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瀘沽湖旅游導游詞(精選13篇)
四川瀘沽湖旅游導游詞 篇1
各位游客:大家好!
昨天晚上在邛海賓館休息得好嗎?現在是上午七點,用過早餐,整理好我們的行李后請上車。我們的旅游車已經駛出市區(qū),現正行駛在通向目的地瀘沽湖的路上。我們途經了鹽源縣,剛才給大家講了公母山的故事,還有附近木里藏族自治縣在二十年代洛克宗教朝圣路線和抗戰(zhàn)時期駝峰飛虎隊故事。
好啦,現在是北京時間十二點,經過了5個小時的車程,現在我們已經進入瀘沽湖景區(qū)了,今天游覽行程將會有:先安排用午餐,在下午一點我們出發(fā),先參觀喇嘛寺,隨后再去游覽萬畝草海和棧橋,情人橋和乘坐豬槽船游湖,晚上安排住進摩梭民居,為團隊提供當地風味餐及品嘗摩梭美食,與左所鎮(zhèn)湖畔村村民舉行篝火歌舞晚會。
現在呢,距我們即將抵達的四川瀘沽湖左所鎮(zhèn)湖畔村還有十分鐘的車程,我將利用這段時間為大家介紹一下瀘沽湖的概況。
瀘沽湖位于四川省涼山洲西南部與云南省寧蒗縣的交界處,距成都830公里,距西昌258公里,是省級的著名風景區(qū)。并素有“東方女兒國”的美稱。瀘沽湖,當地人稱“謝納咪”,意為大海、母湖,從高處鳥瞰,如一只展翅的飛燕。另外它也是四川的第一大天然淡水湖,湖水面積50.8平方公里,另有萬畝草海,水面海撥2688米,被譽為“高原明珠”。
在瀘沽湖畔居住著一個古老的民族-----摩梭人,嚴格來講,摩梭人不是一個獨立的民,它應當屬于納西族的支系,可是偏僻的生活環(huán)境使他們在經濟生活和文化生活都逐漸形成某些不同于納西族的特點,因而,人們便習慣地稱他們?yōu)槟λ笕,作為一個單獨的民族來看待。民間傳說摩梭人原來是有文字的,記載在豬革制成的“書”上,由2個達巴掌握。他們在西方取經途中被困在荒郊,饑寒交迫之際,把記載著文字的豬革吃到肚子里去了。今經人發(fā)掘只找到32個圖畫文字。所以摩梭人沒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和家譜。對其族源,至今尚無定論。從此,摩梭人世世代代就住在這群山阻隔的瀘沽湖畔,以農耕和漁獵為主要的生存手段。他們以母系社會的婚姻家庭繁衍生息,過著與世無爭,簡樸安寧的“世外桃源”的生活。
摩梭人的社會結構是以母系氏族大家庭為單位,存在著以母親為核心的傳統觀念,這里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后的母系氏族部落,是母系氏族制度的活化石。在母系家庭中,是男不取女不嫁的,如果生有子女的話,孩子皆屬女方,血緣按母系算。在他們獨特的母系家庭中,長期以來形成了一套約定俗成的傳統觀念和道德規(guī)范。就是:撫養(yǎng)兒女是母親極其姊妹兄弟的責任,如果有人不守“古規(guī)”便會被認為是沒有“良心”,會受到社會的譴責,甚至是很嚴厲的懲罰。在他們的家庭當中,無論是男女,都將自己的生母,生母的姐妹,生母兄弟的女阿注,一概都視為“母親”,然后再以年齡區(qū)別大小,年長于生母的稱為“阿咪直”,年幼于生母的稱為“阿咪吉”,將生母的兄弟,生母極其姊妹的男阿注,皆視為“舅舅”,統稱“阿烏”。
好啦,我們用過了午餐,剛飽了口福,現在又開始飽眼福了。在我們前面看到的就是喇嘛寺,我們將停車安排半小時的時間讓各位游客參觀。由于我們這個喇嘛寺里面有很多珍貴的文物,所以請大家不要用手去隨便觸碰。那么,下車之前請大家把窗戶關好,貴重的物品要隨身攜帶,并且請大家記住我們的車牌號碼,參觀完后我們就在停車的旁邊集合。
四川瀘沽湖旅游導游詞 篇2
各位游客,現在在你們面前可以看到的一坐木制的橋,橫跨草海的兩岸,這個橋有個十分浪漫的名字大家知道是什么嗎?對了,就是前面我提到過的情人橋了。據說呢,在這個橋修建之前草海兩岸的年輕男女要走婚是非常困難的,由于相隔有草海,草海里面的草常常會把來往的船給給纏上,所以坐船到對岸是相當不方便的,為了讓兩岸的男女不再受相思之苦,便有了我們現在的這個情人橋了。
說到情人橋,就不能不提到我們?yōu)o沽湖所特喲的婚姻習俗了。相信大家都知道,那就是我們摩梭男女之間的“阿夏走婚制”。阿夏走婚即“男不娶、女不嫁”的婚姻。也就是婚后仍各自居住母親家,晚上男方去女方家過夜,早上便回到自己母親家,所生子女一律由女方撫養(yǎng),由于這種婚姻是以男方的“走”來實現的,所以俗稱“走婚”,但這絕不是兒戲式的婚姻,首先要以雙方的感情為基礎,走婚前,男方還要托媒人帶禮品去女方家說親,征得女方家老祖母的同意,方可走婚。這種婚姻與現代都市婚姻不同,它不受金錢及各種社會關系的限制,只要相愛就可以結合,這是一種讓年輕人自由放飛情感的婚姻。雙方所生的子女屬于女方,采用母親的姓氏,男方一般不承擔撫養(yǎng)的責任。而且一個男子或一個女子的“阿注”數目可以是一個也可以是多個,男女雙方的“阿注”關系也不是固定不變的。但是和我們有點相同的是:男女之間在選擇上也要避開家庭中母系血緣的關系。在結交阿注的過程中,女方的意愿會受到最大限度的尊重,一般呢都是以女方的愛憎為取舍的!鞍⒆ⅰ被榈慕⑹呛茏杂傻模敲匆獬@種關系也比較的方便。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雙方如果覺得不合,感情淡漠或破裂,任何一方要結束這種關系也很簡單,一般情況是:假若男女不愿維持“阿注”的關系,只要給女方說一句“我以后不來了”就行了;蛘唛L期不走訪女方,婚約自動解除。如果是女方不愿意,就可當面告訴男方“你不要來了”,或者在男方走訪時,面帶難色或拒絕進入花房男方自討沒趣,就該理智的退出。
大家或許會覺得,在世界眾多民族中,不乏有仍處于原始狀態(tài)的民族,但時志今日均無“走婚”這一特殊的風俗。而阿注走婚為什么仍存在于瀘沽湖摩梭人中間?為什么外界的影響對母系社會的作用如此軟弱?為什么摩梭人大多愿意選擇走婚而不愿意其他形式的婚姻?對這許許多多的疑問,我只能告訴你們,這至今是一道未解之迷。說不定你們當中的某位游客在這次游覽瀘沽湖之后就能夠找到答案。
常言道:“精彩有無限,好戲在后頭”。那么就請大家隨我一起走進摩梭人的家。 謝謝!
四川瀘沽湖旅游導游詞 篇3
遼闊的中華大地,遙遠的西南,一座古城棲息在閃爍銀光的玉龍雪山的邊上,雖久經滄桑,卻依舊唯美。在我看來一切美到極致的東西都會有著自己的內涵,或含蓄,或豪放,或婉約,或粗獷,然麗江卻有著秀外慧中,引得英雄與非英雄都為之折腰。
與湘西的鳳凰不同,麗江沒有沈從文的詩詞,沒有宋祖英的歌聲,也沒有黃永玉貪戀的酒鬼酒,卻能使去過的人愛上它,沒去過的人向往它。
癸巳年金秋,著輕裝踏上了赴彩云之南的路途,轉車,之后在有著納西族鮮明特色的麗江站下車,便進了麗江古城。日入將至,小橋、流水、石板路、殘存的陽光構成了一幅讓人想去觸摸的畫面。沿著亙古的小道前行,清冷有聲的麗江水穿街過巷、入院過墻、潔凈而無泥。抬望眼,古城渾厚自然、依水而立,滄桑偉昂。
時光如長河里的水滔滔向前,從不停留半分。麗江古城還殘存著最初的感動和記憶,那無數曾經鏤刻在人們心間的絲絲縷縷,終究還是慢慢被遺忘。今天到來的游人們依稀在回味悠遠的光陰,仍在不經意的說著麗江曾經的美麗與壯烈。是夜,漫步在充斥著古老納西文化與現代文明相接的酒吧街上,此起彼伏的歌聲穿過依依的柳條,這,注定是一個迷離、破碎的夜。大概像我這樣喜歡聽相聲、看小品的北方人都享不得這朦朧、唯美又帶點淡淡憂傷的調調吧,返身找同行的人訂車子,第二日一早便去看望瀘沽湖。
未近瀘沽湖,便碰到一群手拉手、肩并肩的山巒,青黛色調無際無邊,這些山巒很是乖巧的圍成了一個圈,圍成了58平方公里的湖面。以前只能在書上感知大自然是神奇無邊的,到了瀘沽湖畔才知道用鬼斧神工這個詞配在這些山巒身上,真是太貼切不過了。無論站在湖周圍的哪一處山坡上,總能把瀘沽湖的全景盡收眼底,這給了旅游必拍照的中國游客多大的歡喜啊,調焦、擺POSS,通通沒問題。更為奇特的是隨著山巒的高地遠近不同,瀘沽湖的邊際線也跟著變戲法似的蜿蜒曲折變化,呈現出難以比擬的千姿百態(tài),既讓人心曠神怡,又無法言表。
到這里,忽然想起某篇著名文章里的排比句,也來仿寫一把:且不說鄱陽湖的陰風弄號、濁浪排空,也不說洞庭湖的煙波浩渺、飛浪騰涌,一年四季中這世上有多少湖泊能躲得過風雨雷電、冰霜雪凍的侵襲?瀘沽湖的湖面卻神奇的保持著微微泛波,優(yōu)雅平淡。
于是乎趕緊問了問有著一副“大徹大悟”神態(tài)的導游:這是咋個回事呢?手持iphone、手指飛舞又微不耐煩的導游告訴我一些原因,大致是這瀘沽湖啊,只身躺在川滇交界的萬山叢中,就像是裝進了碩大的石盆里,周圍三四千米高的群山年復一年不辭勤勞的為瀘沽湖遮風,山澗谷隙過濾著嚴寒,所以瀘沽湖既看不到大風大浪,也看不著水平如鏡,常年是微波漣漣,碧浪盈盈。
四川瀘沽湖旅游導游詞 篇4
女士們、先生們:
我們現在踏上了游覽瀘沽湖的漫漫旅途,這次旅行,大家都為了親歷一番今世難找的"女兒國"風情,一睹那深藏在山鄉(xiāng)水國的母系社會。但是,由于旅游的時間有限,大家都不可能長住下來詳細了解。而且,出于對當地摩梭人的尊重,也不能貿然去提問人家的獨特習俗。尤其是我們有些人聽到的是一些并不準確的情況,比如走婚是不是亂婚?男人有勞力為什么沒有地位?兒女都不知道父親是誰嗎?這一類的怪問題,我相信大家到摩梭人家中作客,初次見面也不可能就這樣不禮貌的提問。因此,我想利用行車途中的時間,為大家作一個簡要的介紹,以便大家到了那里通過仔細的觀察和體會,獲得實在的解答。
瀘沽湖位于四川省鹽源縣的左所和云南省寧蒗彝族自治縣的永寧交界的群山之中,是一座非常美麗的高山湖泊。湖區(qū)居民主要是摩梭人。過去有一種說法,認為他們是納西族的一支,另有一種說法,說他們是蒙古族,但是摩梭人則認為自己就是摩梭族。摩梭人世世代代就住在這群山阻隔的瀘沽湖畔,以農耕和漁獵為主要生存手段,以母系社會的婚姻家庭繁衍生息,和平友愛,與世無爭,過著簡樸安寧的"世外桃源"式的生活。
旅游業(yè)發(fā)展以來,這個有"東方女兒國"之稱的瀘沽湖聲名遠播,探訪、旅游的人們接踵而來,瀘沽湖秀麗的原始美景,摩梭人純樸友愛的習俗,總是令這些飽經現代文明薰陶的游客們羨慕不已。
現在,請聽我介紹摩梭人的獨特風俗。
母系家庭
母親之神,是摩梭人崇拜的諸神中最崇高、最偉大的神。
母親,是摩梭人生活中的軸心和靠山。摩梭人離不開母親,離不開以母親為戶主的家庭,而且在家庭中以母為尊,以女為貴。瀘沽湖的大多數摩梭人家庭,是以女性為中心的母系大家庭。
在母系家庭中,男不娶、女不嫁。夜間,女在家中接待來自另一家庭的男阿肖;而男則外出與另一家庭的女阿肖偶居。所生子女,皆屬女方,血緣按母系算,財產按母系繼承。
家庭中由一個最能干、公正而且有威望的婦女安排生產、生活、保管財產,摩梭語稱這人為"依杜達布"或簡稱"達布"。家庭成員都絕對服從達布的安排。而"達布"往往是自然產生的,不需經過任何選舉和儀式。
摩梭人的母系家庭成員,如果是一女單傳,自不必說。如果是幾個姐妹的家庭,她們的子女按我們的說法是姨表兄弟姐妹,在他們均視如一母所出,不分彼此。家庭成員十分團結和睦,視 "攢私房錢"、鬧分家等為恥辱。他貌同勞動,有事共同商量,民主氣氛濃厚,尊重集體意見;他們尊老愛幼,尤其對老弱殘者給予特殊照顧和尊重。同時,因無嫁娶關系,家庭只有母女、兄弟姐妹關系,沒有婆媳、妯娌之類的矛盾,彼此很少發(fā)生吵鬧、糾紛。老年人都能得到下輩的精心照顧。
在母系家庭中,長期以來形成了一套約定俗成的傳統觀念和道德規(guī)范。即:撫養(yǎng)兒女是母親及其姊妹兄弟的責任。如不守 "古規(guī)",便是沒有"良心",會受到社會的批評和譴責,甚至懲罰。
家庭中不論男女,將自己的生母、生母的姐妹,生母兄弟的女阿肖,一概視為"母親"。再以年齡區(qū)別大小,年長于生母者稱"阿咪直。年幼于生母者稱為"阿咪吉 ";將生母的兄弟、生母及其姊妹的男阿肖,皆視為"舅舅",統稱"阿烏",也有的將后者稱"阿波"即叔父的。
在生產勞動中,由于過去摩梭人有三分之一的男子當喇嘛,三分之一為土司服役和從事趕馬運輸,所以農業(yè)生產也以女性為主,在摩梭人中,沒有排斥女性從事勞作的禁忌和諺語。當你漫步在瀘沽湖畔,可見山野之中,摩梭女子在辛勤的勞作,而很少見到男子的身影。婦女當家作主的"女兒國",在這里是名副其實的。
走婚
人類的婚姻家庭形式,經歷了漫長的變遷,艱難的選擇,從群婚到血緣家庭,再從對偶婚到如今的一夫一妻制。在全人類都普遍實行一夫一妻制配偶的今天,在瀘沽湖,卻仍然留著古代早期對偶婚特點的"阿肖"婚姻形態(tài)。
"阿肖"是瀘沽湖摩梭人中有情愛關系的男女雙方的互稱,彼此又稱"肖波"。"阿肖"婚姻的顯著特點是:親密的伴侶之間不存在男娶女嫁,男女雙方仍然屬于自己原有家庭。婚姻形式是男方到女方家走訪、住宿,第二天清晨回到自己家中。因為是由男方的"走"而實現的婚姻,所以當地人又稱這種關系為"走婚"。雙方所生子女屬于女方,采用母親的姓氏,男方一般不承擔撫養(yǎng)的責任。一個男子或一個女子的"阿肖"數目可以是一個或者多個,男女雙方的"阿肖"關系也不侍定不變的。
這種婚姻關系不受家長、親族的干預、強迫,也不太注重對方的門第、身份和地位,選擇上避開家庭中母系血緣的關系,著重對方的人品、才干、外貌等,在結交阿肖中,女方的意愿受到最大限度的尊重,一般以女方的愛憎來取舍。
四川瀘沽湖旅游導游詞 篇5
女士們、先生們:
我們現在踏上了游覽瀘沽湖的漫漫旅途,這次旅行,大家都為了親歷一番今世難找的"女兒國"風情,一睹那深藏在山鄉(xiāng)水國的母系社會。但是,由于旅游的時間有限,大家都不可能長住下來詳細了解。而且,出于對當地摩梭人的尊重,也不能貿然去提問人家的獨特習俗。尤其是我們有些人聽到的是一些并不準確的情況,比如走婚是不是亂婚?男人有勞力為什么沒有地位?兒女都不知道父親是誰嗎?這一類的怪問題,我相信大家到摩梭人家中作客,初次見面也不可能就這樣不禮貌的提問。因此,我想利用行車途中的時間,為大家作一個簡要的介紹,以便大家到了那里通過仔細的觀察和體會,獲得實在的解答。
瀘沽湖位于四川省鹽源縣的左所和云南省寧蒗彝族自治縣的永寧交界的群山之中,是一座非常美麗的高山湖泊。湖區(qū)居民主要是摩梭人。過去有一種說法,認為他們是納西族的一支,另有一種說法,說他們是蒙古族,但是摩梭人則認為自己就是摩梭族。摩梭人世世代代就住在這群山阻隔的瀘沽湖畔,以農耕和漁獵為主要生存手段,以母系社會的婚姻家庭繁衍生息,和平友愛,與世無爭,過著簡樸安寧的"世外桃源"式的生活。
旅游業(yè)發(fā)展以來,這個有"東方女兒國"之稱的瀘沽湖聲名遠播,探訪、旅游的人們接踵而來,瀘沽湖秀麗的原始美景,摩梭人純樸友愛的習俗,總是令這些飽經現代文明薰陶的游客們羨慕不已。
現在,請聽我介紹摩梭人的獨特風俗。
母系家庭
母親之神,是摩梭人崇拜的諸神中最崇高、最偉大的神。
母親,是摩梭人生活中的軸心和靠山。摩梭人離不開母親,離不開以母親為戶主的家庭,而且在家庭中以母為尊,以女為貴。瀘沽湖的大多數摩梭人家庭,是以女性為中心的母系大家庭。
在母系家庭中,男不娶、女不嫁。夜間,女在家中接待來自另一家庭的男阿肖;而男則外出與另一家庭的女阿肖偶居。所生子女,皆屬女方,血緣按母系算,財產按母系繼承。
家庭中由一個最能干、公正而且有威望的婦女安排生產、生活、保管財產,摩梭語稱這人為"依杜達布"或簡稱"達布"。家庭成員都絕對服從達布的安排。而"達布"往往是自然產生的,不需經過任何選舉和儀式。
摩梭人的母系家庭成員,如果是一女單傳,自不必說。如果是幾個姐妹的家庭,她們的子女按我們的說法是姨表兄弟姐妹,在他們均視如一母所出,不分彼此。家庭成員十分團結和睦,視 "攢私房錢"、鬧分家等為恥辱。他們共同勞動,有事共同商量,民主氣氛濃厚,尊重集體意見;他們尊老愛幼,尤其對老弱殘者給予特殊照顧和尊重。同時,因無嫁娶關系,家庭只有母女、兄弟姐妹關系,沒有婆媳、妯娌之類的矛盾,彼此很少發(fā)生吵鬧、糾紛。老年人都能得到下輩的精心照顧。
在母系家庭中,長期以來形成了一套約定俗成的傳統觀念和道德規(guī)范。即:撫養(yǎng)兒女是母親及其姊妹兄弟的責任。如不守 "古規(guī)",便是沒有"良心",會受到社會的批評和譴責,甚至懲罰。
家庭中不論男女,將自己的生母、生母的姐妹,生母兄弟的女阿肖,一概視為"母親"。再以年齡區(qū)別大小,年長于生母者稱"阿咪直。年幼于生母者稱為"阿咪吉 ";將生母的兄弟、生母及其姊妹的男阿肖,皆視為"舅舅",統稱"阿烏",也有的將后者稱"阿波"即叔父的。
在生產勞動中,由于過去摩梭人有三分之一的男子當喇嘛,三分之一為土司服役和從事趕馬運輸,所以農業(yè)生產也以女性為主,在摩梭人中,沒有排斥女性從事勞作的禁忌和諺語。當你漫步在瀘沽湖畔,可見山野之中,摩梭女子在辛勤的勞作,而很少見到男子的身影。婦女當家作主的"女兒國",在這里是名副其實的。
走婚
人類的婚姻家庭形式,經歷了漫長的變遷,艱難的選擇,從群婚到血緣家庭,再從對偶婚到如今的一夫一妻制。在全人類都普遍實行一夫一妻制配偶的今天,在瀘沽湖,卻仍然留著古代早期對偶婚特點的"阿肖"婚姻形態(tài)。
"阿肖"是瀘沽湖摩梭人中有情愛關系的男女雙方的互稱,彼此又稱"肖波"。"阿肖"婚姻的顯著特點是:親密的伴侶之間不存在男娶女嫁,男女雙方仍然屬于自己原有家庭。婚姻形式是男方到女方家走訪、住宿,第二天清晨回到自己家中。因為是由男方的"走"而實現的婚姻,所以當地人又稱這種關系為"走婚"。雙方所生子女屬于女方,采用母親的姓氏,男方一般不承擔撫養(yǎng)的責任。一個男子或一個女子的"阿肖"數目可以是一個或者多個,男女雙方的"阿肖"關系也不是固定不變的。
這種婚姻關系不受家長、親族的干預、強迫,也不太注重對方的門第、身份和地位,選擇上避開家庭中母系血緣的關系,著重對方的人品、才干、外貌等,在結交阿肖中,女方的意愿受到最大限度的尊重,一般以女方的愛憎來取舍。
四川瀘沽湖旅游導游詞 篇6
各位游客:大家好!
昨天晚上在邛海賓館休息得好嗎?現在是上午七點,用過早餐,整理好我們的行李后請上車。我們的旅游車已經駛出市區(qū),現正行駛在通向目的地瀘沽湖的路上。我們途經了鹽源縣,剛才給大家講了公母山的故事,還有附近木里藏族自治縣 在二十年代洛克宗教朝圣路線和抗戰(zhàn)時期駝峰飛虎隊故事。
好啦,現在是北京時間十二點,經過了5個小時的車程,現在我們已經進入瀘沽湖景區(qū)了,今天游覽行程將會有:先安排用午餐,在下午一點我們出發(fā),先參觀喇嘛寺,隨后再去游覽萬畝草海和棧橋,情人橋和乘坐豬槽船游湖,晚上安排住進摩梭民居,為團隊提供當地風味餐及品嘗摩梭美食,與左所鎮(zhèn)湖畔村村民舉行篝火歌舞晚會。
現在呢,距我們即將抵達的四川瀘沽湖左所鎮(zhèn)湖畔村還有十分鐘的車程,我將利用這段時間為大家介紹一下瀘沽湖的概況。
瀘沽湖位于四川省涼山洲西南部與云南省寧蒗縣的交界處,距成都830公里,距西昌258公里,是省級的著名風景區(qū)。并素有“東方女兒國”的美稱。瀘沽湖,當地人稱“謝納咪”,意為大海、母湖,從高處鳥瞰,如一只展翅的飛燕。另外它也是四川的第一大天然淡水湖,湖水面積50.8平方公里,另有萬畝草海,水面海撥2688米,被譽為“高原明珠”。
在瀘沽湖畔居住著一個古老的民族-----摩梭人,嚴格來講,摩梭人不是一個獨立的民,它應當屬于納西族的支系,可是偏僻的生活環(huán)境使他們在經濟生活和文化生活都逐漸形成某些不同于納西族的特點,因而,人們便習慣地稱他們?yōu)槟λ笕,作為一個單獨的民族來看待。民間傳說摩梭人原來是有文字的,記載在豬革制成的“書”上,由2個達巴掌握。他們在西方取經途中被困在荒郊,饑寒交迫之際,把記載著文字的豬革吃到肚子里去了。今經人發(fā)掘只找到32個圖畫文字。所以摩梭人沒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和家譜。對其族源,至今尚無定論。從此,摩梭人世世代代就住在這群山阻隔的瀘沽湖畔,以農耕和漁獵為主要的生存手段。他們以母系社會的婚姻家庭繁衍生息,過著與世無爭,簡樸安寧的“世外桃源”的生活。
摩梭人的社會結構是以母系氏族大家庭為單位,存在著以母親為核心的傳統觀念,這里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后的母系氏族部落,是母系氏族制度的活化石。在母系家庭中,是男不取女不嫁的,如果生有子女的話,孩子皆屬女方,血緣按母系算。在他們獨特的母系家庭中,長期以來形成了一套約定俗成的傳統觀念和道德規(guī)范。就是:撫養(yǎng)兒女是母親極其姊妹兄弟的責任,如果有人不守“古規(guī)”便會被認為是沒有“良心”,會受到社會的譴責,甚至是很嚴厲的懲罰。在他們的家庭當中,無論是男女,都將自己的生母,生母的姐妹,生母兄弟的女阿注,一概都視為“母親”,然后再以年齡區(qū)別大小,年長于生母的稱為“阿咪直”,年幼于生母的稱為“阿咪吉”,將生母的兄弟,生母極其姊妹的男阿注,皆視為“舅舅”,統稱“阿烏”。
好啦,我們用過了午餐,剛飽了口福,現在又開始飽眼福了。在我們前面看到的就是喇嘛寺,我們將停車安排半小時的時間讓各位游客參觀。由于我們這個喇嘛寺里面有很多珍貴的文物,所以請大家不要用手去隨便觸碰。那么,下車之前請大家把窗戶關好,貴重的物品要隨身攜帶,并且請大家記住我們的車牌號碼,參觀完后我們就在停車的旁邊集合,然后前去下一個游覽景點---情人橋。
各位游客,現在在你們面前可以看到的一坐木制的橋,橫跨草海的兩岸,這個橋有個十分浪漫的名字大家知道是什么嗎?對了,就是前面我提到過的情人橋了。據說呢,在這個橋修建之前草海兩岸的年輕男女要走婚是非常困難的,由于相隔有草海,草海里面的草常常會把來往的船給給纏上,所以坐船到對岸是相當不方便的,為了讓兩岸的男女不再受相思之苦,便有了我們現在的這個情人橋了。
說到情人橋,就不能不提到我們?yōu)o沽湖所特喲的婚姻習俗了。相信大家都知道,那就是我們摩梭男女之間的“阿夏走婚制”。阿夏走婚即“男不娶、女不嫁”的婚姻。也就是婚后仍各自居住母親家,晚上男方去女方家過夜,早上便回到自己母親家,所生子女一律由女方撫養(yǎng),由于這種婚姻是以男方的“走”來實現的,所以俗稱“走婚”,但這絕不是兒戲式的婚姻,首先要以雙方的感情為基礎,走婚前,男方還要托媒人帶禮品去女方家說親,征得女方家老祖母的同意,方可走婚。這種婚姻與現代都市婚姻不同,它不受金錢及各種社會關系的限制,只要相愛就可以結合,這是一種讓年輕人自由放飛情感的婚姻。雙方所生的子女屬于女方,采用母親的姓氏,男方一般不承擔撫養(yǎng)的責任。而且一個男子或一個女子的“阿注”數目可以是一個也可以是多個,男女雙方的“阿注”關系也不是固定不變的。但是和我們有點相同的是:男女之間在選擇上也要避開家庭中母系血緣的關系。在結交阿注的過程中,女方的意愿會受到最大限度的尊重,一般呢都是以女方的愛憎為取舍的。“阿注”婚的建立是很自由的,那么要解除這種關系也比較的方便。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雙方如果覺得不合,感情淡漠或破裂,任何一方要結束這種關系也很簡單,一般情況是:假若男女不愿維持“阿注”的關系,只要給女方說一句“我以后不來了”就行了;蛘唛L期不走訪女方,婚約自動解除。如果是女方不愿意,就可當面告訴男方“你不要來了”,或者在男方走訪時,面帶難色或拒絕進入花房男方自討沒趣,就該理智的退出。
大家或許會覺得,在世界眾多民族中,不乏有仍處于原始狀態(tài)的民族,但時志今日均無“走婚”這一特殊的風俗。而阿注走婚為什么仍存在于瀘沽湖摩梭人中間?為什么外界的影響對母系社會的作用如此軟弱?為什么摩梭人大多愿意選擇走婚而不愿意其他形式的婚姻?對這許許多多的疑問,我只能告訴你們,這至今是一道未解之迷。說不定你們當中的某位游客在這次游覽瀘沽湖之后就能夠找到答案。
常言道:“精彩有無限,好戲在后頭”。那么就請大家隨我一起走進摩梭人的家。 謝謝!
四川瀘沽湖旅游導游詞 篇7
瀘沽湖是國家4A級景區(qū),居住在這里的是摩梭人。摩梭人是中國唯一仍存在的母系氏族社會,實行“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制度。
瀘沽湖四周崇山峻嶺,一年有三個月以上的積雪期。森林資源豐富,山清水秀,空氣清新,景色迷人,瀘沽湖被當地摩梭人奉為“母親湖”。也被人們譽為“蓬萊仙境”。
到達瀘沽湖之后,可入住摩梭人家,與他們同吃同住,了解摩梭家庭的習慣風俗;還能去拜訪末代摩梭土司王妃;乘船、乘車環(huán)游瀘沽湖,欣賞瀘沽湖的美景;亦可到瀘沽湖內的島上游覽;到摩梭村寨去走走,和摩梭人聊天,會讓你大有收獲。晚上參加當地的摩梭人篝火晚會,能讓人體味到摩梭人的萬種風情。
瀘沽湖自然造型十分優(yōu)美,周圍山巒環(huán)繞,神姿仙態(tài),洲灣堤島,或隱或現。湖岸曲折婀娜,逶迤伸展。無數大大小小沖積而成的片片扇表開闊沙灘,提供了游客休息游玩的天然處所。湖東南三家村后山上,有一幽谷蜿蜒而下,這里清泉淙淙。小巧玲瓏的“菩薩洞”就幽藏在這條溪谷之中,它是游客養(yǎng)情怡情,避蔭納涼,領略幽谷風光的絕妙境地。瀘沽湖具有濃郁的人文風情和優(yōu)美的自然風光。摩梭少女的風姿,獨木輕舟的典雅,此起彼伏的漁歌,堪稱“湖上三絕”。
四川瀘沽湖旅游導游詞 篇8
瀘沽湖位于云南省麗江寧蒗縣與四川鹽源縣之間,南距寧蒗縣城72公里。湖面海拔2685米,面貌約48.5平方公里,其中云南境內30.5平方公里,總容水量19.53億立方米,湖水向東流人雅窘江,最后注入金沙江,屬長江水系。該湖平均水深40米,最深處達93.5米,在云南湖泊中,僅次于澄江撫仙湖,居第二位。
其實,瀘沽湖是由斷層陷落而形成的高原淡水湖,摩梭語“瀘”為山溝,“沽”為里,意為山溝里的湖。過去,這里地處偏僻,人稀少,自然環(huán)境破壞較輕,因此湖水異常潔凈,最大透明度可達11.5米;雖然四周高山一年有三個月積雪,但湖水終年不凍,水體清澈,水質微甜,是我國目前少有的污染程度較低的高原深水湖之一,湖光秀麗四時變幻;早晨,朝陽初露,湖水如染,一片金紅;太陽徐徐上升,湖周青山,倒映其中,湖水變?yōu)榇渚G;夕陽西下,風平浪靜,又成一片墨綠。夜色幽靜,微風柔漫,星星閃動,讓你如夢如幻。
瀘沽湖不僅水清,而且島美。瀘沽湖四周青山環(huán)抱,湖岸曲折多灣,共有17個沙灘、14個海灣;湖中散布5個全島、3個半島、1個海堤連島,一般高出水面15至30公尺,遠看象一只只綠色的船,飄浮在湖面。其中,寧蒗一側的黑瓦吾島、里無比島和里格島,成為湖中最具觀賞和游覽價值的三個景點,被譽為"蓬萊三島"。黑瓦吾島位于湖心,距離湖岸落水村2500米,島上樹術蔥籠,百鳥群集,是南來北往的候鳥、野鴨的棲息之處,也是昔日永寧土司阿云山總管的水上行宮,美國學者洛克也曾旅居于此,并在《中國西南古納西王國》書中贊為"真是一個適合神仙居住的地方"。里無比島與黑瓦吾島相距3公里處在一條直線上,永寧土司阿云山之墓即在此島。島上藤樹茂盛,鳥語花香,建有經堂,紅墻黃瓦,香煙繚繞,白塔倒影,平添幾分神韻。里格島位于獅子山下,是瀘沽湖北緣海灣內一個美麗的海堤連島,三面環(huán)水,一條毛石小路與海堤相通,環(huán)境十分幽靜。島上住有十多戶摩梭人家,古老的術楞子房,都沿島而筑,屋舍門窗面對水面,開窗即可垂釣,悠然如在仙境。
四川瀘沽湖旅游導游詞 篇9
瀘沽湖是國家4A級景區(qū),居住在這里的是摩梭人。摩梭人是中國唯一仍存在的母系氏族社會,實行“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制度。
瀘沽湖四周崇山峻嶺,一年有三個月以上的積雪期。森林資源豐富,山清水秀,空氣清新,景色迷人,瀘沽湖被當地摩梭人奉為“母親湖”。也被人們譽為“蓬萊仙境”。
到達瀘沽湖之后,可入住摩梭人家,與他們同吃同住,了解摩梭家庭的習慣風俗;還能去拜訪末代摩梭土司王妃;乘船、乘車環(huán)游瀘沽湖,欣賞瀘沽湖的美景;亦可到瀘沽湖內的島上游覽;到摩梭村寨去走走,和摩梭人聊天,會讓你大有收獲。晚上參加當地的摩梭人篝火晚會,能讓人體味到摩梭人的萬種風情。
瀘沽湖自然造型十分優(yōu)美,周圍山巒環(huán)繞,神姿仙態(tài),洲灣堤島,或隱或現。湖岸曲折婀娜,逶迤伸展。無數大大小小沖積而成的片片扇表開闊沙灘,提供了游客休息游玩的天然處所。湖東南三家村后山上,有一幽谷蜿蜒而下,這里清泉淙淙。小巧玲瓏的“菩薩洞”就幽藏在這條溪谷之中,它是游客養(yǎng)情怡情,避蔭納涼,領略幽谷風光的絕妙境地。瀘沽湖具有濃郁的人文風情和優(yōu)美的自然風光。摩梭少女的風姿,獨木輕舟的典雅,此起彼伏的漁歌,堪稱“湖上三絕”。
四川瀘沽湖旅游導游詞 篇10
瀘沽湖位于云南省寧蒗縣與四川省鹽源縣交界的地方,面積約50多平方公里,在瀘沽湖畔居住著一個古老的民族-----摩梭人,嚴格來講,摩梭人不是一個獨立的民族,它應當屬于納西族的支系,可是偏僻的生活環(huán)境使他們在經濟生活和文化生活都逐漸形成某些不同于納西族的特點,因而,人們便習慣地稱他們?yōu)槟λ笕耍鳛橐粋單獨的民族來看待。在經濟生活上,他們早出晚歸,男女共同勞動,自給自足;在文化生活上,他們除了自己本民族的原始宗教達巴教的信仰之外,還不斷接受外來文化的洗禮,喇嘛教的接受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除此之外,更讓人注意的是他們的婚姻-----阿夏走婚制,我想今天各位瀘沽湖之旅的目的也是想揭開“女兒國”神秘的面紗吧?
婚姻習俗
阿夏走婚即“男不娶、女不嫁”的婚姻。也就是婚后仍各自居住母親家,晚上男方去女方家過夜,早上便回到自己母親家,所生子女一律由女方撫養(yǎng),俗稱“走婚”,但這絕不是兒戲式的婚姻,首先要以雙方的感情為基礎,走婚前,男方還要托媒人帶禮品去女方家說親,征得女方家老祖母的同意,方可走婚。這種婚姻與現代都市婚姻不同,它不受金錢及各種社會關系的限制,只要相愛就可以結合,這是一種讓年輕人自由放飛情感的婚姻。
講到這種古老的走婚習俗,我想大家可能會和我一樣擔心現代文明會把他們同化,的確,這里的旅游業(yè)發(fā)展了,外來文化的介入已使摩梭人的生活發(fā)生了變化,在婚俗方面,這里已出現了“一夫一妻”制的家庭;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他們除了本民族的歌舞,打跳等一些傳統的娛樂方式外,也喜歡港臺流行舞曲,當您從摩梭人居前經過時,也可以聽到多愁善感的摩梭少女在哼著流星雨,星語必愿等一些流行歌曲,大家是不是以為他們真的已被外來文明同化了?其實,大家錯了,他們只是用外來文明的外殼將自己藏起來,我們都是局外人,有些東西用我們的眼睛是永遠無法看透的,不過,請大家相信,摩梭人會用現代文明來保護自己的,講到這里,大家是不是迫不及待地想看看那個神秘的地方呢?那就請您向前看!
四川瀘沽湖旅游導游詞 篇11
瀘沽湖是國家4A級景區(qū),居住在這里的是摩梭人。摩梭人是中國唯一仍存在的母系氏族社會,實行“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制度。
瀘沽湖四周崇山峻嶺,一年有三個月以上的積雪期。森林資源豐富,山清水秀,空氣清新,景色迷人,瀘沽湖被當地摩梭人奉為“母親湖”。也被人們譽為“蓬萊仙境”。
到達瀘沽湖之后,可入住摩梭人家,與他們同吃同住,了解摩梭家庭的習慣風俗;還能去拜訪末代摩梭土司王妃;乘船、乘車環(huán)游瀘沽湖,欣賞瀘沽湖的美景;亦可到瀘沽湖內的島上游覽;到摩梭村寨去走走,和摩梭人聊天,會讓你大有收獲。晚上參加當地的摩梭人篝火晚會,能讓人體味到摩梭人的萬種風情。
瀘沽湖自然造型十分優(yōu)美,周圍山巒環(huán)繞,神姿仙態(tài),洲灣堤島,或隱或現。湖岸曲折婀娜,逶迤伸展。無數大大小小沖積而成的片片扇表開闊沙灘,提供了游客休息游玩的天然處所。湖東南三家村后山上,有一幽谷蜿蜒而下,這里清泉淙淙。小巧玲瓏的“菩薩洞”就幽藏在這條溪谷之中,它是游客養(yǎng)情怡情,避蔭納涼,領略幽谷風光的絕妙境地。瀘沽湖具有濃郁的人文風情和優(yōu)美的自然風光。摩梭少女的風姿,獨木輕舟的典雅,此起彼伏的漁歌,堪稱“湖上三絕”。
四川瀘沽湖旅游導游詞 篇12
遼闊的中華大地,遙遠的西南,一座古城棲息在閃爍銀光的玉龍雪山的邊上,雖久經滄桑,卻依舊唯美。在我看來一切美到極致的東西都會有著自己的內涵,或含蓄,或豪放,或婉約,或粗獷,然麗江卻有著秀外慧中,引得英雄與非英雄都為之折腰。
與湘西的鳳凰不同,麗江沒有沈從文的詩詞,沒有宋祖英的歌聲,也沒有黃永玉貪戀的酒鬼酒,卻能使去過的人愛上它,沒去過的人向往它。
癸巳年金秋,著輕裝踏上了赴彩云之南的路途,轉車,之后在有著納西族鮮明特色的麗江站下車,便進了麗江古城。日入將至,小橋、流水、石板路、殘存的陽光構成了一幅讓人想去觸摸的畫面。沿著亙古的小道前行,清冷有聲的麗江水穿街過巷、入院過墻、潔凈而無泥。抬望眼,古城渾厚自然、依水而立,滄桑偉昂。
時光如長河里的水滔滔向前,從不停留半分。麗江古城還殘存著最初的感動和記憶,那無數曾經鏤刻在人們心間的絲絲縷縷,終究還是慢慢被遺忘。今天到來的游人們依稀在回味悠遠的光陰,仍在不經意的說著麗江曾經的美麗與壯烈。是夜,漫步在充斥著古老納西文化與現代文明相接的酒吧街上,此起彼伏的歌聲穿過依依的柳條,這,注定是一個迷離、破碎的夜。大概像我這樣喜歡聽相聲、看小品的北方人都享不得這朦朧、唯美又帶點淡淡憂傷的調調吧,返身找同行的人訂車子,第二日一早便去看望瀘沽湖。
未近瀘沽湖,便碰到一群手拉手、肩并肩的山巒,青黛色調無際無邊,這些山巒很是乖巧的圍成了一個圈,圍成了58平方公里的湖面。以前只能在書上感知大自然是神奇無邊的,到了瀘沽湖畔才知道用鬼斧神工這個詞配在這些山巒身上,真是太貼切不過了。無論站在湖周圍的哪一處山坡上,總能把瀘沽湖的全景盡收眼底,這給了旅游必拍照的中國游客多大的歡喜啊,調焦、擺POSS,通通沒問題。更為奇特的是隨著山巒的高地遠近不同,瀘沽湖的邊際線也跟著變戲法似的蜿蜒曲折變化,呈現出難以比擬的千姿百態(tài),既讓人心曠神怡,又無法言表。
到這里,忽然想起某篇著名文章里的排比句,也來仿寫一把:且不說鄱陽湖的陰風弄號、濁浪排空,也不說洞庭湖的煙波浩渺、飛浪騰涌,一年四季中這世上有多少湖泊能躲得過風雨雷電、冰霜雪凍的侵襲?瀘沽湖的湖面卻神奇的保持著微微泛波,優(yōu)雅平淡。于是乎趕緊問了問有著一副“大徹大悟”神態(tài)的導游:這是咋個回事呢?手持iphone、手指飛舞又微不耐煩的導游告訴我一些原因,大致是這瀘沽湖啊,只身躺在川滇交界的萬山叢中,就像是裝進了碩大的石盆里,周圍三四千米高的群山年復一年不辭勤勞的為瀘沽湖遮風,山澗谷隙過濾著嚴寒,所以瀘沽湖既看不到大風大浪,也看不著水平如鏡,常年是微波漣漣,碧浪盈盈。
四川瀘沽湖旅游導游詞 篇13
瀘沽湖位于四川省鹽源縣與云南寧蒗縣永寧鄉(xiāng)交界處,猶如一塊明珠鑲嵌在群山懷抱之中,碧波蕩漾,風光迷人,有“高原明珠”、“滇西北的一片凈土”、“東方第一奇景”等美稱。它將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融為一體,尤其是以摩梭族獨特的文化和民族風俗使其具有獨特而豐富的內涵,在全國乃至全球都是不可替代的世界文化遺產。那醉人湖光山色,古老原始而又神秘的的民族風情,原始的宗教文化,如癡如醉的歌舞之鄉(xiāng),是旅游者的天堂。
被摩梭人稱為“母親湖”的瀘沽湖,是瀘沽湖風景名勝區(qū)重要的組成部分,湖的水域面積達50平方公里,海撥2688米,平均水深45米,最深處90余米,透明度高達11米。湖周青山環(huán)繞、森林茂密、古樹參天、流水潺潺。湖內碧波蕩漾、四季清澈、藻花點綴其間。湖中六島,亭亭玉立、林木蔥郁。明代詩人胡墩賦詩云“瀘湖秋水間,隱隱浸芙蓉。并峙波間鼎,連排海上峰。應識仙源近,乘搓訪赤松。”
瀘沽湖隨四季的變化各具特色。陽春三月,周圍桃樹梨花,萬話勝開,爭妍斗艷,湛蘭色的湖水,明凈如鏡,青松綠樹,連峰映湖中,全然一副世外桃源的景象;炎熱的夏天,湖水碧綠,波光粼粼,雨后煙霧繚繞,周圍黛色叢林中,間雜著盛開的紅白杜鵑花,景色宜人,涼爽無比,好一個避暑勝地;金色的秋天,大地一片黃橙橙,金黃色的秋業(yè),點綴著周圍的青山,湖水碧藍,波光閃爍,彩霞飛渡,高空雁鳴;寒冬時節(jié),翠色蒼茫,一日當中,水色多變。 瀘沽湖因為她那天然、奇妙、幽靜的風光,成為人間難得的仙景和旅游勝地,同時又因為、冬暖夏涼,景色宜人,堪稱避暑、療養(yǎng)佳地。
瀘沽湖的人文景觀十分獨特而又豐富多彩。它至今仍然保留著古老的“母系”社會,一家之中以“母親”為首,以“女性”為主,它獨特的“走婚”風俗決定了它獨特的社會背景。滬沽湖養(yǎng)育的摩梭女兒,個個美麗健壯、勤勞善良、情深似海。她們在屬于自己個人所有的花房里編織少女的夢,實現她的情真意摯的愛。她們沒有古圣先賢留下的清規(guī)戒律,沒有孤寂、失落的煩惱、憂傷。她們不奢求不屬于自己的一切,她們不會做金錢、物質和權力的奴隸;她們按照自己的質樸本性,遵循自己心的指引在這塊神奇的土地上無憂無慮地勞動、生活、戀愛,在母親湖的山光水色中最大限度地展示自己純樸的本色。被世人稱為“現代的女兒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