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四川中文導游詞(精選3篇)
2024年四川中文導游詞 篇1
大家好,今天,很榮幸和大家在一起來到世界文化遺產(chǎn)其中之一的樂山大佛,我是你們的導游,我姓樂,大家可以叫我小樂兒。希望能和你們一起旅途愉快。
現(xiàn)在,我們坐在車上,我給你們講一個有關樂山大佛的來歷故事。在唐朝,有一個和尚,叫海通。在樂山大佛沒有修建之前,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匯流之處,水勢相當兇猛,常常在這里造成船毀人亡悲劇。海通遍行大江南北、江淮兩湖去湊集金錢,造樂山大佛,在路上時,遇見一個貪財?shù)娜,向海通索要錢財,海通告訴他:“我不可能給你金錢,我寧愿把眼珠子挖出來給你!”那個人不信,海通真把眼珠子挖出來,給那個人。后來人們知道海通死,悲痛萬分,十幾萬人一起造樂山大佛……好,故事講完,也該下車。
現(xiàn)在,我們正走向樂山大佛,他原本高108米,現(xiàn)在被雨水大自然風化后,只有71米。以前,發(fā)生過三年自然災害,許多餓死的人尸體流在三江匯流之處,滿江都是尸體,大佛不忍心看,閉上眼睛,流下眼淚。
看這就是樂山大佛,有興趣大家可以沿著棧道下去看一看,下去的時候要小心,這棧道最窄的地方只有一人能通過,帶小孩的游客請看管好您的孩子,有高血壓的老人最好不要下去。還有,游客們下去的時候千萬別摸大佛的腳,否則,工作人員就會罰款300元,并讓你抓到下一個摸腳的人,才能離開。下面的時間請你們大家自由觀賞,希望下次有機會碰面,祝大家旅途愉快,再見!
2024年四川中文導游詞 篇2
成都有很多有名的景點.給你說些成都必游的景點.如果是上午到達,建議在市里面(最好是總府路和春熙路附近,因為在成都最中心,去很多地方都方便.)找個住的地方。
吃了飯后,下午可以去武候祠(門票60元),里面有劉備墓,主要是紀念劉備的,還有三國時候關于劉關張的紀念點,陳列館里有很多特別的珍寶,值得一看,慢慢看,逛到四五點鐘后出來,然后去旁邊的錦里(這個時候逛最好,可以賞到白天和夜晚的景色,本人逛過兩次,大概一兩個小時就逛完了)。錦里是條特色古鎮(zhèn)小街,里面有很多小吃,比其它地方貴很多,晚飯在這里解決,但不要吃太多,后面有介紹老字號店的。七點多打車去春熙路。這條商業(yè)街相當于廣州的北京路,深圳的東門老街,個人覺得夜景比白天好看,什么都有買的。在里面的青年路有尚都送美食城,轉(zhuǎn)到那兒了可以去吃里面的擔擔面。不想逛了就回去休息。
可以睡到9點,起來了就打車去省博物院(免費的),看到中午就出來吃飯,門路人送仙橋古玩城在哪里(很近,出博物院過對面向右走幾十米,到了路口左轉(zhuǎn)既是),在那對面有一家老字號的小吃店,吃了飯就就去杜甫草堂(門票60元),是杜老在成都的故居。他有首詩《茅屋為秋風所破》寫的就是這里的舊居,主要是紀念他的。里面很大,我逛的時候用了3個小時。四五點左右出來可以到旁邊的浣花溪公園逛逛(出杜甫草堂要問清楚是不是對著浣花溪的那個門),讀過詩的人應該對這個名字很熟悉的。這個浣花溪就是很多詩人寫得那條小溪。逛到傍晚六七點可以打車去寬窄巷子,這是老成都有名的景點街,中西式餐廳,酒吧,咖啡廳,茶樓,手工藝品,在里面吃晚飯。玩累了就回去休息。
可以去火車北站坐和諧號(15元)到都江堰青城山,那邊還沒去過,可以根據(jù)心情玩一兩天都可以。
如果都江堰只玩一天就回了成都的話,這一天上午可以去青羊?qū)m(有名的道教圣地,門票10元),一兩個小時就逛完了,出來了可以在旁邊的文化公園逛逛,然后打車去文殊院(有名的佛教圣地,門票5元),文殊院外面的小吃街(問人就知道的)吃了飯逛一逛(如果要逛那里的街,太概一個多小時),兩三點再進去,里面的公園很幽靜,可以逛一兩個小時。然后晚上去天府廣場(成都的最中心,夜景相當漂亮)。晚飯可以在天府廣場旁邊的人民公園那兒的廖老媽蹄花店吃,一定要看清楚里面有掛中華名小吃和老字店的牌子的那家,因為很有名,所以很多冒牌店。吃了飯去天府廣場。旁邊有很多大商場也可以逛。累了就回去。 這樣的安排就差不多了。
2024年四川中文導游詞 篇3
臥龍自然保護區(qū)位于四川盆地西緣,邛崍山脈東南坡,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東南部,岷江上游汶川縣映秀鎮(zhèn)西側(cè),成都平原向青藏高原過度的高山深谷地帶,東經(jīng)102°52'─103°25',北緯30°45'─31°25',東西寬60公里,南北長63公里。東與汶川縣映秀鎮(zhèn)連接,西與寶興、小金縣接壤,南與大邑、蘆山兩縣毗鄰,北與理縣及汶川縣草坡鄉(xiāng)為鄰。
地質(zhì)構造
臥龍地區(qū)位于龍門山中南段,邛崍山的東南坡,為四川盆地向川西高原的過渡地帶,其地貌形態(tài)以高山深谷為主。區(qū)內(nèi)最高峰四姑娘山是邛崍山的主峰,海拔高度6250米。以四姑娘山-巴朗山為界,以東為四川盆地邊緣山地,以西進入川西高原。
1、構造格局
臥龍地區(qū)大地構造上屬于龍門山褶斷帶的中南段,由一系列北東向平行的褶曲和斷裂組成。構造帶總體方向為北40-50度東。褶曲均為緊密的倒轉(zhuǎn)腹背斜、腹向斜,自西北向東南有:總棚子倒轉(zhuǎn)復背斜、三道卡子倒轉(zhuǎn)復向斜、牛頭山倒轉(zhuǎn)復背斜、銅槽倒轉(zhuǎn)復向斜,這些褶曲軸面走向為北30-60度東,軸面傾向在不同地段變化很大,忽而傾向西北,忽而傾向東南,呈一彎曲的扭曲面,傾角40-60度不等。腹背斜和腹向斜的兩翼均被次一級同向傾向的小背斜和小向斜復雜化。
斷裂帶為北東向擠壓性逆沖大斷裂,自西北向東南有皮條河斷裂帶、耿達斷裂帶、映秀斷裂帶。主斷裂的傾向為北300-330度西,傾角50-60度,因為是擠壓性的逆沖斷裂,所以斷裂破碎帶非常發(fā)育。同時發(fā)育了一組與主斷裂帶垂直相交的張性斷裂及與主斷裂斜交的扭性斷裂。
這些斷裂和褶曲基本上控制了臥龍地區(qū)的地貌格局
2、地層
臥龍地區(qū)前古生代至中生代三疊紀地層發(fā)育齊全,缺失中生代侏羅紀、白堊紀和新生代第三紀的地層。地層的分布大致以皮條河為界,東南部為古生代地層,西北部以中生代三疊紀地層為主。
東南部大面積出露志留紀茂縣群的變質(zhì)碎屑巖,其巖性為灰綠色絹云母千枚巖,銀灰色砂質(zhì)千枚巖夾有薄層石英巖及薄層狀、透鏡狀結(jié)晶灰?guī)r?拷l河條帶狀分布有泥盆系及石炭─二疊系地層。前者為未變質(zhì)的灰色、深灰色薄層狀灰?guī)r,含泥質(zhì)灰?guī)r夾炭質(zhì)面巖及砂巖;后者為中厚層狀灰?guī)r夾千枚巖、炭質(zhì)千枚巖、結(jié)晶灰?guī)r夾砂礫巖。三江口一帶零星出露奧陶系灰色中厚層長石石英砂巖、石英砂巖及砂質(zhì)板巖。
西北部大面積分布三疊系地層,其巖性為長石石英砂巖、板巖、炭質(zhì)千枚巖、薄層灰?guī)r及細粉砂巖等,背斜軸部出露泥盆系地層,其巖性為炭質(zhì)千枚巖、砂質(zhì)千枚巖夾石英巖、碎屑灰?guī)r等,鄧生一帶有少量石炭──二疊系地層分布,其巖性以炭質(zhì)千枚巖、結(jié)晶灰?guī)r夾砂巖為主。
第四系的松散堆積主要有河流相堆積物、泥石流堆積物及冰磧物。河流相堆積物主要分布于皮條河河谷及各支流河谷。花紅樹溝、龍巖溝、大魏家溝等泥石流溝溝口分布有大量泥石流堆積物。皮條河上游向陽坪一帶的古冰川谷、正河上游古冰川谷內(nèi)分布有古冰磧物,而現(xiàn)代冰川谷中發(fā)育有現(xiàn)代冰磧物。
另外,臥龍地區(qū)東北部大面積分布有澄江──晉寧期的閃長巖、花崗閃長巖。西部四姑娘山一帶有燕山期花崗巖出露。
地貌特征
地勢:臥龍自然保護區(qū)大的地貌單原屬于四川盆地西緣山地,處于邛崍北部的東南麓,整個地勢由西北向東南遞減,皮條河從保護區(qū)的西南向東北將保護區(qū)分為兩大塊,河的西北部山大峰高、河谷深切,大部分山峰的海拔高度超過4000米。在西北部邊緣沿巴朗山至四姑娘山、以及北部與理縣接壤的山地,海拔高度均在5000米左右,構成了一道天然屏障。超過5000米的山峰近百座,境內(nèi)最高峰-四姑娘山高達6250米,為四川省第二高峰,皮條河的東南部,地勢相對平緩,除個別山峰外,海拔一般不超過4000米,東南部中河及西河流域的大部分地區(qū)海拔在20xx米以下,東部的木江坪海拔最低,僅1150米。
河谷形態(tài):受地勢的影響,保護區(qū)內(nèi)的河流大體由西北向東南流,河谷形態(tài)多樣,主要河流:皮條河、耿達河的河谷沿擠壓性斷裂帶發(fā)育,兩岸基巖松散,易被侵蝕,河谷不斷加寬,形成闊谷,并常發(fā)育有五段階地。其部分支流如英雄溝、銀廠溝等由于河流沿張性斷裂垂直下切,兩岸基巖陡峭、形成峽谷,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上游谷地,沿冰川谷發(fā)育,上部形成"U"形谷,而下部受河流溶蝕切割,形成"V"形谷,組合成"︸"形得合谷。區(qū)內(nèi)各主要河谷以上的山坡和山腰上,分布有四級剝蝕夷平面,其海拔高度分別為20xx-2200米、2400-2500米、2800-2850米、3000-3100米,這些削蝕面雖面積不大,但地勢平緩,有較厚的風化殘坡積層,表層發(fā)育有黃棕色粉砂質(zhì)厚土層,竹林生長茂密,形成多數(shù)大熊貓活動的核心區(qū)域。
山地形態(tài):保護區(qū)內(nèi)在海拔4000米以下的山地,屬流水作用的中低山,由于受巖性的影響,山地形態(tài)多變,由結(jié)晶灰?guī)r組成的,多形成峰林狀山地;由砂質(zhì)子板巖組成的,則形成典型的梳狀山地;以脊呈鋸齒狀,遠看似龍背,臥龍即因此得名。海拔4000-5000米的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