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各景點導游詞(精選3篇)
杭州各景點導游詞 篇1
凡來千島湖觀光過的人,目前正在開發(fā)中,可以憑吊先賢。湖周群峰環(huán)拱、金坳幽谷、天池觀魚等四處。在中心湖區(qū),面積在3。75畝以上的島嶼共有1078個,主要景點有梅峰觀島,相當于杭州西湖的3000多倍,湖邊的丘陵已開發(fā)成茶果基地,景觀以石文化和佛教文化為主。這里的景點開發(fā)較早、石柱奇峰,是去安徽黃山的主要通道,可游覽流湘飛瀑,港灣縱橫。中國第一個女皇帝陳碩真、西北,由于交通問題目前尚未開發(fā),還可領略古山越的風情。
中心湖區(qū)以自然和人文景觀為主,島嶼眾多。
東北湖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奇佳。這里的好去處有靈巖飛瀑。
西北湖區(qū)坐落在浙皖兩省交界之處、玉筍奇峰、桂花島、雙香寶島、東南,可瞻觀憑吊碩真遺址、西南,野趣叢生,山是綠的,故名千島湖、水中沖浪。
千島湖面積573平方公里。千島湖這個迷人的名稱是怎樣來的呢,旅游資源豐富、東北五個各具特色的景區(qū),目前已粗具規(guī)?晒┯斡[觀光的景點有蜜山島。多姿多態(tài)的山巒和島嶼把整個湖區(qū)分隔成中心,都曾駐留此地。它可開發(fā)觀光的景點有屏峰險崖、龍山島、羨山島,形似長江三峽,都說千島湖美得像一幅多彩的山水畫、秋源瀑布等,可以乘舟暢游。這里是休養(yǎng)度假的極好去處、北宋農民起義領袖方臘。
千島湖是50年代末期因建造新安江水電站而形成的人工湖?據淳安縣地名委員會普查。
千島湖旖旎的湖光山色是一個綠的世界。
東南湖區(qū)原來是淳安縣的魚米之鄉(xiāng)。湖面狹長深邃,相得益彰、瑯瑁勝境等地,兩岸奇峰聳疊、瀛山古跡(朱熹講學之處)、龍川百湖、溫馨島等。千島湖形成后,水也是綠的,所以人們又愛稱它為綠色千島湖,可以探奇考古,是華東地區(qū)最大的人工湖,稱為五大湖區(qū)、仙人潭等景觀,湖水澄碧、干畝古田。
西南湖區(qū)島嶼連綿,當時稱新安江水庫、五龍島,因此郭沫若詩中有西子三千個的美譽、文化和獨特民居、方臘圣洞,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qū)之一,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相輔相成,相當于杭州西湖的108倍,山重水復,還可以盡興品嘗魚味和野生綠色食品,也可以去島上野炊,自然景觀十分優(yōu)美、孔雀園,它坐落在浙江省淳安縣境內。千島湖山巒青翠,曲折崎嶇。游人來這里,新安江水庫在108米高程水位秀麗的千島湖;蓄水量178億立方米,水域遼闊
杭州千島湖導游詞秀麗的千島湖,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qū)之一,它坐落在浙江省淳安縣境內。凡來千島湖觀光過的人,都說千島湖美得像一幅多彩的山水畫。千島湖是50年代末期因建造新安江水電站而形成的人工湖。
杭州各景點導游詞 篇2
請大家看左邊,這一片纖陌縱橫,如浪起伏的田園風光,相傳是龍王爺的萬丘龍?zhí)。在溶洞學里,我們叫它流石壩,也叫酸田,它是流水形成的,流石壩的凸出方向即為當時的水流方向。龍王爺的龍?zhí)锂斎皇呛禎潮J盏,那么它的灌溉水源就是我們頭頂的天仙水瀑布,天仙水瀑布是黃龍洞內最大的三股泉水,從三十米高的蜂窩狀的洞頂石窟中如煙似霧的傾瀉而下,形成美輪美奐的`瀑布奇觀。四季長流不竭,落差達27.3米,真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氣勢。天仙水瀑布是怎樣形成的呢?其實,在我們的洞頂上是一座高山,山上森林茂密,其上地表水匯聚成溪,沿洞頂縫隙滲透下來,便形成了天仙水瀑布。
花果山景區(qū)是黃龍洞內小型滴石較為發(fā)育的一個廳堂。滴石是由洞頂的碳酸鈣飽和溶液在滴落過程中沉淀而成,其中自洞頂往下長的叫石鐘乳,自洞底下往上長的叫石筍,兩者相向生長連在一起就叫石柱。石筍、石鐘乳、石柱統(tǒng)稱為鐘乳石。大家請看這兩根鐘乳石像一對情侶,差一點就要連在一起了,可是其上已沒有滴水,說明他們已經沒有生命,不可能連在一起了。你看下面的石筍望眼欲穿,上面的石鐘乳淚眼枯干。近在咫尺,卻不能相逢,真是此恨綿綿無絕期了。我們把這個令人傷感的景觀叫作恨難逢,不過秦觀說得好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跨過中國游覽洞穴中跨度最大的石拱橋天仙橋,便進入黃龍洞第三層天柱街了。天柱街是天上的街市,是神仙做生意的地方。天柱街以繁華似錦、春意盎然的天上街市為中心,西街花果山石柱石花重重疊疊,東街天堂宮穹形洞頂高大幽深。有情人終成佳眷,在天柱街上的這兩根鐘乳石已經幸福地連接在一起,我們叫他喜相逢。順著長長的崩塌的斜坡往上看,兩根大石柱及壁流石被地下水溶蝕形成了奇妙的空洞,因從不同的地方可以敲出奇妙而悅耳的音符得名石琴山。一九八四年,中央電視臺拍攝電視專題片《地下明珠黃龍洞》的時候,就是在這兩根石柱上敲擊出了一曲完整的《賣報歌》。
如果您喜歡《杭州黃龍洞導游詞》一文記得分享給更多好友噢!
杭州各景點導游詞 篇3
各位游客大家好!
外灘是上海的窗口,是上海的像征,是上海歷史的凝聚。他集中體現了上海作為中國最大的經濟中心城市,國際現代化大都市的特點。又能體現出上海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的特點。外灘景區(qū)是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相融合的風景區(qū),又是西方古典風情與中國現代風情相得益彰的風景區(qū),也是中國近代文化與現在文化交相輝映的風景區(qū)。外灘位于上海母親河黃浦江與蘇州河的交匯處,與東方明珠景區(qū)隔江相望。它北起外白渡橋,南至新開河中山東一路中山東二路地區(qū)全長約1800多米地形呈新月形。
在它西面有東路南京東路九江路漢口路福州路廣東路延安東路金陵東路等幾條各具特色的重要道路,它們是建設和發(fā)展外灘景區(qū)的重要支架。外灘原是在上海城廂外,東北面的沿江灘地。舊時俗稱:黃浦灘。1843上海開阜后,英國第一任駐滬領事巴富爾看中了這一地區(qū),于1845年以上海道臺頒布的所謂〈上海土地章程〉為依據劃定外灘在內的800畝土地為英租界。1849年法國也在英租界的南面劃定畝土地為法租界。隨后兩國沿江開筑道路,稱黃浦路,黃浦灘路。100年后也就是1945年,為了紀念偉大的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才改名為中山東一路。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沿江修筑起了二十多棟巍峨參差,各具特色的世界各國古典風格的。并在此地區(qū)開設了110多家銀行等經融機構,使之成為當時遠東最大的經濟中心。百年滄桑,上海政府于1992-1993年間對這一地區(qū)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改造。將原來的馬路擴建成十車道的寬闊道路,并在北面建起來造型獨特的吳淞路閘橋以此減輕外白渡橋的重負。隨后又建起了延安東路高架,使該地區(qū)的交通更為通暢,更展現了國際化大都市的強勁活力。沿江則修建起防汛墻和綠色長廊,各類雕塑和小品坐落其間更使得外灘詩情畫意。
站在黃浦江邊的觀景臺上,江風拂面,江面波濤粼粼,百舸爭流,江上海鷗高低飛翔,可一覽大城市港口的絢麗風光。隔江而立的東方明珠廣播塔聳入云宵,國際會議中心造型優(yōu)美,金茂大廈,中銀大廈等跨世紀的摩天大樓更是欲與天工試比高,以及南浦大橋,楊浦大橋宏偉的氣魄更使外灘借得美景。親愛的游客們想必大家在此時已經很想一覽外灘的壯麗風光了吧,那下面由我?guī)ьI大家一起瀏覽外灘風景區(qū)。親愛的游客門,現在我們站在外灘的`觀景臺上,西面就是著名的:萬國建筑博覽風景線,北面可以看到綠樹成陰的綠色長廊,黃浦公園和人民英雄紀念碑也在北面。
隔江眺望則能看到陸家嘴經融區(qū)的摩天大樓建筑群。下面我將重點給大家講解世界著名的萬國建筑博覽風景線。大家可以看到從延安東路高架下來一直到北面的外白渡橋,在中山東一路的西面成一字排開的20多棟西方古典風格的建筑,他們構成為了萬國建筑博覽風景線。這些上海的近代經典建筑源于西方的古典建筑,所以要想了解它們則要把它們和西方的傳統(tǒng)建筑聯(lián)系起來,在比較中了解他們產生的原因及特點和功能。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上海憑借自身優(yōu)越的自然條件和人文,特別是歷代中西方文化以及南北地域文化不斷交流融合所造就成的深厚文化底蘊,讓上海迅速成為當時中國乃至世界的一個突出的經濟文化中心。
使上海成為當時世界建筑大師們競相表現自身價值,展示自己不風身手的大舞臺。其時大量外國建筑師的登陸,先期留學歐美的中國建筑師的回歸,給上海帶了西方先進的建筑理念和技術,當然也使得當時建造成的上海近代建筑滲透了西方建筑的影響。所以當時上海的近代建筑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留下了一大批價值連城的文化遺產。目前為止世界上還沒有一個國家的城市能像上海一樣擁有如此規(guī)模龐大。精美,技術精湛的近代建筑群。其中萬國建筑博覽風景線就是上海最為集中的近代建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