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店明清宮導(dǎo)游詞(精選3篇)
橫店明清宮導(dǎo)游詞 篇1
我說的“故宮”是橫店明清宮。來到明清宮前,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三扇朱紅色的大門,透露出皇宮的森嚴。走進明清宮,看見了二十四根蟠龍柱。那柱子,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反出一圈耀眼的七彩。將視線投得更遠些,我看到一個大廣場,兩邊是如茵的草地,翠綠的小草在風(fēng)中點頭,中間是大理石路。
走過大理石路,高聳在前面的是三扇兩層樓高的朱紅色大門,大門上鑲嵌著拳頭大小的銀釘。走進大門,便是正宮了,真雄偉啊!三座白玉橋在宮門前拱著,白玉的欄桿上雕刻著朵朵祥云,清澈的河水在橋下潺潺流過。三座大房子緊挨在一起,那雕梁畫棟的房子不比天安門遜色。三角型狀的紅色屋頂,在陽光的照耀下,透出皇權(quán)的威嚴,好象被鍍上了一層金邊。紅色的墻壁什么奢華,透露出無限莊嚴。窗戶給這紅墻鑲上了眼睛。我想,明清的帝王們,在這樣的大堂接受臣子們的朝拜,管理國家大事,是何等的神圣啊!
橫店明清宮導(dǎo)游詞 篇2
橫店的“明清宮苑”是按照北京紫禁城一比一的比例修建的,占地1500畝,匯聚了京城宮殿、皇家園林、
王府衙門、胡同民宅等四大建筑系列,真實地再現(xiàn)了北京故宮原貌及老北京民居。
20xx年建成的“明清宮苑”則是這一輪造城運動的登峰造極之作,總計炸掉了13個小山峰,占地1500畝,投資8億元,3年建成。這里與北京故宮的相似程度讓人震驚,單體建筑全部是1∶1仿造,只除了“天安門”是縮小了20%的,名字也用了明清時期的“承天門”——太相似,就太敏感。大明門、承天門、午門,然后直接到了太和門,乾清宮為中軸線的終結(jié)。
明清宮苑主體建筑有太和殿、乾清門廣場、乾清宮、坤寧宮、漱芳齋、承天門、午門、養(yǎng)心殿、軍機處、西陸六宮等。雖然是“克隆”,但氣勢卻是一樣的恢宏。“北京故宮也只有中軸線、珍寶館、花園是游人經(jīng)常參觀的,其他的也沒人去,所以我們省掉一些類似的大殿,拍戲沒必要。”周國平說。中軸線兩側(cè)就是另一番天地了,老北京灰磚房被移植,還有甕城、天橋、八大胡同……很多北京消失的東西在這里重現(xiàn)。
因此,去了橫店,不能不去明清宮。這里不僅有幾乎完全按照北京故宮、天安門仿造的讓你真假難辯、目瞪口呆的明清宮,而且有令人震憾的馬戰(zhàn)等大型室外現(xiàn)場表演。
橫店明清宮導(dǎo)游詞 篇3
在橫店的第二天,早上我們剛吃好早飯,就急匆匆地趕去第三的景點——大智禪寺。進了大智禪寺,還真是清凈得很,除了游客,只有幾個和尚在慢悠悠地清掃著地上的落葉。往前走,踏上平坦的石階。
幾縷煙幽幽地飄上天,無不給人一種清閑的感覺。一看,原來是有人在上香啊。一見有人上香,幾個旅客就急忙跑上去,買了幾束香,點燃之后插到了香爐里,并虔誠地拜了幾拜。上好香后,我們走進了一個佛殿里。昂頭一看,哇!是一尊金碧輝煌的佛像,這時,有許多阿姨猜測起來:這尊佛像有多高啊?出了佛殿,趁著閑暇之余,幾個游客就問起帶路的導(dǎo)游來:“這尊佛像到底有多高啊?”導(dǎo)游不慌不忙地回答說:“這尊佛像啊,有28。88米高。”
我們繼續(xù)往前走,穿過了一片竹林,走在竹林小道上,兩旁都是一整片的石壁,石壁上刻著許多人的名字,我一看,還真不少!聽導(dǎo)游講,這個是“功德壁”。只要給寺廟捐錢,名字就會被刻在上面。到了上車的時候了,我們原路返回,回到了車上。