南海廣利王、北海廣澤王、西海廣潤王,從此這龍王廟便又名東海“廣德王祠”了。
請看中間端坐的是東海龍王敖廣。他身邊站立的是八位站官。東邊第一位是巡海夜叉,他負責夜間在海上巡邏,發(fā)現(xiàn)情況,就及時向龍王匯報。第二位是千里眼,顧名思義,他一眼能望到千里之外。后面兩位是我們熟悉的雷公和電母。西邊第一位站官是趕漁郎,他負責把海中的魚趕到一起供漁民捕獲。第二位是順風耳,與對面的千里眼是兄弟倆。第三位是風神婆,肩背風口袋,手一松便能狂風大作。第四位是雨神,只要他用柳樹枝蘸一下葫蘆里的水撒向人間,便會下起綿綿細雨。八名站官分工明確,各負其責,聽命于龍王的調(diào)遣。
后面還有龍王宮的后殿。過去這里有龍王的木雕像和龍王出行的步輦、儀仗,那是人們?yōu)榱饲笥晁O(shè)的。古時候人們遇上酷旱,便到這里頂禮膜拜,然后頭戴柳條帽高呼“求大雨,求大雨!”抬著龍王的木雕像走街串巷,走到哪里兩邊住戶都要端水潑灑,討個吉利。人們求雨說來也十分有趣,若酷暑天旱,屢求不應(yīng),人們便把龍王爺抬到烈日下曝曬。據(jù)說,曬到他受不了的時候,他就會興云布雨了。
青島蓬萊閣導游詞 篇8
首先我們來到了“人間蓬萊”坊,它位于蓬萊閣景區(qū)入口處,中間額題“人間蓬萊”四個閃閃發(fā)光的鎏金大字,此為宋代文人蘇軾手 跡。經(jīng)過“人間蓬萊”坊,徑直向前走,就到了“丹崖仙境”坊,它金碧輝煌,巍峨壯麗,聽導游說,“丹崖仙境” 坊是“仙境”之門,游人若是一步跨過去,就立即成了仙, 若是二步跨過去就成了半仙。 一步成仙后,我們又參觀了富麗堂皇的龍王宮,古樸典雅的天后宮,最后來到了“”。據(jù)說八仙曾在這里醉后各顯神通渡海遨游的,蓬 萊閣即此緣而建。
“蓬萊閣”一層的壁上刻有“日出扶桑”、“晚潮新月”、“千斛碎玉”、“萬里澄波” 、“神山現(xiàn)市”、“漏天滴潤”等10處景物的壁雕,二層則是根據(jù)“八仙醉酒”的圖案所建的塑像。登上閣頂,讓人有一種心境開闊、舒暢的超世脫俗之感。居身閣上,眼望蔚藍的天空,白云朵朵, 眺望海面上波濤萬頃,海鷗在海上翱翔,遠處,時而有幾只漁船打魚歸來,在海上乘風破浪。來到水城欣賞“蓬萊閣”又是一番美景,丹崖山拔海而起,與浩茫的碧水相映,閣樓高居頂峰,仿佛鑲嵌在綠蔭叢中一顆璨燦的明珠,旁邊的燈塔居高臨下,雄偉壯觀,恰如守護蓬萊閣的士兵,巍然矗立在峭壁上。周圍有一道城墻雄踞峻嶺,氣勢磅礴,好一幅“仙閣竣空”圖啊! 要走了,我心中不禁發(fā)出感嘆,“人間蓬萊”真是勝過仙境啊!
青島蓬萊閣導游詞 篇9
在山東煙臺,有一座美麗的蓬萊閣,俗稱蓬萊仙境。為什么稱它為仙境呢?因為每年的秋冬季節(jié)的早晨,那里經(jīng)常會被乳白色的濃霧籠罩著,四周的景色隱隱約約,像進入仙境一樣的美。
去年暑假媽媽決定帶我去青島大連旅游,其中一天就是去我朝思暮想的蓬萊閣,我高興地一蹦三尺高。
第三天,我們坐船到了煙臺,去看我向往已久的蓬萊閣。雖然是夏天,看不到那著名的霧景,但還是有很多人慕名而去。
隨著人流進入景區(qū)后,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八仙過海橋,傳說八仙就是在這里升天的。橋頭上有一只巨大的石龜,欄桿上還有八仙的石像呢!帥氣的呂洞賓,美麗的何仙姑,拄著拐杖的鐵拐李——過了橋之后就是月老祠。月老祠的香火還挺旺盛的,那些單身男女和他們的父母都是虔誠的拜了又拜,期望能找到如意的另一半。我也湊了個熱鬧,拜了拜,媽媽被我弄得哭笑不得。
穿過一條長長的走廊,就可以看見一個圓形的湖,湖心上有一座閣樓,就是著名的蓬萊閣,也稱為八仙閣。我們進去一看,里面都是呂洞賓·何仙姑等八仙的塑像,惟妙惟肖。還有他們成仙的過程介紹,導游講的聲嘶力竭,我聽得糊里糊涂。
當然,這里最著名的還是海市蜃樓,有影像記錄的就出現(xiàn)過好幾次。共同點就是在海平面上突然出現(xiàn)一些建筑·山體,甚至還有動物,就跟真的一樣。讓人懷疑是不是海上另有一座城市。這種現(xiàn)象會持續(xù)一至兩個小時,然后就會慢慢變淡,直至消失。
蓬萊閣一年四季景色迷人,是一個擁有眾多美麗傳說和歷史回憶的地方。
青島蓬萊閣導游詞 篇10
來到了讓我久仰大名的四大樓之一——蓬萊閣,也是保存最完整的的大樓之一,這里人山人海,又風水好,可比世界四大樓。這讓我的心情無比激動,真想快點看到這奇特的景觀,我立刻買了票,往蓬萊閣直沖過去,那時,我似乎用飛一樣的速度在跑步。
到了里面,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媽祖,門前有幾個侍女在伺候媽祖,我瞇了一下媽祖,就奇怪了,為什么是蒙面的,于是,我問了一下講解員,她說:“因為,以前的人沒出嫁之前,是不能讓其他人看長什么樣,媽祖去世那年,她才28歲,所以我們是不能看到她的真面目。”傳說,媽祖有一天在海邊散步,剛才還是風平浪靜,突然,狂風大作,眼看海面上一個漁民就要被巨大的海浪吞噬了,媽祖奮不顧身,往漁船游去,媽祖救了別人,卻獻出了她寶貴的生命。人們?yōu)榱思o念媽祖就在蓬萊閣塑了一尊媽祖像供后人朝拜。
接著我們來到了東海龍王的寺廟,我們一進門,就看見三海各首——西海龍王敖欽北海龍王敖順南海龍王敖潤,他們各各身強力壯,手持法器。我然后走進了四海之首—東海龍王敖廣的寶殿,里面壯觀無比,只見龍王皺著眉頭,好像發(fā)生了大事自己也解決不了似的。
再然后,我們來到了觀音菩薩的面前,只見觀音菩薩拿著一個凈水瓶,用沾了凈水的綠竹灑向大地普渡重生。
青島蓬萊閣導游詞 篇11
蓬萊閣依山傍海,秀麗宜人,不愧為一個人人稱道的旅游勝地。
今年十一假期,我和爸爸媽媽去蓬萊閣游玩。我們驅(qū)車三小時,終于來到了朝思暮想的“人間仙境”——蓬萊閣。
一進景區(qū),我就被這迷人的景色吸引住了:一片郁郁蔥蔥的樹林把連綿起伏的山巒覆蓋,樹上長滿了綠瑩瑩的果子,很多都叫不出名字,讓人垂涎三尺。
古老的城墻,精美別致的小橋,伴著潺潺的流水,組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別有一番情趣。
我邊欣賞著沿途的美景,邊纏著爸爸給我講述八仙過海的傳說。美麗的傳說是這樣的,從前,鐵拐李建議八仙都過一次海,只能用寶物和法力,不能乘船,八仙們紛紛叫好。他們來到大海邊,各用各的法寶過海,不巧半路遇到了蝦兵蟹將,將藍采和捉去,其他七仙奮勇殺敵,最后救出了藍采和,真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他們最終成功過海。
蓬萊閣不僅有動人的傳說,這里的景觀也異常美麗 。一走到黃海和渤海交界處,頓時眼前一亮,我被這水天一色的美驚得目瞪口呆,仿佛進入了童話世界,。只見兩海交界處界線分明,好似一個綢帶把整個海洋分隔開來,一半是黃的,一半是藍的,并向遠方延伸,好一個“人間仙境”!游客們紛紛改:在此拍照,那一層層被海風卷起的浪花,像一個個孩子唱著跳著撲向岸邊,迎接四面八方前來游覽的人群,人來潮涌,這里變成了一個歡樂的海洋!我想:“魚兒們生活在五彩繽紛的海洋里一定十分幸福,說不定改:美人魚公主還在海底自由自在改:地游動呢!
參觀完蓬萊閣,望著眼前即將告別的“人間仙境”,我久久不忍離去。直到返回賓館,八仙各顯神通過海的情景依然改:浮現(xiàn)在我的腦海中,我在心里默默地祈禱,希望偉大的祖國江山壯美,國家日益昌盛!
青島蓬萊閣導游詞 篇12
各位游客:
大家好!歡迎您來到蓬萊閣觀光旅游。今天有幸陪同大家一起參觀,我很高興,望各位能在這里度過美好時光。
從東而來,這是“人間仙境”的大匾,是蘇東坡的手跡。這里是隱仙洞。相傳這里是呂洞賓精心修煉的山洞。
這兒是天橋。能從瞭望口瞭望大!,F(xiàn)在我們所處于戚繼光雕像范圍內(nèi)。戚繼光是著名的大將軍,蓬萊是他的故里。他死后,人們?yōu)榱思o念他,便在此處雕刻了他的雕像。
現(xiàn)在我們在古船博物館。這兒有著古代較好的船模。很久以前,人們就懂得了造船。
此刻我們來到了避風亭,這兒很神奇。即使外面大風猛烈,亭里卻依舊燭火旺盛。雖然它表面看起來很奇異,可其中也有科學道理。因為亭內(nèi)無窗,空氣不能對流,就形成了這種景象。
這兒是八仙殿,殿里充盈著神秘。八仙有呂洞賓,張果老,荷仙姑------他們?yōu)槲覀儎?chuàng)造了一個美好的神話。
主體建筑蓬萊閣為雙層歇山并繞以回廊,上懸書法家鐵保手書的匾額,給人渾重而不失亮麗的感覺。這里自古就是名人學士的雅集之地。
蓬萊,是有靈氣的地方。今天感謝大家前來游賞。祝你們事業(yè)發(fā)達,學業(yè)有成!歡迎各位下一次再來旅游!
青島蓬萊閣導游詞 篇13
人間仙境蓬萊閣坐落在蓬萊市北瀕海的丹崖山上,它與岳陽樓、黃鶴樓、滕王閣并稱為“中國四大名樓”,我們早已把它列為煙臺之行必到的景點,當我們登上這千年名閣,在享受仙風海韻的同時,也深切地感受到了它的神奇、神秘和神勇。
說到它的神奇,總是讓人贊不絕口。在山腳下欣賞蓬萊閣,丹崖山拔海而起,與浩茫的碧水相映,閣樓高居頂峰,仿佛鑲嵌在綠蔭叢中一顆璨燦的明珠,旁邊的燈塔居高臨下,雄偉壯觀,就好象是守護蓬萊閣的士兵,巍然矗立在峭壁上。周圍有一道城墻雄踞峻嶺,氣勢磅礴,真是一幅絕美的仙閣凌空圖。從蓬萊閣向下望,山崖下波濤澎湃,驚濤拍岸,極目遠眺,煙波浩渺,不僅能讓人深感大海浩瀚,運氣好的時候還可以看到海市蜃樓的天下奇觀。
導游告訴我們,蓬萊海市蜃樓大多出現(xiàn)在每年的五六月份,有時也出現(xiàn)在夏秋之交,持續(xù)的時間長則幾個小時,短則幾分鐘,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遺憾的是我們沒能目睹到這樣的奇景。讓人稱奇的還有避風亭,它在蓬萊閣西側(cè),三面無窗、臨海一面大門敞開。導游告訴我們,外面海風再大,室內(nèi)也是紋風不動,因為它的北面是的城墻高至亭的半腰,城墻的外壁呈弧形,當北風吹到弧形墻壁時便會急劇上升,飛越屋脊向南而去。同樣遺憾地是我們沒有事先準備一盒火柴來試試。
青島蓬萊閣導游詞 篇14
蓬萊閣風景優(yōu)美,歷只悠久,不去豈不是留下了一大大遺憾,所以今天,在我弟弟生日的這一天,大家一起去游覽了美不勝收的蓬萊閣。
蓬萊閣流傳著一個優(yōu)美的神話故事,它是八個神仙漂洋過海的起點,八個神仙是:鐵拐李、呂洞賓、韓湘子、荷仙姑、藍彩荷、張國老、曹國舅、漢鐘離,他們每個人都有一樣法寶,比如,鐵拐李背著葫蘆,荷仙姑拿著荷花,藍彩荷提著藍子,他們就是用自已的法寶各顯神通,漂洋過海的。
我們登上蓬萊閣山頂,眼前果然是人間的世外桃源,我從來沒見過這第美的地方,一條條漁船劃過海面,一只只海歐飛在天空,一會抓只魚,一會抓只蝦,我簡直被這美景陶醉了。
蓬萊閣真是名不虛傳呀,這是我第二次來,我還會來第三次的,等著我,蓬-萊-閣!
青島蓬萊閣導游詞 篇15
歡迎大家來到這里,下面我來為大家介紹一下!
蓬萊閣景區(qū)位于膠東半島最北端,這里素有“人間仙境”之稱,傳說蓬萊、方丈、瀛州是海中的三座仙山為神仙居住之所,亦是秦始皇東尋求藥、漢武帝御駕訪仙之地。
廣為流傳的“八仙過海”神話傳說,便源于此。蓬萊閣始建于北宋嘉佑六年,與黃鶴樓、岳陽樓、滕王閣并稱中國四大名樓。其內(nèi)部由天后宮、龍王宮、呂祖殿、三清殿、彌陀寺等6個單體和附屬建筑共同組成規(guī)模宏大的古建筑群,每年吸引著數(shù)以百萬計的游客來此觀光旅游。
閣東蓬萊水城為我國最早的古代軍港之一,負山控海,修有水門,碼頭、炮臺等海港和軍事建筑,與蓬萊閣一起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閣西田橫山又稱登州岬,是黃渤海分界線的南端起點,相傳為田橫五百壯士筑營扎寨之處,北臨大海,峭壁如切,新建有田橫山文化公園、田橫棧道、黃渤海分界坐標等景點,以海上公園聞名遐邇。另有水師府、登州古船博物館、中國船舶發(fā)展陳列館、登州博物館、登州圣會堂、海濱和平廣場等20余處景點。
青島蓬萊閣導游詞 篇16
各位游客:
大家好!歡迎您來到蓬萊閣觀光旅游。今天有幸陪同大家一起參觀,我很高興,望各位能在這里度過美好時光。
從東而來,這是“人間仙境”的大匾,是蘇東坡的手跡。這里是隱仙洞。相傳這里是呂洞賓精心修煉的山洞。
這兒是天橋。能從?望口?望大海,F(xiàn)在我們所處于戚繼光雕像范圍內(nèi)。戚繼光是著名的大將軍,蓬萊是他的故里。他死后,人們?yōu)榱思o念他,便在此處雕刻了他的雕像。
現(xiàn)在我們在古船博物館。這兒有著古代較好的船模。很久以前,人們就懂得了造船。
此刻我們來到了避風亭,這兒很神奇。即使外面大風猛烈,亭里卻依舊燭火旺盛。雖然它表面看起來很奇異,可其中也有科學道理。因為亭內(nèi)無窗,空氣不能對流,就形成了這種景象。
這兒是八仙殿,殿里充盈著神秘。八仙有呂洞賓,張果老,荷仙姑------他們?yōu)槲覀儎?chuàng)造了一個美好的神話。
主體建筑蓬萊閣為雙層歇山并繞以回廊,上懸書法家鐵保手書的匾額,給人渾重而不失亮麗的感覺。這里自古就是名人學士的雅集之地。
蓬萊,是有靈氣的地方。今天感謝大家前來游賞。祝你們事業(yè)發(fā)達,學業(yè)有成!歡迎各位下一次再來旅游!
青島蓬萊閣導游詞 篇17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們的汽車現(xiàn)在已經(jīng)行駛在了煙臺的市區(qū)內(nèi),煙臺地處山東半島的北部,其總面積為1.37萬平方公里,總?cè)丝诩s700多萬,是中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之一,20__年煙臺獲得了聯(lián)合國人居獎。煙臺之所以叫煙臺是因為在古代的時候為了防止倭寇侵襲,在煙臺北面沿海的地方設(shè)了許多的狼煙墩臺,制造狼煙以為警報,簡稱煙臺。
煙臺旅游資源豐富,有我們非常熟悉的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人間仙境---蓬萊閣,還有文明中外的張裕紅葡萄酒也是產(chǎn)自煙臺的,那么我們今天將要參觀游覽的是素有人間仙境之稱的蓬萊閣。
蓬萊閣位于煙臺的蓬萊市內(nèi),整個景區(qū)是以丹崖山為中心,蓬萊水城和田橫山為兩翼的。景區(qū)面積為10平方公里,始建于北宋嘉佑六年,經(jīng)過了宋、明、清三代不斷地擴建和改建。是一處集佛教、道教為一體的景點。1982年被國務(wù)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__年12月24日蓬萊閣景區(qū)成為全國首批5A級旅游景區(qū)。
好了,說著呢我們就已經(jīng)到了蓬萊閣。我們待會呢會從正門進,東門出,全程不走回頭路,由于正值旅游旺季景區(qū)大,游人多,所以,請大家待會互相提醒,跟著小蔣,以防走散。
好了,現(xiàn)在我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來到了蓬萊閣的正門前,東門進入,穿過登瀛橋,進入“人間蓬萊”坊,額題“人間蓬萊”四個大字,是蘇東坡手跡。接下來我們看到的是彌陀寺,這是蓬萊閣景區(qū)內(nèi)唯一座佛教寺廟。里面供奉的是西方三圣和十八羅漢。正中供奉的是阿彌陀佛,左面是觀世音菩薩,右面是大勢至菩薩。
繼續(xù)往前走我們便來到了“萬民感德碑亭”,據(jù)說呢清朝康熙皇帝曾降旨赦免天下賦稅一年,天下百姓都特別的感激,隨即登州官吏以百姓感恩的名義,建起了這座碑亭。
通過此碑亭,大家現(xiàn)在看到的便是--丹崖仙境坊,坊額“丹崖仙境”四個字是董必武提寫的。進入仙境自然有神仙顯靈,現(xiàn)在大家看到的就是顯靈門。過了顯靈門我們往西走,就到了龍王宮。龍王宮的前殿里面供奉的是龍王的兩位守門大將,東為定海將軍,西為靖海將軍。走進龍王宮的正殿,,中間坐的是東海龍王敖廣。東邊站立的分別是巡海夜叉、千里眼、雷公和電母。西邊的分別是趕魚郎、順風耳、風神和雨神。
從龍王宮出來,大家現(xiàn)在看到的這座殿叫做子孫殿。繼續(xù)前行過了子孫殿,在我們面前的這座建筑是戲樓,戲樓上有一橫額,上寫“觀止矣”即“嘆為觀止”之意。
繼續(xù)前行,我們已經(jīng)走進了天后宮的前殿,首先大家可以看到墻上有一個字,大家知不知道這是一個什么字呢?對,“壽”字,只不過這個壽字和普通的壽字不同,它是由我國五代老祖陳摶所書的,它是由三個字組成的,分別是“富”、“弗”、“林”組成了一個“壽”字,意思是告訴我們:要想富,要想長壽,就一定要多種樹。
再往前走我們便來到了正殿,大家可以看一下哈正中供奉的這位就是天后娘娘,她在福建和中國臺灣一帶被稱為“媽祖”,她的俗名叫做林默,福建莆田人,據(jù)說她剛剛被生下來的時候不會哭,所以她父母便給她取了個名字叫林默娘,她非常的聰明,五歲時就會誦經(jīng),十二歲時對海事感應(yīng)非常靈驗,于是她就在海邊經(jīng)常幫助漁民度過了一次又一次的海難,不幸的是她二十八歲那一年在海上遇難了,人們?yōu)榱思o念她,就在海邊建起了供奉她的廟宇。據(jù)說她非常的靈驗,有求必應(yīng),所以這里是整個蓬萊閣香火最旺盛的地方。
繼續(xù)前行,在我們左手邊的這座建筑呢是胡仙堂,在它的前邊是“碧海丹心”刻石!氨毯5ば摹彼膫字是馮玉祥先生寫的。那么他為什么要在這里寫下“碧海丹心”四個字呢?據(jù)說,1931年九`一八事變以后,日本開始大規(guī)模侵占我國,蔣介石不但不主張抗日,而且還挑起內(nèi)戰(zhàn),馮玉祥被蔣介石挾制,不能參加抗日,情緒非常低落。國民黨中另外一個愛國將領(lǐng)李烈鈞就于1934年的五月份邀請馮玉祥到蓬萊游玩,共商抗日之計,當時李烈鈞寫下了一幅對聯(lián),上聯(lián)是:攻錯若石,同具丹心扶社稷;下聯(lián)是:江山如畫,全憑赤手挽乾坤。讓馮玉祥出一個橫批,于是馮玉祥就提筆寫下了“碧海丹心”這四個字,后人為了紀念他,就把這四個字刻在了這里。
大家再往這邊看,這就是主題建筑“蓬萊閣”了,它與我國的岳陽樓、黃鶴樓以及滕王閣并稱為中國的四大名樓。它建于宋嘉佑六年,上面“蓬萊閣”三個字是由清代的書法家鐵保所書,F(xiàn)在一樓是一些蓬萊的風景圖片展覽,二樓留有八仙醉酒的蠟像,大家可以上去看一看。
穿過蓬萊閣,來到后面,我們還會看到海波不揚、碧波亭、臥碑亭,其中臥碑亭的碑刻后面刻的是蘇軾的楷書《海市詩》,正面是行草《書吳道子畫后》。繼續(xù)前行我們便來到了蘇公祠,蘇公祠是了為紀念蘇東坡而建的。古代時有這樣一首詩:“五日登州府,千年蘇公祠!贝送膺有蘇軾的兩個奏折:一是《登州召還議水軍狀》,二是《乞罷登萊榷鹽狀》。都是了紀念蘇軾當時為登州的百姓辦好事留下來的。
繼續(xù)前行我們還會看到普照樓、賓日樓、觀瀾亭。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這座殿是呂祖殿,呂祖就是呂洞賓,亭內(nèi)有呂洞賓像碑。再往前走就到了三清殿,里面供奉的是道教的三位始祖,他們分別是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玉清---元始天尊。
再往前走,我們便來到了蓬萊閣的最后一個景點------白云宮。相傳呢白云宮是七仙女下凡的地方。在《天仙配》中,七仙女有一句唱詞,“我家本住蓬萊村”。七仙女所住的蓬萊村,當然是凌霄中的仙宮了,所以,出了這白云宮門,就算又回到了凡間。
好了,以上就是蓬萊閣主要的景點了,大家現(xiàn)在可以拍一下照,留一下念,15分鐘后,我們在此集合上車,前往下一個景點。
青島蓬萊閣導游詞 篇18
在山東煙臺,有一座美麗的蓬萊閣,俗稱蓬萊仙境。為什么稱它為仙境呢?因為每年的秋冬季節(jié)的早晨,那里經(jīng)常會被乳白色的濃霧籠罩著,四周的景色隱隱約約,像進入仙境一樣的美。
去年暑假媽媽決定帶我去青島大連旅游,其中一天就是去我朝思暮想的蓬萊閣,我高興地一蹦三尺高。
第三天,我們坐船到了煙臺,去看我向往已久的蓬萊閣。雖然是夏天,看不到那著名的霧景,但還是有很多人慕名而去。
隨著人流進入景區(qū)后,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八仙過海橋,傳說八仙就是在這里升天的。橋頭上有一只巨大的石龜,欄桿上還有八仙的石像呢!帥氣的呂洞賓,美麗的何仙姑,拄著拐杖的鐵拐李——過了橋之后就是月老祠。月老祠的香火還挺旺盛的,那些單身男女和他們的父母都是虔誠的拜了又拜,期望能找到如意的另一半。我也湊了個熱鬧,拜了拜,媽媽被我弄得哭笑不得。
穿過一條長長的走廊,就可以看見一個圓形的湖,湖心上有一座閣樓,就是著名的蓬萊閣,也稱為八仙閣。我們進去一看,里面都是呂洞賓·何仙姑等八仙的塑像,惟妙惟肖。還有他們成仙的過程介紹,導游講的聲嘶力竭,我聽得糊里糊涂。
當然,這里最著名的還是海市蜃樓,有影像記錄的就出現(xiàn)過好幾次。共同點就是在海平面上突然出現(xiàn)一些建筑·山體,甚至還有動物,就跟真的一樣。讓人懷疑是不是海上另有一座城市。這種現(xiàn)象會持續(xù)一至兩個小時,然后就會慢慢變淡,直至消失。
蓬萊閣一年四季景色誘人,是一個擁有眾多美麗傳說和歷史回憶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