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文字幕完整版高清,宅男宅女精品国产av天堂,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二区,最新色国产精品精品视频,中文字幕日韩欧美就去鲁

首頁 > 范文大全 > 導游詞 > 云南導游詞 > 云南大理導游詞(精選8篇)

云南大理導游詞

發(fā)布時間:2024-10-15

云南大理導游詞(精選8篇)

云南大理導游詞 篇1

  各位朋友:

  大家好!游覽了大理古城,初步感受了此地人文景觀的深邃;現在我們去觀賞蒼山洱海,領略大理的山水之美。

  首先,我們乘游艇去洱海公園。洱海公園又名團山公園,位于下關城區(qū)東北2公里處的團山。它北臨碧波萬頃的洱海,西與蒼山南端的斜陽峰相對。南詔國時,這里是國王的鹿苑。1976年這里新辟為公園,占地1600余畝。山上有動物園和苗圃花壇,廣植大理地區(qū)的各種名花異卉,是一個很好的休憩游覽之地。

  現在游船已到洱海公園臨海長堤,我們離船上岸,這是團山腳下的濱海游覽區(qū)沿著270多級石階拾級而上,我們到達山頂。大家看,這翹角飛檐的樓閣是望海樓,檐下懸匾,上書:玉洱銀蒼”,黑底金字,蒼勁古雅,它是中國慕名畫家吳作人的手筆。望海樓是領略“玉洱銀蒼”的佳境,憑欄遠眺:東邊洱海浩瀚,一碧萬頃,西邊蒼山綿延,莽莽蒼蒼。

  各位朋友,讓我們再次登船,到洱海中去遨游。但我先要向大家介紹是卻是蒼山。先前,我們在大理城,在蒼山腳下的公路上,沒能很好地端詳蒼山雄姿。正如古人所說“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在洱海公園望海樓,視角偏斜,也只能看到蒼山末端,F在,隨著游船不斷前行,我們眼中的蒼山是不是更真切些?有人說,橫斷山脈像一只巨臂,從“世界屋脊”西藏高原向南伸到了云南西部,蒼山就是這支世界著名山脈中云嶺的一個分支。

  蒼山,又名點蒼山,因其山色蒼翠,山頂點白而得名。蒼山共有十九峰。這十九峰從北至南的順序是:云弄、滄浪、五臺、蓮花、白云、鶴云、三陽、蘭峰、雪人、應樂、觀音、中和、龍泉、玉局、馬龍、圣應、佛頂、馬耳、斜陽。十九峰中,馬龍峰最高,海拔4122米。蒼山十九峰,兩峰夾一溪,一共十八溪;溪水東流、注入洱海,十八溪由北向南,基排列為:霞移、萬花、陽溪、芒涌、錦溪、靈泉、白石、雙鴛、隱仙、梅溪、桃溪、中溪、綠玉、龍溪、清碧、莫殘、葶蓂、陽南。

  蒼山景色以雪、云、泉石而著稱。我先向大家介紹蒼山的雪。經夏不消的蒼山雪,是大理“風花雪月”四大名景之最。皚皚蒼山雪,歷代文墨客贊辭頗多, 民間傳說也不少。明代文學家李元陽曾贊美:“日麗蒼山雪,瑤臺十九峰”。

  蒼山的云更是名傳遐邇。云聚云散,有時淡如輕煙,有時濃如潑墨。在變幻多姿的云景中,最神奇的是“望夫云”和“玉帶云”。所謂“望夫云”是指每當冬春時節(jié),蒼山玉局峰頂常會出現一朵孤單的云,忽志忽落,上下飄動,若盼若顧。奇特之處在于它一出現,點蒼山便驟起暴風,刮向洱海。所謂“玉帶云”,是指每當夏末秋初,雨后初晴,蒼山十九峰半山間往往會出現白云朵朵,云朵聚匯,慢慢拉開,宛若潔白的玉帶橫束蒼翠的山腰。綿延數十里,竟日不消散。奇妙的是,“玉帶云”會預兆農業(yè)豐收:它出現次數多,當年就風調雨順。當地白族有農諺:“蒼山系玉帶,餓狗吃白米”。

  蒼山的泉也很有名。十九峰中海拔在3800米以上的峰頂有不少高山冰磧湖泊,這是第四紀冰川留下來的。還有那十八溪的溪水,飛瀑疊泉,四季奔瀉,在清純甘甜泉水的滋養(yǎng)下,蒼山充滿生機。冰磧湖畔,密布著原始森林和許多珍奇林木、奇異花卉,特別應告訴大家的是,蒼山的花卉早就芳名遠播,而且它還使蒼山名揚四海。美國教授羅·蘭開斯特曾說:“在美國有100多萬知道中國云南的大理蒼山,因為他們都種有許多美麗的大理蒼山的杜鵑花。”

  蒼山的石,馳名中外。郭沫若有《詠大理石》詩:“三塔矜高古,順思貞觀年。蒼山韻風月,奇石吐云煙。相在心胸外,涼生肘腋間。天功人力代,海外競珍傳!

  蒼山孕育了大理石,大理石就是蒼山的魂。這種瑰麗的奇石,世界許多地方都有,獨大理的最奇美,且開民得早,因此,全世界凡此奇石均稱為“大理石”,“大理”也因石而名揚天下。

  各位朋友,我們的游船正在前行,現在應該向大家介紹這碧波萬頃的洱海本身了。

  洱海,古稱昆明池、洱河、葉榆澤等;因其狀似人耳,故名洱海。它南北長42公里,東西寬3-9公里,湖岸線長117公里,面積250多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0.5米,最深21.5米,蓄水量28.8億立方米,面積與蓄水量均列云南湖泊第二,在全國淡水湖中居第七位。

  洱海南有彌苴河等注入,西納蒼山十八溪水,東匯波羅江、挖色河、南面的西洱河是惟一出?冢浹t繞入瀾滄江。洱海屬構造湖,湖岸東西多崖壁,北西南三面為沙洲。

  大家看,洱海水深清澈,宛若無瑕的美玉,秀麗無比,它正以廣闊的胸懷歡迎各位來自遠方的賓朋。洱海是中國著名的高原湖泊,早在漢代它已名載史冊。

  “洱海月”是大理四大名景之一。如果在農歷十五月明之夜泛舟洱海,其月格外的亮、格外的圓,其景令人心醉:水中,月圓如輪,浮光搖金;天空,玉鏡高懸,清輝燦燦,從洱海中浴出?粗,看著,水天輝映,你竟分不清是天月掉海,還是海月升天。洱海月為什么如此明亮?科學的結論是:一、洱海水質特別純凈,透明度相當高,其反光極強;二、洱海海面塵埃較少,空氣清新,使得水天相映,月光更加明亮。此外,洱海月之著名,還在于潔白無瑕的蒼山雪倒映在洱海中,與冰清玉潔的洱海月交相輝映,構成銀蒼玉洱的一大奇觀。

  與蒼山雪、洱海月相連的大理四大名景還有上關花、下關風。洱海和蒼山之間的壩子,是一個狹長形的沖積平原。南詔國時,在這一狹長地帶北南兩邊各筑一座小城,扼守要沖,保衛(wèi)王都的安全。北邊的稱龍首關,又稱上關;南邊的稱龍尾關,即今下關。所謂上關花,是指上關“十里香奇樹”,此花原在上關沙坪街的和山寺內,其花大如蓮,年開數百朵,香氣溢四方,花開時節(jié),觀者如云。又因此樹結果殼堅,可做朝珠,故花又稱“朝珠花”。后來,此花絕跡了。前些年,據說有人在蒼山森林中又找到了它。下關風指西洱河谷吹入下關的風,終年不止,尤以冬春為盛,你一進入下關就可以感到下關風的存在。它幾乎每天都以怒號,掃街穿巷,撩衣揭帽,使下關了得到了“風城”的雅號。

  大理的風花雪月四大名景,有小詩一首將其串在一起,便于記憶,亦頗有情趣:下關風,上關花,下關風吹上關花;蒼山雪,洱海月,洱海月照蒼山雪。說到這里,請各位看一看我們白族姑娘的繡花包頭。你可別小看它,它體現了大理四大名景。請看:微風吹來,耳邊雪白的纓穗隨風飄飄灑灑,顯現了下關的風;包頭上絢麗多彩的花朵,代表了上關的花;頂端這白茸茸的絲頭,遠遠看去就像蒼山的雪;整個包頭的形狀就如洱海上的彎月一樣的明麗動人。

云南大理導游詞 篇2

  今天我?guī)Т蠹襾泶罄砉涔,大理是座美麗的城市,在大理市中有許多國家級的風景名勝,今天我就帶大家來看看!

  我們的第一站就是大理三塔。大理三塔,位于大理城北約一公里處。主塔名為千尋塔,高69。13米,是典型的唐代建筑,東面正中有個醒目的石壁,上面有“永鎮(zhèn)山川”四個大字,在這四個大字中,只有“永”字是在一次大地震后保存下來的,剩下的三個字是由黔國公沐英后裔沐世階題的。在一千多年前的大地震中,三座塔都被震斜了,主塔在其后的余震中又恢復原樣,其余兩塔仍有不用程度的傾斜,左塔傾斜10度,右塔傾斜8度?墒牵涍^一年又一年,那兩座塔還是矗立在那,一動不動。在三塔旁還有一個崇圣寺,寺中有五寶:三塔、巨鐘、雨銅觀音、證道歌碑和佛都匾。

  接著,我們就來到了大理古城。大理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是全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它位于蒼山腳下,在古城的大門的正上方有一塊大匾,上面寫著楷書的“大理”二字,在城外還有城墻,城墻高7。5米,厚6米。可惜的是出于保護的目的,古城現在已不讓游人登城游覽了。在大理古城內居住的大部分居民是白族人,城內由許多白族傳統(tǒng)民居,城內的居民不論貧富,都有養(yǎng)花的習慣,所以大理古城也有“家家流水,戶戶養(yǎng)花”之說。大理古城的建筑還保存這原來的舊貌,古色古香。

  最后,我們花了半天的時間乘“杜鵑號”游船游覽洱海。洱海其實不是海,是云南省容量最大的`淡水湖,由于面積大,所以人們稱之為海。它的海拔有1966米。在船上我們欣賞了洱海的美麗景色,還觀看了大理的“三道茶”、“白族歌舞表演”等節(jié)目。

  “風花雪月”是大理著名的景色,上關花:是指大理的茶花舉世聞名;下關風:下關(一個地方)的風很大,夏天的風還有點刺骨的感覺;蒼山雪:在冬季,蒼山雪白雪白的,這個季節(jié)是大理的雨季,所以看不見雪,只見滿山云霧繚繞,更增添了許多神秘的色彩;洱海月:是說在洱海上看月亮,晚上,月亮倒映在水面上,水面上波光粼粼,美不勝收。要欣賞大理的四大景色必須在不同季節(jié)來。

云南大理導游詞 篇3

  大理古城簡稱榆城,位居風光亮麗的蒼山腳下,距大理市下關13公里。大理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是全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大理白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北部,首府大理市,是中國首批優(yōu)秀旅游城市、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和自然保護區(qū)。全州國土面積2.95萬平方公里,總人口328萬,有13個世居民族,少數民族占50%,白族占總人口的三分之一。

  大理歷史悠久,山河壯麗。唐宋時期先后建立的“南詔國”、“大理國”等地方政權延續(xù)500年,一度是云南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全州可供觀光旅游景點達130多處。蒼山洱海珠聯璧合、相互輝映;劍川石寶山唐代石窟被譽為“西南敦煌”;佛教圣地雞足山與中國四大佛教名山齊名;巍寶山系南詔發(fā)祥地,有規(guī)模宏大、保存完整的道教觀宇建筑群;洱海源頭的茈碧湖、溫泉聞名中外。加之獨特的旅游條件,海外媒介將大理譽為 “東方日內瓦”。

云南大理導游詞 篇4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大理古城參觀游覽。我是此次大理古城的導游_X,我很榮幸陪同大家一起參觀游覽,下面將由我來為大家講解大理古城。

  大理古城位于云南西部,又名葉榆城、紫城,屬于國家AAAA級景區(qū)。其歷史可追溯至唐天寶年間,南詔王閣邏鳳筑的羊苴咩城,為其新都。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古城始建,占地面積3平方公里。方圓十二里,城墻高二丈五尺,厚二丈。東西南北各設一門,均有城樓,四角還有角樓。解放初,城墻均被拆毀。1982年,重修南城門,門頭“大理”二字是集郭沬若書法而成。1982年2月8日,國務院公布大理古城為中國首批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在古城內分布了14處市級以上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承載著大理歷史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是大理旅游核心區(qū)。由南城門進城,一條直通北門的復興路,成了繁華的街市,沿街店鋪比肩而設,出售大理石、扎染等民族工藝品及珠寶玉石。街巷間一些老宅,也仍可尋昔日風貌,庭院里花木扶疏,鳥鳴聲聲,戶外溪渠流水淙淙!叭乙谎劬,一戶幾盆花”的景象依然。在古城西北1公里處,就是被國務院列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大理三塔,與古城西南角的弘圣寺一塔遙遙相對,為古城增添了一層燦爛的色彩。

  大理古城的城區(qū)道路仍保持著明、清以來的棋盤式方格網結構,素有九街十八巷之稱。南北對峙的兩座城樓被修復一新。從蒼山俯看大理古城,文獻樓、南城門樓、五華樓,北城門樓一字排開,巍峨雄壯,使古城透出一種誘人氣韻。街道兩旁,白族民居古香古色。大理古城鳥瞰圖古城第一門一一文獻樓。位于大理古城南門外1公里的文獻樓,素有古城第一門之稱,是大理古城的標志性建筑。始建于清康熙年間。樓額懸掛云南提督偏圖于康熙四十年(公元1701年)所題的“文獻名邦”匾額,故名文獻樓。文獻樓橫跨在南面進入大理古城通道上,道路兩旁柳樹成蔭,拂面依依,頗有詩情畫意,是官府迎送達官貴人的門戶。文獻樓為兩層歇山式土木石結構的鏑樓,具有典型的白族建筑特色,它矗立在磚石結構門洞上面,雄偉壯麗。

  【洋人街一一護國路】。古城內東西走向的護國路,被稱為“洋人街”。這里一家接一家的中西餐館、咖啡館、茶館及工藝品商店,招牌、廣告多用洋文書寫,吸引著金發(fā)碧眼的“老外”,在這里流連躑躅,尋找東方古韻,漸成一道別致的風景,深街幽巷,由西到東縱橫交錯,全城清一色的清瓦屋面,鵝卵石堆砌的墻壁,顯示著古城的古樸、別致、優(yōu)雅。街巷間一些老宅,也仍可尋昔日風貌,庭院里花木扶疏,鳥鳴聲聲,戶外溪渠流水淙淙。街道是寬大的青石板路面,街道兩邊仿古建筑很陳舊了。有的還長著青苔呢。門窗上雕刻著復雜精細的圖案。房子的房前或是旁邊都植樹養(yǎng)花了。輕風中綠樹婆娑,花樹輕輕搖曳。街道不斷地潺潺流水,非常清澈。據說是從蒼山流下來的。

  大理古城古南詔的“天衛(wèi)第一樓”一一五華樓。五華樓是古代南詔王的國賓館,又叫五花樓。從南詔開始,五華樓多次被燒毀,又多次得到重建,也越建越小。五華樓一帶,已經形成一定規(guī)模的書畫市場,經營品種包括書法,國畫類的山水花鳥、人物等等,還有皮畫、油畫等交易十分活躍。大理古城_堂。大理古城_堂位于大理古城復興路和平路交叉處,始建于1904年6月,當時稱“中華_禮拜堂”。1956年,更名為“大理_合一會”。1980年,又更名為“大理古城_會”。20__年再次更名為“大理古城_堂”。20__年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教堂主體結構為土木結構、四撇水瓦屋頂,保持著西歐教堂的風格,又具有濃郁的白族建筑特色,是一座中西結合式教堂。

  大理歷史深遠,素有“文獻名邦”美名。悠久的歷史和璀璨的文化,給大理留下了豐富的文物古跡。而在玉洱銀滄之間,寒冬悄悄而至時候,正是大理古城的“風”最撩人的時節(jié)。四季花常開,自然風光綺麗多姿,蒼山如屏,洱海如鏡,蝴蝶泉深幽詭秘,風、花、雪、月四大奇景,深深吸引著古今中外的游客。每年春、冬是下關的風季,一年之中,平均有35天以上的大風,最大風速達10級,下關因此而贏得了“風城”的雅號。下關風的形成是因為蒼山十九峰太高,擋住了東西兩面的空氣對流,而蒼山斜陽峰和哀牢山脈的者摩山之間的下關天生橋峽谷便成了下關空氣對流的出口,所以下關的風特別大。下關風還有一種奇異的自然景象:如人朝北走,風自南面吹來,風揭行人頭上的帽子,自應落于身前,誰知是落在身后;如人向南走,風迎面吹來,揭行人頭上的帽子,理應落在身后,反而落在面前。養(yǎng)花種樹,已成為傳統(tǒng)的習俗,每家每戶都有一個大小不等的花園,名貴的大理山茶花、杜鵑花,爭奇斗艷、傲雪開放,各種紅花綠葉劃伸出墻外,連成一條條花巷,芬芳的花香四時不絕,彌漫了全城。清洌的泉水,從蒼山上流進城里,穿街繞巷,經過一家家門前,洗凈污垢污染,大街小巷,叮咚的水聲不絕于耳,如彈奏的三弦。“家家流水,戶戶養(yǎng)花”名不虛傳。歷史悠久,極負盛名的一年一度民族傳統(tǒng)盛會“三月街”,就在城西的蒼山腳下舉行。

  關于大理古城的介紹就為大家講到這里,現在大家可以自由參觀一下,按照計劃的時間回到這里,祝大家玩得愉快。

云南大理導游詞 篇5

  大理古城簡介:

  大理古城簡稱榆城,位居風光亮麗的蒼山腳下,距大理市下關13公里。大理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是全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大理古城東臨洱海,西枕蒼山,城樓雄偉,風光優(yōu)美。大理城的規(guī)模壯闊,方圍12里,原城墻高7.5米,厚6米,東西南北原有四座城門,上有城樓。如果說,自治州首府下關給人以繁盛、喧鬧的印象,那么大理古城則是古樸而幽靜。 城中有一貫穿南北的大街,街邊有各種專賣大理石制品、扎染、草編等名特產品的店鋪和風味十足的白族飲食店。 城內流淌著清澈的溪水,到處可見古樸雅的白族傳統(tǒng)民居,這里居民不論貧富,都有在庭院內養(yǎng)花種草的習慣。大理古城也就有“家家流水,戶戶養(yǎng)花”之說。 大理古城距下關很近,乘公共汽車十多分鐘即可到達,城內各汽車站和主要賓館前都有車前往。也可由下關乘小馬車前往,不過千萬要在上車前談好價錢。 到大理古城旅游,如要留宿,城內有許多按照白族傳統(tǒng)民居建造的旅館可供選擇,價格不算貴。

  風花雪月

  在大理當地,白族人民有一首世世代代傳誦的謎語詩,詩曰:

  蟲入鳳窩不見鳥(風),七人頭上長青草(花);

  細雨下在橫山上(雪),半個朋友不見了(月)。

  這首詩謎的謎底就是大理最著名的風花雪月四景:“下關風”、“上關花”、“蒼山雪”、“洱海月”。

  下關風

  每年春、冬是下關的風季,一年之中,平均有35天以上的大風,最大風速達10級,下關因此而贏得了“風城”的雅號。

  下關風的形成是因為蒼山十九峰太高,擋住了東西兩面的空氣對流,而蒼山斜陽峰和哀牢山脈的者摩山之間的下關天生橋峽谷便成了下關空氣對流的出口,所以下關的風特別大。下關風還有一種奇異的自然景象:如人朝北走,風自南面吹來,風揭行人頭上的帽子,自應落于身前,誰知是落在身后;如人向南走,風迎面吹來,揭行人頭上的帽子,理應落在身后,反而落在面前。

  上關花

  上關位于大理蒼山云弄峰之麓,是自唐代以來形成的拱衛(wèi)大理的要塞。在關外花樹村有棵名“十里香”的花樹,傳說為仙人呂洞賓所種,花大如蓮,每年開12瓣,閏年開13瓣,花色黃白相間,美麗誘人。據《大理府志》記載和民間傳說,上關的和山花(十里奇香樹)系優(yōu)曇一類花卉,花狀如牡丹,大若拳頭,色白而微黃,果殼黑而堅硬,可作朝珠故又稱“朝珠花”。據記載此花在元朝至正年間尚存。

  白族人民養(yǎng)花愛花已成習慣。現在的“上關花”是木蓮花,此花在大理境內到處都可以見到。

  蒼山雪

  因蒼山海拔高,山頂氣溫低的緣故,積雪較厚,長年不化,即使到了夏季也是白雪皚皚、銀裝素裹、燦爛炫目。

  觀賞蒼山雪,要在一定的位置、較遠的距離,才可以全面看到這一壯觀奇景,到了近處,又為群山所擋,只能看到片段的雪景。

  洱海月

  洱海的水,透明度較高,湖面碧波蕩漾,每當風和日麗的夜晚, 行近洱海之濱,仰望天空,玉鏡高懸,俯視海面,萬頃銀濤,一輪明月在海中隨波飄蕩。

  每到農歷八月十五日的中秋節(jié)晚上,居住在大理洱海邊的白族人家都要將木船劃到洱海中,欣賞相映在海中的金月亮,天光、云彩、月亮和海水相映在一起,形成一幅優(yōu)美的圖畫。

  三道茶——喝不透過往意境

  在大理,三道茶本來是白族喜筵上招待貴客的風俗,現在多作為民俗表演了。

  第一道茶,稱之為“清苦之茶”,寓意做人的哲理:“要立業(yè),先要吃苦。”第二道為“甜茶”,當客人喝完第一道茶后,主人重新用小砂罐置茶、烤茶、煮茶,與此同時,還得在茶盅內放入少許紅糖、乳扇、桂皮等,待煮好的茶湯傾入八分滿為止。第三道茶稱之為“回味茶”,其煮茶方法相同,只是茶盅中放的原料已換成適量蜂蜜、少許炒米花、若干;ń贰⒁淮楹颂胰,茶容量通常為六七分滿。

  三道茶沖泡程序說來繁復,一般不過是三杯茶湯一一敬過罷了。所謂一苦、二甜、三回味,喝過一番,卻無論如何感覺不到原有的意境了,未免多少讓人有些失望。

  古城第一門——文獻樓

  位于大理古城南門外1公里的文獻樓,素有古城第一門之稱,是大理古城的標志性建筑。

  始建于清康熙年間。樓額懸掛云南提督偏圖于康熙四十年(公元1720xx年)所題的“文獻名邦”匾額,故名文獻樓。“文獻名邦”匾兩側有清代文人周仁所寫的長聯:“朔溯漢唐以還,張叔傳經,杜公講學,碩彥通儒代有人,莫讓文獻遺風暗消在新潮流外;登樓臺而望,鷲嶺夕陽,鶴橋小路,熙來攮往咸安業(yè)。但愿妙香古國常住于大世界中”。這幅時聯簡單明了地介紹了大理古國風情。樓上楹聯還有佚名氏的“百二山河雙鶴拓;千秋文獻一樓存”。 另有“文獻樓”、“南詔故都”等匾額。樓的東墻上還鑲嵌著一塊刻有“張叔盛覽故里”六字的石碑,傳說漢代大理人張叔盛覽負笈外出求學,是大理最早的漢文化傳播者。這些碑刻楹聯都是張揚大理人杰地靈的,使外來者未進城即感受到大理文化之風,建樓者頗具匠心。

  文獻樓橫跨在南面進入大理古城通道上,道路兩旁柳樹成蔭,拂面依依,頗有詩情畫意,是官府迎送達官貴人的門戶。

  文獻樓為兩層歇山式土木石結構的鏑樓,具有典型的白族建筑特色,它矗立在磚石結構門洞上面,雄偉壯麗。

  文獻樓歷史上幾毀幾修,文獻樓重建工作于1998年11月28日開工,1999年4月29日竣工。重建后的文獻樓東西寬60米、南北長30米,主樓高24米,建筑面積1600平方米。

  從蒼山俯看大理古城,文獻樓、南城門樓、五華樓,北城門樓一字排開,巍峨雄壯,使古城透出一種誘人氣韻。街道兩旁,白族民居古香古色。[cy_page]

  古南詔的“天下第一樓”——五華樓

  五華樓位于中國著名歷史文化名城大理,是古代南詔王的國賓館,又叫五花樓。

  從南詔到元朝滅亡,大理發(fā)生五次大地震,每次地震必引發(fā)火災,五華樓三次被火燒毀,又三次得到重建,由于蒼山巨大的樹木已越來越難以找到,五華樓也越建越小,在新建或重建五華樓工程中,劍川木雕是必不可少的。劍川素有白族木雕之鄉(xiāng)美稱,木雕藝術蜚聲海內外,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早在唐代,劍川白族木匠就承擔了五華樓木雕構件的制作。

  明朝初年,五華樓在戰(zhàn)亂中又被燒毀,明洪武年間,在易址重修大理古城時,將城中的鐘鼓樓改稱五華樓,但其規(guī)模格局已遠遠不如南詔時期的五華樓。1862年,清代地方官又集資重修五華樓,文化大革命時期,五華樓被拆除,里面發(fā)現七十多塊元碑,1998年,大理州政府撥款重建五華樓。

  今天的五華樓一帶,已經形成一定規(guī)模的書畫市場,經營品種包括書法,國畫類的山水花鳥、人物等等,還有皮畫、油畫等交易十分活躍,五華樓散發(fā)出新的活力。

  古南詔國賓館

  南詔在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公元737年南詔王皮羅閣在唐王朝的支持下,幾經戰(zhàn)爭兼并,統(tǒng)一了六詔,建立起中國西南民族史上少數民族地方政權。南詔國歷時253年,與唐代相紿終。

  南詔國最先定都太和城,公元779年,南詔王異牟尋遷都羊苴咩城。羊苴咩城的整個布局井然有序、莊重威嚴,很有王權的氣概。其內部結構分五大部分,即宮、廷,高級官僚住宅區(qū)、南北通衢和客館,南詔王豐佑在位時修建起五華樓,成為羊苴咩城的第六部分 。

  豐佑為南詔國第十代君主。在位期間,南詔國強盛一時,還屢次派兵侵入唐朝領土,有一次竟遠征并攻下四川成都。

  豐佑統(tǒng)治南詔時期,崇佛之風特別興盛,佛寺遍布云南境內,有小寺三干,大寺八百,現在著名的崇圣寺三塔、石寶山石窟等,都與豐佑有著密切關系。

  唐大中十年,即公元856年,南詔王豐佑在羊苴咩城內修建了一座宏偉的五華樓。周長2.5公里,高30多米,可以居住一萬多人,下面還可以豎起五丈高的旗桿。

  羊苴咩城作為南詔國中晚期的都城達120xx年之后,以后鄭氏的“太長和國”,趙氏的“大天興國”,楊氏的“大義寧國”以及段氏的“大理國”,都以羊苴咩城為國都。五華樓作為國賓館的歷史也達數百年之久。每年三月十六,南詔時期的南詔王以及后來大理國的大理王都會在五華樓會見西南夷各個小國君長,和其他一些重要賓客,賜以酒席佳肴,奏以南詔、大理時期的音樂。

云南大理導游詞 篇6

  前日我們去了神奇的石林,今天我們要去美麗的古城大理,F在的大理就是幾千年前的'大理國,開國君主段思平。大理是白族自治州,主要居住的民族是白族,男人被稱為阿鵬哥,女人被稱為金花。大理還是電視劇《天龍八部》的主要拍攝地。大理最著名的“下關風、上關花、蒼山雪、洱海月”被稱為風花雪月。在大理我們游玩了許多著名的景點,請聽我一一講述。

  我們先到達崇圣寺三塔,崇圣寺視為大佛祖釋迦牟尼建造的,一共三個寺廟、三座佛塔。三個寺廟里有彌勒佛、十一面觀音、金身羅漢等等。接著我們去了大理古城,大理古城是古代大理國的遺址,現在成為旅游景點。我們參觀了銀器加工的地方,銀子通過人工設計、燒制、敲打加工成各式各樣的飾品,柜臺上許許多多的銀器亮閃閃地呈現在來往的游客面前。有大的、小的、粗的、細的、圓的、方的;有項鏈、戒指、手鐲等等,款式豐富吸引著許多游客。大理還有一樣非常著名的物品那就是---大理石。在大理石場我們看到了大理石制作的茶幾、茶壺、牙簽盒、磨腳器、象棋、貔貅、魚缸、花瓶、各種動物···這些大理石制作的物品直看得人眼花繚亂,可以讓游客看個夠、買個夠。

  最后一個目的地是洱海。其實洱海是一個湖,只是因為它太大了,所以當地人把它當成海,又因為它的形狀像只耳朵,所以被稱為洱海。我們坐著可以容納上千人的大游輪在洱海上游玩。在游船上欣賞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白族三道茶表演。還品嘗了三道茶,三道茶的味道是一苦二甜三回味。媽媽說這就像我們的生活一樣,只有通過辛苦的勞動才會得到香甜的果實,明白了這個道理才會回味我們的生活。

云南大理導游詞 篇7

  大理古城簡稱榆城,位居風光亮麗的蒼山腳下,距大理市下關13公里。大理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是全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大理古城東臨洱海,西枕蒼山,城樓雄偉,風光優(yōu)美。大理城的規(guī)模壯闊,方圍12里,原城墻高7.5米,厚6米,東西南北原有四座城門,上有城樓。如果說,自治州首府下關給人以繁盛、喧鬧的印象,那么大理古城則是古樸而幽靜。

  城中有一貫穿南北的大街,街邊有各種專賣大理石制品、扎染、草編等名特產品的店鋪和風味十足的白族飲食店。

  城內流淌著清澈的溪水,到處可見古樸雅的白族傳統(tǒng)民居,這里居民不論貧富,都有在庭院內養(yǎng)花種草的習慣。大理古城也就有“家家流水,戶戶養(yǎng)花”之說。

  大理古城距下關很近,乘公共汽車十多分鐘即可到達,城內各汽車站和主要賓館前都有車前往。也可由下關乘小馬車前往,不過千萬要在上車前談好價錢。

  到大理古城旅游,如要留宿,城內有許多按照白族傳統(tǒng)民居建造的旅館可供選擇,價格不算貴。

云南大理導游詞 篇8

  理位于云南省中部偏西,總面積 29459平方公里,地域遼闊,資源豐富,山川秀麗,四季如春,是祖國大西南一塊待開發(fā)的寶地。全州轄一市十一縣,是一個居住著漢、白、彝、回、傈僳、藏、納西等26個民族的地區(qū),1999年末總人口326.09萬人,少數民族人口約占50%,其中白族人口108.53萬人,是一個以白族為自治民族的自治州,是聞名于世的電影“五朵金花”的故鄉(xiāng)。

  州府所在地大理市,是滇緬、滇藏公路交匯地,滇西的交通樞紐;是歷史上我國與東南亞各國文化交流、通商貿易的重要門戶;是唐代南詔和宋代大理國五百年都邑所在地,素稱“文獻名邦”;以“風、花、雪、月”著稱的大理,現為國家對外開放城市、全國首批公布的24個歷史文化名城和44個風景名勝區(qū)之一、全國文化先進市、中國優(yōu)秀旅游城市。

  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內的南詔崇圣寺三塔,劍川石寶山石窟,賓川佛教圣地雞足山,以及挺拔雄偉的蒼山,明媚清澈的洱海,蝴蝶泉的湖光山色,構成了一幅美麗而又神奇的畫卷。大理以其秀麗的自然風光,豐富的文物古跡,優(yōu)美的民族風情為特色而聞名遐邇,吸引著無數中外游客。

  大理州地處金沙江、瀾滄江、怒江流域,水力資源充裕;“三江”成礦帶地質構造復雜,礦產資源豐富,已部分開發(fā)利用的有鶴慶錳礦、鉛礦,云龍錫礦、銀銅礦,巍山、漾濞的銻礦,永平的銅鈷礦等。待開發(fā)的鉑、鈀、金、銅、鐵、鉛、鋅、鎢、鎳等金屬礦床礦點前景可觀。14種非金屬礦中,大理石頗享盛名,硅藻土、石英砂、花崗石等儲量豐富,開發(fā)條件較好。全州境內多樣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形成極其復雜的植被類型,貯存著品種繁多的動植物資源,僅對蒼山調查就有高等植物3000多種,列入國家保護的有31種;全州已知達到國家和省級保護的珍稀鳥獸有27種。由于土地肥沃,農業(yè)盛產水稻、玉米、小麥、蠶豆,經濟作物主產烤煙、茶葉、甘庶、香葉油、核桃、中藥材等。大理市“滇榆一號”水稻單產曾創(chuàng)世界粳稻之冠;盛產的云南烤煙年產近百萬擔,中、上等煙葉占85 %左右, 自1984年起曾連續(xù)3年被評為全國優(yōu)質烤煙先進州,1995 年再次被評為全國先進產區(qū);漾濞核桃是全國縣級主產前三名之一……。豐富多采的資源,為自治州經濟發(fā)展提供了優(yōu)越條件。

  熱情好客的白州人民歡迎您到大理來!在這里,您可以飽覽云南旅游資源的精萃,可以領略地道的民族風情和民俗,還可以為開展經濟技術合作大展宏圖,達到共同富裕的目的。

  白族三道茶

  白族“三道茶”指的是“苦茶”、“甜茶”、“回味茶”。頭道苦茶又稱“烤茶”或“百斗茶”,先苦后甘,能提神補氣,使人神輕氣爽;三道回味茶,放有花辣等佐料,喝了能滿口清香,回味無窮。

  白族三道茶源遠流長,起源于唐初,之后不斷得到發(fā)展,到了唐南詔國中后期,佛教在大理興起,寺廟里倡導坐禪飲茶,游客也喜歡飲茶止渴,使茶道發(fā)展不小。經過宋、元時期到了明、清之際,白族家室多愛飲烤茶,招待客人飲甜茶,在婚事、節(jié)日期間專飲“三道茶”。隨著旅游事業(yè)的發(fā)展,如今白族三道茶已發(fā)展到極富內涵的茶文化的高度,形式上每道茶之間都伴有3—5個歌舞節(jié)目,使參飲者既能品茶,又能賞心悅目,含義上寓以人生為“一苦”、“二甜”、“三回味”的哲理。

云南大理導游詞(精選8篇) 相關內容:
  • 云南大理的導游詞十四篇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大理古城參觀游覽。我是此次大理古城的導游_X,我很榮幸陪同大家一起參觀游覽,下面將由我來為大家講解大理古城。大理古城位于云南西部,又名葉榆城、紫城,屬于國家AAAA級景區(qū)。...

  • 云南大理導游詞(通用12篇)

    今天我?guī)Т蠹襾泶罄砉涔,大理是座美麗的城市,在大理市中有許多國家級的風景名勝,今天我就帶大家來看看!我們的第一站就是大理三塔。大理三塔,位于大理城北約一公里處。主塔名為千尋塔,高69。...

  • 云南大理導游詞500字(精選4篇)

    大理州,全名大理白族自治州,地處云南省中部偏西,東鄰楚雄州,南靠普洱、臨滄地區(qū),西與保山地區(qū)、怒江州相連,北接麗江地區(qū)。大理州歷史悠久,素有文獻名邦的美稱,是云南最早的文化發(fā)祥地之一。...

  • 云南大理導游詞范文(精選7篇)

    大理州,全名大理白族自治州,地處云南省中部偏西,東鄰楚雄州,南靠普洱、臨滄地區(qū),西與保山地區(qū)、怒江州相連,北接麗江地區(qū)。大理州歷史悠久,素有文獻名邦的美稱,是云南最早的文化發(fā)祥地之一。...

  • 云南大理導游詞(精選7篇)

    各位朋友:大家好!游覽了大理古城,初步感受了此地人文景觀的深邃;現在我們去觀賞蒼山洱海,領略大理的山水之美。首先,我們乘游艇去洱海公園。洱海公園又名團山公園,位于下關城區(qū)東北2公里處的團山。...

  • 關于云南大理導游詞(精選7篇)

    大理古城簡稱榆城,位居風光亮麗的蒼山腳下,距大理市下關13公里。大理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是全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 云南大理導游詞(精選7篇)

    前日我們去了神奇的石林,今天我們要去美麗的古城大理,F在的大理就是幾千年前的大理國,開國君主段思平。大理是白族自治州,主要居住的民族是白族,男人被稱為阿鵬哥,女人被稱為金花。大理還是電視劇《天龍八部》的主要拍攝地。...

  • 云南大理的導游詞(通用8篇)

    各位朋友:大家好!游覽了大理古城,初步感受了此地人文景觀的深邃;現在我們去觀賞蒼山洱海,領略大理的山水之美。首先,我們乘游艇去洱海公園。洱海公園又名團山公園,位于下關城區(qū)東北2公里處的團山。...

  • 云南大理導游詞500字(精選5篇)

    大理古城簡稱榆城,位居風光亮麗的蒼山腳下,距大理市下關13公里。大理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是全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 云南大理的導游詞(精選11篇)

    大理州,全名大理白族自治州,地處云南省中部偏西,東鄰楚雄州,南靠普洱、臨滄地區(qū),西與保山地區(qū)、怒江州相連,北接麗江地區(qū)。大理州歷史悠久,素有文獻名邦的美稱,是云南最早的文化發(fā)祥地之一。...

  • 云南大理導游詞(精選9篇)

    大理古城簡稱榆城,位居風光亮麗的蒼山腳下,距大理市下關13公里。大理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是全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 云南大理的導游詞(精選13篇)

    大理古城簡稱榆城,位居風光亮麗的蒼山腳下,距大理市下關13公里。大理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是全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大理古城東臨洱海,西枕蒼山,城樓雄偉,風光優(yōu)美。...

  • 云南大理導游詞(通用10篇)

    大理古城簡稱榆城,位居風光亮麗的蒼山腳下,距大理市下關13公里。大理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是全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 云南大理導游詞(通用18篇)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大理古城參觀游覽。我是此次大理古城的導游_X,我很榮幸陪同大家一起參觀游覽,下面將由我來為大家講解大理古城。大理古城位于云南西部,又名葉榆城、紫城,屬于國家AAAA級景區(qū)。...

  • 云南大理導游詞(精選14篇)

    各位朋友:大家好!游覽了大理古城,初步感受了此地人文景觀的深邃;現在我們去觀賞蒼山洱海,領略大理的山水之美。首先,我們乘游艇去洱海公園。洱海公園又名團山公園,位于下關城區(qū)東北2公里處的團山。...

  • 云南導游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