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靜安寺的導(dǎo)游詞(精選5篇)
上海靜安寺的導(dǎo)游詞 篇1
靜安寺位于上海市南京西路1686號。向為著名江南古剎。據(jù)碑志,建于三國吳大帝孫權(quán)赤烏十年(247),創(chuàng)始人為康僧會。寺址原在吳淞江(今蘇州河)北岸,初名滬瀆重元(玄)寺,唐代一度改名永泰禪院。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始改名靜安寺。南宋嘉定9年(1216)因寺址逼近江岸,晝夜受江水沖擊,寺基有傾圮之危,住持仲依乃將寺遷至蘆浦沸井浜一側(cè),即現(xiàn)今寺址。
靜安寺遷至今址后,規(guī)模逐漸擴大,至元時,蔚成巨剎。寺內(nèi)有8處名勝,即:三國時所立“赤烏碑”、南北朝時所植“陳朝檜”、原于神僧智嚴異行而流傳的“蝦子潭”、南宋仲依所建“講經(jīng)臺”、沸井浜中突沸的“涌泉”、詩僧壽寧所筑方丈室“綠云洞”、行人取道渡吳淞江的古渡口“蘆子渡”、東晉遺存防御?艿摹皽麨^壘”。壽寧搜集歷代詩人題詠,編為《靜安八詠集》行世,靜安寺由此聲名遠播。明洪武二年(1369),鑄洪武大鐘,耗銅六千斤,上有“洪武二年鑄,;侍忧铩便懳,至今嗚響大殿,聲洪震遠。
清初以來,寺屢經(jīng)興廢。雍正年間,住持孚庵,因寺院田產(chǎn)案勝訴,維護了靜安寺的田產(chǎn),并勒石記其事。乾隆六年(1741)禮部侍郎麥煥捐款重修大殿。乾隆四十三年(1778)歙人孫思望倡議集資重修殿宇。上海道(長白)盛保又修建寺前涌泉亭,并于寺東建報恩院供僧眾居住。寺僧大海,曾將寺內(nèi)被火焚余的宋代銀杏樹干,雕成十八尊羅漢及一尊韋馱像于寺內(nèi)供奉。咸豐同治之際,靜安寺毀于太平天國戰(zhàn)火,唯余一座大殿。住持鶴峰在縉紳李朝觀、姚曦、浙江富商胡雪巖等資助下,于光緒六年(1880)重建靜安寺,翌年四月初八寺宇落成,按佛教儀軌舉行隆重的.浴佛節(jié),四眾云集,車水馬龍,商賈輻,蔚為奇觀。自此形成有名的一年一度靜安寺廟會,“三月三到龍華(看桃花),四月八到靜安(逛廟會)”遂成為滬上民諺民俗。光緒九年(1883)由李朝觀作記、住持鶴峰勒碑,《重建靜安寺記》碑文今仍保存于大雄寶殿前壁。
上海靜安寺的導(dǎo)游詞 篇2
大家好!
金鰲山公園位于縣城東首5里,占地1.2公頃。公園內(nèi)有金鰲山,是崇明的名勝。宋代趙彥衛(wèi)在《東巡記》中有“海上本有金鰲山和柵浦相對,山上有祥符塔院”的描述。金鰲山山體由人工壘土而成,筑于宋代。為當(dāng)時的航海標(biāo)志,此山山體早已坍沒,F(xiàn)在的金鰲山重筑于康熙七年(1668),山有九峰,中鋒最高,峰上建有鎮(zhèn)海塔。
山前鑿玉蓮池,山后植紫竹林,還遍種名花佳木。清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7年),知縣范國泰捐資重修,增設(shè)橋、亭、臺、樓、榭、月圃諸勝,始成“壽剎鐘聲、清遠荷香、庭蔭叢桂、鰲峰遠眺、梅林積雪、綠水環(huán)亭、長堤新柳,后樂觀魚”等八景。后來金鰲山建筑日益頹敗,至解放前夕只剩下?lián)u搖欲墜的鰲峰遠眺(鎮(zhèn)海塔)。
解放后,金鰲山被崇明縣人民政府列為文物保護單位。經(jīng)幾度撥款修復(fù),至1995年底,已完成圍墻、山門、綠水環(huán)亭、玉蓮池、鎮(zhèn)海塔、清涼洞、得月橋、水香榭、仿草亭(寧德亭)、登山石階、道路地坪。綠化植樹等項目的建設(shè),如今,金鰲山已恢復(fù)成一個小巧玲瓏、景點集中的古色古香的公園。園內(nèi)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環(huán)境幽雅、空氣清新。是人們游覽、憩息的勝地。
上海靜安寺的導(dǎo)游詞 篇3
Hi,大家好,我是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的快樂導(dǎo)游——鮑雨涵。
我來自北京市海淀區(qū)中關(guān)村三小萬柳部四年級七班,是一名小小導(dǎo)游員。
看,這就是上?萍拣^,像不像一個巨大的玻璃球?
好了,我們趕緊進去吧!現(xiàn)在,我們乘坐電梯去一樓看看吧!
上樓后,在你的后方就是檢票口了。
先別急,別忘了拿小架子上的免費地圖和展館介紹,要不然你準(zhǔn)會迷路。要知道對照地圖的介紹,合理安排好自已的時間和行程還是十分必要的。磨刀不誤砍柴工哦!下面就跟我一起領(lǐng)略一下各有特色的展區(qū)(館)吧!
進門后,在你的左邊有一個巨大的綠色王國,這就是“生物萬象”景區(qū)。這里仿照云南的自然風(fēng)光,氣候條件,分為熱帶雨林區(qū)和石林區(qū)。熱帶雨林區(qū)包括了喬木、灌木、藤木…… 石林區(qū)則有各種爬行動物、昆蟲、鳥類和水生景觀等。
上了二樓往左轉(zhuǎn),我們來到了“機器人世界”展區(qū)。請你想一想,這些鋼琴師、棋王都是怎么工作的呢?原來,它們的動作都是由程序控制的,再加上圖像識別與語音識別的傳感技術(shù)啊!
上?萍拣^的展館太多,我就不一一介紹了,剩下的時間你們可以自由參觀了,謝謝!Bye Bye!
上海靜安寺的導(dǎo)游詞 篇4
朋友們:
下午好!現(xiàn)在我們來到上海黃浦江畔的外灘,首先,我對各位的參觀游覽外灘表示歡迎,并預(yù)祝各位旅游愉快。
新外灘共有五條旅游路線,在您的左手邊是被譽為萬國建筑博覽”的壯觀建筑群和寬敞的中山路,您的右手邊是波光粼粼的黃浦江以及前程似錦的浦東陸家點綴金融貿(mào)易區(qū),眼前為新穎獨特的觀光游覽區(qū)。這建筑群、中山路、觀光區(qū)、黃浦江、陸家嘴仿佛樂譜中的五線譜,勤勞上海人民則好似串串間符,正組成最新最華美的樂章,歡迎著各位來賓的光臨。
地粉才能叫外灘呢?簡單的說,它過去曾是上海老城廂外的一塊蘆葦叢生的荒灘地。
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以后,緊鎖的國門被殖民者洋炮轟開了,上海也被迫辟為商埠。從那時起,各式各樣的西洋式建筑隨著殖民者的搶灘”而紛紛聳立,至本世紀30年代初,上海已從海濱小邑一躍成為遠東最大的都市。
眼前這些具有歐洲文藝復(fù)興時期風(fēng)格的建筑,雖然不是出自同一個設(shè)計之手,也不是建造于一個年代,但它們的建筑格調(diào)是那么的和諧統(tǒng)一,宛然天成。從金陵東路外灘到外白渡橋長僅1.5公里的弧線上,高低錯落,鱗次櫛比地矗立著52幢風(fēng)格各異的建筑,有英國式的、法國式的、古希臘式的等等。當(dāng)年許多外國銀行、總會、領(lǐng)事館等云集于此,有東方華爾街”之稱,形成舊上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一個歷史縮影。
各位請看,新外灘2號東風(fēng)飯店,過去曾是十分聞名的英國總會,它是一座典型的英國古典式建筑。樓高有6層(連地下室),樓頂南北兩端各設(shè)瞭望亭一座,內(nèi)部裝飾極為華麗。一層樓酒吧間當(dāng)年曾因擁有110.7英尺的東方最長的酒吧柜而驕傲一時,如今美國的肯德基快餐廳設(shè)在里面。
新外灘12號以前是大名鼎鼎的匯豐銀行”,該建筑建于1920年,屬仿古希臘式的圓頂建筑。大樓為接近正方形的矩形建筑,高5層,加上頂部一半球形層頂菜有7層,鋼框架結(jié)構(gòu)。樓內(nèi)裝飾十分講究,設(shè)有美、英、法、俄、日等國各種接待室。這座建筑英國人曾自詡為從蘇伊士運河到遠東白令海峽”的一座最為講究的建筑。
緊鄰匯豐銀行旁邊的那幢建筑是上海海關(guān)大樓,為19世紀復(fù)古主義的建筑,建于1920年,為當(dāng)今世界所罕兇。大樓上面的大鐘四周均可看到走時,每隔15分鐘奏響一段短曲,鐘聲悠揚深沉,聲聞10里。
匯豐銀行大樓和海關(guān)大樓都出于英國設(shè)計家威爾遜之后,上海親切地稱它們?yōu)榻忝脴恰保壳叭允巧虾5闹匾獦?biāo)志之一。
南京東路口的兩幢大樓均稱為和平飯店。坐南朝北的這幢樓建于1920年,當(dāng)時稱匯中飯店,是上,F(xiàn)存最早的一個飯店。它可作為一座歷史建筑,屬英國文世復(fù)興式。該樓的最大特點是立面彩紅磚做腰線,白墻磚做貼面,遠遠望去既莊重典雅,又別具風(fēng)格,實屬一座難得的佳作。
外灘的這些建筑,都是中國勞動人民勤勞智慧的結(jié)晶,同時也反映了西方殖民者對上海的掠奪和侵略。如今為了讓人們了解這些建筑的歷史,每幢大樓門前均掛有中英文對照的銘牌。
對于外灘,上海人給她的稱呼也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改變。上海人把解放前的外灘叫舊外灘,解放后稱作外灘,現(xiàn)在人們贊她為新外灘。歷史上發(fā)生過多次搶占外灘的情景,但每次都有著完全不同的歷史意義。自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改革開放的戰(zhàn)略重心也由南而北,浦東的開發(fā)和振興使上海走到了全國改革開放的最前沿。春風(fēng)吹醒了沉睡多年的上海外灘,中外金融機構(gòu)也紛紛搶占外灘。上海作出了清巢引鳳”的重大舉措,將外灘金融街房屋大置換,吸引海內(nèi)外的老顧客”重新前來落戶,再顯遠東華爾街”的風(fēng)采。
外灘是上海的象征,也是中外游客必到之處。但在以前由于道路狹窄、行人車輛擁擠不堪,嚴重影響了外灘整體形象。為了改變處灘的面貌,上海人民政府把外灘作為重點加以改造。眼前這條馬路稱中山一路,是為了紀念中國民主革命的先驅(qū)孫中山先生而命名的,也是外灘綜合改造的一部分。該路全長826米,寬45米,設(shè)6至10個車道。這條寬闊的交通線不僅僅限于外灘一帶,它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不斷延伸,北起江灣五角場,南抵南浦大橋。到下個世紀初,這條南北走廊長達15公里,將成為上海旅游觀光的標(biāo)志性景觀。
我們現(xiàn)在走的這條濱江大道頗有特色。它不但集文化、綠化于一體,而且早晨是人們習(xí)文練武的好地方,白天是國內(nèi)外旅游者觀光游覽的天地,晚上則是對情侶談情說愛的理想場所,聽說有許多外國朋友都慕名前來體驗生活呢。各位來賓,漫步在新外灘觀光區(qū),您是否感覺到,新外灘不僅面貌煥然一新,而且在熱鬧繁華中透出濃郁的藝術(shù)氣息。大家請看:在延安東路外灘設(shè)置主題為為了明天”的藝術(shù)景觀,以6根圓柱相擁抱,與具有80多年歷史的氣象信號臺相組合成為一組對景。海關(guān)大樓與電子瀑布鐘也是頗有新意的對景。電子瀑布鐘呈階梯式,長27米,高3.5米,設(shè)10全臺階。整個操作過程均由電腦控制,約有1000多個噴頭水柱組成各種顏色的阿拉伯?dāng)?shù)字,使世界各地既是那么的遙遠,雙是多么的親近。觀光區(qū)名副其實地成了一條容納百川,兼容并蓄的海派特色文化的風(fēng)景線。
漫步外灘,我們不知不覺已進入了黃浦公園。提到這個公園,每個中國人都忘不了昔日外國列強掛在公園門口那塊華人與狗不得入內(nèi)”的牌子,那塊臭名昭著的牌子,讓當(dāng)時的中國人民蒙受了極大的恥辱!如今,看眼前那60米高的上海人民英俊紀念塔,矗立在面臨水之處。威武壯觀的三柱黃崗巖塔體仿佛在告訴人們,民永遠緬懷從鴉片戰(zhàn)爭、五四運動和解放戰(zhàn)爭以來,為洗刷民族恥辱,為上海的革命事業(yè)而獻身的英雄們。
黃浦公園面對的就是聞名海內(nèi)外的黃浦江。月上黃龍浦水黃”,十分生動地描繪了黃浦江水的顏色。改善浦江是上海的母親河,它發(fā)源于無錫太湖,是上海境內(nèi)最長、最寬、最深的一條河流,全長114公里;平均寬度400米,深7至9米。它的原名叫東江,又有春申江,黃歇江等別稱。相傳在20多年以前,上海當(dāng)時屬楚,那時楚國有位大將叫黃歇,他很有治國才能,被楚王任命為宰相,并封為奉申君”,管轄上海這塊土地。由于當(dāng)時東江上游淤塞,,他就帶領(lǐng)上海人民進行疏浚,并且修正了航道,使上海的水上交通和農(nóng)業(yè)得到很大的發(fā)展,后人為了紀念黃歇的功績,就把東江改稱為春申江”和黃歇浦”,直到南宋時期才正式定名為黃浦江”。
黃浦江有兩個孩子”,一個叫浦東,另一個叫浦西。新中國誕生以前,她們一家子深受三座大山壓迫,母親河身上停泊著的盡是外的軍艦和商船,兩個孩子”也是被壓得喘不過氣來。跳黃浦”我句上海人的口頭禪,就是指舊社會實在無法活下去的老百姓,到這兒來投江自盡。
遠眺對岸,浦東陸家嘴金融貿(mào)易區(qū)與浦西外灘遙遙相望,其功能為金融、貿(mào)易和對外服務(wù),它將是新上海的核心與象征。東外灘”濱江大道,總長2500米,集旅游、觀光和娛樂等為一體,沿道設(shè)有6個頗具特色的廣場。雖然現(xiàn)在只聞到隆隆的打樁聲,但聲聲入耳,是五線譜上最華麗的樂章。
上海靜安寺的導(dǎo)游詞 篇5
去了一次大連,喜歡 那里的路,那里的天,還有空氣中彌漫的清新的味道。但給我印象最深得卻是海濱廣場上那一條印滿腳印的世紀大道。
那是一條特殊的路—紫銅色的金屬上印滿了腳印。導(dǎo)游稱之為“世紀之路”,據(jù)說上面的腳印都是大連普通市民再普通不過的腳印。腳印雖然歪歪斜斜,但錯落有致,路的起點是一位百歲老人的足跡,路的盡頭是一位新生兒淺淺的足跡。
人的腳常常被束縛于鞋子的禁錮之中,很少有如此光鮮靚麗的機會,我也是第一次 這么直觀、真切地去比較、欣賞個人的腳印,這可真是一次難得的體驗!所以我觀察得格外仔細。
我猜,那一定是個從舊社會走出的婦女的腳印。他小得可憐,扭曲的形態(tài)似乎正在控訴那個扭曲的時代。他委婉的蜷縮著,好像已無力舒展自己的身軀與思維。三寸金蓮,多么病態(tài)的審美觀,他束縛的不僅僅是閨中婦女的一雙腳,更是古代婦女的思維,甚至是一個民族的靈魂。
我猜,那一定是一位農(nóng)民的腳印。他瘦削卻強勁有力的刻在世紀大道上。不同于常人的大腳趾,暗示著他背上的重擔(dān);清晰可見的紋路,讓人聯(lián)想到她額上的皺紋。這只腳印應(yīng)讓所有中國人尊重 ,因為她撐起了一個民族。
我猜,那一定是一個十多歲孩子的腳印。他漫不經(jīng)心的點綴在各個大腳印中,卻格外的惹人愛憐。它光滑圓潤,顯然沒有受過生活 的磨礪。它嬌小而脆弱,讓人不僅但有她是否能承擔(dān)未來社會生活的重擔(dān)。但他跳躍的靈動神態(tài),似乎又讓人燃起希望 。他和他們一定充滿活力、充滿智慧。
不同的腳印,不同的時代,不同的人生,相同的是他們對民族的熱愛,對生活的癡情。讓我們每個人,都在歷史的大道上留下光輝的腳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