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文字幕完整版高清,宅男宅女精品国产av天堂,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二区,最新色国产精品精品视频,中文字幕日韩欧美就去鲁

首頁 > 范文大全 > 導(dǎo)游詞 > 云南導(dǎo)游詞 > 美麗云南經(jīng)典導(dǎo)游詞(精選5篇)

美麗云南經(jīng)典導(dǎo)游詞

發(fā)布時間:2022-08-22

美麗云南經(jīng)典導(dǎo)游詞(精選5篇)

美麗云南經(jīng)典導(dǎo)游詞 篇1

  坐落在民族文化大省云南中的古鎮(zhèn),和順古鎮(zhèn)其封閉、傳統(tǒng)、安定的環(huán)境,完整地保留了中國明清文化的特色,被譽為中國古代建筑的活化石。雖然和順古鎮(zhèn)都在開客棧搞建設(shè),但是走進(jìn)和順古鎮(zhèn)的一剎那,還是顯得安靜祥和,沒有喧囂。這里曾是馬幫重鎮(zhèn)、古“西南絲綢之路”的必經(jīng)之地,各種外來文化在此交融,但除去這些光環(huán),和順仍然保持著其古樸的風(fēng)格不曾改變。

  和順是一座歷史悠久始建于明朝的古鎮(zhèn),當(dāng)?shù)貪h族大多是明初到云南從事軍屯和民屯的四川人、江南人、中原人的后代。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藍(lán)玉、沐英攻大理,分兵鶴慶、麗江、金齒,俱下。”(《明史·太祖本紀(jì)》)和順寸、李、尹、劉、賈五姓,原籍四川重慶府巴縣,其祖先就是此時奉命隨傅有德、蘭玉、沐英征金齒、騰越南來的。事平,駐軍騰越,均以軍功得封。如劉繼宗授總旗官;尹圖功授指揮,贈武略將軍;寸慶領(lǐng)衛(wèi)指揮職兼隨軍參贊;李波、賈受春亦授指揮。因云南距京城遠(yuǎn),邊境多戰(zhàn)亂,于是設(shè)鎮(zhèn)守云南總兵官,沐氏世襲此職。作為沐氏部下之和順五姓祖人,亦得襲官授田,世代留守邊地,后居“陽溫敦村”(和順古稱)!秳⑹霞易V》敘其始祖與寸氏祖遍覽騰陽,最后發(fā)現(xiàn)此地,嘖嘖稱贊說:“四時和煦之氣,洋溢于郊坼……一兩人心甚慕,不忍舍去。接踵而到的是,來自湖南的張姓,來自南京的趙姓、釧姓,來自河南的許姓。張、趙、釧、楊到騰沖時間約在明洪武末年,許姓則是正統(tǒng)年隨王驥征麓川而來。之前尚有曾、蔣、丘、番、馮姓,可能遷居他處。

  這些人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有的文化素質(zhì)較高,雖為生活所迫,背景離鄉(xiāng),位于高原極邊,但和順的村落風(fēng)貌、民居建筑、民間工藝,無不浸潤和保存了中原文化精髓,同時,它又是一個“外向型”的社會,游子們吸收了外國文化的精髓,與傳統(tǒng)本地文化交流整合,創(chuàng)造出了有著和順特色的地域文化。

  和順有著一般小鎮(zhèn)的特色,傳統(tǒng)的小鎮(zhèn)建筑,淳樸的人們。但這里卻沉淀著600多年的歷史文化,有著歷經(jīng)多少滄桑巨變的傳統(tǒng)民居。據(jù)了解,這里的傳統(tǒng)民居多達(dá)1000多座,其中清代民居有100多幢,被譽為中國古代建筑的活化石;其建筑風(fēng)格,有“三坊一照壁”、“四合院”、“四合五天井”等,在這里你可以領(lǐng)略到徽派建筑粉墻黛瓦的神韻,也可以尋覓到西方建筑的元素。尤其是那老宅的門窗木雕,各種雕刻造型栩栩如生。宅院中尤具地域特色的是以火山石堆砌的石階,遇到雨水天氣,能很好的起到了防滑作用。

  走進(jìn)和順,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是一派如詩如畫的風(fēng)光,山清水秀,垂柳拂案,綠影婆娑!斑h(yuǎn)山茫蒼蒼,近水河悠揚,萬家坡坨下,絕勝小蘇杭!薄駠侠罡聪壬谠娭腥绱速澷p和順。

美麗云南經(jīng)典導(dǎo)游詞 篇2

  各位朋友,我們現(xiàn)在去大觀樓觀光。請大家往車子左邊看,這里有處河灣,這個河灣自清代始稱為“篆塘”!白睘闈h字形體行草隸篆的篆,塘就是水塘的“塘”字。在這里,“篆”同“轉(zhuǎn)”諧音,意思就是流水轉(zhuǎn)灣處。車行的左邊,我們沿河而行,據(jù)傳,這條河是在清康熙年間,吳三桂統(tǒng)治云南時,疏挖了自滇池沿岸晉寧、昆陽、呈貢等地運糧到昆明的河道,古稱西門河(因在昆明明清古城小西門外),俗稱“運糧河”。今稱“篆塘河”或“大觀河”,是一條人工河道。;

  大觀樓公園座落在昆明城西南郊的滇池之濱,與蒼翠連綿的太華山隔水相望。公園碧水漣漪、長堤垂柳、夏荷秋菊、樓外有樓、景外有景,是一個風(fēng)光秀麗之湖泊公園。更因為有孫髯翁的“古今第一長聯(lián)”而聞名遐邇。

  元明以來,不斷開挖?诤樱岢厮幌陆,水域縮小,現(xiàn)在大觀樓一帶,才漸漸露出水面,成為小島。因與太華山隔水相對,故名“近華浦”。

  據(jù)徐霞客《游太華山記》載:“出省城,西南二里下舟,兩岸平疇夾水。十里田盡,崔葦滿澤,舟行深綠間,不復(fù)知為滇池巨流,是為草海。草間舟道甚狹,遙望西山繞臂東出,削崖排空,則羅漢寺也!庇纱丝磥,近華浦在明末仍是蘆葦沼澤,與滇池草海連成一片,尚未形成風(fēng)景名勝區(qū)。

  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湖北籍和尚乾印在近華浦結(jié)一茅底,講《妙法蓮華經(jīng)》,聽者常千人。后來,善男信女募化將茅庵修為觀音寺,游客逐漸增多,便成了城郊名勝。

  大觀樓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云南巡撫王繼文看中這里的湖光山色,在此大興土木,挖池筑堤,植花種柳,建樓二層。此樓因面臨滇池,觀遠(yuǎn)浦遙岑,風(fēng)帆煙樹,擅湖山之勝,遂命名“大觀樓”。后來又相繼建華嚴(yán)閣、催耕佰、觀稼堂、涌月亭、澄碧堂等,成為昆明的游覽勝地。

  清道光八年(1820_年),云南按察使翟錦觀將大觀樓由原來的二層改建為三層。咸豐三年(1853年),皇帝詢問滇池形勢,兵部侍郎何彤云歷陳大觀情形。咸豐帝聽后,御書“拔浪千層”匾額,頒賜大觀樓。以后,大觀樓曾先后遭兵燹和大水而被毀滅。光緒九年(1883年),云貴總督岑毓英命住持性田和尚重新修建,保存至今,就是今天的大觀樓。

  當(dāng)年大觀樓建成之后,由于秀逸之湖光山色,甚至有人將其稱為“省城第一名勝”。達(dá)官貴人,文人墨客,每于良辰佳日,登樓賞景,或歡宴賓朋,或彈歌相慶,或飲酒賦詩,可謂盛極一時。兩三百年來,大觀樓留下了許多詩文楹聯(lián),但多為吟風(fēng)弄月、離情別緒之作。就在乾隆年間,一位寒士出類不群,一掃俗唱,寫出了具有深廣社會內(nèi)容的“海內(nèi)第一聯(lián)”,一時驚動儒林。請問諸位,在座有人知道這是一副怎樣的對聯(lián),作者是誰嗎?

  看來我們車上博學(xué)多才、學(xué)富五車者大有人在,這位客人說對了,那正是我們今天要去觀賞的主要內(nèi)容——大觀樓長聯(lián),作者孫髯翁。長聯(lián)因景抒情,借史述懷,有如一篇辭采燦爛,文氣貫注的抒情散文,不少人為之贊賞叫絕,將其稱為海內(nèi)長聯(lián)第一佳者。

  這里,我們先說一段題外話。前邊不遠(yuǎn),我們看見大觀河與公路上有一條鐵道,一條公路。這條公路一直可以通到大理、保山、瑞麗,最后可到達(dá)緬甸,就是著名的抗日戰(zhàn)爭時期開通的中國運輸生命線——滇緬公路。這條鐵路呢,是1958年動工,1970年7月1日建成通車的成昆鐵路,全長1083千米,沿途高山深澗連綿不斷,工程之艱巨令人驚嘆,全線共鑿隧道427個,架橋梁653座,是目前我國鐵路線中隧道最長的一條鐵路。

  大觀樓公園到了,請大家?guī)Ш米约旱馁F重物品和相機、膠卷;各位請注意,集合時間是一小時后,喜愛攝影的朋友也請注意時間,及時返回集合地點,前面就是停車處,請大家記好我們的車號。

  這里詩園大門,門額的“大觀樓”三個字是清代呈貢書法家孫鑄(鐵舟)所書。大觀樓在民國七年(1920_年)由云南督軍唐繼堯辟為公園,如今直呼其名“大觀樓”或叫“大觀公園”。

  大家請到這邊來。請看,這是大觀公園的導(dǎo)游圖。從圖上可以看出,大觀公園大致可分為三個片區(qū):這是我們要去的近華浦,大觀樓主景區(qū),著名的大觀樓長聯(lián)就掛在大觀樓前,公園主要的亭臺水樹也大都集中在這一片,我們重點觀賞這個景區(qū)。我們現(xiàn)在進(jìn)入了垂楊夾道,荷池分列的主游路。大家請看,在右邊荷塘的柳樹叢之外,有一片非常別致的建筑,它們有著濃郁的民族風(fēng)格。請大家猜猜,這些建筑屬于公園的哪一部分?為什么剛才我們看到的公園導(dǎo)游圖中沒有標(biāo)出呢?原來,它本不屬于公園,只是和公園相鄰的“金孔雀賓館”。它雖與公園無墻垣之隔,僅以一小溪流劃出雙方的分界,但這群建筑,與公園周圍的環(huán)境、色調(diào)都非常和諧,幾乎和公園景致融為一體。這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之景觀現(xiàn)象,在中國古典園林造園構(gòu)景手段中稱為“借景”。這里互為相鄰,互為相借,是“鄰借”的一種。這一借,在空間上擴展了游人的視覺和聯(lián)想,使公園的有限變得無限,使酒店的環(huán)境平添了幽趣,真可謂相鄰相映,互惠互利。

  每當(dāng)盛夏,那路兩旁的荷花、荷葉或浮或立,密密層層,微風(fēng)徐來,清香四溢,更給人以快意。林蔭道兩旁,還有高大的龍竹、飄香的桂花、海棠、垂柳。若是遇上秋天菊展,大觀公園更會以數(shù)不清的繽紛色彩,看不盡的千姿萬態(tài)來恭迎佳賓。

  迎面不遠(yuǎn)跨一小橋,便是琉璃飛檐的“近華浦”亭閣。前面我已經(jīng)說過,近華浦就是接近太華山的水濱之意。剛才進(jìn)門,有的朋友買到《大觀樓簡介》的小冊子,請大家看封底,從清末昆明畫家楊應(yīng)選畫的《滇池大觀圖》的扇面畫看,當(dāng)時的大觀樓還是一個小島,島上有亭臺樓閣,還有圍墻長廊;綠樹簇?fù)恚滩ɑ丨h(huán),山水空溕;遠(yuǎn)處太華山恰似睡美人,近處還有一些沙灘、小島,大致景觀和我們看到的相當(dāng)。所不同的是,那時要去大觀樓,還需用船擺渡,如今小島同陸地連接起來,可直接進(jìn)入大觀樓景區(qū)。

  現(xiàn)在大家請看門兩側(cè)的這副對聯(lián):“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欲上高樓且7白舟!贝寺(lián)集化古詩而成,現(xiàn)在我要請教大家,這副對聯(lián)所用的古詩和古詩作者是……已經(jīng)有朋友脫口而出了。對,“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這是唐代詩人元稹《離思》中的句子。原詩是寫愛情,作者作此詩以表達(dá)自己對亡妻的感情有如滄海之水,巫山之云。其意又出自《孟子·盡心上》:“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觀于海者,難為水……”也就是說曾經(jīng)觀過滄海的人,看其它水就覺得難得稱得上水。上聯(lián)在此把滇池之水比作“滄!敝,評價是相當(dāng)高的。下聯(lián)則化用唐代另一詩人王之渙《登鸛雀樓》中“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一句。下聯(lián)之意是呼喚人們:要想登樓,就請在此停舟上岸吧!停舟登樓干什么?飽覽滇池美景,追思?xì)v史,抒發(fā)人生感慨。

  大家知道,中國自然山水式園林獨樹一幟,享譽世界。其特點之一就是順其自然、布局靈活、變化有致。眼前的大觀公園是一個利用天然水濱加以人工改造而成的自然山水園林。布局上采用不規(guī)則的平面,利用周圍自然環(huán)境創(chuàng)造了開闊的空間,以大觀樓牌坊、近華浦亭閣、假山、游路、東園、曲廊、橋堤將水面分隔成若斷若續(xù)的幾部分,使湖面顯得深遠(yuǎn)而有層次;當(dāng)人們漫步其間,感到左右顧盼有景,曲折變化有致;而園外漁舟鄉(xiāng)舍、田園山水、谷黃稻香、駐步遠(yuǎn)眺,使游人心曠神怡、頓生自然野趣。這園林郊野混然一體,真可謂“雖由人作,宛自天開”。

  其特點之二為小中見大,大中有小,虛中有實,實中有虛。園林空間總是有限的,而園林風(fēng)景卻給人以“無限”感覺。園林的空間處理,大小不同,明暗開合,高低參差對比,東園、魯園、庾園、樓外樓、近華浦,各具特色,步移景異,大園包小園,小園見大園,使占地有限的園林層次豐富異常。另外,借景也是小中見大的處理手法。鄰借我們已給大家作了介紹。遠(yuǎn)借必登高眺望,所謂“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登臨大觀樓,極目遠(yuǎn)望滇池、西山之景,遠(yuǎn)望田園風(fēng)光之景,遠(yuǎn)望漁舟唱晚之景,這些為遠(yuǎn)借。俯視輕舟蕩漾、湖光倒影、觀魚游躍,卻是憑欄靜賞的俯借美景;而觀碧空、白云、皓月、明星、飛鳥翔空,是為仰借。

  特點之三是曲徑通幽,處理手法含蓄。當(dāng)進(jìn)了大觀公園門樓,粉墻花圃、荷塘柳堤,視覺為之收斂;到近華浦之前,左右顧盼倒有幾分園林建筑和景致,略見小片水面;進(jìn)了主景區(qū),山石參差,藤蘿掩映,堂軒廊館,深邃莫測,卻也看到水面漸闊;小橋長堤看似還有去處,但游路已盡,假山橫臥在你眼前。園內(nèi)豐富的層次使你感到了“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特點之四是空間的流通與對比。我們進(jìn)了大觀公園,就感到一個空間接著一個空間,又隔又連,圍而不隔,隔而不斷,虛虛實實,有開有合。;;;;

  ;特點之五是詩情畫意。這又正是中國古典園林最具特色之處。古代造園者善于運用文學(xué)上形象思維的藝術(shù)魅力美化園林。匾題楹聯(lián),為園林增光添色。大家知道,我們今天的重點就是要去欣賞大觀樓長聯(lián),到時我們仔細(xì)去體味吧。

  大觀樓很美,一年四季,都有自己的特點。春天的大觀樓是花的世界,黃的迎春、紅的山茶、紫的辛夷、白的玉蘭,爭艷斗妍,溢彩流光。人們漫步于一年一度的“迎春花展”,仿佛在花海里游泳,渾身都沉浸著春的氣息。夏天的大觀樓,楊柳堤岸,輕風(fēng)習(xí)習(xí),碧綠的水面上,點綴著紅荷翠葉,泛舟湖中,看樓閣倒映,又是一番情趣。秋天的大觀樓,歷來就是賞月的佳處,每當(dāng)中秋之夜,天上皓月,人間燈火,交相輝映,堤外銀波粼粼,堤內(nèi)歌聲笑語。秋菊迎賓,丹桂飄香,使人心曠神怡。冬天的大觀樓,售賞梅花和雪景的好地方,每當(dāng)瑞雪初霽,縱目四望,遠(yuǎn)山近堤,銀裝素裹,分外妖嬈。臘梅、紅梅、綠梅在寒風(fēng)中競放。自從紅嘴鷗到昆明越冬以來,這里也是海鷗的棲息場所。此時到大觀樓來,觀水天一色,看繁花似錦,賞人鷗相嬉,不禁讓人產(chǎn)生幾分物我兩忘的感慨。這些也正是中國園林藝術(shù)中的“應(yīng)時之借”。

  右邊我們看到的這個花壇中,有三株玫瑰是1986年10月17日,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偕愛丁堡公爵伉儷訪問昆明時所贈,以表中英兩國人民的友誼之花長盛不衰。近旁還有棵紀(jì)念樹,看,就是那棵高大的按樹,那是1920_年朱德委員長在昆明所植,如今已是這樣地挺拔高大了。

  在我們前面,好像已經(jīng)沒有去路,擋在眼前的這一座假山叫做“彩云崖”。穿過“彩云崖”的石洞,使人頓生“山窮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這園外有園,山外有山,欲揚先抑,豁然開朗之境,才使得中國園林更具藝術(shù)魅力。這種造景手法謂之“抑景”。

  眼前一片空闊疏朗。大觀樓前的碧波中有三個葫蘆型白石塔墩,這是40年代從昆明原狀元樓移到這里來的,加以環(huán)堤為帶,垂柳如絲,頗似杭州西湖的“三潭印月”。湖對面“樓外樓”景區(qū)為大觀公園園中園,右攏三潭印月,左挹草海,前面為滇池,后有長堤同東園相連,風(fēng)景絕佳。二層樓的主樓同石肪聯(lián)袂:遠(yuǎn)看就像是一艘古代樓船悠然啟航。更為絕妙之處,大觀樓與樓外樓互為“對景”,無論站于何方,相互觀賞,相互烘托,別有情趣。沿堤漫步,清風(fēng)徐來,看沉睡的西山,聽波浪的拍岸聲,更是令人心曠神怡。

  右邊正面臨水,背靠園林,氣勢雄偉的高樓,便是“大觀樓”。大觀樓為三重檐四方攢尖頂建筑,琉璃黃瓦,底層面闊17米,進(jìn)深10米,占地170余平方米。底層正面六抹隔窗門一堂八扇,兩邊開洞窗。正面門楣之上“大觀樓”三個字金光燦燦。二樓之上,可見咸豐帝所題“拔浪千層”愿額。門框兩邊,藍(lán)底金字,正是舉世聞名的大觀樓長聯(lián),這便是我們今天觀賞大觀樓的重中之重。好,讓我們從作者講起吧。

  長聯(lián)作者孫髯(?—1774),字髯翁,號頤庵,祖籍陜西三原,是康乾之際昆明的一個寒士。他自幼聰穎,喜習(xí)古詩文,胸有奇志。少年時應(yīng)童試,目睹考生被搜身后才放人考場,認(rèn)為這是“以盜賊待士也,吾不能受辱”掉頭就走,從此不再參加科舉考試。因而他一生沒有做過官,始終是一個“布衣”詩人。然而他博學(xué)多識,年青時詩賦便“名重一時”,常與當(dāng)時名士聚首,互相酬唱。他除了創(chuàng)作大觀樓長聯(lián)外,還著有《金沙詩草》、《永言堂詩文集》,輯錄過《國朝詩采》、《滇詩》等,曾修《云南縣志》,他關(guān)心國計民生,尋求根除昆明水患的良方;還時時關(guān)心百姓的疾苦,為他們呼吁減租免稅。晚年他生活困苦,在圓通寺咒蚊臺賣卜為生,但他堅毅樂觀、傲然不屈,喜種梅花,自號“萬樹梅花一布衣”。他銳敏地感受到末代封建王朝危機四伏,大廈將傾的時代氣氛,并將這深刻的感受融注在這副長聯(lián)中,以蒼煙落照中的斷碣殘碑,以幾杵疏鐘、一枕清霜等自然景物,形象地揭示了封建統(tǒng)治必然沒落。后來詩人前往其子所在彌勒縣,并在那里去世,今彌勒縣城有孫髯墓。

  大家請看,這就是孫髯翁的大觀樓長聯(lián),共180字,全文如下:

  五百里滇池,奔來眼底。披襟岸幘,喜茫?臻煙o邊!看:東驤神駿,西翥靈儀,北走蜿蜒,南翔縞素。高人韻士,何妨選勝登臨,趁蟹嶼螺洲,梳裹就風(fēng)鬟霧鬢;更蘋天葦?shù)兀c綴些翠羽丹霞。莫辜負(fù):四圍香稻,萬頃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楊柳;數(shù)千年往事,注到心頭。把酒凌虛,嘆滾滾英雄誰在?想:漢習(xí)樓船,唐標(biāo)鐵柱,宋揮玉斧,元跨革囊。偉烈豐功,費盡移山心力,盡珠簾畫棟,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斷碣殘碑,都付與蒼煙落照。只贏得:幾杵疏鐘,半江漁火,兩行秋雁,一枕清霜。

  譯成白話文,其內(nèi)容如下:

  五百里浩渤的滇池,在我眼前奔涌,敞開衣襟,推高冠戴,這茫茫無邊的碧波,多么令人欣喜啊!看吧:東方的金馬山似神馬奔馳,西邊的碧雞山像鳳凰飛舞,北面的蛇山如靈蛇婉蜒,南端的鶴山若白鶴翱翔。詩人們,‘何不選此良辰登上高樓,觀賞那螃蟹似的小島,螺螄般的沙洲;薄霧中的濃樹垂柳像少女梳理秀發(fā)一般搖曳;還有那漫天的水草,遍地的蘆葦,以及點綴其間的翠綠的小鳥和幾抹燦爛的紅霞。盡情觀賞吧,切莫辜負(fù)了滇池四周飄香的金色稻谷,明媚陽光下的萬頃沙灘,夏日婀娜的蓮荷,春天依依的楊柳。

  數(shù)千年的往事,涌上我的心頭。舉起酒杯,仰對長空感嘆,那些歷史長河中諸多的英雄,而今還有誰在呢?試想:漢武帝為了開辟西南到印度的通道,在長安挖鑿昆明湖操練水軍;唐中宗派兵收復(fù)洱海地區(qū),立鐵柱以雞;宋太祖手揮玉斧,面對版圖,將西南劃在界外;元世祖率大軍跨革囊及筏渡過金沙江,統(tǒng)一了云南。這些偉業(yè)豐功,真是費盡了移山的心力啊!但是朝代更替之快,有如傍晚的雨,早晨的云一樣的短暫,連幕簾都來不及卷起就很快消失了;就連那雞的殘碑?dāng)囗,也都傾頹在夕陽暮霓之中。到頭來,只留下幾聲稀疏的鐘聲,半江暗淡的漁火,兩行孤寂的秋雁,一枕清冷的寒霜。

  這位朋友問,下聯(lián)中的四個典故有何來歷?現(xiàn)在我們對涉及云南歷史的這四個典故作一解釋。

  首先是“漢習(xí)樓船”一句。當(dāng)時,西漢武帝為了聯(lián)絡(luò)大月氏夾擊匈奴,派張騫出使西域。張騫在大夏國(今阿富汗)發(fā)現(xiàn)有一條西南通往印度販運絲綢的古道。漢武帝派人尋找這條古道,結(jié)果在云南洱海一帶受到昆明族的阻擋,未能找到。于是他下令在首都長安挖一人工湖,名為“昆明池”,操練水軍,準(zhǔn)備攻打昆明族。這便是“漢習(xí)樓船”的典故。至于北京頤和園中為什么有個昆明湖?這是因為清代的乾隆皇帝敬仰漢武帝開疆拓土的功績,便把北京西湖更名為“昆明湖”。

  再就是“唐標(biāo)鐵柱”的出典。公元8世紀(jì)初,唐朝與吐蕃在洱海地區(qū)爭奪統(tǒng)治權(quán)。720_年,唐中宗李顯派御史唐九征率兵人滇,拔除了吐蕃的據(jù)點,從而恢復(fù)了對洱海地區(qū)的統(tǒng)治。于是唐九征便立鐵柱以雞。

  “宋揮玉斧”指的是北宋太祖趙匡胤在平定四川之后,手持玉斧(文房玩物)沿地圖的大渡河一劃,說:“此外非吾有也!币馑际撬纬俨灰蠖珊右酝獾牡胤搅。有的朋友聽到這里,不禁要問:“自古帝王開疆拓土都雄心勃勃,為何宋太祖要將云南劃在界外呢?”這是因為北宋不像漢唐那樣國力強盛、疆域遼闊,自己國勢貧弱,已無力再進(jìn)攻云南;加之他錯誤地總結(jié)唐朝扶持南詔而南詔叛唐的教訓(xùn),因此將云南劃在域外。

  還有一個典故是“元跨革囊”。革囊即羊皮囊(也有用牛皮做的)?捎脝蝹革囊縛在身上作漂浮器材渡江,當(dāng)?shù)厝朔Q之為“皮餛鈍”;也可多個皮囊連綴為筏子。1253年,蒙古大汗派忽必烈率軍攻云南,計劃先滅大理,對南宋形成包圍態(tài)勢,最終滅之。忽必烈率十萬大軍來到金沙江畔,就是用了革囊以及皮筏渡過金沙江,滅了大理國,將云南歸于元的統(tǒng)治之下。

  孫髯翁長聯(lián)既出,因其社會內(nèi)容深廣,一掃他人俗唱,轟動一時。昆明名士陸樹堂以行書將其寫出刊刻,掛于大觀樓前,聞?wù)吣慌d起,冀—登臨為快。

  孫髯翁長聯(lián),“上聯(lián)”以寫景抒情為畫龍之筆,緊扣“大觀樓”,寫登樓所見滇池景色的壯闊浩渺,撫媚秀麗,一句一圖,有聲有色。作者巧妙地將歷史神話和現(xiàn)實景物的描繪結(jié)合起來,使景物描寫變得神奇富麗,它既不同于波濤洶涌的東海,也不同于其它平原湖泊,而是處處閃射“著高原明珠所特有的光輝,引人心往神馳,油然”而生熱愛鄉(xiāng)土熱愛祖國的豪情。“下聯(lián)”則以敘樓事議論為點晴之筆。援引史實,事事關(guān)乎云南歷史,站在滇池之畔,回想云南往事;由有關(guān)云南的歷史事件,進(jìn)而把幾千年來的正統(tǒng)皇朝看作是“暮雨朝云”,不能持久;把封建統(tǒng)治者創(chuàng)造的偉烈豐功,看做是“斷碣殘碑”’“都付與蒼煙落照”。對那些所謂“滾滾英雄”的封建統(tǒng)治者進(jìn)行了大膽地否定。

  孫髯在長聯(lián)中對幾千年的封建社會提出大膽的懷疑,敢于把所謂“至高無上”的封建統(tǒng)治者視為糞土,從“康乾盛世”看到了封建統(tǒng)治的沒落,這充分表現(xiàn)了他不同凡響的膽識和可貴的反潮流精神。這也是長期以來長聯(lián)被人傳誦,孫髯受人尊敬的一個重要原因。

  長聯(lián)膾炙人口、馳譽海內(nèi)。統(tǒng)治階級也嗅出了它的叛逆氣息,道光年間,云貴總督阮元、浙江巡撫程月川就曾對長聯(lián)大加篡改。阮元曾明白地說:“孫髯原聯(lián),以正統(tǒng)之漢、唐、宋、元偉業(yè)豐功,總歸一空為主,說到我朝(清)?”故將“北走蜿蜒、南翔縞素”改為“北倚盤龍,南馴寶象”,隱含他效忠北方清廷,以“馴”云南人民之意,還將“偉烈豐功”改為“爨長蒙酋”,把原指的封建帝王偷換成地方首領(lǐng),使長聯(lián)主題思想由反封建而變?yōu)榫S護封建統(tǒng)治(即所謂“扶正消逆”)。其余的如將“披襟岸幘”改為“憑欄向遠(yuǎn)”。“梳裹就風(fēng)鬃霧鬃”改為“襯將起蒼崖翠壁”’“心力”改為“氣力”等等,極大地削弱了原聯(lián)的思想和藝術(shù)性。阮聯(lián)懸掛出來之后“滇中人士,頗多煩言”,社會上流傳著這樣的民謠:“軟(阮)煙袋(蕪臺為阮元的字)不通,蘿卜韭菜蔥,擅改古人對,笑煞孫髯翁!碑(dāng)阮元任滿調(diào)走之后,大觀樓又換上了孫髯翁的原聯(lián)。浙江巡撫程月川所改之聯(lián),也因為思想、藝術(shù)上篡改得十分拙劣,無人傳誦。應(yīng)該說,這些達(dá)官貴人篡改長聯(lián)不是出于不通文墨,而是政治立場所決定的。

  咸豐七年(1857年)大觀樓與長聯(lián)同時毀于兵燹。同治五年(1866年),大觀樓重建,光緒十四年(1888年)云貴總督岑毓英讓趙藩重新將長聯(lián)楷書,以自己的題名刊刻掛出,一直保存至今。

  長聯(lián)的創(chuàng)作,表現(xiàn)了孫髯翁勇于脫出前人窠臼,另辟蹊徑的獨創(chuàng)精神。首先,孫髯翁長聯(lián)首創(chuàng)了融駢賦詩詞于一爐的創(chuàng)作方法。在寫作體例上,大膽突破五至十一字的陳規(guī),’以詩詞入聯(lián),以駢體散文入聯(lián),以歌賦入聯(lián)、句式長短相間,靈活自如,對仗工整、辭采艷麗,全聯(lián)長達(dá)180字,氣勢磅礙,古來少見,極大地豐富了對聯(lián)的創(chuàng)作手法。孫聯(lián)一出,對聯(lián)的面目為之一新。僅此而言,孫聯(lián)在對聯(lián)發(fā)展史上已占據(jù)了一個不可移易的重要位置。

  其次,孫髯翁長聯(lián)擴大了對聯(lián)創(chuàng)作的視野。此聯(lián)將敘事、寫景、抒情融于一體,以廣闊的社會生活入聯(lián),馳騁想象,縱論古今,寫得詩意濃郁而又風(fēng)光流轉(zhuǎn),態(tài)度鮮明強烈,感情沉郁頓挫,給對聯(lián)創(chuàng)作開拓了新境界,擴大了對聯(lián)創(chuàng)作的新生面。;;;;;

  其三,孫髯翁的長聯(lián)在結(jié)構(gòu)上也獨具匠心。上聯(lián)以景展開廣闊的空間;下聯(lián)用史跨越漫長的時間。作者馳騁于時空之中,整聯(lián)情景交融、氣宇軒昂,文字對稱、首尾貫注,用典精當(dāng)、意境相反;讀來令人神思飛揚,回味無窮,體現(xiàn)了作者構(gòu)思的精妙。

  再者,孫髯翁長聯(lián)還善于貼切地融化前人詩詞佳句入聯(lián)。如“風(fēng)鬟霧鬢”是李清照《永遇樂》詞中的名句,而孫髯用在這里形容湖畔濃樹垂柳在薄霧中搖曳的姿態(tài),效果極佳,幾有勝蘭之妙。其它如“盡珠簾畫棟,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斷碣殘碑,都付與蒼煙落照”也都是融化的佳例。

  最后,孫聯(lián)遣詞造句的精煉圓熟,音韻節(jié)奏的鏗鏘流美都臻于爐火純青的境地,幾乎不可改易一字。這一點已給大家談過了。

  各位朋友,以上幾點,便是“海內(nèi)第一聯(lián)”,孫髯翁大觀樓長聯(lián)的幾個主要藝術(shù)特點。

  經(jīng)過歷史的風(fēng)雨滄桑,長聯(lián)受到越來越多的稱譽和贊揚。清人吳仰賢高度評價:“鐵板銅琶鞋韃聲,髯翁才氣劇縱橫。樓頭一百八十字,黃鶴題留萬古名!钡拦饽陠,楹聯(lián)學(xué)家梁章矩說:“勝地壯觀,必有長聯(lián)始稱,然不過二三十字而止,惟云南省城附郭大觀樓楹聯(lián)一帖,多至一百七十余言,傳頌海內(nèi)。”近代劉潤之則贊揚:“孫髯翁大觀樓楹聯(lián),大氣磅礴,光耀宇宙,海內(nèi)長聯(lián),應(yīng)推第一!

  1958年3月_到成都參加中央工作會議。會議期間曾借閱楹聯(lián)書10余種,內(nèi)有梁章矩《楹聯(lián)叢話》。在此書中他看到大觀樓長聯(lián),十分欣賞,能背誦如流。書中梁氏在肯定長聯(lián)同時又評價說:“(此聯(lián))究未免冗長之譏也!睂Υ,_旁批:“從古未有,別創(chuàng)一格,此評不確!睂α何乃蚤L聯(lián)“一百七十余言”,_旁批糾正:“一百八十字。”還對書中收錄阮元篡改的長聯(lián)十分討厭,旁批:“死對,點金成鐵!1959年10月董必武游大觀樓后曾作《游昆明大觀樓》詩,前四句云:“昆明大觀樓,一攬湖山勝。髯翁長聯(lián)語,今古情懷罄!1961年1月郭沫若在《登大觀樓即事》詩里熱情贊頌道:“長聯(lián)猶在壁,巨筆信如椽!贝嗽娛舟E今懸于大觀樓三樓,已膾炙人口。陳毅1963年12月泛舟滇池,也曾作:《船艙壁間懸孫髯翁大觀樓長聯(lián)讀后喜賦》;“滇池眼中五百里,聯(lián)想人類數(shù)千年。腐朽制度終崩潰,新興階級勢如磐。詩人窮死非不幸,迄今長聯(lián)是預(yù)曰。

  孫聯(lián)之后,仿作疊出,長聯(lián)競相問世。但是至今尚未有與之比肩者,大觀樓長聯(lián)依然堪稱“天下第一”。

  我們先看上聯(lián),“千秋懷抱三杯酒”,意為:千萬年來的悠悠往事,一齊涌上心頭,滿盈于懷抱之中。讓我們舉杯漫飲,慢慢去評說千秋功罪,消融那無盡的感慨吧!;;

  下聯(lián)“萬里云山一水樓”,說的是:云覆青山,山擁白云,云山萬里,直接蒼天。在浩渺的滇池之畔,有一座凌波拔起的高樓。登上高樓,憑欄遠(yuǎn)眺,指點江山。

  作者將酒、云、山、水、樓等實物和景觀加以排比,又讓千秋、三杯、萬里、一(座)等懸殊的數(shù)量,相比又相聯(lián)系,將大觀樓長聯(lián)進(jìn)行了高度的濃縮和概括,既描繪出宏偉而又秀美的景象,又抒發(fā)了強烈而又深沉的感情,在思想上,格調(diào)上與大觀樓長聯(lián)有共通之處,藝術(shù)上可以和長聯(lián)相輝映。

  此聯(lián)字體為行書,飄灑俊逸,原為宋湘所書,后毀。同治年間馬如龍補制并落上自己的名字。

  欣賞完此聯(lián),讓我們登樓一觀。各位朋友,不同的時間登上大觀樓,雖然同樣欣賞遠(yuǎn)借之滇池與西山,然而有不同的感受。清晨登大觀樓,可見山在水中,水在霧中,如一幅水墨山水畫。中午登大觀樓,五百里滇池盡收眼底,碧波萬頃。黃昏登大觀樓,晚霞盡染,白帆點點,漁歌聲聲,充滿了詩情畫意。這又是“借景”效果的“應(yīng)時而借”。

  現(xiàn)在我們已登上三樓,請看這就戍沫若先生1961年1月游大觀樓時親筆所題詩句:

  果然一大觀,山水喚憑欄。

  睡佛云中逸,滇池海樣寬。

  長聯(lián)猶在壁,巨筆信如椽。

  我亦披襟久,雄心溢兩間。

  這首詩既以雄健浩大的氣勢贊賞了大觀樓壯麗的景色,又對孫髯翁及其長聯(lián)給予了高度評價。

  大觀樓因?qū)O髯翁長聯(lián)而聲名遠(yuǎn)播。今人由云龍有聯(lián)云:“與岳陽黃鶴相衡,一樣雄奇,各有大名垂宇宙;攬昆海碧雞之勝,同來眺賞,莫將佳月負(fù)春秋!贝寺(lián)將大觀樓與岳陽樓、黃鶴樓相提并論。隨著大觀樓聲名日盛,“中國四大名樓”之說的形成已是不爭的事實。滕王閣與滕王閣詩并序、黃鶴樓與黃鶴樓詩、岳陽樓與岳陽樓記、大觀樓與大觀樓長聯(lián),名樓名篇相映增輝,并共同輝映中華。

  好,我們今天的觀光就到這里,請大家拍照留影,準(zhǔn)時上車。

美麗云南經(jīng)典導(dǎo)游詞 篇3

  拉市海位于麗江縣城西面8公里處的拉市壩中部,是云南省第一個以"濕地"命名的自然保護區(qū)。"拉市"為古納西語譯名,"拉"為荒壩,"市"為新,意為新的荒壩。這里原為滇西北古地槽的一部分,中生代燕山運動時榴皺隆起成陸,至中新世成為一個準(zhǔn)平原,隨著橫斷山脈造山運動的發(fā)展,到上新世末至更新世初,這個準(zhǔn)平原又分割成三個相對高差在100米至200米的高原山間盆地,即拉市壩、麗江壩、七河壩。拉市壩是其中最高的壩子,壩中至今仍有一片水域,便稱拉市海,湖面海拔2437米。

  這是一片神奇的樂土,由北往南的候鳥在經(jīng)歷了長途跋涉的艱辛、都市里高樓林立的迷惑和無知者獵槍彈弓的偷襲后,疲憊不堪但滿懷欣喜地降落這里。除了濕地里豐美水草、小魚小蝦的誘惑外,這里安全的自然環(huán)境,是吸引候鳥們南遷越冬的重要前提。這里,就是--拉市海。

  拉市海的春天是姍姍來遲的。當(dāng)麗江城內(nèi)的太陽正明媚當(dāng)空時,這里的冷風(fēng)還在嗖嗖作響。三月的一個清晨,我站在了向往已久的拉市海邊:這是一面寬闊安靜的湖泊,清冷的天空下,湖面泛著盈盈的綠光。小塊小塊的濕地把湖面分隔成大大小小的灣。湖中稀疏站立的柳樹上,停著一群鸕鶿;淺灣里和岸邊,是一大群野鴨,或扎猛子尋魚蝦,或交頸而眠。偶爾有兩只雙宿雙棲的赤麻鴨撲棱棱飛起,帶起附近的水禽懶洋洋扇扇翅膀。遠(yuǎn)處水氣氤氳,不時可見山林鳥游動飛舞的點點小影。這就是拉市海的初春,早遷的候鳥已北移,晚行的正在休養(yǎng)生息,準(zhǔn)備踏上萬里歸途。陪我一起閑逛的拉市海高原濕地省級自然保護區(qū)管理所的工程師彭貴鴻在拉市海呼呼作響的大風(fēng)中很有些遺憾地叫著說:"你來晚了,越冬的候鳥很多都已北移了。一個多月以前,這里熱鬧得不得了:海子里,柳樹上,天空中,還有后面的山上,到處都是鳥。那壯觀,就別提了。"

  我眼中靜謐的拉市海和彭工嘴里喧鬧的拉市海是如此地難以統(tǒng)一,但是,看著那些悠閑自得的鳥,感受著人來鳥不驚的場面,卻讓人不得不相信,這里,就是萬鳥的樂園天堂。

  越冬水禽的樂園

  大凡到過麗江的人,都知道拉市海。出麗江縣城8公里,就可以看到這個麗江境內(nèi)最大的高原湖泊,面積達(dá)1002公頃的拉市海。它是麗江拉市海高原濕地省級自然保護區(qū)的一部分,這里除了湖泊、濕地、壩區(qū)外,還有山區(qū)與壩區(qū)結(jié)合部,天然帶,是一個相當(dāng)完整的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適宜水鳥、近水鳥、山林鳥等多種鳥類生活。

  優(yōu)良的自然環(huán)境,讓候鳥和本地鳥把這里視為共同的天堂福地。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拉市海保護區(qū)內(nèi)共有各種鳥類163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4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17種。以涉、游禽為主的濕地鳥類59種,所有的水禽都是國家公布有重要保護和科研價值的鳥類。

  每年農(nóng)歷八月十五之后,候鳥開始陸續(xù)飛臨拉市海。這些"萬里飛來為客鳥"的鳥兒們一點也不拘謹(jǐn),啁啾鳴叫,翅膀扇動,打破了湖面往日的寧靜。十月份到來年春節(jié),是鳥最多的時候。鳥兒們成群結(jié)隊從遙遠(yuǎn)的北方故地來到這里,和本地鳥一起,在湖泊、沼澤、山林、草甸里自由嬉戲,捕魚捉蝦,一派祥和景象。"自來自去梁上燕,相親相愛水中鷗",詩里描述的美好場面在這里真真實實地存在。整整一個冬天,它們都在快樂地悠游,休養(yǎng)生息,補充體力,以備來年身體強健地踏上歸途。

  10萬多只鳥在這兒曼舞翩躚,常會讓不經(jīng)意闖進(jìn)的人感到意外的驚喜。正在拉市?疾斓脑颇洗髮W(xué)生物系教授、鳥類專家王紫江驚訝地對記者說,一天早飯后無事,他和另幾個專家沿著湖邊走了走,不過短短半天時間,便發(fā)現(xiàn)了近80種鳥類。而此時正是大多候鳥已北移的非觀鳥期。像拉市海這種萬鳥云集的高原濕地,在省內(nèi)乃至國內(nèi)都是很少見的。

  管理所的人說,鳥最多的時候到拉市海,不僅有福觀賞到翩翩起舞的大天鵝、對湖梳妝的黑頸鶴、黑鸛,還可見到悠閑游蕩的中華秋沙鴨,而這種珍貴動物的數(shù)量在全國尚不足100只。至于鴛鴦、鸕鶿、赤麻鴨、蒼鷹、紅隼等我們平日只能在動物園一見的水禽、猛禽在這里更是隨處可見。真是應(yīng)了那句古詩:天花落不盡,處處鳥銜飛。是什么吸引得這些候鳥不辭辛勞,萬里跋涉作這一年一度的相會呢?王教授中肯地說:"拉市海能有今天這么多鳥,除了天賜的好環(huán)境,有一點是很重要的,那就是保護區(qū)管理所的同志們幾年來做的大量工作。"

  與鳥共舞的人們

  黃廷發(fā)和彭貴鴻是保護區(qū)管理所的元老,當(dāng)他們第一次以管理者的身份來到拉市海時,幾乎是一頭霧水。那是1998年6月,云南麗江拉市海高原濕地省級自然保護區(qū)正式成立,管理所只有3個人。現(xiàn)在想起來,其實當(dāng)時的艱辛并不在創(chuàng)業(yè),難的是幾個學(xué)林的人面對的卻是自己全然不熟悉的鳥類。所長黃廷發(fā)說,那時他是認(rèn)樹的專家,而不認(rèn)識什么鳥。除了平日常見的小雀外,對其它的鳥完全沒有什么概念?茨切┧荩磥砜慈ザ际且粋樣子。那段時間,急壞了他,"管鳥"的人不識鳥,這算怎么回事。走不了別的捷徑,只有一個辦法,學(xué)!

  他們自己去書店買來了鳥類圖鑒,一有空就坐在岸邊看圖識鳥。用彭工的話來說:"簡直辛苦得不得了"。常常是水里剛停下一只,天上剛掠過一群,就急急地打開書尋找,邊找邊對。也虧得鳥兒多,就這么抬頭一眼低頭一眼的,竟然也認(rèn)識記住了不少鳥。有一次,彭工和所里的小權(quán)正泛舟湖上辨鳥。突然發(fā)現(xiàn)前方出現(xiàn)了一只他們從沒見過的漂亮的鳥,為了搞清楚這究竟是什么。彭工和小權(quán)二話不說,劃船就追。這一追就追了整整兩個小時,等到最后弄清這是一只紅頸瓣蹼鷸后,兩人已被海風(fēng)吹得手足僵硬、語不連貫

  這樣的工作整整持續(xù)了半年之久。半年后,老黃、彭工們開始揚眉吐氣了,隨便飛過一只什么鳥,看上一眼,都能迅速地報上學(xué)名、俗名、習(xí)性,管理所的同志們個個都成了名副其實的鳥專家。所長黃廷發(fā)拍著胸膛說:"你隨便找只鳥,叫我們的人去認(rèn),要是有誰認(rèn)不出來,你來找我",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這在我和彭工逛了一圈后,得到了證實。近湖的小灣里,停著一群水禽。我剛剛叫出一聲"野鴨",彭工就很快補充了一句:"這一群里有雁有鴨,起碼有5種以上種類。一般人看都是一樣的,其實不同。你看,有赤麻鴨、有灰雁、有綠頭鴨,還有斑嘴鴨。"偶爾有兩只雁樣的水鳥掠過水面。彭工說:"那是赤麻鴨。赤麻鴨一般喜歡兩只在一起,不會單飛。鴛鴦就不一樣了,沒有赤麻鴨忠貞。你一定沒想到吧?"一口專業(yè)術(shù)語,讓我怎么都不相信他原是學(xué)林的。

  一路行來,彭工不時對飛過的小鳥指指點點,這是白頭鶴,這是斑頭雁......什么紅隼吃鴛鴦,蒼鷹逮野鴨之類的小故事,更是說得津津有味。用他的話說,保護區(qū)內(nèi)沒有一種鳥是他不認(rèn)識的。鳥們似乎和彭工很熟,遠(yuǎn)遠(yuǎn)地看著,不躲也不飛。但所長黃廷發(fā)說,在保護區(qū)建起前,鳥兒們可沒有這么放心自在。因為越冬鳥密度大,很多農(nóng)民把抓鳥當(dāng)成了一項主要的經(jīng)濟來源。那時,附近的人家一天就可毒殺20_多只鳥,全家五、六口人拔毛都要拔一整天。不僅如此,漁民還在海里拉紗網(wǎng)網(wǎng)魚,愛扎猛子的水禽頭一下去就沒了性命。保護區(qū)建立后,農(nóng)民漁民很抵觸,偷偷毒鳥、和管理所的人吵架、管理所的同志訪問不讓進(jìn)門,有時急了還動手打人。

  為了保護區(qū)的將來是一個人鳥和諧的大家園,黃所長和保護區(qū)的同志們沒少吃苦。那段時間,他帶著大家一戶一戶地跑,一次一次地解釋。沒有什么節(jié)假日,更沒有什么休息天,腿跑斷了,嘴也磨破了。經(jīng)過艱難的工作,500多戶漁民取盡了紗網(wǎng),附近的1萬多戶農(nóng)民也不再毒殺候鳥了。沒有了被捕殺的生存危機,候鳥一年比一年來得多。也是從這時起,拉市海才真正變成了越冬候鳥的天堂樂園。1997年時,這里才僅有31個種類2.5萬只鳥,如今,已發(fā)展到163種8萬多只,越冬期最多時,可達(dá)到15萬只。

  "鳥去鳥來山色里,人歌人哭水聲中"。與鳥們朝夕相處,人與鳥之間也慢慢有了默契,鳥們回報這些給它們幸福生活的人們的方式很特別,黃所長和彭工說,他們的小船劃到拉市海深處時,大群的禽鳥們會自動讓開一條路,等船過了,又紛紛圍在小船的四圍,撲扇著翅膀飛來游去。這種其樂融融的場景,常讓他們心里有莫名的感動,覺得和鳥們相親相愛相處真是一件很愉悅的事。

  萬鳥飛集,海天共舞,人鳥相親的和諧畫面成了拉市海一景。

  觀鳥勝地拉市海

  年復(fù)一年依戀舊地,千山萬水跋涉而來的大批冬候鳥讓偏居一隅的拉市海漸漸為外人所知。雖然條件很簡陋,那些慕名而來的海外游客還是很驚訝,在驚訝于拉市海豐富的鳥類資源時,同時也為拉市海尚未開發(fā)的觀鳥旅游遺憾。這么好的條件,這么多的鳥,怎么還沒有熱起來。而同樣的遺憾,也出自眾多鳥專家之口。

  王紫江教授說,觀鳥在國外很流行,這種流行源自人們與大自然的日漸親近。但在國內(nèi),觀鳥還處于起步階段。這不僅在于大多數(shù)人對觀鳥的陌生,還在于大多數(shù)地方不具備觀鳥的條件。云南的鳥類資源在全國是絕無僅有的,而像拉市海這樣完整的濕地系統(tǒng)在全省亦是罕有的,拉市海應(yīng)該具有良好的觀鳥前景。但現(xiàn)在拉市海裸露的濕地面積太多,不利于觀鳥。如果把裸露的地方用綠色植物覆蓋起來,建起一道生態(tài)屏障,再建幾個觀鳥臺,那就是一個很好的觀鳥地了。

  同行的昆明動物研究所蘇承業(yè)研究員說,國外的觀鳥經(jīng)歷了幾個階段,現(xiàn)在已經(jīng)走上了由企業(yè)來作宣傳的商業(yè)化道路。中國的觀鳥也必將走這一條路,拉市海完全可以發(fā)展成為云南最好的觀鳥地,但關(guān)鍵要引導(dǎo)。觀鳥對旅游者和導(dǎo)游的素質(zhì)有一定的要求,這除了要有一批愛鳥懂鳥的導(dǎo)游外,還要在青少年、廣大游客中培養(yǎng)喜鳥、觀鳥的健康時尚。一旦看鳥成了時尚,那這些自然保護區(qū)也就可以走上興旺發(fā)達(dá)之路了。

  鳥專家的提議給拉市海的觀鳥旅游指出了一條明路,而拉市海現(xiàn)在的良好基礎(chǔ)則昭示著它將有一個美好的未來:國家林業(yè)局的濕地教育培訓(xùn)中心將在這里建立,鳥類環(huán)志站也將馬上掛牌。拉市海20_多畝的生態(tài)示范區(qū)正在逐步綠化,我們到的時候,管理所的同志們正在栽柳樹,黃所長和彭工都很有把握地說,再過兩年來拉市海,你看到的將是另一番景觀。確實,隨著政府投入的加大,國內(nèi)專家學(xué)者的關(guān)注,管理所的努力,人們對觀鳥熱情的增加,拉市海將日漸成為世人關(guān)注的亮點。

  春天的風(fēng)躲在太陽背后勁吹,拉市海沉浸在一片溫潤的氣息中,我們站在岸邊,遠(yuǎn)遠(yuǎn)注視那些沒飛走的候鳥。對于鳥類來說,什么是快樂呢?是被精心喂飼的籠中生活無憂,還是展翅藍(lán)天,悠游自在更幸福。站在拉市海邊,看候鳥飛過天空時的曼妙姿態(tài),你會發(fā)現(xiàn),這時候的鳥是最自在的;蛟S,這就是觀鳥的最大啟示,只有融于自然中,才能感受生命的愉悅

美麗云南經(jīng)典導(dǎo)游詞 篇4

  Lijiang Lugu Lake Mountain Beauty, Water Beauty, People Beautiful, This isnot only a famous daughter State, but also the Kingdom of Song and Dance, oncestepped on this Hot Earth, all visitors are that far close, mélodieux "habala"moved, All are attracted by that like the Rolling of a dragon.Regardez le bateauà porcs flottant au loin, portant une soeur, vous a fait signe et vous alaryngé: "Ah, mon ami, ne partez pas quand vous arrivez, une soeur vousaccompagne jusqu'à ce que la lune tombe à West Mountain head."

  Le Lac Lugu est situé dans les montagnes entre le comté de Ninglang, dansla province du Yunnan, et le comté de Yanyuan, dans la province du Sichuan, à 69km du comté de Ninglang.Le Lac couvre une superficie de 52 kilomètres carrés,avec une profondeur moyenne de 45 mètres et une profondeur maximale de 93mètres.L'eau du lac est claire et la visibilité maximale est de 12 mètres. C'estle lac le plus élevé du Yunnan et l'un des lacs d'eau douce les plus profonds deChine...L'eau du lac coule vers l'est de la rivière Yalong et de la rivièreJinsha, qui appartiennent au réseau fluvial Yangtze.L'ensemble du lac, en formede sabot de cheval, est long du Nord au Sud et étroit de l'est à l'Ouest, enforme de gourde courbée, d'où le nom du Lac Lugu.Le Lac de Lugu est nonseulement propre, mais aussi beau.Le Lac de Lugu est entouré de montagnes verteset de nombreuses baies avec 17 plages de sable et 14 baies. Le lac est parseméde 5 ?les, 3 péninsules et 1 digue, généralement de 15 à 30 mètres au - dessusde l'eau. De loin, il ressemble à un bateau vert flottant sur le lac.Parmi eux,l'?le heiwawu, l'?le Liwei et l'?le Rig du c?té de Ninglang sont devenues lestrois attractions touristiques les plus appréciées du lac et ont été saluéescomme les ? trois ?les Penglai ?.

  Le Lac Lugu est divisé en cinq zones pittoresques, à savoir le Lac Lugu etle village de mosuo autour du lac, Yongning (temple zamei et source chaudeYongning), la vallée d'Asha, la montagne de la déesse gemu et le village dexiaoluoshui.

  Le Lac Lugu est une perle attrayante sur le plateau Sud - ouest de laChine. Mosuo l'appelle "xienai", ce qui signifie "Lac mère", le lac mère.C'estl'ancien et mystérieux "pays des filles" de l'est qui a conquis les chasseurs defantaisie du monde entier.Les mosuos sont les seuls clans matrilinéaires deChine.Les mosuo vivent sur les rives du lac de Lugu depuis des générations.Jusqu'à présent, ils ont conservé la famille matrilinéaire élargie qui a ététransmise par les femmes et les membres féminins, et le système de mariagematrilinéaire de clan (communément appelé mariage de marche) dans lequel ? leshommes ne se marient pas, les femmes ne se marient pas, se marientvolontairement et se séparent librement ? (communément appelé mariage demarche), qui a conservé la forme de mariage ? Asha ? caractéristique du doublemariage au début de l'antiquité.

  Le style de la jeune fille mosuo, l'élégance du cano? et du bateau, leschants de pêche de l'un après l'autre, peut être appelé "trois merveilles sur lelac".Dans chaque village de Mountain Bay dans le Lac Lugu, vous pouvez voir cesbelles filles mosuo habillées, gracieuses et belles.

  Le beau corps du lac de Lugu ressemble à une marque de sabot de cheval. Ilest dit que c'est la nuit où la déesse GEM et son Dieu m?le "Asha" varuka sesont rencontrés. En raison de l'ivresse persistante, le Dieu m?le est monté surle cheval divin juste avant de partir, le jour est devenu lumineux. Aprèsl'aube, il ne pouvait pas revenir. Le cheval divin a été serré par les rênes eta marché sur un nid profond de sabot de cheval. L'homme sur le dos du cheval aété divinisé dans la montagne varukana à l'Est, la femmeLes larmes tristes deDieu remplissaient la fosse des sabots de cheval, et elle se transforma en MontGEM.C'est un lac rempli de larmes d'amour.Après avoir lu l'histoire en forme defer à cheval, marchez à nouveau sur le village de mosuo près du lac et préparez- vous à une belle humeur pour visiter le pays des filles.

  Caractéristiques du paysage:

  Lugu Lake and mosuo Village:

  L'un peut voir le lac, l'autre peut voir l'ovaire en bois et le quadrangle,l'autre peut voyager sur l'?le du lac par bateau à auge de porc, quatre peuventapprécier le style mosuo sur la route du style, et cinq peuvent égalementcomprendre le mariage mystérieux d'Asha.En raison de la commodité de lacirculation et de l'emplacement idéal sur la rive du lac, le beau village dechute d'eau sur la rive ouest du lac devient un paysage représentatif de cettezone pittoresque.Il y a une porte colorée à travers la route à l'embouchure dela montagne yakou. Environ 200 mètres sous la porte colorée est le meilleurendroit pour profiter du Panorama du Lac Lugu.Ici, vous pouvez clairement voirla belle promenade courbe du Lac Lugu, la péninsule Turquoise de tubu disperséesur le miroir de verre bleu du lac, la montagne Gem Goddess (Lion Mountain) surla rive nord du lac dans la posture majestueuse.Si c'est juste le printemps, lebord inférieur de votre caméra est encore une série de fleurs rouges.

  Yongning:

  Yongning, à 20 km au nord du village de Luoshui, possède le célèbre Templezamei et la source thermale Yongning, où vous pouvez voir l'art bouddhistetibétain et la culture lointaine du peuple mosuo, ainsi que les coutumespopulaires mosuo dans l'histoire.Parmi les nouvelles attractions récemmentouvertes, mentionnons la mer d'herbe et la légendaire reine mosuo.

  Asha Valley:

  Le célèbre Grand Canyon du Lac Lugu.Points saillants: source d'eau du LacLugu, cascade d'eau Paradise, cascade d'Asha, rivière daughter, mur facial duvieux moine, grotte Bodhisattva (grotte karstique, sortie de la rivièresouterraine), Taxus (plante protégée au niveau national), fleurs de pêchesauvages dans la vallée en mars, etc.Qu'il s'agisse de l'histoire, de lareligion, de l'écologie, de l'esthétique et des coutumes populaires, il a unevaleur illimitée et est un bon endroit pour les gens de visiter, de voyager, dese détendre, de prier pour les bénédictions et les catastrophes, d'éliminer lesmaladies, d'explorer et D'autres activités.Il faut environ une heure et demiepour visiter toute la zone pittoresque.? 800 mètres du village de daluoshui, lebillet est de 45 yuans.

  Gem Goddess Mountain:

  Debout au nord du Lac Lugu, la montagne est magnifique, s'appuyant sur leciel, surplombant l'?le étroite Changfeng (?le Rig) qui s'étend dans le lac duNord - Est, comme "la loutre d'or pêche", comme Jiaolong poursuit les perlesdans le lac.Vous pouvez monter la montagne en téléphérique pour 90 yuans.

  Village de xiaoluoshui:

  Le dernier village mosuo traditionnel et ancien près du Lac Lugu, dans laprovince du Yunnan, n'a pas de magasins touristiques, pas de chambres standard,seulement des mosuo qui y vivent et y travaillent vraiment.Il y a peud'empreintes de pas des touristes, seulement ceux qui marchent autour du lacavec de lourds sacs à dos d'?ne viennent occasionnellement au lac Village Headpour prendre des photos, boire et discuter.

美麗云南經(jīng)典導(dǎo)游詞 篇5

  大家好,歡迎各位來到“五朵金花”的故鄉(xiāng)一大理。

  現(xiàn)在我們的游船正行駛在洱海的泄水河道——西洱河之上。游船的航行方向是由西向東的,再往前行,大家便可以看到煙波浩淼的洱海了。

  洱海因氣勢如海而形狀如人的耳朵而得名,是由于地殼運動而形成的斷層湖。她是我們云南省的第二大高原淡水湖,在古代文獻(xiàn)中曾被稱為:葉榆澤”、“昆彌川”水面海拔1972米左右,北起洱源縣江尾鄉(xiāng),南止于大理市下關(guān)鎮(zhèn),形如一彎新月,南北長41.5公里,東西寬3到9公里,平圪水深105米,最深處達(dá)20.5米。·洱海的水域遼闊,周長為116公里,面積約為251平方公里。洱海屬瀾滄口水系,北有彌苴河注入;東匯波羅江,西納蒼山十八溪水,此外.海底斷層中還不斷有潛水涌出,因而形成永不枯竭的湖泊,水原豐富,匯水面積2565平方公里,平均容水量為28.2億立方米,湖水從西洱河流出,與漾濞江匯合后注入瀾滄江,最后注入太平洋,由于洱海水的流入與流出,使得洱海水質(zhì)優(yōu)良,適于各種魚、蝦以及貝類的繁殖與生長,同時,也使得洱海有著豐富的水產(chǎn)資源。

  現(xiàn)在我們的游船已經(jīng)行駛在碧波蕩漾的洱海了。

  被譽為“高原明珠”的洱海,是大理風(fēng)景區(qū)的主要風(fēng)景資源,也是白族祖先最主要的發(fā)祥地。迄今為止,在洱海及其周圍的山坡臺地上所發(fā)現(xiàn)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共達(dá)30多處。海東金梭島就是一個著名的新石器遺址:最近又發(fā)現(xiàn)雙廊玉幾島也是新石器時代和青銅器時代的重要遺址,除了出土大量生產(chǎn)生活用的石器、陶器之外,還有青銅器山字形格劍、銅柄鐵刃劍,以及鑄造這些兵器的陶范。由此可以推斷:它或許還是古代白族先民冶煉鑄造青銅器直至鐵器時代的生產(chǎn)基地。在這里每個時代都有歷史的遺留,我們似乎可以聽到白族祖先從遠(yuǎn)古一步步走向文明時代的足音。因此,也可以說:洱海是白族的搖籃。

  現(xiàn)在我們的游船路過的是觀音閣,觀音閣在大家的導(dǎo)游圖中標(biāo)的名孛叫天鏡閣,古時候稱作羅荃寺;這羅荃寺,與我們蒼山的一朵云——望夫云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望夫云的傳說,在我們大理,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了。在這兒呢,簡單的給大家介紹一下望夫云的傳說。

  相傳,南詔國王有一個聰明美麗的公主,她在“繞三靈”的盛會上,遇見了一位年輕英俊的獵人,兩人互相愛慕,暗訂了終身。公主向父王吐露真情,請求答應(yīng)這門婚事,國王聽后,非常氣憤,把公主關(guān)進(jìn)深宮。公主傷心極了,整天悶悶不樂,不思茶飯,盼著獵人來救她出去。公主讓貼身侍女去蒼山找到獵人,轉(zhuǎn)告自己的處境和思念之情。獵人得知后,非常著急,但公主禁錮深宮,他無法接近。他在蒼山上狂奔,高聲呼喚著公主的名字,他們純潔的愛情感動了山神,山神送給獵人一對翅膀,獵人有了翅膀,便悄悄飛進(jìn)王宮,帶著公主從宮墻飛了出來。這里,南詔王找不到女兒,又氣又急,請來了海東的羅荃法師。羅荃法師用天鏡照出來公主正在玉局峰的巖洞里,就作法用大雪封山的毒計來威脅公主回宮。獵人冒險飛到羅荃寺偷來了羅荃法師的八寶袈裟,準(zhǔn)備給公主御寒,當(dāng)他飛到洱海上空時,可惡的羅荃法師將他打落到洱海中,把他變成一塊礁石——石騾子。公主在玉局峰上久盼丈夫不歸,當(dāng)她聽到這個消息后,就悲哀憂郁而死。公主死了之后,她的精氣變成一朵白云,每年到了嚴(yán)冬臘月時,這朵白云就升到玉局峰的頂上向洱海眺望。而這朵白云一出現(xiàn),洱海上就會狂風(fēng)大作,一直要到現(xiàn)出海底的石騾子,風(fēng)浪才會停止。據(jù)說這個時侯就是公主要把海水吹開,看一看海底的情人。不過確實,一旦望夫云出現(xiàn),即使是再好的晴天,頓時也會狂風(fēng)大作,驚濤駭浪,所以漁船也就不能夠在海上行駛了,所以,當(dāng)?shù)氐臐O民也把望夫云稱為“無渡云”,也就是不能渡船的意思。

  其實望夫云只是一朵氣象云而已,它一般出現(xiàn)在冬春時節(jié)比較晴朗的日子里,是由于空氣的高速流動而形成的。這與蒼山洱海的特殊地理位置以及玉局峰的山勢陡峭有關(guān)。它的出現(xiàn),預(yù)示著印度大陸干燥強烈季風(fēng)的來臨,它是洱海船只安全航行的報警器。石騾子則是洱海中的一塊暗礁,民間也稱它為定海樁,現(xiàn)在這塊礁石已經(jīng)露出海面,被船家當(dāng)作航標(biāo)。但是富于想象力的白族人民賦予了它那么動人的一個傳說,使得望夫云、海上的礁石,以及羅荃寺很自然的聯(lián)系到了一起。把一云、一石、一寺變成為生動、形象、實體的美,也使得望夫云在大家的心目當(dāng)中變得更加神奇, 也更加有趣了。

  在我們的前方,大家所能看到的這個玲瓏剔透的小島,就是洱海中最小但又最負(fù)盛名的島嶼一小普陀了,在洱海里,小普陀可以說是“袖珍小島”。島雖然小,但名氣很大,在介紹大理的畫冊中少不了有它。

  小普陀周長只有200多米,全由石灰?guī)r構(gòu)成,總面積約有七十平方公尺。這里為什么叫小普陀呢?普陀是梵文普陀珞伽山的縮寫,意思是小白花山或小花樹山,傳說是觀音在印度修行的地方。因此,凡是傳說中觀音顯圣地大都稱為普陀山。比如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浙江普陀山就是由于小普陀的外形比較像傳說中觀音的道場,但又因為它的規(guī)模和地形都比較小,所以得名“小普陀”。

  小普陀遠(yuǎn)遠(yuǎn)望去就像一個天然的盆景置于洱海當(dāng)中。傳說觀音當(dāng)年來到大理,看到這里風(fēng)光秀麗,氣候宜人,白族人民勤勞、善良,她非常喜愛這塊土地。另外,她還看到洱海里面蛟龍很多,常常掀起狂風(fēng)惡浪,于是就把一枚鎮(zhèn)海大印置于洱海當(dāng)中,希望它能永保大理的平安。這塊礁石就是觀音菩薩用來鎮(zhèn)住蛟龍的大印。所以,“小普陀”也被稱為“海印”,那么附近的漁村也就因此而得名“海印村”。

  小普陀是洱海里風(fēng)光明媚的景點,也是佛教文化濃郁的地方。大概是在明朝崇禎年間,這附近的漁民捐資在島上修建了這座兩層歇山頂?shù)臉情w,樓下供的是大肚彌勒,樓上供奉的是觀世音。大理佛教有一個顯著的特征,就是親近菩薩甚過親近佛陀,所以大理白族在寺廟中供奉的也大多數(shù)是觀音。觀音有男相也有女相,洱海小普陀里供的是女相觀音。這是大理與西雙版納和德宏一帶信奉的小乘佛教明顯的不同之處。

  在白族人的心目當(dāng)中,小普陀是最富靈氣的一個小島了,附近村莊的白族人民,每到逢年過節(jié),或者是遇到任何喜事,都要到小普陀進(jìn)行祭祀,以示慶賀或者是以求平安,每當(dāng)新郎新娘結(jié)婚的這一天,新郎還要用小船載著新娘繞島三圈,希望小普陀能為他們帶來:幸福、吉祥。

  今天,各位嘉賓不遠(yuǎn)萬里來到大理,感受這里的歷史、文化、風(fēng)俗、民情、那我們也希望這小普陀能給各位帶來幸福和平安。

美麗云南經(jīng)典導(dǎo)游詞(精選5篇) 相關(guān)內(nèi)容:
  • 云南導(dǎo)游詞范文十四篇

    各位游客:羅平地處滇、桂、黔三省(區(qū))結(jié)合部,是進(jìn)出云南的東大門,素有“滇東門戶”、“滇黔鎖鑰”、“雞鳴三省”之稱。特殊的喀斯特地貌、60萬畝連片油菜花花海、"一目十瀑"的九龍瀑布群、多依河的田園風(fēng)光和魯布革三峽的峽湖景觀和尚...

  • 云南蒼山景點導(dǎo)游詞(精選4篇)

    蒼山,又名點蒼山,因其山色蒼翠,山頂點白而得名。蒼山共有十九峰。這十九峰從北至南的順序是:云弄、滄浪、五臺、蓮花、白云、鶴云、三陽、蘭峰、雪人、應(yīng)樂、觀音、中和、龍泉、玉局、馬龍、圣應(yīng)、佛頂、馬耳、斜陽。...

  • 云南導(dǎo)游詞精選-云南導(dǎo)游詞(精選3篇)

    各位嘉賓,現(xiàn)在小黎將要帶大家去游覽下一個景點,也是麗江最著名的景點-麗江古城。剛從象山山麓澄碧如玉的玉泉公園出來,我們要順著從古城西北端悠悠流至城南的玉泉水來到被稱作為“高原姑蘇”“東方威尼斯”的麗江古城。...

  • 云南哈巴雪山導(dǎo)游詞(通用3篇)

    哈巴雪山位于香格里拉縣東南部,是喜瑪拉雅山造山運動及其以后第四紀(jì)族構(gòu)造運動的強烈影響下急劇抬高的高山。最高峰海拔5396米,而最低江面海拔僅為1550米。山勢上部較為平緩,下部則陡峭壁立,望之險峻雄偉而又美麗神秘。...

  • 云南名景導(dǎo)游詞(通用3篇)

    各位朋友:大家好!游覽了大理古城,初步感受了此地人文景觀的深邃;現(xiàn)在我們?nèi)ビ^賞蒼山洱海,領(lǐng)略大理的山水之美。首先,我們乘游艇去洱海公園。洱海公園又名團山公園,位于下關(guān)城區(qū)東北2公里處的團山。...

  • 云南最新導(dǎo)游詞(精選19篇)

    各位游客:羅平地處滇、桂、黔三省(區(qū))結(jié)合部,是進(jìn)出云南的東大門,素有“滇東門戶”、“滇黔鎖鑰”、“雞鳴三省”之稱。特殊的喀斯特地貌、60萬畝連片油菜花花海、"一目十瀑"的九龍瀑布群、多依河的田園風(fēng)光和魯布革三峽的峽湖景觀和尚...

  • 云南云杉坪導(dǎo)游詞(通用4篇)

    去云杉坪旅游,通常是從麗江古城出發(fā),可以包車前往,也可以跟麗江金沙旅游的玉龍雪山旅游線路前往。從麗江市區(qū)出發(fā),沿玉龍雪山香格里拉大道向北行駛25公里到玉龍雪山甘海子游客中心換乘雪山專線車前往云杉坪索道下部站,自己的車子只能...

  • 云南滇池導(dǎo)游詞(精選19篇)

    滇池,亦稱昆明湖、昆明池。中國云南省大湖。在昆明市西南,連同湖西側(cè)的西山是著名游覽、療養(yǎng)勝地。滇池是云南省最大的淡水湖,素有高原明珠之稱。風(fēng)景名勝滇池,湖光山色十分壯麗,水面寬闊。...

  • 云南滇池導(dǎo)游詞介紹(通用3篇)

    滇池屬富營型湖泊,部分呈異常營養(yǎng)征兆,水色暗黃綠,內(nèi)湖有機污染嚴(yán)重、有機有害污染嚴(yán)重,污染發(fā)展較快,外湖部分水體已受有機物污染,有毒有害污染(主要是指重金屬污染)尚不突出,氮、磷、重金屬及砷大量沉積于湖底,致使底質(zhì)污染嚴(yán)重...

  • 云南旅景點導(dǎo)游詞(精選3篇)

    “季節(jié)輪回,難耐我們回歸自然之心!辈恢谶@里聽了這句話是否感到親切。愿大家此時把工作的疲勞和生活的煩惱拋到九霄云外,同我一起沐浴大自然的慷慨與激情。...

  • 云南怒江導(dǎo)游詞(精選3篇)

    各位游客: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怒江旅游,我是你們的導(dǎo)游。怒江位于云南省西北部,與緬甸、印度接壤,國境線長達(dá)449公里,面積1.4萬平方公里。怒江僳僳族自治州首府設(shè)在六庫,共轄瀘水、碧江、福貢、蘭坪和貢山5縣。...

  • 2023云南導(dǎo)游詞大綱(精選3篇)

    龍門是昆明的一個重要景點,以往我們都是用歷史、詩詞歌賦的眼光去欣賞它,現(xiàn)在我們不妨換個方式,從風(fēng)水的角度去觀察龍門。何為“風(fēng)水”?從表面上看,是指風(fēng)和水,即自然界中的現(xiàn)象,因此古往今來對“風(fēng)水”一詞又有種.種不同的解釋。...

  • 云南的翠湖公園導(dǎo)游詞(通用6篇)

    現(xiàn)在我將要帶領(lǐng)大家去游覽昆明著名公園——翠湖,F(xiàn)在讓大家猜猜這個湖為什么叫翠湖吧。翠湖公園位于昆明市五華山西麓,原名菜海子。亦因湖東北曾有九個出水泉眼,又名“九龍池”。...

  • 云南翠湖公園的導(dǎo)游詞(精選11篇)

    我們一下飛機,就感覺一陣陣清涼撲面而來,不知不覺已到了四季如春的昆明,住在一個公園叫翠湖的岸邊上!走進(jìn)翠湖公園有一個大池塘,池塘里開著粉紅色和雪白色的荷花。...

  • 關(guān)于云南導(dǎo)游詞(精選20篇)

    各位團友大家好,今天我將帶大家游覽的是享譽全國,聞名世界的世博園。世博園是昆明99世界園藝博覽會的簡稱,說到這呢,我就把世博會的有關(guān)內(nèi)容給大家介紹一下。...

  • 云南導(dǎo)游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